书城心理学学习要懂心理学
16727900000033

第33章 考后关注与心理学——做自己情绪的调节师(2)

另外,考生准备高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成绩期望也很高。而等待录取的日子相对来说比较漫长,他们觉得自己无法把握其中的未知性,这也助长了考生的焦虑情绪。

对此,同学们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可以有效缓解考后压力。例如,短途旅行、学做家务、参加兴趣班的习等。

此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很多考生一考完试,就天天待在家里看电视。这样虽然可以分散对考分的注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视多看无益,长时间坐着或躺着,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会减慢,最后考分还没有出来,人就垮了。因此,考生应多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分散注意力,做过运动后,睡眠质量也会提高。

最后,培养抵抗压力的能力。等待很漫长,现实也会很残酷。虽然谁也不会预知结果,但现实究无法回避,也许最后的结果正如自己所担心的一样,因此,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轻度焦虑是正常现象,考生不用太紧张,要放松心情,但也不能过度放纵。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考生要把心态放平和,学会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专家提示

家长和老师也要做好考生的思想工作,要加强对考生的考后关怀。家长和考生每天生活在一起,家长的情绪和态度直接影响考生。家长要保持理智,正确看待考试的成败,不能过分看重结果。在孩子焦虑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平复焦虑情绪。老师要帮考生做好心理准备,为未来做一个规划:如果失败了,以后如何奋斗,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如果成功了,进入理想大学后要怎样生活和学习。

四、如何摆脱后悔的困扰

心理困惑

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是第二年复读,她是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总高出分数线200多分,体育专项第一次差6分,这次差2分。平时她学习非常努力,老师都认为她考上本科是没有问题。但由于考前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手被砸伤了,结果考专项体育的时候,无法正常发挥,单项成绩少了4分,也因此再次与本科擦肩而过。已经复读了2年,她不想再复读,于是考入一个专科学校。自此以后,她整天愁眉不展,后悔自己不该在高考前出差错。请问,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专家指点

卡耐基说:“10年前,我是一个杞人忧天的大学生,经常稍一不顺就闷闷不乐,烦躁得不能入睡。想到曾做过的事,就会悔恨自己为什么不用更好的办法;话已出口却又后悔自己说得不够恰当。”内疚悔恨是没有好处的,是在浪费情感。时光一去不复返,不管你怎样后悔愧疚,已经发生的是不能再挽回的。懊悔的情绪,不但不会使已经打翻的“牛奶”恢复原状,而且还会给自己的心中徒增烦恼。可谓既损失了“牛奶”,又损害了精神。

案例中这位学生对目前的状态感到不满,懊恼后悔的原因主要在于复读两年的压力,使她对这次考试怀有过高的期望。倘若再考不上的话,就真的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还有他人的各种评价。她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会有出路,后退就是死路一条。

个性好强的学生,总是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不服输的性子使其在竞争中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旦遇到挫折就很难调整。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呢?

1.不要后悔

不管你何等的痛苦,从现在开始,忘掉过去发生的所有不开心的且让你念念不忘的事情。往事不堪回首,过去的就是历史,再后悔也不会改变历史。记住:后悔既不能改变往事,也不能使你有长进。与此同时,要将后悔与吸取经验教训区别开来。

2.调整学习目标

高考过后,标志着一个阶段目标的完成,这个目标也许没有预期的那样好,但是只要努力了,那就是对前一个阶段的总结。而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为下一步制订的目标。“我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在大学里我要学习什么”等。要主动向学长请教,应该如何学习,尽早实现自己的新目标。

3.主动与人交流

这样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缓解不良情绪。多结识新同学,说说彼此的故事,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使自己的心态得到平衡。看到别人都能积极快乐地活着,学习着,自己也能得到很多启迪。

4.珍惜现在,走出后悔的阴影

一味地纠缠在“如果当初怎么怎么样,可能现在会更好”之类的懊悔中,就会连眼前的机会也失掉。理智的做法是重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尽管进入一个不是很好的学校,心里会很不平衡,但是“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总是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消极。因此,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尽快走出后悔的心理阴影。

5.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对于学习动机很强,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即便是父母不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也会给自己设定更高的期望值。这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你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6.家长要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生观

可以经常同孩子谈谈未来与人生,对孩子的认识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鼓励孩子降低自我标准,将有助于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

专家提示

对于学业表现差,但学习动机很强的学生,家长要予以协助。不要认为不闻不问就是在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孩子会感觉被所有人忽视和抛弃。对于这样的学生,家长要给他们以支持和肯定。多对他们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跟爸妈说”之类的话,让他们感受到支持的力量。

五、如何面对不理想的高考分数

心理困惑

盼望已久的高考成绩总算是出来了,我的实际成绩却比评估的分数少了整整18分。这个消息好似晴天霹雳,我一切美好的愿望、精心设计的大学学习计划全都成为泡影。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分数,我觉得肯定是阅卷分数弄错了,也许判错了,也许少加了分,于是赶快去查分,然而结果依旧是那么多。从此,我整个人都垮掉了,变得沉默寡言,整天对着墙壁发呆,闭门不出,而且每天都失眠,就连妈妈送进来的饭菜也吃不下。我觉得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还是得不到一个机会。我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老师,更不想见朋友和同学。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专家指点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对于读书的人来说,高考可谓是一次真正的考验。

然而,这也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我们知道,有的人也许会通过这条独木桥使人生飞黄腾达,使人生的光环更加光彩耀眼;但有的人也将因从这个桥上坠落而变得一蹶不振,便没有了往日的笑容。面对分数的现实,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统观历届高考,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心理原因

(1)自卑型。过分自卑,缺乏自信,不相信自身能力,考试发挥失常。

(2)自满型。过分自负自满,高估自身实力,志愿与成绩不吻合。

(3)压迫型。由于自身求学目标较高,或家长期望值过高,造成考生心理压力超过正常承受值,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4)无所谓型。平常大大咧咧,凡事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学习无目标,生活无压力,造成成绩不理想。

(5)提前放松型。期末或“一模”后,许多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成功在握,结果失败。

2.方法原因

(1)无计划型。学习无计划,时间分配不科学,喜欢的科目下工夫,不喜欢的科目漠不关心。

(2)无针对性型。不了解自身实力,不清楚自身优劣势,不善于总结和归纳,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3)无方法型。在听课、复习、预习、做作业这些环节上没有找到科学、高效、适合自己的方法。

(4)考试经验贫乏型。对于考试技巧、考试常规问题、答题标准、考试时间分配都不了解,造成成绩不理想。

3.家庭原因

(1)“战争”型。父母双方为家庭琐事经常争吵不休,或因考生学习、志愿、就业问题意见不统一,经常发生争执。

(2)关心过度型。买补品、吃大餐、住高档宾馆、盲目奖励或随意承诺。

(3)关心不足型。家长完全不管,听任孩子随心所欲。

那么,究竟该如何面对不理想的高考成绩呢?

1.接受不理想的现实

既然分数已经无法挽回,不能再改变,那就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确立新的目标。

2.重新评价自己

也许过去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处于优等生的位置,因而,自我期望值很高。但由于状态不好导致发挥失常,造成考试结果与自己平时的努力不相符。

3.释放内心的不快

对着家人或朋友把心里面的不平衡、失落感释放出来,或者去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喊,或者放声大哭一场。

4.适当运动

最好到户外做一些有氧运动。可以做一些消耗体能的运动,比如跑步,通过出汗,放松紧张的神经。走路的时候要昂首挺胸,步履矫健,速度稍快,经常这样做,就会增加自信心。

5.为下一步填报志愿做好准备

仔细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数的客观位置、各所大学的往年的分数线等,以利于填报志愿,也能够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6.家长要理性看待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相互责怪,而是要冷静地看待分数,不管过去怎么样,那已经成为无法扭转的历史。家长要理性地分析问题,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自我恢复。

专家提示

高考成绩公布以后,父母要给孩子以情感上的支持: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失望;要主动带孩子到亲戚或朋友家里,坦诚地面对这个事实,并且告诉别人,孩子能够勇敢地通过这个关卡,作为家长非常满意。同时要赞扬孩子在复习备考时不懈的努力和吃苦的精神,用这种方式帮孩子重拾自信。

六、怎样避免考试后遗症

心理困惑

我们班里有一位男生,他是我们重点班里的尖子生,高考全力冲刺北大。经过三天高考鏖战,他和他的父母、老师感觉都不错,升学有望。于是,他觉得这下可以彻底放松一下了。然而事与愿违,他得知成绩不如意后哪也没有去,而在家里大睡两天后,竟然变得要么呆头呆脑,反应迟钝;要么反应强烈,为一点小事也要与父母大吵大闹,好像神经质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专家指点

这种考试后的异常表现,实际上是考试后遗症。所以造成这种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形成了一种应急机制,在大脑中枢建立起相应的高度紧张的运作和思维模式,使其能够适应过大压力、高度紧张的学习、生活方式。而高考过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考生一旦失去了超负荷运转的对象物,反倒对宽松的环境感觉不适应了。

此外,大多数考生考前的紧张、焦虑往往会延续到考试后,致使心里还经常惦念着考试结果、并伴有种种推测,从而导致焦虑不安、急躁、抑郁,这也是诱发考试后遗症的原因之一。

这种考试后的异常反应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调整,就极有可能产生诸如抑郁、神经质等心理问题。因此,若想让孩子的身心回到正常的状态,家长和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调适方法。

1.积极地转移考生的目标和注意力

考试后遗症的最主要原因是考生在考试过后,他们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考试前的心理和思维定式中,并且很难及时改变。对此,家长要有意识地转移考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孩子发呆时,父母可以找出一个远离考试与学习,而又能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与其沟通交流;考生自己,也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可以看看电视,或者找一部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来读一读,也可以积极进行户外活动,使身心得到放松;还可以去亲戚朋友家里做客,和亲戚或朋友们聊聊天,谈谈心等。

2.改变生活环境,远离原有的生活空间和氛围

考生在高考过后,可以到亲友家小住几天或者跟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度假,这是调适考后心理异常的积极有效的方法。因为从心理学方面来说,一个人如果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包括心理环境),那么他原有生活环境所支配的生活模式和规律以及思维方式,会由于失去载体而发生一些变化,这对心理调适是极为有效的。因为外出所面对的是新鲜事物,人会自然地去适应新环境,会改变或削弱原有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规律,这样有利于考生考后异常心理的调适。

3.寻找充实

从高考后到上大学之间这段不算短的时间里,许多考生会出现生活目标缺失,整日无所事事,空虚无聊,从而导致心理的不良反应。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是很好的心理调节方法。考生可以选择计算机、英语等辅导班的学习,也可以找份合适的工作,体验打工的滋味;还可以去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等。这些活动会让人有成就感或成功体验,也容易为社会认可并得到支持,对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很有好处。

4.帮助父母做家务事

考后在家,利用从未有过的自主支配的时间来为家里做点事,这是增进亲情、感恩父母、回报关爱的一次好机会,可以为辛苦工作的父母做做饭、洗洗衣等,你会发现,这不仅使亲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也会得到父母对自己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专家提示

考生自己也要学会有意识地控制情绪,不断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尽量转移注意力,不去想考试以及结果;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模式,并强迫自己适应这种新的模式;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上的波动;调整好生物钟,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积极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让他们参与到自己的心理调适中去。

智能是一种人性整合的生活操作模式,是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而非只侧重IQ。智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能力改进且扩展自己的智能。智能是多元的,并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一个人聪明与否,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当今是行行出状元的时代,人人都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与潜能,读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未来更需要具备整合知识、应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同学们要注意训练自己强项的智能,在成就感中达到悦纳自我、肯定自我和实现自我,人生也就绽放光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