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谋略宝库3
16733400000013

第13章 政治和仁德(12)

景公问晏子:“那些善于奉迎的臣子是怎样侍奉君王的呢?”晏子回答说:“大王如果想要拒斥他们的话,他们是不会来的。这些人标榜自己的言行以美化自身,谎称没有私心,取悦于人,善于控制自己,使自己在与人的交往中显示自己对君王的爱心,让别人都知道自己受到了君王的宠爱;揣摸君王的嗜好,暗中去迎合讨好;追求君王近臣,与之勾结,狼狈为奸。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十分看重官爵和俸禄的高低的,而表面上装出非常轻视的样子来掩盖自己的虚假言行,他们降下身分去迎合君王的左右,显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表面上做出公正的样子以伪装廉洁。他们希望君王能听从他们的意见,但这不是为了治国治民,而是以便侥幸求得加官进爵,获得实惠和权力;有时候也故意做出鄙视功名富贵的样子,以此追求更多的实利,或用辞谢官爵的办法去获取更重要的官职;他们刻意追求获利而嫌恶给予,喜交新党而怠慢旧友;吝惜自己的私产,极少施舍给别人,看到贫穷的亲友像不认识一样,追逐私利却唯恐不及;他们往往借交往来宣扬自己的得意,即使自己屯积着丰厚的生活资财,却声称自己有抚恤穷人的美德。他们在评论别人时头头是道,却从不身体力行;对时下发生的事情,评头品足,好谈论别人的是非,好搬弄口舌;对于有才干的,就非议,对于没有才干的,就会苛求别人;他们空谈一些貌似刚强诚恳的话,他们的进言往往显得聪明、谦逊而能顺应君王之心。这些就是奉迎之徒的表现。这种人是贤明的君王所谴责和拒斥的,也是昏庸的君王所信任的。”

叔向问晏子说:“正派人的处世原则与不正派人的处世原则,各是什么样的呢?”晏子说:“正派的君子即使掌握着权力,对待众人也是一视同仁,不因私情而有所偏袒;为国家做事,享受荣华也不忘过去;仕途通达则为君王效力,促使他顾念民众;仕途窘困,也不出怨言,而是教育下人,使其顺从君王;侍奉君王,遵守仁义,竭尽忠诚,不计较职位、俸禄。如果不被任用,也没有什么牢骚,就自己离去,而不参与对政事的议论。在交友时,贤能的人考虑对方的品德言行,不随便与一般的人亲近;如果志趣不投,就疏远他,而不迟疑徘徊;不在君主面前谗毁人;不靠虐待百姓来提高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所以,正人君子得到君王的信任就会使百姓安宁,处于下位也可使君王受到尊重。由于这个缘故,他们赢得了民心,君王也不会猜忌怀疑,被君王任用而不会做出违背仁德的行为。他们在显达时没有杀身之祸,隐退时不会危害自身,这些就是正人君子的行为。”

“不正派的人则不是这样了。这些人如果得到了君王的任用就会虐待百姓,处于下位就会不满,甚至干出叛逆君王的事情;侍奉君王只贪图升官发财,不讲忠义;结交朋友随便轻率,不注重人的品行。凭借奉承来谋求爵禄,勾结邪恶诈伪的人以结党营私;在别人面前夸耀官位,盛气凌人,善于标榜自己,在世人面前自我吹嘘。这样的人一旦得不到君王的任用就会大发牢骚,随便发表议论诋毁别人;对朋友没有真诚,喜欢轻率地指责别人。所以。当他们被起用时,百姓就感到忧虑;而当他们处于下位时。就会危害君王的统治。这些人为君王做事就离得罪不远,结交朋友就会带来灾难;出仕,就不免招致耻辱;闲处,又会败坏法令。因此他们被起用后难免要诛杀无辜,而他们在下做事又不免会干出犯上作乱的勾当。总之,这些就是不正派的人的行为。”

在两千多年前,晏子就能够如此深刻、全面地总结出考察和选拔人才的方法,晏子可谓是智者!然而,必须看到的是,掌握了上述考察和选拔人才的方法,并不等于能够考察和选拔人才,何也?盖因人性使然。人人好同恶异,好逸恶劳,好富恶贫,此“三好”、“三恶”便容易使人丧失公正与理智。否则,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伯乐?世界岂不是一片公正与光明?

秦亡与汉兴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灭亡与汉朝的兴起是十分重大的事。秦朝结束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度,实行了郡县制,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然而,秦朝二世灭亡,为汉朝所代替。汉承秦制,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在汉朝得到了确定完善和发扬光大。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在汉朝得到了确立、巩固和发展。尤其是秦朝的灭亡导源于陈胜、吴广大起义,再加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楚汉相争,使这一段中国历史一直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下面,我们将秦朝的灭亡与汉朝的兴起加以整理,突出其主要的历史事件,整理出一个大致的纲要,以便窥见这一历史阶段的全貌。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不久,陈胜自立为楚王。部将张耳、陈余进谏陈胜说:“将军您冒着身家性命救天下百姓于水火,现在刚到陈地就自立为王,这就让天下人猜疑——人们会认为您把天下财产纳为己有,这样就会对您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在,您不如立六国后代为王,让他们自树党羽,您向西进攻,不必交战就势如破竹。诛戮残暴之秦,据守咸阳,传令诸侯,天下就可以掌握在您的手中了。”陈胜拒绝了这一建议。

沛地人杀掉地方长官,立刘邦为沛公。当此时,项梁驻于薛地,刘邦前去跟随他,一起立楚怀王的孙子为义帝。范增劝项梁说:“秦灭六国,六国中以楚国最为可怜。自从楚王人秦,从此未见返回,天下百姓都怜悯他。所以说‘楚国哪怕只剩三户之地了,也依然足以灭掉秦朝’。现在,陈胜起义,不立楚国后代,自立为王,其势绝不会长久。您从江东造反,楚地人纷纷归附您,是因为他们认为您家世代是楚将,必将立楚国后代为王。”项梁听从了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孙子能心为怀王,并约定,先攻进咸阳的就做关中王。

项梁的军队在定陶被秦将章邯打败,项梁被杀。章邯认为楚军不堪一击,于是向北攻打赵地。楚王派项羽率军解救赵地,派沛公向西人关。沛公攻打宛城,宛城降服。沛公在攻打宛城时,一时急攻不下。沛公想舍弃宛城向西进兵。张良进谏说:“前有秦兵,后有宛兵,如果此时向西,恐有危难。”于是,沛公继续攻打宛城,太守几欲自杀。

太守手下有一个舍人叫陈恢,逃出城来见沛公说:“宛城官吏害怕降服后死路一条,他们才破釜沉舟,坚守宛城。如果这样攻打下去,将军手下必定死伤无数,恐怕不是良策。如果将军撤退,宛兵就会乘势追击,将军就会失掉先进咸阳为王的机会,也是后患无穷。当今之计,不如招降宛城,封赏宛城将领,然后向西入关,其余各城必闻风而降,将军将无所阻拦。”沛公采纳了这一策略,获得了成功。

沛公随后攻打武关,大败秦军。后来,宦官赵高杀了秦二世,立子婴为皇帝,派兵守驻在武关。张良劝沛公说:“秦军依然很强,切不可轻敌冒进。当今之计,不如一方面多插旗帜于各山上迷惑秦军,一方面派郦食其用贵重的礼物贿赂秦将。”当时,秦朝将领想联合沛公向西攻入咸阳,沛公也想接受这一建议,但张良进谏说:“这也许只是秦将领的主意。恐怕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不从,势必有危险。不如乘着秦军疲劳攻打它。”于是沛公继续攻打秦军,获得大胜。沛公进入咸阳后,与秦人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秦人想交好沛公,进献牛肉美酒,沛公一一拒绝,秦人于是认为沛公有德行。沛公此时以重兵坚守武关,想称王关中。当时,项羽已在黄河以北大败秦军,闻讯即率军40万到达鸿门,想在天明时攻打沛公。沛公得项伯之助,得以逃脱,于是,项羽称王。

项羽诛杀了秦朝最后一个皇帝子婴,向东定都彭城。封沛公为汉王,统治了汉中。刘邦不愿去巴蜀,想攻打楚国。萧何进谏说:“巴、汉地势虽然险恶,但到底比死要好得多。《诗经》上说,‘天汉’这个称呼很吉利。只有像汤武这样的圣人才能屈居一人之下,高居万人之上。希望大王驻守汉中,安抚百姓,结纳有志之士,先平巴蜀,再定三秦,如此即可以取天下了。”沛公用了萧何的计策,向东进攻,再次平定了三秦之地。

沛公到巴蜀就任。韩信觉得项羽不是成大事的人,就从项羽那儿跑出来,跟随汉军入巴蜀,当时他尚没有名气。萧何与韩信多次接触后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推荐给汉王。汉王遂拜韩信为大将。

汉王问:“萧何说将军足智多谋,请问将军,怎样才能让我成就大业?”韩信说:“当今天下,惟项羽足以与大王争天下。在勇敢、骠悍、仁义、强大这几方面,大王与项羽比自觉怎么样?”刘邦沉默许久说:“不如项羽。”韩信说:“大王所言极是。但是凭我对项羽的了解,可以断定,项羽之勇不过是匹夫之勇。他虽然力能举九鼎,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但不善用手下有能力的将领;项羽的仁义也不过是妇人之仁,他对普通士兵说话,温和谦恭,士兵生病时,他在一旁哀痛哭泣,把食物分给病人。但是,到真正用人打仗时,应当封赏的时候却舍不得封赏。项羽称霸天下,不定都关中,却定都彭城,背弃与义帝的盟约,任人唯亲,诸侯多有不满。项羽还把义帝放逐到江南,这样一来,上行下效,各诸侯也放逐自己的君主,自己在土地富饶的地方称王。项羽军队所过之处,生灵涂炭,怨声载道,老百姓看似归顺,其实早已埋下怨愤叛乱的种子,只是迫于暴力,勉强顺从罢了。所以说,项羽的强大只是表面现象,他已经失去了民心。假如现在大王反其道而行之,任人唯贤,还有什么理由不可以攻打他!用天下的土地分封给有功的人,谁还会不服从您?让那些想东归的士兵攻打东方的敌人,还有谁打不败?而且三秦之地的诸侯都是秦朝旧部,他们率领秦朝的士兵已有多年,手下战死无数。现在他们欺骗部下,投降项羽。到新安,秦军除邯、欣、翳三人得以逃脱,其余20多万人全部被项羽用计活埋。秦地百姓已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三人虽被楚国分封为王,但已失民心。大王您一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秦朝的严刑酷法,与人约法三章。老百姓都想让您做关中王,更何况按照先前的约定,大王称王关中也是理所当然,老百姓都明白这一点。现在,项羽把大王逼至汉中,秦地人对项羽都怀着抱怨不满之心。只要大王举兵向东,三秦之地就可以通过传檄而定。”刘邦认为有理,就采纳了韩信的建议。

刘邦当初到巴蜀上任时,张良送至褒中(今陕西省汉中市西北褒河镇),劝道:“大王不如烧掉所有栈道,以向天下表示毫无归还关中之心,以此来迷惑项羽。”刘邦于是派人回去,烧掉了所有栈道。楚王项羽对刘邦也就完全放心了。

齐国的田荣对项羽怀着私愤,因为他不立自己为王,于是在公元前206年造反,杀掉齐王田市,自立为王。项羽十分气愤,就率军灭了齐国。项羽拜吴地县令郑昌为韩王,攻打汉王。张良送信给项羽说:“汉王失掉了关中王的职位,已经到蜀就任,决无二心。”又把齐王谋反的信给项羽看,说:“齐想灭楚。”项羽因此向北攻打齐王田荣,放弃攻打刘邦。不久,项羽派遣英布在郴地杀死义帝。

刘邦闻讯后,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为义帝大办丧事,披麻戴孝,哀吊三天,并把此事遍告诸侯。当时的耆宿董公对刘邦说:“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师出无名,事情不成,只有让天下人明白对手是贼寇,人民才有可能归服。项羽先放逐了义帝,而后将其杀害,可谓惨无人道,天下人共恨之。仁义并行,不靠武力,才能让天下人心悦诚服。您把这件事遍告诸侯,再行东伐,实为义举,四海之内莫不称是。”汉王认为有理。

趁项羽去攻打田荣之机,刘邦率诸侯军队56万人,向东攻楚,攻破了彭城。项羽闻讯后,留部下继续攻齐,自己率3万精锐部队回师攻打刘邦,2人在彭城城下展开了激战。汉军惨遭失败,奔出梁地,退出虞地,刘邦问左右大臣说:“谁能够出使淮南,劝英布举兵叛楚。如此,楚军滞留在齐国,几个月后我就可成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