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谋略宝库4
16733600000007

第7章 趁火打劫

【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敌方一旦遇到困难、危机,就乘机出兵夺取胜利。这就是强者趁势取利,一举打败处于厄境之敌的策略。

【经典故事】

齐国征服燕国

战国初期,中国分成二十多个国家。其中较大的有齐、楚、燕、韩、赵、魏和秦。

齐韩结盟,并想攻打燕国,但由于赵、楚窥视其后,两国不敢贸然出兵。这时,泰国联合魏国攻打韩国。齐王急欲发兵救援盟友,谋士田臣思建议齐王袖手旁观,他说:“韩国受到骚扰,必将危及赵和楚的安全。所以他们很快就会担起帮助韩国的责任。”

于是,齐国按兵不动,而赵和楚却正如田臣思所料,很快采取了行动。这样一来,秦、魏、赵、楚为了韩国互相混战。在这战火连天的时刻齐国趁火打劫向邻近的燕国发动了进攻,并于公元前270年征服燕国。

黑风怪趁火窃袈裟

《西游记》中有个故事是说唐僧唐玄奘离开大唐国,前往西天去取《大乘真经》,一天晚上,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庙里上下房间七十多间,僧客二百余人,甚是红火。

唐僧等入内后,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闲谈间,得知唐僧有一大唐宝物——袈裟。方丈欲开开眼,请唐僧拿出一见。唐僧恐惹事端,执意不肯拿。孙悟空看不过,耐不住方丈的苦苦恳求,于是把带来的袈裟拿出来向僧人炫耀。就在解包袱时,万道霞光透过两层包袈裟的油纸迸射而出,当悟空抖开袈裟时,只见红光满室,彩气盈庭,瑞气千条,真是件世所罕见的宝贝袈裟呀!

方丈一见,顿生歹念,他当即跪倒在地,眼中含泪,苦苦哀告着对唐僧说:“我年老体弱,老眼昏花,实在无法欣赏宝物,可否拿到后房仔细观赏?”

唐僧一时心软,便允了老方丈的请求。

老方丈将袈裟拿到后房后,越看越爱,越看越想据为己有,于是就和手下的僧人商议怎样才能将袈裟夺取过来,一个名叫广谋的和尚说:“何不放一把火,将禅堂烧掉,好将他们师徒二人烧死。就算他们逃得出来,也说袈裟被大火烧在了里面,谅他们无可奈何,无非给他们些银两了事。”

方丈觉得此计甚妙,于是就将众僧唤来,用柴草把禅堂圈了个密不透风。悟空此时尚未睡着,听见门外声响,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只见四圈大火突起,放火的和尚还在手执火把得意地狂笑。悟空一怒之下,一个筋头翻到南天门,向广目王借了“避火罩”,回去罩住了唐僧白马,然后又念了个咒语,一口气吹过去,霎时间狂风大作,火势向四周蔓延开来,愈烧愈旺,把个观音庙烧得通红,惟有唐僧和白马所在的禅堂得以幸免。

在反转扑来的大火面前,众僧侣抱头乱窜,哭天嚎地,现在成了他们引火烧身,自食其果了。

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场大火惊动了四周山上所有的野兽和鬼怪。风音院正南二十里处有一座山,叫黑风山,山中有一洞,叫黑风洞,洞中有一妖怪,叫黑风怪,它与这方丈素有交情,见院中起火,急忙前去相救,赶到观中,见到那方丈屋里的璀璨袈裟,认得是佛门之宝,顿时起了贪念,于是便不再救火,拿起那袈裟,趁火打劫,驾起黑云,径直返回了它的山洞。

趁火打劫一词即在此表现出来。

一碗红豆汤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雅各正在家里煮红豆汤,以扫打猎回来了,他在山里奔波了一天,又累又饿,便对雅各说:“我饿得肚子咕咕叫,给我些红豆汤喝吧。”

雅各点点头,不露声色地说:“这好说,不过你要把你的长子权利让给我。”

以扫回答说:“你看,我都快要饿死了,还要长子权干吗,好吧,我就把长子权利让给你。”

雅各忽地站起来,紧逼着说:“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儿戏话,你要在上帝面前发誓。”

以扫不以为然地说:“好吧,我发誓。”

当以扫发完誓后,雅各便给了他一些面包和红豆汤,以扫狼吞虎咽地吃完,拍拍屁股,站起来便走了,什么长子不长子的,他早已忘到了脑后。

谁知,正是这句玩笑话,使得雅各在继承父亲的王位时顶替了以扫,以至使以扫遭遇了一连串非人的磨难。

《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以扫竟这样轻看了长子的权利。”

在我们今天看来,雅各在他兄长打猎归来、筋疲力尽的时候,用一份红豆汤诱使他放弃了长子权,这也是一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只不过,这种打劫的方式不那么明火执仗罢了。

趁火打劫有两种方式,一是见到火起,趁机去打劫,一种是自己先去纵火,特别是在人心惊意乱地去救火的时候再去打劫,不管趁火也好,还是纵火也好,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打劫。

【后记】

敌有内忧,就抢占他的土地;敌有外患,就抢夺他的百姓,若内忧外患交相并临,就吞并他的国家。

本计的核心是:从他人的危机、困境中取利,即乘人之危之计。

古代英雄豪杰,放火首推张仪、打劫莫如孔明。

孔明烧赤壁、劫荆州、气周瑜等等这些故事都是本计的绝佳说明。

最后引用《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来准确说明本计的基本思想。

“乱而取之”。

“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