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要懂心理学
16758300000015

第15章 行为揭秘,学习中不再有难言之隐(3)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们每天的学习负担非常重,导致睡眠不足,尤其是中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有看不完的参考书,做不完的习题。似乎每天若早点休息,晚点起床,则有不努力之嫌,将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更对不起自己。

学习与睡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睡眠十分重要,可以恢复精力和体力,调节激素分泌、大脑发育和身心健康。睡眠中,脑神经细胞会进行自主休整。脑神经细胞会对白天获取的知识(即记忆)进行分类、组合,相当于加强了对这些知识的记忆;脑神经细胞按自己的方式在睡眠中进行信息(已记忆的知识)整合和新突触联系的建立,也就是思维。

睡眠不好将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人们睡好了,头脑自然清醒,反应敏捷,记忆力亦好。如果连续几夜睡得不熟不深,早上起床后就会有头沉或晕、昏昏欲睡、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反应。这一现象大多数有过睡眠不足经历的人都曾经出现过。医学上,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如果将睡眠剥夺,尤其是将深度睡眠剥夺后,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的情况。那么怎样做才能防止复习时昏昏欲睡呢?

1.科学用脑

同学们复习到深夜,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这正是大脑的保护性抑制在发挥作用。复习的时间过长,消耗了大量脑神经细胞能量,使大脑的反应灵敏度降低,处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中,抑制到一定程度,便会瞌睡或进入睡眠。就如电路中的短路一样,如果大脑没有这种保护性抑制,接连几次熬到深夜,可能等不到考试,脑子就被“烧”坏了。因此,睡眠的作用不可小视。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在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以提高复习效率。很多同学惯用的复习方式,是坐在那里不停地看书。大量实践证明,这样的复习方式是不科学的,因为人的大脑总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抑制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复习,常常会事倍功半。

生理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大脑皮层机能的高潮规律:早晨是一个人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6点钟是推理能力最佳时间;8点钟大脑的思想最为严谨周密;12点之前,人的精力、体力、思维能力等到达到高潮;下午1-2点钟,是体力和脑力效能较低的时候;下午3-6点钟,脑力转向活跃;晚上6-8点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晚上8点最适合长时记忆;晚上9点大脑进入第二个活动高峰。所以,若将复习安排在大脑活动活跃的时段,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上,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都能够踊跃举手发言。我们班里的一名优秀生却不是这样,他学习刻苦、遵规守纪,背诵速度也很快,而且他每次考试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可是上课他很少回答问题,除非老师直接点他的名字,否则,他从来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即便是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总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是为什么呢?尤其是作为优秀生本人,又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呢?

专家解析

作为优秀生,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也许这名优秀生性格内向,在公共场合或全班同学面前讲话会感到紧张和恐惧;也许是该优秀生比较“爱面子”,担心自己回答错了会被同学们嘲笑自己“笨”;或许认为只要自己知道答案就可以,不一定非要说出来;还可能因为自己是优秀生,害怕讲多了会让其他人误解为是“好表现”“喜欢出风头”。优秀生课堂上不想回答老师提问的最直接、最突出的原因可能出于“爱面子”心理。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班级里,任何条件都相等,如果哪位同学的能力特别强,成绩非常优秀,其他同学就会更加喜欢他,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家都有一种使自己正确的心理倾向,若周围全部都是非常优秀的同学,那么大家学习的进步速度也许就会快很多,而且也可以减少犯错误的概率。

尽管大家都青睐身边那些能力强、成绩好的同学,但是内心里却有着一种不被察觉的潜在心理反应,即能力强、成绩好的同学会使身边的同学感到不安。大家会感到他们是远离现实的“超人”,这些人似乎不容易接近,于是大家常常更喜欢那些有缺陷或易犯小错误的同学。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缺陷效应”,也叫“犯错误效应”。结果表明犯错误而有超凡能力的人是最具吸引力的人。

优秀生为生么不想回答问题呢?对这个问题的释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优秀生要能正视自己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优秀生不能被自己优秀的一面完全遮蔽,而应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以为自己成绩好就与众不同,身边的其他同学组具备的优势和特长同样是值得学习的。

2.积极地与人交流

虽然是优秀生,那也是班级的一员。自己之所以被评为优秀,那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鼓励,千万不能因此就自负满满,觉得自己高人一头。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团体合作共赢的社会,那怕是在学校里,也不能因为自己是优秀生就不屑于与普通同学交流,否则等到被大家孤立,被孤独吞噬就为时过完了。

3.认识到人都会犯错误

太完美的人往往让人敬而远之,反而是那些爱犯小错识、有着小缺点的人更受大家的欢迎与喜爱,大家都愿意与这样的人接近和交往。完美的人毕竟是少数,只要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必然会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甚至犯错误,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会非常容易产生认同感,也会具有亲和力。

4.抛下所谓的面子

优秀生在课堂上没有必要为了“面子”而保持沉默,或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在所难免,没有错误哪有进步?在学习中也一样,不必回避错误,也不必担心失败,问题拿不准也没有关系,可以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级里算是优秀,为此,班主任老师把班里一位学习成绩极差的同学安排在我的旁边,要我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情对爸爸和妈妈讲了。谁知爸爸妈妈听后却对我说:“那不影响你自己的学习吗?简直就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时间帮助别人还不如自己多做几道题、背几个英语单词,你要是考不上重点大学,那时候谁来帮你啊?”对此,我很困惑,到底是帮还是不帮呢?该怎样认识呢?

专家解析

把拥有的物质给予他人一份,自己便少了一些。而知识、技能却不是这样,教给别人,非但不减少,反而能进一步地强化、巩固,温故而知新,会全面提高自我。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生活在一个集体里,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关心集体,热爱集体。集体意识不是抽象的,它是由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有爱的感情凝聚而成的。在一个友爱的集体中,一个人有困难,大家都应该向他伸出友谊的手。将来进入社会的大集体中,那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公民应具有的道德,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个部门里,人们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团结合作,友爱相处。

在有效的学习互助活动中,受益更大的往往是帮助者。帮助者受到的激励更大,在学习热情方面的变化比被帮助者更大。因为,在帮助他人学习的同时,不仅能强化所学的知识,温故知新,让思维得到锻炼,而且还能增强帮助者的责任意识,何乐而不为?

心理学研究指出,帮助别人学习,不是单纯地利他,同时也利己。关于助人这个问题我们的解惑方法如下:

1.帮助他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效果

在生活中,当你听到一件稀奇事儿,如果不对任何人讲,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了。若是把它说给人听,那就会很长时间都不会把它忘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去发现问题,去记住答案,去把自己所记住的教给别人,这三样东西就可以使学生胜过他的先生。”因为,当你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内部的思维活动转为外部的言语活动,不仅训练了记忆、思维和表达能力,还对知识进行了第二次理解,使你对学过的知识能够查漏补缺。

2.帮助他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复习质量

给别人讲解问题,是在进行着一种积极的、高质量的复习,在后继的学习或者考试中,很容易回忆起自己给别人讲解过的内容。在帮助过别人的题目上,帮助者解答反应的熟练程度会因为对别人的帮助得到加强而发生积极变化。

3.帮助他人学习,可以不漏自己的知识空缺

帮助他人学习、给别人讲解问题,也是在检查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些自己觉得懂了却又不能给别人讲解清楚的问题,实际上还没有完成对该问题的思辨过程,而这个对问题思辨的过程是高水平学习不可缺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帮助其他人学习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现自己学习中的盲点。

4.帮助他人学习,温故而知新

帮助他人学习、给别人讲解问题的过程,也是自己温故知新的过程,在讲解一些自己认为烂熟于胸的知识点时,经常会发现“熟视无睹”的重要问题。可以发现很多非常乐于给同学讲解问题的学生,与在学习上需要被帮助的学生,不再仅仅是一种施予和被施予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助互利的关系。因为帮助者“有责任”帮助且乐于帮助,而那些学习困难且需要帮助的学生也就没有过重的心理负担了。

我是一名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我发现每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特别是上语文课的时候,每当正式学习新课之前,语文老师总会在课前说这么一句话:“好了,同学们,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接下来语文老师却什么都不说了,看着老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很疑惑,老师为什么要“话到嘴边留半句呢”?

专家解析

从人的心理特性的角度分析,老师这样做是运用了心理活动的“等待效应”。

在认知对象的过程中,人们因对某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现象就是等待效应。例如在讲评书时,每说到惊心动魄之处,听众正听得兴起时,说书人却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使听众处于急切等待之中,兴趣未减,产生继续听下一回的强烈愿望。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效应呢?通常认为,有如下两方面的主要原因。

其一,认知心理失衡:心理失衡就是内心的矛盾感,这种矛盾感会成为改变态度、行为的动力。在等待过程中,人们想认知的对象突然消失了,而想认知的强度却很大,因此内心矛盾感就更强,从而达到按捺不住、自主行动的程度,自主行动无效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如电视正看到高潮时,突然来个暂停,插播一段广告,或牢骚满腹,或稍做闭目养神等待看下去。可见,心理失衡可引起人们内心的不舒适感,人们又有调和矛盾、恢复平衡的自然趋势,可以用改变行为态度来适应新信息,或是改变新信息来适应自己的行为。

其二,利用悬念的等待作用:悬念,一般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现象的关切心情。而悬念往往能激人好奇,催人深思,也就是它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启发思维。它总是出乎人们预料,或是充满矛盾情结,或是让人迷惑不解,造成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人们就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尽快知道谜底,而这种心态就是由悬念的等待产生的。所以说,少了悬念的等待因素,等待效应就很难产生。

教师“话到嘴边留半句”正是运用了等待的效应来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你那么当老师再出现这种情况是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做好预习

要想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节奏,就应该提前做好预习工作。了解新的一堂课都可能讲到那些知识点,会用到前面所学到的那些知识,要在新的一堂课前了然于胸,不管是老师要问前面的知识,还是新学的要点,相应对出来就不会很难。

2.积极寻找老师的下半句

课堂上学生要能跟的上老师的节奏,没当老师欲言又止的时候就去想老师到底是想告诉我们哪一个知识点呢?自己在预习时是不是注意到了呢?如果还想不出就赶快翻开课本看是否能够找到答案。

认识了“等待效应”之后,我们就明白为何语文老师会在讲新内容前的导语中“话到嘴边留半句”了。老师之所以在教学情境中设定一种沉默,是为了让学生在沉默中等待。这种沉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停止,其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这种等待,不是被动消极的等待,而是学生急切盼望中的等待,是一种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