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要懂心理学
16758300000016

第16章 正视压力,把自己培养成财富(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激烈的加剧,青少年学生所担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例如学习压力、家长老师的期望压力等。如果不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压力,他们很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反之则能够把自己培养成财富。

心理困惑

我们班里有一名学生,他向来对自己严格要求,学习刻苦勤奋,性格热情开朗、大方自信,喜欢争强好胜,不甘人后,而且对自己的期望非常高,怀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他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在第一位,高一第二学期就要结束时,他被选为班长、学生会主席。可是,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他在管理工作方面暂露头脚时,他的学习成绩却明显下降了,尽管他学习很刻苦。于是每当他没有考第一名时,他就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学习不够努力,因此罚自己一天不吃饭或在烈日下暴晒一小时,以警示自己要更加努力学习。就这样,他的成绩一路下滑,他也一再惩罚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现在他彻底绝望,感到自己无颜面对父母、老师和同学,觉得自己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对此,我很困惑,他有必要总争第一吗?

专家解析

案例中的男生十分要强,事事争“第一”的心理,最终将自己推上了绝路。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为自己制定的目标远远超过自己的实际精力,从而遭遇了挫折,产生了心理压力。他没有勇气客观理性地面对困难,也没有能力抵抗和应对困难,最终只能面对悲剧。因此,同学们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否则不但不能缓解压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作为学生,争强好胜是好的,但是没有必要事事都要争个“第一”。在学习上,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掌握那些该掌握的知识就问心无愧了,只为了分数和荣耀去攀比是不可取的,尽管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压力过大就是阻力,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第一”而给自己施加不堪重负的压力。过重的压力,不但不利于学习与生活,还会损害身心健康。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在某一方面,也许你不如别人,但是在另一方面,你可能会比别人强。那么,同学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1.正确地评价自己

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要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2.不作过分苛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甚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必然压力重重。中学生应该建立悦纳自己的健康人生态度,树立适度的奋斗目标,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3.面对压力要有心理准备

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与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逆境心事重重。

4.要培养自己一个宽广豁达的胸怀

与人为善,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郑板桥的一句“难得糊涂”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其中道出了人生至理。

5.丰富个人业余生活

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6.转移消解压力

在一件事情上失败,短期内又无法改变时,可以通过其他活动来弥补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者转移注意力,让压力在其他活动中得到释放。如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使自己获得愉快的心情,压力就会逐渐消解。

我是一名高中生。由于中考时,没有调整好心态,再加之考试紧张,结果以3分之差与重点高中擦肩而过,我进了一所普通高中。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我心里非常难受。父母看出了我的心思,他们想尽办法托关系,让我进了重点高中。进入重点高中后,我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然而,在重点高中里的学生大多都是学习精英,要想出类拔萃谈何容易,在某种程度来说,我的能力要低于其他同学,因此我心理存在着很大的压力。也因此开始气馁。后来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竟排在班里倒数几名,我的心情糟透了,这么久的努力白费了。于是我更加消沉,灰心丧气,整天愁眉不展,焦虑不安,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母和老师。请问,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析

“学习压力”已经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师生的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而与此同时,频繁的考试、个人成绩在年级或班级的排位等,同样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压力。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期望也在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加了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学生从小学起在家长望子成龙的“关怀”下,在同学之间激烈的竞争下,为了考上大学,不分白天和黑夜,埋没在无边无际的题海里,学习已不是一种快乐。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扩招以后,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望加大,家长都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学校、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为将来赢得保障。这种社会背景形成了对青少年发展的外在压力。那么,作为青少年学生如何才能缓解学习压力呢?

1.树立学习信心

在家长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化压力为动力,制定合理的时间表,科学安排作息、娱乐时间。恰当运用减压的方法缓解觉得过重的压力。

2.专心致志做事

一个人同时面对多件事情时,容易形成巨大的压力。同学们要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以免弄得身心疲惫不堪。

3.积极面对现实

遇到打击时,与其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不如勇敢地承认现实。控制好自己的个人情绪,积极寻找对策,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取得满意的效果。

4.作为家长,切忌对孩子做出任何不当的言行

有些家长采用“破釜沉舟”之策压迫孩子:读书只能读重点学校。这种做法会给成绩一般而又想升学的同学大大加重其心理压力。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交流,明确支持的态度,鼓励孩子只要尽了力,成败与否都不重要,读重点学校或普通学校都予以支持,让学生有选择余地,这是缓解学生重压的方法之一。

5.老师要帮助学生减压

老师身上也有压力,主要来源于学校下达的升学指标和对学生前途负责的责任心。但教师不能把这些压力转嫁给学生。用题海战术或者向学生灌输“开夜车”就是保证的思想,灌输非重点中学不能成才的教育思想。教师这些做法是变相施给学生源源不断的压力。正确做法是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导师,重视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

我们班里有一男生,他是人们公认的优秀生,都认为他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他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只会读书从不惹事;但是,在距离高考不足一个月时,他却显出了许多反常,他时常焦虑不安,当前正是大家冲刺的时候,他却两次从家中和学校“失踪”,这让父母和老师的心都揪了起来。他自己也没法解释自己的行为,高考的日子越近,他就感到越慌乱。他的行为不是个案,在我们学校有许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失常。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析

高考前,高三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必然的。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但是,也造成一些同学过度地紧张、焦虑和慌乱,以致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

由于高考所具有的鉴别、选拔人才的尺度性控制功能,所以在“优胜劣汰”的铁律控制下,必然会对考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青少年学生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所以,高三学生必须注意高考前和高考时的心理调整,如果采取科学的考试策略,就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1.正确认识高考

确定合理的目标,正确地认识高考,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地复习。高考是一种分层筛选型的考试,其目的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筛选出来送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学习。因此,高考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有的同学对高考试题难度估计过高,在偏、怪、难等题型上大做文章,结果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考试中小题不会做,大题也做不来。

2.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根据高考的特点,高三学生一方面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加大练习的容量和难度,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复习的情况,确立合理的考试目标。一些同学总是希望自己在高考时考出高分,把自己的“理想分数”定得过高,人为地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其实考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综合实力,决不是靠碰巧就能获得成功的,因此,在高考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目标,而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考试成绩定得过高。

3.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分数观

我们的同学过于看重分数,一个不理想的分数会让他们沮丧、绝望,甚至放弃自己。其实,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情况的手段,通过考试,最主要的是要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去改正。所以,同学们对考试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从容面对,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家长要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放松和营养供给工作。

4.树立自信

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即不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要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建议大家做到:运用正向语言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记住,放松,慢慢地,小心地做”;“成绩好坏并不重要,只要我尽力而为”,“离成功又接近一步了,我又做完一题”等等。

我是一名初二的女生。在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偶然接触了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可怕的是我竟然幻想出了一个虚无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是一个貌美、富有、武功高强的女侠,一个文武双全、伴我左右的男子成为我的虐待对象。以前,只有我刻意去想的时候,这样的情景才会出现。可是现在我发现自己变得神思恍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脑子里总是在为那个虚幻的世界编造故事。为此我很困惑,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解析

梦是所有人生活中不可少的调味品,梦境中的一切也许令你如痴如醉,也许令人惊心动魄,也许令你回味无穷。然而,你知道什么是白日梦吗?你是否也经常做白日梦呢?回答多数是肯定的。

其实,白日梦是很普遍的现象,任何人都会有。它是人们在非睡眠的状态下产生的高度自我、超越现实、打破时空界限的一种幻想活动,是很多人都体验过的心理现象。当人沉迷于幻想或空想时,现实世界的影响变得很稀薄,形成了一种如做梦般的陶醉状态。而上述案例中的同学就是受到了“白日梦”的困扰。在弗洛伊德看来,梦的一大特性是梦乃愿望的实现。就此而言,白日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白日梦的内容直接受到明显的动机的支配。白日梦里的情境或事件,都是用来满足某种野心或欲望。

从心理学角度看,白日梦能激发潜能。幻想的题材多为个人关心的事情,由于不受传统思维模式限制,往往会迸发出意料不到的解决方案。美国心理学家彼特说:“想象力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当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时,白日梦能为你提供答案”。在经典艺术作品中,我们也常常见到幻想的影子。文豪巴尔扎克就常与他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作曲家勃拉姆斯也不止一次地说,只有当他冥想时,乐思才会不间断地从脑海中跳出。

然而,白日梦也具有负面影响,它能演变成一个可怕的世界。一味沉溺于白日梦之中往往是心理退缩现象,是“长不大”的一种表现。如果青少年过分地沉溺于虚幻的白日梦而不能自拔,任凭虚无缥缈的梦境主宰自己,那么,白日梦就会像毒品一样,吞噬你的理想和青春。

对于爱做白日梦的青少年来说,当然能够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是,在你入梦之前一定要让自己保持清醒,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要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自己的幻想。当你发现自己已经沉迷于白日梦的时候,就需要采取措施了。

1.最先要做的就是重塑自己的性格

这可以从改变生活状态入手。比如暂时不看富于情节性的电影、小说等,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感受社会、学校与家庭的现实生活。作为青年学生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好好学习,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课下主动预习,独立完成作业。

2.多与身边的人交流

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就要主动和父母老师、信得过的同学交流,在积极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更真实的满足和快乐。

3.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要控制自己阅读言情武侠小说的时间,并使其之间减少。自己的课余时间可以打打球、跑跑步、或者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郊游。

同桌的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为他买回一台电脑,并上了宽带,可当有一天他们发现同桌在电脑上玩游戏时,父亲一怒之下没收了同桌的键盘。随后的日子里,同桌每次面对父亲时总是一副敌视模样,而且他的书包里多出了一把水果刀!再后来,同桌的学习成绩逐渐下滑,甚至开始逃学,沾染了一些不良嗜好。父母对他的管教更加严厉,可是,同桌的情况依旧没有任何改变,相反,与父母的矛盾越来越深。后来,厌学的同桌干脆选择了不读书。临走时同桌说出了这样的话:“哪天他们要再逼我学习的话,我就用水果刀把我爸弄死。”我想知道,作为身负众望的学生,如何才能缓解沉重期望压力呢?

专家解析

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和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父母的期望过高。不少学生说:“父母对我们真的非常关心,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千叮咛万嘱咐,精神上殷切期望,但使我们感到在关心的背后,有一股巨大的压力。”

身为父母,没有不对孩子抱美好期望的。怀胎十月,他们期望生下来的宝宝健康、漂亮。孩子呱呱坠地,他们又开始期望孩子聪明伶俐,要孩子进重点中学,将来考名牌大学,考上硕士博士,出国留学,有一个锦绣前程……总之,孩子一路走来,他们的期望就一路追随。父母除了把浓浓的爱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之外,更把满腔的期望投注在孩子身上,因此,孩子需要背负的期望更多了。那么,同学们该如何做才能缓解沉重的期望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