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要懂心理学
16758300000005

第5章 掌握方法,卸下迷茫千斤顶(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常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不管你多么努力,如果方法不对,也只能是白费气力;而掌握的方法,却能够卸下迷茫千斤顶。

心理困惑

我是名高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每上完一节课,我都不喜欢像其他同学一样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去奔跑、嬉戏,放松身心。到了高中,由于学习繁忙,课间休息我不走出教室半步。可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上课从来不“拖堂”,而且一下课总要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操场上活动活动。如果这时还有哪位同学伏在课桌上,他就会提出批评:“上课就是上课,下课就是下课,下课不休息会使你得不偿失。”我想知道,难道下课不休息真的会“得不偿失”吗?这其中又有什么利弊呢?

专家解析

由于学习的极度紧张,中学生的休息质量成为了大家广泛关注的话题。但从众多的评论来看,多数人有一个思维误区,那便是周末、法定假期才算是休息时间。

其实不然,课间的休息往往更重要。

大脑好比一台机器。机器连续运转时间太长,会发热发烫;脑力劳动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现象。课间10分钟,就是要让大脑暂时休息,以便在下一节课中仍然能专心听讲。但是课间10分钟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休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它还有巩固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的作用。

科学家认为,人们在看书、听课时,会产生一定的神经冲动,这些冲动通过一定的通路进入大脑,在大脑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不断循环,然后再巩固于大脑的一定的部位,也就是说,在大脑的一定部位留下了痕迹。

心理学家的大量实验证明,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能持续35~45分钟,大约就是一节课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会有所下降,易出现走神、小憩等现象。因而,提高课间休息质量成为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

就中学生而言,由于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大多数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初三、高三的学生尤甚,常常下课了还在冥思苦想或奋笔疾书,这也就是为什么毕业班的学生总是抱怨无法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广泛存在的拖堂、提前上课的现象也大量占用了学生们本就不多的课间休息时间。

而大部分学生虽然在休息,却休息得不得当,比如部分学生一到课间便阅读报纸,讨论足坛,待在教室里做毫无意义的“休息”。事实上,这些学生虽然是在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但并没有真正地得到休息。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仍处于注意力集中或大脑兴奋状态,其实质与上课学习无异。

在英文中,rest和relax的解释都有“休息”,“放松”,可见,休息与放松是分不开的。放松的意思是对事物的注意或控制由紧变松,这也是休息最核心的内容。课间十分钟,到教室外走走、远眺、听听音乐都是不错的选择。会休息的人才是真正会学习、工作的人,把握好短暂的休息时间,及时地放松、调整心态,劳逸结合,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值。

课间休息是消除上课所引起的疲劳,以保持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课间休息应到室外去,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下一节课的学习效率。

2.有利于保护视力

在室外活动,能进行远眺,可以使眼睛得到休息,从而起到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作用。

3.保证教室充分地通风换气

据研究,教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随着学生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学生的疲劳,还会引起注意力涣散,思考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作为毕业班学生,我们面临着升学与考试的压力。因此,大多数同学每天都处于紧张繁忙的学习当中,但是效果却不怎么样。就说我自己吧。带着家人的期盼和老师的厚望,每天都在拼命地认真学习,可是每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都不理想,有时候甚至出现学习越是认真,反而成绩越差的奇怪现象。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这真的让我感到非常困惑,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

专家解析

学生的学习生活总是紧张而繁忙的,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学习更为紧张,究其原因,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心理效应的负面作用也需要我们重视。

法国着名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实验:他把受试者分成两个小组,要求他们完成20项任务。在这其间,齐加尼克对其中一组受试者进行各种干预,使他们无法正常工作而不能完成任务,而让另一组的受试者顺利完成全部任务,最后实验得到两个不同的结果。尽管所有的受试者在接受任务时都表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受试者,紧张状态会随着任务的完成而消失;而没有完成任务的受试者,紧张状态却依旧存在,而且他们的思绪一直被那些未能按时完成的任务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无法释放。

后人又重复齐加尼克的实验,尽管改变了实验的部分条件,让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一组受试者在限定的时间之后走出工作环境,可以自由活动。但研究发现受试者经过休息,他们的紧张状态依旧存在。心理学上把这种因工作压力所导致的心理上的持续紧张状态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的日益膨胀,大多脑力劳动者由于工作节奏的日趋紧张,心理负荷严重超载,因此,现代社会中以脑力劳动者为主的群体最容易产生“齐加尼克效应”。

而其中最易受这一心理效应困扰的群体就是广大学生,因为学习是一种强度非常高的脑力劳动,学生不仅白天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课、记课堂笔记,回答老师的问题,紧跟老师的思路,晚上还要看书、完成课后作业,此外,还要复习、预习各门功课,第二天一大早又要投入到新一轮的紧张学习生活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很多学生,每时每刻都对学习的事情牵肠挂肚,无法释怀,甚至晚上睡觉时,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还缠绕在脑子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

那么,如何解决学习越努力成绩越差这个问题呢?

1.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能够认识到自我的特殊性,虽然说优秀者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来借鉴,但是绝不能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一种独特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讲求学习效率

要想学习好不是只投入时间和精力就可以的。人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的学习效率会很低。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高效时段,注意劳逸结合,要活学活用,适当的进行休闲娱乐,是身心在更好的状态下开始学习。

3.要有一个放松的心态

正所谓“放松一点,胜人一筹。”大考来临,自我心态的调整尤为重要。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成败,既然自己在平时已经付出了努力,就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在这次考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放松心情,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现在的学校教学中,开始提倡新的学习理念,即“学习自主”。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学习自主”就是自己自由的学习,老师要全部“放开”、“松手”,对学生的学习也不要过问。我觉得这样理解“学习自主”似乎有些片面和偏激,但是,我也说不出个原委来。我想知道,究竟怎样才算是“学习自主”?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呢?

专家解析

学习自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袖手旁观,而是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引路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习自主性表现为:

从学习的目标、动机等来看,学生们要有明确、具体的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满自信和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从学习的态度来看,表现为学生们能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计划,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能使自己的眼、耳、嘴、手、心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感兴趣的事物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探索,思路不受老师左右。

从学习方法来看,学生们喜欢动脑,善于对事物变化的机制进行探究,渴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策略,创新意识很强。

从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看,学生们能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经常互相讨论,善于互相评价。

学生本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而在现实的学习中学生却常常不能自主,这是为什么呢?

学校教育的狭隘性。由于青少年学生受其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很多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要靠学习兴趣来激发,靠学习过程的成功体验与学习能力的增强来维持。而许多老师却仅仅把学生看作认知工具,而不重视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体验、价值取向和潜能,再加上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缺乏信任,于是老师成了知识的搬运工。

师生关系的对立冲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有些老师总是以学问的代表、知识的化身出现,不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组织形式缺乏变换。老师每天面对几十个不同个性的学生,传授给他们同等难易程度的内容,往往使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而成绩差的学生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呢?心理学研究指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才观

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同学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恰当的方法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例如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分层设立不同的问题,在学习内容的深度、难度、广度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原有基础上体验到成功。

2.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

这是学习活动中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这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作为老师,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而作为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形成平等、包容、共享的关系。

我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中一直在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总是未能成功。“学习必须要突出重点,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句话,老师不知道讲过多少遍了,可是我在学习实践中却一点思路都没有,就不知道重点在哪里。

我想知道,什么是重点?怎样才能找到学习的重点?并且找到重点之后,又该怎样突出重点呢?

专家解析

“帕累托法则”是由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项原则有时候又称作“重要的少数”“微不足道的多数”或“80对20定律”“犹太法则”。

这个法则的主张:全体中的重要项目,是由全体中小部分造成的。通常,20%的人集中80%的智慧,20%的人完成80%的人所完成的工作,20%的人管理80%的人,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同样,占人口总数不到20%的人,其所犯的罪占所有犯罪案的80%以上;占全公司总数不到20%的业务员,其营业额为营业总额的80%以上等。

也就是说,重要的东西只占了很小部分,它的比例是20%,因此,运用此法则,只需集中处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20%那部分,就可以解决全部。也可以说,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完成八成工作或学习,只要将重要的二成做好就可以了。因为,不论是工作或是学习,多少都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将应做的事全部完成。所以,若不先从重要的事开始,结果会演变成什么正事也没做。打算全部完成的完美主义者,往往到最后什么也没做好。

那么,在学习中怎样找到重点、突出重点呢?

1.从内容比较中找到重点

在学习中,我们提倡学生要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不意味平均发展,也不是平均分配时间、精力,而是说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整体把握,全面衡量。比如,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排排序、归归类,通过对众多内容的比较,找到学习的重点。这里所说的重点,可以是自己的最擅长的学科,也可以是自己的薄弱学科,还可以是一门学科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2.在目标调控中找到重点

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多重点就是没有重点。同样,设置的目标越多,中心的目标也就失去了方向,有目标等于没有目标。因此,学习目标的设定应该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这三方面是制订学习目标时思维的方向,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学习要求突出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并将其设定为中心目标,其他的作为辅助目标。这就是在目标调控中找到重点。

3.在时间分配上突出重点

学习要顾全大局,对需要下工夫的学科或内容可多分配一些时间,在没有足够时间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薄弱学科。有很多同学常把大量时间花在喜欢的学科上,不管有没有必要。而对于不喜欢的学科,除了上课以外,几乎没有花过时间。于是导致了偏科发展。因此,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懂得在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上突出重点。

4.在精力投入上突出重点

根据唯物辩证法,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学习中也是一样,要把精力放在重点内容上,即使都是重点,也要分出重中之重,从而在精力投入上区分对待,在一段时期内确定一个重点,实现目标后再转向新的重点。

心理困惑

每当节假日结束后,我总会感到多方面的不适应,尤其是回到学校里,虽然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并没有什么改变,可以说是一如既往,可是学习的效果就是不佳。特别是双休日过后,在星期一上课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精神委靡,甚至是不想学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解析

由于星期日的休息,扰乱了正常生活起居和学习秩序,每到周一,学生回到课堂上时,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影响学习的效果。因为我国古代把星期一又叫做“月曜”,所以心理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这种效应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第一节课中也常会出现,在假期过后的开学那段时间也甚为显着。按理休息之后应该精神倍加,效率提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按照月曜效应规律发生。有人把它也称为月曜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

1.生物钟紊乱

双休日中,孩子在心理上开始放松自我,原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被悠闲随意的玩乐所取代,于是,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到了星期一,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结果出现了不少孩子在星期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纪律散漫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