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要懂心理学
16758300000006

第6章 掌握方法,卸下迷茫千斤顶(2)

2.与唤醒程度有关

根据耶克斯——道森定律,唤醒与操作之间是呈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过高的唤醒水平与过低的唤醒水平都会干扰操作。每到星期一,一般学习任务都会布置下来,客观上要求唤醒水平很高,而主观上往往是很低,常常处于半睡眠状态,又加上需要一个预热启动期,因此,这种焦灼的唤醒水平常常会干扰学习,使学习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产生月曜效应。

3.与超限抑制也有一定的关系

按理休息之后应该精神倍增,效率提高,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这是因为有些人把休息日仅仅当作名义上的休息日,实际上没有得到半点休息,这种双休日过多,过强的“疯狂”行动,反而使周一的工作细胞得到了抑制,因此,周一就呈现出精神不振,始终处于惺忪状态,从而产生月曜效应。

4.与注意的转移有关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一般来说,注意的转移有快慢难易之分。而快慢难易主要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以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任务。从周一情况来看,主要受到了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任务的难度影响,也有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的影响。

由于这种月曜效应在学校教育中常常发生,对学生学习效率大有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地避免月曜效应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1.避免月曜效应的消极影响

教师要重视月曜效应的消极影响,尽量把它降到最低限度。安排的学习任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会使学生身心无法充分休息,太少又会导致过分放松一时难以适应周一紧张的学习生活;双休日的星期六可以多做点儿作业,星期日可以少做点儿,但星期日晚上还是要适当做点儿作业,以有利于适应周一紧张的学习生活,不宜彻夜玩耍。

2.开学前要做好思想准备

尽量使自己早点进入学校学习生活的正常状态。比如在开学前,可以按照学校的作息安排给自己制定一张课程时间表,合理地安排自己学习与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3.淡化假期情结

开学前夕尽量减少外出旅游或走访亲友,开学之初,尽量避免回味假期生活,以便于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

我是名初一学生。按理说,学习负担也不算太重,可是在学习中,我还是感觉力不从心,心力交瘁。每天做功课一小时左右,就昏昏欲睡,可真睡又睡不塌实;看书看了后面就忘了前面,做作业一遇到略有难度的题,脑筋就转不过弯。我也说不清楚是心理原因还是生理原因。为此,妈妈带我去看医生,医生说是因为学习过于疲劳所致。请问什么是学习疲劳?

专家解析

学习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从事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兴趣下降、动机减弱、身心不适等现象。

心理学界认为,在连续紧张学习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疲劳的情况,疲劳现象的出现是人大脑产生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它向人体发出的一种需要暂停学习,进行休息调节的信号。如果不能及时的调整,疲劳的程度就会由弱到强逐渐发展变化。最初表现为学习精力不集中、听课走神、记忆力差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继而会出现呵欠连天、反应迟钝、学习错误率增高、学习速度明显减慢;如果还没有进行调整就可能出现心理功能下降、思维停滞、精神萎靡,出现头昏、头痛、失眠、嗜睡、食欲减退等症状。

学习疲劳是持续过度的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而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的倦怠,它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疲劳大致可以分为学习生理疲劳和学习心理疲劳两大类。但事实上二者密切相关,难以截然区分。

学习生理疲劳与大脑皮层的内抑制有关。是因为长期学习导致大脑皮层细胞产生强烈兴奋,消耗大量能量,致使兴奋性降低而转入抑制状态,从而导致学习疲劳。学习生理疲劳的表现主要为:视力减弱,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大脑供血不足、失眠等。

心理的疲劳一般不像身体疲劳发生的那样迅速,所以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能够较长时间地持续学习而不感到十分疲劳。但是,集中精力持续学习时间过长,就会产生疲劳,使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许多研究指出:紧张的注意、积极的思维和记忆等学习活动,都容易发生疲劳。不愉快的作业比愉快的作业更容易疲劳,学习内容的单调也会引起心理疲劳。另外,在异常的气温、湿度、缺氧、噪音、光线不良等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学习,也容易疲劳。

疲劳的引起是有个别差异的。由于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不同,如身体的强弱、能力、气质、兴趣、习惯的不同,都能影响疲劳的发生。学习疲劳是可以预防和克服的。那么如何预防和克服学习的疲劳呢?

1.确保劳逸结合

休息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措施。课间应采用活动性休息,下课之后就要走出教室,离开学习环境,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不要休息时也伏在桌上背单词、做作业,要注意劳逸结合。连续“奋战”只会影响下节课的学习。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那就在课间十分钟好好休息,下节课才能更好地“砍柴”。

2.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研究表明,学生在一天或一周内的不同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和疲劳情况是有差异的。如上午的二、三节课为效率最高时期,而第四节课为疲劳显着时期;一周中的周二、三、四为最佳学习日,周一和周五、周六为思想容易涣散、情绪波动的时期。因此,要注意各科学习时间的排列和搭配。

3.学习方法好

每天恰当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一周左右时间回顾一次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发现问题及时和有关的老师共同商讨对策,及时进行调整。

我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内容我都能听懂,但下课后,再提问课堂上学过的内容,我就大部分回忆不起来,而且做作业的时候还有点稀里糊涂。特别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我更不知道该如何复习,从哪里开始复习,哪里是重、难点都不清楚。老师说这是因为我不会记课堂笔记的缘故。可我看到周围同学的课堂笔记总是写得满满的,甚至老师随口发出的一个感叹词也都记在本子上了,简直把课堂笔记变成课堂教学的“录音”。但是他们的成绩也和我一样没有丝毫的进步。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

专家解析

学生记课堂笔记应伴随整个学习历程。它可以帮助理清听课的思路,抓住听课的重点,并为日后复习提供方便。有些同学听课和记笔记常顾此失彼而影响学习,那么该如何做好课堂笔记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常用的记笔记的方法。

听记结合,听为主,记为辅。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很多,每一节课都有它的主要内容,即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抓住了主要内容,也就抓住了这节课的关键。有的同学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一节课下来,笔记往往记了好几页纸,成了教学实录。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错过老师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同学上课时,往往听、记不能兼顾,结果导致听时似是而非、记时断断续续。这样,既会影响听课效果,又不利于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并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不记或略记。同时,要记下自己的疑问。具体来讲,记好课堂笔记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记老师列在黑板上的提纲、表解和图解

如果老师的板书和书上一致,那就没有必要记了,只需用笔在书上圈画出来就可以了;如果和书上有所不同,老师对本课的内容重新进行了组织编排,这种纲要就要完整地记下来,作为自己复习和总结时的参考。

2.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

上课时要记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和典型事例,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独特见解。

3.记老师讲课时额外补充的内容

有些内容,分散在各节之中,甚至分散在过去学过的书中或课外书籍中,是老师在查阅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提炼出来的。

4.记难以理解的内容

上课时要记易错、易混或理解不透、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内容。对难以理解的地方,虽然经老师讲解后弄明白了,但为了巩固记忆,就把老师的分析简要地记在本子上。对尚未弄懂的问题,也要及时记下来,或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或另辟途径来寻找答案。

5.记新想法、新问题、新联想

如老师提出的不同见解、需要深入钻研的问题、值得质疑的问题等。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空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地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记笔记要持之以恒,尽量保持笔记的完整性,如果有细微处课堂上没有跟上去可惜啊要及时补充完整。不要为整洁而重抄、整理笔记。对于笔记中的混乱部分及时给以真理归纳,对自己的疑惑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解答。

我学习有个习惯,就是遇到不会或者难懂的问题,就会把思路停留在这道题上,不停地思考,反复演算。有些时候,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还是把题解出来了;可有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还是没有结果。我想到平时在我们的学习中遇到一些难度比较大,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老师往往会要求我们把不会的问题暂时搁置在一旁,并说到了适当的时候自然就会解出来了。我想知道,这种将不会的问题暂时搁置的办法正确吗?为什么?

专家解析

在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可暂时搁置一边先去做其他的事情,等过了几个小时,几天或更长时间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时,就会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答案也能被很快找出来。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由于原来的思维定式不合适,致使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不合适的认知结构就会消除,于是便可以运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很多同学都会遇到此类问题。有的同学认为把问题暂时搁置的办法是“逃避困难”,或者说是知难而退、畏首畏尾。这是一种光注意到表象的片面认知。

其实,很多问题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是一时就可以解决的,盲目坚持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走很多弯路。有人会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句话作为坚持不懈的信条。要知道,那不是坚持,而是经过精心的策划,以有把握为前提的,做不到这些,就只能称其为盲目和蛮干。这也不是有没有“英雄胆量”的问题,而是看你对情况是否有足够的把握,是否充分估计了各种突变情况,做到胸中有数、知己知彼。在这样的前提下,问题才会有较大的可能被解决。

将问题暂时搁置与逃避困难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将问题暂时搁置并非是不想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暂时放一放,一旦时机成熟,便可重新将问题拿出来解决;或者有了灵感,使问题迎刃而解;或者得到某种启示,使人触类旁通。而逃避困难,则是当事者主观意念上没有解决问题的愿望,而在此之后,问题也不会再被提起。所以,将问题暂时搁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而逃避困难则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此外,在学习活动中,当遇到一时无法解决,需要暂时搁置的问题时,并非消极被动、守株待兔一样地坐等灵感产生或机会到来,而是在一切都过去之后,一旦有了精力和时间,就要积极主动地把问题再拿出来解决。

1.找出思维的不当之处

找出当初思维的不当之处,检查一下解题的思路是否存在某种“定势”,再看看这种“定势”是不是真的制约了自己的思维。

2.消除思维定势

改变原来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重新寻找新的思路。比如做一道数学推理题,如果从已知条件中不能推算出结果,那就不能一味地从已知条件中寻找出路,而要考虑能否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间接地创造条件进行推理。只有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跳出原有的框框,才会使问题得到解决。

3.隔些时日再想

人的脑子有着难以捉摸的机能——连电脑也能想出来的脑子,其机能当然要比电脑强得多。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是常有的事。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以前想得越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会就越大。将问题搁置一旁,过些时日再想,可有奇效。

可能是姐姐太优秀的缘故,父母对我的期望也一直很高,希望我以后能像姐姐一样有出息。可我从小成绩就不是特别突出,上这所高中已经付出很大努力了。刚上高中那会儿,课程一下子增加了,内容加深,我学习挺吃力的。但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我丝毫不敢懈怠,经过努力,成绩确实有了很大提高。可是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是在同样地用功,可成绩怎么也提不上去了,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我感觉自己的努力白费了,越来越没学习的劲头了。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已经达到极限了,不能再有什么突破了?

专家解析

心理学认为,人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滞不前的现象,在练习曲线上出现近于平缓的一部分线段,即“高原现象”,亦称高原期。而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产生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高原现象”。因为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学习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一般说来,学习是比较费劲的,所以学习提高的速度比较慢,但总的来看,学习效率是向上的趋势。

迅速进步阶段。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规律和方法,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日益浓厚,进步迅速,直线上升。

高原阶段。学习过程中,遇到主观和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使学习进步速度减慢,提高甚少,或者下降,学习处于波动甚至停滞状态。

克服高原阶段。当学生主观不断努力,积极改变和寻求有效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环境的促使下,克服种种障碍,从而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兴趣又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