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要懂心理学
16775200000027

第27章 提高孩子学习的能力——学习教育中的心理学(1)

目前加强基础教育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还未能达成统一,特别是家庭教育在手段、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有的家长因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而对孩子的学习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忽略了对孩子心理上的正确引导,从而使一些孩子面临学习的困境。他们无法在学习中体会成功与喜悦,甚至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父母有必要把孩子的学习教育提上日程。

在知识的海洋里,每一个孩子都要学会遨游的本领,而不是仅仅呛几口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满怀信心,向人们显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完全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

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毫无收获。我们做父母的,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课堂上记了那么多笔记,课下花了那么大气力去背,遇到问题却无从下手,不知怎么解决;也有些孩子做了那么多习题,看了那么多资料,成绩总也提高不了;还有些孩子非常厌恶学习,把学习看成是世界上最为痛苦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激发不出对学习的兴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问题在于没有到找到学习方法,没有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待学习,孩子们有着不同的态度。

有的孩子把学习当成仇敌,认为学习是天底下最苦最头疼的事。他们视上课如坐牢,学习如受刑,面露痛苦之色,心怀怨恨之情。明明适才还在与人聊偶像、侃明星,谈笑风生,心花怒放,一说要上课或要做作业,便面呈苦瓜之态,眼露哀怨之色,心不甘情不愿悻悻然如赴刑场。对待作业只想一抄了事;如遇考试,便千方百计施展007之情报手段,弄来答案;或在考场上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用完,瞒天过海,自欺欺人。这是学习的“囚犯”。

有的孩子则把学习看成是替老师、家长所做的无法推卸的任务。虽不十分怨愤,亦无半点热情。老师布置多少,便完成多少;老师什么时候来,便什么时候开始做。一切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为最高追求,以老师的督促和鞭策为最大动力,断不肯多做半点,多学半分,亦无法享受学习中各种乐趣。这是学习的奴隶。

而另外一些孩子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有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热情和渴望。

他们时时刻刻把它铭刻在心里,以之为动力,永不懈怠。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们给自己确立了一个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他们永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成绩,以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为快乐,对学习、对知识孜孜以求,有着永不消退的激情。不管有没有老师的强调和督促,都能保持高度的自觉性来主动学习。就像一只畅游于知识之海的鱼儿,只为了远方的召唤,忘情地向前游,贪婪地吮吸着每一朵浪花。这才是学习的主人对不会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件难事。但对会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反而一天不学习,就会觉得虚度了年华。如果你觉得是一件难事,那你一直都在做学习的奴隶;如果你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那是因为你已经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一种视学习为快乐的人生态度。

生活中,每个孩子每天都在学习。不同的是,有的是自觉地在学习,这叫有的放矢;有的在不自觉地学习,这叫潜移默化;有的在主动学习,有的在被动学习;有的是在学习好的东西,而有的在学习坏的东西或者无用的东西。学习好东西,就是向好榜样学习如何做个合格的公民,或者学习好的、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坏的东西或者无用的东西,则是向坏人学习,学习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学习无益于甚至有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知识或技能,这种学习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因此,作为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在学习上树立明确的主人翁意识,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轻松完成漫长的学业,辉煌成就完美的人生。

【育子点拨】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呢?

1.教孩子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于伟大的目标。”孩子只有树立明确的目的,才能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去学习。反之,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就会把学习当成负担,好像在父母和老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学习,这实际上就是奴隶式学习的思想根源。

2.教孩子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父母要教孩子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克服畏难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有的孩子厌学,结果就变成了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就是努力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了主动的事了。有了兴趣,孩子就会在课前主动预习,了解自己会与不会的东西,在上课时能集中听讲,在课后能阅读有关资料。

3.教给孩子明确的学习计划

孩子需要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做时间的主人。父母可以根据学习要求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孩子列出切实的计划。切记目标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太高容易使孩子丧失信心,太低孩子又不容易达到。

【教育箴言】

在素质教育的原野上,每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果实都能散发芬芳,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人,未来社会的主人。

作为父母,与其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在孩子的学习能力上下工夫。学习成绩的取得是一时的,而好的学习能力,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无穷。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我们做父母的,与其过分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把心思用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过是对一段时期学习的检验结果,认真学了,成绩就好,不认真学了,成绩就不好。而良好的学习能力则是一种永久性的,伴随孩子一生的能力,它真金不怕火炼,是永远经得起考验的。

孩子的学习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指智力,即通常所说的聪明与否。这种能力有一定的先天性,后天的环境与教养则会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潜能。另一方面是指会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有效地自我监控,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会学习的能力、学习方法策略和技巧的掌握,则主要来自于后天的获得与积累。这些都有赖于父母的培养。

康迪在幼年时就受到母亲对她的音乐教育。康迪四岁时,掌握了一些曲子,开了第一个独奏会。赖斯家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只有当孩子们做得比白人孩子高出两倍,他们才能平等;高出三倍,才能超过对方。父母告诉她,在伯明翰以外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她勤奋学习,力争上游,就会得到回报。“你可能在餐馆里买不到一个汉堡包,但你有可能当上总统。”康迪相信父母的判断,她向着“加倍地好”这个目标继续努力——首先是在运动方面。除继续学习钢琴外,她还开始学习网球和花样滑冰,并且都很出色。

就在春季学期的某一天,她发现了新的目标。那门课是“国际政治概况”,那节课主要讲的是斯大林,教授是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的父亲约瑟·考贝尔。“这一课程拨动了我的心弦,”她后来说,“这就像恋爱一样……我无法解释,但它的确吸引着我。”考贝尔博士被她的聪明和激情所感染,鼓励她到该校国际关系学院读书。考贝尔成为康迪生活中的“智力父亲”。康迪开始学习政治科学和俄语,但并没有关上学习音乐的大门。这种背景使她最终成了一个为数不多的学音乐出身的政府高官。

俄语被称为“需要十年才能学会的语言”,1977年夏,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康迪进行了一次国内旅行。她第一次有机会开始了解美国军事结构。她到华盛顿,在国防部担任实习生,在五角大楼工作了数周。此后又去兰德公司做实习生。兰德公司十分适合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学习,其研究领域包括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趋势,潜在的地区冲突原因以及美国安全面临的潜在威胁。康迪超强的学习能力为她进入白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学得很快,有的孩子却学得既慢又辛苦,原因何在?其关键在于学习能力的问题,也就是孩子不懂得使用学习方法。认知到学习有其方法,经常演练这些方法使之成为习惯,学习将会又快又透彻,能力、知识的成长也就会加速。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育子点拨】

学习能力的发展对孩子的学习是如此的重要,做父母的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孩子结束一天的学校生活回到家里,父母要监督孩子尽快写作业,使孩子养成回家后及时复习当天功课的习惯。这样容易巩固已学的知识,孩子会产生一种学习有收获的喜悦心情。此外,还需培养孩子一些其他习惯,如写字姿势、阅读、预习、检查作业等习惯。父母也要让孩子有玩的时间,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既使孩子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让孩子养成讲求效率的习惯。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努力去学习。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当中去,观察自然,孩子会把好奇心、探索欲转化为学习看书的动力。如果能把课本知识与自然中的活动结合起来,孩子就会在玩中学习了。

3.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也是在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适应社会的技能。究其根源,父母对孩子学业的期望也是希望良好的学业成绩可以为孩子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孩子独立地走向社会后是成功的。所以,要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真正的强者,父母绝不能陷入学业成绩的牛角尖,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除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等。

【教育箴言】

学习能力是从学习中获得的能力,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而形成的、概括化了的经验。学习能力是人的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兴趣是火,点亮理想的灯;兴趣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兴趣是坑洼崎岖的羊肠小路中拓出的阳光大道;兴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展现出的豁然美景。

近来,有不少父母谈到孩子在学习时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有的孩子在听课中常常走神,还有的孩子一看到书就想瞌睡,有的孩子干脆就说很讨厌学习。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孩子缺乏对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却是个难题。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朝秦暮楚飘忽不定,导致学习难以持久深入。正如人们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淘气的孩子,成也兴趣败也兴趣,让人欢喜让人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兴趣。”对孩子来说,他们富于幻想,充满激情,兴趣的动力作用更加明显。

不管哪个时代,都曾有多少人为了得到学习机会克服重重困难、甘冒风险、奋斗不止,甚至不惜献出生命。他们把学习已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学习,人生的价值将不再那么有意义,学习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必需。

阿基米德,出生于希腊叙拉古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出身于贵族,家里非常富有。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也是数学家,学识渊博,为人谦逊。阿基米德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数学、天文学特别是古希腊的几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阿基米德长大后,有一次,赫农王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怀疑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的确和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掺假呢?既想检验真伪,又不能破坏金冠,这个问题不仅让国王想不出办法,也使各大臣们束手无策。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没有成功。

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他突然间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整齐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这个浮力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且在求知、探索与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成才之人并非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普通人也能成才。发明家爱迪生聪明吗?不聪明,小学还没毕业学校就不要他了,但他有一个了不起的妈妈,爱迪生的妈妈懂得教育的秘诀,知道学习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说没有妈妈就没有发明家爱迪生;诗人郭沫若小学语文只考了56分,不及格,说明他小时候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就因为他对诗文感兴趣,才成了大文学家。

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你的孩子就一定是未来的爱迪生,或者郭沫若。

【育子点拨】

具备学习的动力是孩子学好知识的源泉,学习的动力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及实践关注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也是父母急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1.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从小就喜欢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所问的问题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应该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予以解释。如果,孩子没有问题,父母还要主动给孩子讲一些为什么。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他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不能忽略从小对他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