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16775800000026

第26章 心理不“佳”心遭殃——谈老年人常见心身疾病及其心理调试(1)

心身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产生与老年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当代老年人患心身疾病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病率,由于界定的范围不同,所以报道数据差异甚大。国外调查人群中为10%~60%;国内的门诊与住院调查,约为1/3左右。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这一章中专门介绍有关老年人心身疾病的一些预防和治疗常识,以帮助老年朋友更多地了解心身疾病,做好这方面的心理预防与护理。

对心身疾病的研究,主要是对心与身的关系的研究。心与身的关系就是调节者与被调节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心理紊乱必然会引起生理障碍。暂时轻微的心理紊乱是可逆的,持久而又强烈的心理紊乱则会诱发器官功能的弱化和衰竭或者是病理的变化。精神紧张、压抑、心理矛盾、冲突、犹豫、忧伤等都是心理紊乱的主要体验,情绪反应和心理应急则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的”(psy choso matisch或psychoso matik)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Heinroth(1918)的一篇文章中。“心身医学”(psy chosom aticmedi cine)是由Deutsch(1922)提出。而“心身疾病”的提出应归功于Halliday,特别是Alexander的大力提倡。长期以来,心身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心身疾病(psy choso 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患(psy choph ysiolog ical diseases),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

目前,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至于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则被称为心身障碍(psy choso matic disorders),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广义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显然,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了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本书基本上采用这种广义的概念。

顺便指出,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在目前文献中有时被混用。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之间也存在交叉和重叠。一些着作中提到的心身障碍有时还会笼统包括一部分心身疾病和一部分神经症,故广义的心身障碍和广义的心身疾病有时几乎是同义语。

对此读者不必深究。

心身疾病的概念在临床上一直有所变化,从权威的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DSM)来看,DSM-Ⅰ(1952)设有“心身疾病”一类;DSM-Ⅱ(1968)更名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定义为“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分类则按累及器官,如哮喘为“心理生理性呼吸系统反应”。DSM-Ⅲ(1980)及DSM-ⅢR(1987)均用“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分类。诊断标准为:①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②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如呕吐);③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

在心身疾病的研究中,往往比较注重“心-身”的联系。而实际上,躯体疾病也可以成为心理应激原导致的心理反应,即存在着身心反应的问题。这些心理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又可以成为继发的躯体障碍的原因。

(1)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除了疾病的性质、轻重及病程等因素外,病人的个性特征、年龄、社会角色等也均影响其感知。

(2)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包括:自我意识转变,对疾病的理智反应,情绪反应。

(3)躯体疾病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分为两种:原发性心理障碍,是指机能障碍引起的心理后果,如视力或听力或运动机能的丧失,任何机能障碍都可对个体心理带来限制。有人以“投石入水”譬喻,石头入水溅起的水花是机体障碍后的功能丧失,水面的层层涟漪则是一系列心理问题;继发性社会后果,是指患病后社会关系改变引起的后果,如患病后与家人的关系,对学习工作的影响等。

(4)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

如脑血管意外或心脏病引起的脑缺氧;电解质代谢紊乱导致的心理障碍,如高血钾可致意识障碍和知觉异常;高血钙可致淡漠、幻觉等。

(第二节)老年人心身疾病的特点

只要有心理活动就会有生理反应,因为正常肌体的生理反应是与心理活动协调发展的。个体器官功能的紊乱,包括更为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一般来说,是由于不良的心理反应持续时间过长导致的。

由于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弱,生理和心理也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以老年人患心身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老年人的心身疾病有哪些特点呢?

医学心理学家指出,老年心身疾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心理因素是其发病的前提基础,而且在发病过程中,必须是社会心理因素和躯体因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

2.患者躯体上要查出器质性病变或者是病理生理过程,也就是说必须具有躯体疾病。

3.因为心身疾病是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起的,所以具有情绪障碍为中心的临床表现。

4.不同于精神病和神经症。在对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心理疗法的治疗效果一般较好,如果治疗效果不佳,说明原发性疾病不可逆转。

(第三节)老年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心身疾病的发生是生理、心理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导致心身疾病的因素是多元的:

1.个性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

人的完整心理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共同组成的,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心理特征总面貌的集中反映。由于在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中,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构成“敏感”或“弱化”性成分,从而是个性特征提高了患病的可能性。比如,有的人经常压抑、情绪愤懑、易怒,而且很自负,这样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具有抑郁、强迫性性格,并且心胸狭窄的人容易患结肠炎;而那些内向、多愁善感、情绪压抑、经常自我克制的人则容易患癌症。这种特殊的个性对外界环境的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易于积累,然后通过植物神经功能强化躯体反应或导向躯体反应,从而产生一定的躯体症状。但是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学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心理因素

对心身疾病的研究,主要是对心与身关系的研究。心与身的关系就是调节者与被调节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心理紊乱必然会引起生理障碍。暂时轻微的心理紊乱是可逆的,持久而又强烈的心理紊乱则会诱发器官功能的弱化和衰竭,或者是病理的变化。精神紧张、压抑、心理矛盾、冲突、犹豫、忧伤等都是心理紊乱的主要体验。情绪反应和心理应激则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首先,情绪反应。情绪反应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多表现为悲伤、失望、惊慌、抑郁、愤怒、恐惧等负面情感。这种情绪影响心身疾病的发展、转化和康复,主要是通过大脑多种功能调节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其次,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一种影响个体身和心两方面的情绪状态。无论是患病痛苦或者是不适等的内环境变化还是外界的强烈刺激都会导致包括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的一系列心理或行为反应,心理学称之为全身适应综合征。它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而所谓的适应性疾病就是由于长期应激存在,适应机制衰竭,躯体器官发生病理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心身疾病导致的。

3.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主要表现在环境对人的作用方面,包括生活和工作环境、人际交往关系、家庭状况、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在现代文献中经常用“生活事件”来表达,主要是指那些可以改变个体的生活风格和行为方式,并要求个体去应对和适应的社会生活事件。从流行病的调查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战争、天灾人祸、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噪音、人口过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也是导致心身疾病的常见社会文化因素。

相同的生活事件对不同的个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与个体的认知和应对能力、社会的支持和本人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4.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指患心身疾病的生物躯体因素,这是临床医学和心理学常见的一种现象。面对和遭遇相同的心理社会刺激,如战争,有的人就会患心身疾病,而有的人就不会患心身疾病。而且,所患病的种类也不一样,有的人患的是高血压病,有的人是冠心病,而有的人会是癌症等。这就与每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第四节)老年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与治疗躯体症状和心理障碍是心身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而言,心理障碍是因,躯体症状是果,但后者也可以反过来影响个体的心理活动。因此,对心身疾病的治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药物治疗:是对心身疾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但并不能根治。可用抗焦虑药,如苯二氮类,能消除焦虑、紧张,有良好作用,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心理治疗:保证解除患者的焦虑等治疗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使用以下方法:

1.行为治疗。是以学习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治疗方法。让患者学会和适应新的反应方式,消除或克服旧的病态的反应方式,以纠正、克服或消除病态症状。主要训练患者控制自己的行为。其主要方法有条件的消退和条件的对抗。

2.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于仪器,让患者能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矫正内脏的反应。具体方法为:应用生物反馈装置,以躯体生理信息转变成易于理解的信号或计数,提示患者有意识地去控制病理过程,通过不断的反馈,促使功能恢复。

3.自我训练。内容有自我矫正、自我中和。自我矫正是一种自我训练的方法之一,以自我功能去平衡失调的方法。在治疗心身疾病时,尚有训练特定器官的方法。自我中和是解除受压抑的心身症状,治疗时采取自我释放、自我疏泄和自我言语表达的方法。在进行疏泄时,一旦在自我训练后感到有所改善,可引导患者更主动地发泄或讲出心理和躯体的症状。

专业心理治疗:专业心理治疗就是要专业的心理医师来进行。而一般的心理治疗所有的临床医师都可以做,无须心理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对患者进行简易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有的患者坦白其年幼时期父母双亡,与双亲的感情失常,此时,就要由简易的心理疗法转变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障碍的消除必须有专业的心理医师的介入,催眠术、自由联想法以及释梦等都是精神分析法常用的技术。

而对于一些较为顽固的心身疾病则须采用行为治疗法。

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医学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被公认的心身疾病,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神经功能失调。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应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8.5%,女性为42%。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发病几率也不同。一般来说,城市比农村的患病率要高,脑力劳动者的患病几率要比体力劳动者高。高血压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

(第一节)老年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

虽然老年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比较高,危害也比较严重,但是关于高血压病的病因还不很清楚。但导致老年高血压病的因素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生物、理化和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高血压的家族史研究、双生子研究及动物试验均提示遗传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资料表明,双亲均是高血压者,其子女得高血压的概率为45%;双亲有一方为高血压的,概率为28%;双亲均正常血压的,概率为3%。遗传度是表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所起作用大小的一项指标,高血压的遗传度在70%左右。

这表明高血压为具有高度遗传倾向的疾病,环境因素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对有阳性家族史者积极降低其他危险因素,这对防治高血压及其心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2)膳食因素。食盐,高盐摄入因水钠潴留而使血压升高,而低盐饮食可降压,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饮食搭配不当,高脂、高糖饮食使体重增加、低钾、低镁饮食也对控制血压不利。

(3)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体内血液容量也随之增加,心脏必须加倍努力才能把血液输送至各血管,同时使血压增加。据调查,超体重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要比正常人群高3~5倍。

2.心理因素

(1)情绪因素。焦虑、紧张、恐惧、过喜、大怒等均会使血压升高,而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因素就是焦虑、愤怒和敌对情绪的不良情绪状态。焦虑、恐惧时血液输出量的增加,愤怒和有敌对情绪时动脉阻力增加都会使血压升高。

(2)个性特征。易冲动、易怒、具有压抑、敌意、攻击性和依赖性的矛盾性格和强迫性性格倾向的人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比较高。心理学上将具有以上性格特征的行为称为A型行为。情绪上的紧张状态,是A型性格的典型表现,这种紧张状态作为一种压力,使身体内部失去平衡,而心理或生理上的不平衡是造成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在遇到应激情况时,两种性格的人血、尿中的儿茶酚胺数值差别很大,这种儿茶酚胺增高,说明去甲肾上腺素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换句话说就是在激动、生气、争论时,A型性格的人比B型的交感神经兴奋性高。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所以A型性格的人易得高血压。但是由于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所以维多利亚宣言强调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

3.社会因素

据调查,越是在发达的国家,人们患高血压病的几率也就越高,这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一些工作要求员工有较高的紧张度,比如,飞行员、消防队员、司机等,这些人也因此被称为高血压病患病率比较高的群体;由于噪音、交通阻塞、城市拥挤、人际关系不适应的原因,农村人口的高血压的患病率要比城市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