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16775800000028

第28章 心理不“佳”心遭殃——谈老年人常见心身疾病及其心理调试(3)

(第二节)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冠心病分为5型,分别有如下临床症状:

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迫感、闷胀感,并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部、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上述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可以多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是老年人。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心肌梗塞型: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并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但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的疼痛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此症状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有时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出现濒死感,一般持续30分钟以上,有时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大面积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觉到。部分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进行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告知。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状动脉造影后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此外,还有各种心律失常,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这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第三节)老年冠心病心理预防与护理

冠心病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缓解症状,恢复心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治疗冠心病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这样效果会更好。

一、药物治疗

是指用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调节血脂药、抗凝药物和中药等药物的治疗。

1.心理治疗

要预防冠心病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就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注意加强自身修养,遇事不急、不躁、不怒,尽量改变A型性格;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恶性事件,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想得开;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别使心脏长期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多与亲友相聚、寻求亲友的安慰,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此外,还要学习一些心理疗法,比如,松弛疗法、音乐疗法、书法绘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老年人如果能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疗法,就可以避免应激反应、避免引起使自己心理紧张的因素,使病情的恶化得到减少和避免。

2.戒除不良嗜好

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死、中风的重要因素,应坚决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烈性酒在禁忌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饮食调摄:过量食用油腻、脂肪、高糖食品,会促进动脉血管壁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应引起重视。饮食宜清淡,应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摄取足够量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食量要少,尤其是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3.听从医嘱

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某些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要长期服用,因此一定要听从医嘱。

另外,心理专家还给出其他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养生之术:如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等。

4.身心愉快

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5.劳逸结合

应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这些会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立即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所以,应注意保暖。性生活时人们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此时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格节制。在心肌梗塞完全康复后,房事宜控制在每月1~2次。

6.适当休息

心绞痛时最好稍稍躺卧休息一会儿。平时可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塞诊断明确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并采用平卧位。在两周内,病人的一切生活活动均宜由旁人帮助完成,严禁自己翻身,因为翻身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搏骤停。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重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一周后如病情好转,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一周后,可在室内散步。长期卧床对心脏恢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轻度的体力劳动。

7.体育锻炼

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打乒乓球、做健身操等。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能减轻心脏负担。

8.积极治疗

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对能加重冠心病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必须服药加以控制。

糖尿病有现代文明病之称。是一种常见的由于胰岛素缺乏或是相对不足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身患糖尿病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因此耽误了治疗时间。因此,为了早期发现糖尿病,大家有必要了解其早期发出的信号,及早预防治疗,防患于未然。

(第一节)老年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糖尿病的病因和致病因素至今也不是很清楚。目前,心理学、医学都认为糖尿病是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1.遗传生物和理化因素

(1)遗传因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是指某种特性通过细胞染色体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现象。在糖尿病病人的亲属中,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明显。但糖尿病到底是通过什么基因、什么方式遗传的问题,这个问题仍待解决。

(2)病毒异常因素。①胰岛素结构异常。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它是由人体胰腺产生的。胰腺中分布着100~200万个胰岛,胰岛中包含4种细胞,其中B细胞分泌胰岛素。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当基因正常时,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生成的胰岛素结构就不正常,为变异胰岛素。

如果B细胞合成了变异胰岛素,就表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是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

(3)肥胖。当人们长期摄取高热量食品或过量进食加之体力活动较少时,摄入的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血液中氨基酸、葡萄糖浓度增高,刺激B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使人身体发胖。发胖以后,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血糖水平就可能升高。

肥胖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也与生活水平提高、长期摄取高热量食品以及体力活动减少有关。40岁以后发病的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的人病时体重超重或肥胖。

肥胖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肥胖的程度与肥胖持续时间均能导致高血糖的出现。肥胖程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就越易发生糖尿病。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心理应激的作用下,患者的病情会恶化。并且心理因素与躯体因素交织作用,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1)情绪多变。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的产生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不良的情绪状态不仅可以诱发糖尿病,还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当人体受到外界刺激,精神高度紧张、情绪过于激动焦虑时,对抗胰岛素激素增多,就会使血糖升高。在糖尿病患者感到孤独、绝望和忧郁时,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尿糖现象。

(2)个性特征存在缺陷。有的患者经常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自我暗示,而且对自己比较关注,这就容易使血糖升高。

3.不良的生活习惯

(1)吸烟。吸烟不仅可以引发糖尿病,吸烟本身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危险。

多吸一支烟,糖尿病的危险性就会随之提高。因此,可以说吸烟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因素。必须将此不良生活习惯改掉。

(2)饮食。研究表明,高脂肪和高糖饮食都会使血糖升高,成为致病因素。

(3)缺乏运动。体力活动的大小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很大关系。调查显示,干部和离退休老人是糖尿病的多发人群,而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朋友发病率则比较低。

主要是因为前者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营养状况较好、很少做体力活动,而后者则有着较强的劳动强度。所以,体力活动的缺乏是糖尿病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

另外,职业特点明显。在调查各种职业人群后发现,不同的职业,发病率有明显的不同。

当然,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老年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水、盐、酸碱代谢紊乱及血管、神经并发症的结果,表现为:⑴多尿:是血糖升高后,身体努力通过尿液排除糖分的结果;⑵多饮:是因为排尿多,身体需要补充丢失的水分的结果;⑶多食:是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的结果;⑷体力和体重下降:这是能量不足,脂肪及蛋白质消耗所致;⑸皮肤瘙痒: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所致由于尿中有糖,使泌尿系统感染机会增多、外阴部瘙痒更加明显。患者容易发生疥、痈等皮肤感染;⑹视力下降:高血糖及眼科并发症所致;⑺其他:会出现手足麻木、心慌气短、腹泻便秘、尿潴留和阳痿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部分病人可有乏力、多汗、心慌、手抖、饥饿等低血糖反应。

(第三节)老年糖尿病心理预防与护理

应采取综合防治方案,其目的在于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振作精神。它包括:合理用药、加强锻炼、控制饮食、注重心理治疗、病情自我监测和对并发症的检查治疗。

1.合理用药

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此处不赘述。

2.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加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增强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在原有胰岛素水平上增加降血糖效果,还可增强体质。应当做全身性运动,使全身每个部位都得到锻炼,比如做操、散步、打拳等,运动量要适中。

3.病情的自我监测,防止发生并发症

每天测4次尿糖,测1次尿酮体;每月测1次空腹血糖;每3~6个月测1次空腹和餐后血糖,化验糖化血红蛋白;定期作血脂及肾功能检查。密切注意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让病情加重或发生急慢性并发症。

4.控制饮食

严格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5.心理治疗

众所周知,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反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心理护理,就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观察病情、进行身心护理,这是以组织患者情绪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护理方法。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太过则会致病。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某些患者中,会形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加大了情志为病的因素,因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减少“情志为病”的因素,则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对其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由于对糖尿病缺乏认识,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恐惧、悲观等情绪,并希望医生、护士给予同情和帮助,把自己的康复寄托在医生、护士身上,常反复地询问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十分注意医生、护士的一举一动。因此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服务要周到,向患者主动诚恳地解释有关问题,要恰当说明病情,介绍糖尿病知识,增加患者自我调适的能力。鼓励患者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因此,要根据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动的可行性和有益性,向患者解释其所以然,使他们理解这些活动与适当的休息相结合有助于糖尿病的稳定,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安排,从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其次,心理护理要加强针对性。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为病程日久、缠绵难愈而背上思想包袱,或因疾病经常反复而产生悲观情绪、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即使治疗方法正确、及时,也收不到很好的疗效。因此,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关心爱护患者,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积极排除干扰,安心配合医生治疗。调整和安排好患者的情绪、生活,是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通过控制病情的发展,以疗效来影响患者的情绪。患者病情变坏或恶化时,常会使不良情绪反应更严重;反之,当病情减轻好转时,患者的情绪会得到改善。因此,控制病情本身就是很好的心理治疗。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病人进入良性循环,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