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工作要懂心理学
16776200000034

第34章 职场综合征(1)

白领一族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学历比较高,所以他们面临的机会就比常人多,同时面对的生活不定性也多,这就特别容易使他们把生活当做一个又一个火圈。

为了施展自己的本领,他们不得不从燃烧着机会的火圈中不停地钻过去,每钻过一个火圈,就有掌声响起,如此钻啊钻的,就把自己套死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强迫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被心理专家称为“职场综合征”。

星期一,疲倦是否特别喜欢拜访你?你是否精神恍惚甚至手足无措?你是否经常食欲不振,周身酸痛?你是否注意力总是不能够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非常低……据了解,星期一迟到者增多、看病者增多、疲劳者增多……“星期一综合征”正在袭击越来越多的职场中人。

今年27岁的章小白在银行上班,他说,星期一是个让人头皮发麻的日子。他说:“每到星期一,我总是进入不了工作状态,心情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而且感到头晕,胸闷,头昏脑涨,注意力总也不能集中……想起行长要讲话,想起主任要总结上一个星期的业务成绩,还要布置本周的业务量等,我的头皮都发麻。再加上手头上还有上周留下来没处理完的工作,还有几个没有搞定的客户,要和他们进行没完没了的谈判,我心里就一阵阵地发憷。想想这个星期还有5个艰辛的工作日,我就有点打不起精神。在星期一我总觉得同样是8小时的工作时间,却好像无形中延长了许多,对千头万绪的工作越来越没耐心,头晕乎乎的,懒懒地好不容易拖到下班。赶快回家或找个地方好好放松一下吧,星期一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紧张了。我想,要是永远没有星期一,该多好啊!

“星期一综合征”的原理,被认为是巴甫洛夫学说的“动力定型”。很多人从周一到周五总是全神贯注地工作和学习,把其他事情全都放在了一边,形成了学习和工作相适应的“动力定型”。而到了周末,平时被置之度外的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忙于纷繁芜杂的家务,把楼上楼下里里外外来个大清扫;有的则趁双休日玩个痛快,逛商店、游公园、看录像等;而有的则是走亲访友,家人团聚……这样就把原来建立的“动力定型”破坏了。等到星期一,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工作,这时就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现象,即所谓的星期一综合征。据了解,星期一综合征覆盖面广,虽然传播速度一般,危害等级却达到四星。在现实中,有将近80%的人怀疑自己患有星期一综合征。

温馨提示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星期一通常是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过渡期”,又是一周的“开始期”,所以更容易引起一阵阵难以摆脱的困倦,要通过积极调适使星期一综合征离我们远去。

调适良方

1.上班前一天不宜过度刺激或兴奋

上班的前一天不要安排过于刺激或者高度兴奋的活动,防止因变化突然难以适应而导致紧张不安。

2.双休日最好能以休息为主

双休日应多休息,可适当增加比平时多一些的娱乐,亲友互访或家人团聚、比平时多一些的家务等,旧的动力定型就不会被过大的破坏,下周重新建立或恢复就比较容易。

3.星期一早上最好能够早点起床去单位

周一早点上班挤车的人不会很多,可以让自己有一份平静的心情,不至于因为拥挤而让自己感到烦闷。

4.可以在周一工作之前想一想这个礼拜值得兴奋的事情

比如自己做的一个项目已经进入尾声;而且是月末,这个礼拜要发工资……想一想,多给自己一点心理暗示,就会让星期一的心情愉快点。

5.可以尝试运用自我放松活动来减轻“星期一综合征”的症状舒适地坐在沙发或椅子上,把休息的意念送到全身各部位。

放松脚尖,接下来逐渐向上放松脚腕、小腿、膝盖、大腿;松弛到肩部后,再转向两手指尖;全身松弛下来后,转入调整呼吸。把注意力集中于肚脐一带,缓缓地将肚脐向背部贴近,随之呼气,然后缓慢而自然地向体内进气,使肚脐向背部靠近,然后吐气。

呼吸要尽量缓慢些,心中可以想:“真舒服!”或“我飘浮在天空,悠闲极了!”这时,星期一综合征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周末对于都市中繁忙的上班族来说,永远是期盼的幸福日子。但现在都市中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在如何度周末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有些人一到周末就蒙头大睡,而另外一些人则大吃大玩,一到工作时就无精打采。因为平常都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突然停下来,面对轻松的生活环境,一般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到了周末,他们情绪低落,心情郁闷,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有时候甚至感觉比上班还要累。这种症状被称为周末综合征。

近年来,周末综合征越来越多地困扰着现代上班族,它一般发生在周末相对轻闲,而平时工作又比较紧张的年轻人身上,尤其单身一族表现更重。

单身贵族黎小姐是某公关公司的公关主管,因为平时工作非常紧张,经常应酬,精神总处在长期压抑的状态中,工作的时候每天都盼望着周末到来。一到周末,黎小姐就拒绝任何应酬,亲戚朋友也一概不见。把手机关机,然后蒙着被子倒头大睡,连着睡上两天两夜,睡得昏天黑地。一想到睡完就要上班,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黎小姐更郁闷了,久而久之竟然患上了抑郁症。

案例中的黎小姐就是周末综合征的受害者。因为平日工作的压力促使她渴望周末有一种“歇斯底里”般的发泄方式,但又未找到合适的发泄方式,于是就造成了周末综合征。周末综合征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病症。它与社会生活的快节奏有关,更与人们长期反复出现的心理紧张有关,属于心理障碍,是现代文明病。

温馨提示

心理专家认为,周末只是一个让大家能够合理休息的日子,不要对周末期望过高。有的时候,期望过高对自己反而是一种压力。顺其自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不要把自己闷在家里,但是也不要连着几天都高频率地活动,还是要留有让自己休息的余地。要学着让自己拥有一个轻松的周末。

调适良方

1.培养乐观情绪

在周末觉得生气、苦闷和悲哀时,可暂时回避一下,努力把不快的情绪转移到令人愉快的方面,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同时尽量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多与朋友、同事交流、沟通。尽可能与亲朋好友谈心,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

2.适当外出旅游

如果精神压力确实很大,应该在周末安排出游来放松自己。不过,在周末出游时应注意自我保护与调适,比如不要把旅游行程安排得过满,以免使自己过于紧张;注意及时休息,补充体能;易失眠者应该在睡前喝些牛奶等健睡品;充分利用旅馆的条件,多洗热水澡;长时间乘坐火车、轮船等时,应每隔一两个小时便在车厢里或甲板上来回走动一段时间,活动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以减轻旅途带来的身心疲劳。另外,出游时随身带些镇静药也是非常必要的。

3.音乐治疗

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在愉悦的氛围中忘却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转移视线,能达到平衡心理的功效,有时能起排遣烦恼的作用。

4.食疗法

周末综合征也可以采用食疗法,吃一些可以缓解压力、补充营养的食物,比如红枣、蜂蜜、银耳等,可以有效起到舒缓抑郁情绪的作用。

随着长假的到来,忙忙碌碌的人们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可是有些人感觉休假并没有达到放松心情、蓄积体力的效果,反而是越休假越累,等假期结束上班时变得没精打采;更有甚者,有的人放假了还是放不下工作,手机不敢关,身在休假心却在牵挂工作又鞭长莫及干着急,甚至觉得比上班还累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日综合征。

心理专家认为,假日综合征是一种由于人们对放长假不适应或者不正确的度假方式造成的心理或生理的不良反应;是我国实行长假制度后出现的个人生物钟被破坏的一种现象,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它主要是因人们在长假期间不注意休息,过着一种无规律的生活,等到长假结束后,又不注意心理和身体的调整,由此所表现出来的生理上如头晕疲劳、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肠胃反应、浑身无力、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不安、脾气烦躁、观念消极等,对假期后的学习、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吴小姐是一家公司的白领,春节期间她选择了出外游玩,结果初十就上班的她,多少天精神状态仍然调整不过来,不仅整天昏昏欲睡,而且无法集中精神工作,经常感到焦躁不安,大脑里经常一片空白。无独有偶,在机关上班的曾先生也出现类似的情况,除了有失落感外,节后几天上班他老上厕所,大便次数是平时的几倍。

心理专家分析认为,上述这些不适缘于生理、心理惯性。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以使人们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当人们一下子从上述状态中停下来无事可做时,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使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于是,有些人便会出现抑郁、焦急、忧伤、失落、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问题。

下面四种情况易患假日综合征。

节日中走亲访友,交际应酬频繁,总是处在兴奋之中,生活规律也随之改变。

上班后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疲劳、易激怒等。为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假期中合理安排走访计划,量力而行。可以通过电话、E-MAIL等现代方式问候亲戚朋友。

出游、购物中出现事故、拥堵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假期生活质量,甚至把不良情绪带到之后的工作之中。这种情况应用健康的方法把恶劣情绪转移开,比如向朋友家人倾诉、唱歌听音乐、做运动等来发泄不快。不要因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家、人同事等。

假日期间饮食无度,营养过剩,消化不良。由于在喜庆的节日里,家家都会吃得比平时丰富,但同时也打破了正常的饮食规律,造成身体的不适,从而会影响假日后的工作。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应在节日期间控制饮食,适量饮酒,少食油腻。

如果已经在节后感到不适,应进食清淡食物,服用胃动力药,严重者到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

节假日本是上班族放松身心,补充精力的好机会,但节假日过后许多人都患上了假日综合征,不但没有感觉精力充沛,反倒是疲惫不堪。当手机没电了,人们知道及时插上电源;当人感到饥渴时,大家都知道喝水吃饭。忙了许多日子,人们筋疲力尽之时,你也要学会及时调适、充电呀!

调适良方

1.刚上班时,多休息少工作

不要把日程表排得过满,也不要在假日后立即投入过于繁重的、充满挑战的项目。应一半时间休息,一半时间工作。可以用半天的时间外出散心,下午或晚上工作学习,用一定的时间来做些轻松的工作缓解无聊的情绪。

2.合理安排长假活动时间

在长假最后两天最好回归工作状态,保持日常工作生活的作息时间,调整生物钟。自己有意识地把生活规律向上班时过渡,同时做好上班的心理准备。

3.要有过渡时间

刚上班工作量不要一下恢复到放假前,有一点过渡时间。先把必要完成的工作完成,把不急的事情放一放,自己给自己一到两周的时间根据个人工作情况慢慢增加工作量。这样既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又不会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而感到焦虑烦躁。

4.假期应留给自己休息时间

应在假期来临前先合理安排出行计划,留给自己一些休息时间。如果已经带着疲劳归来上班,那么应尽量下班后多休息,保证夜间睡眠充足,这样才会尽快地从疲劳中恢复过来。可以试着睡前轻松散步、喝杯牛奶、保持平稳情绪等方法促进睡眠,如果因为兴奋还是无法入睡,可在医生帮助下小量、短期服用安眠镇定类药物促进睡眠休息,尽快恢复体力。

辛苦了一年,本该高高兴兴地做总结,准备休假了。但是,这个年终,确实让人欢喜让人忧,因为想到即将过去的一年心情就糟透了——平时总是忙忙碌碌,家人抱怨自己没有给予很好的照顾,朋友都说自己疏远他们,最关键的是自己也没感觉在工作上做出了什么成绩。

很多职业人士都存在着这个心理,专家称之为年终综合征。一年一度的春节,本该好好来过,但是很多人却有口难言:因为上一年的业绩不佳,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于是过年的吃喝应酬,走亲访友,“人情债”缠身等让许多人在年终感到惶恐和不安。

张小姐是某广告公司白领,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和不菲的收入。眼看快到年底了,她开始担心:今年领导布置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但年底前必须交差,否则就要被老板责骂;而且现在每当她坐在办公室就会感觉头疼脑晕,总是忍不住打开电脑看看一年来自己的工作业绩,但是,越看越头疼,越看心里越不舒服。想到过年时亲朋好友难免要聚在一起谈论这一年来的收获,想到这里她就害怕自己是混得最不好的一个。因此这段时间,烦躁和不安总是时不时地涌上她的心头,搞得她寝食难安。

事实上,张小姐患的是典型的年终综合征。一位着名的心理咨询师介绍说,每一个在职场上打拼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年终恐惧症的症状,只是不同层次的人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太一样,这个症状多发生在抵抗风险能力低的职场弱势群体身上,其中职业女性是年终综合征的高发人群。

上班族的年终综合征与其内心潜在的危机感有关,而这种危机感来源于她们的性别和年龄。对于职业女性来说28岁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因为经过四五年的奋斗之后,28岁的女性在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其承受的压力也空前增大,在各种压力的作用下,就会激发出不良的情绪,尤其是处于主管以及比主管更高的阶层表现尤为明显。比如,在市场销售行业,最基层的工作对于大多女性来说都可以做得得心应手,因为做事细腻、考虑周全的工作作风可以帮助她们很快打开局面,取得成就。但是做到主管这个位置的时候,主管所需要的干练、果断、魄力等素质和能力大多女性都不具备,很难胜任,工作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危机感也就在所难免。

温馨提示

在工作中,职业带来压力在所难免,而且每一个人的能力、起点、背景和知识结构等都不相同,所以有很大的差距是很正常的,这一点我们要正确看待。但是某些职场弱势群体在别人的优秀面前往往会很自卑,其实大可不必。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自己生活得简单快乐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