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语文备课素材(二)
16777500000015

第15章 这个世界的音乐(2)

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他的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发育、进化与适应功能等问题。动物行为学的分支很多,不可能在此全面论述,这里仅以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生态学为中心,作一简要介绍。

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是用遗传学方法研究行为的遗传基础。自1960年,美国学者Thompson第一个总结了有关资料,写成《行为遗传学》一书,从而宣布这一新学科的诞生。其后,相关研究大量涌现。10年以后,第一份行为遗传学专业期刊——《行为遗传学》问世。1967年,另一位美国学者Benzer第一个通过人工诱导和选择的方法得到了果蝇的行为突变体,从而为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从此以后,行为突变体的研究很快在果蝇、线虫、草履虫、细菌及其他生物的研究中大量开展起来。目前,已在分子水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作行为基因的分离、克隆和转移的研究。行为遗传学为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对于阐明行为遗传的规律和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生态学

行为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动物行为的生态学意义和进化意义,在理论及方法论方面是动物行为学中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

行为生态学主要涉及到取食行为生态学、防御行为生态学、繁殖行为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时空行为生态学(如栖息地的选择、定向和导航、巢域和领域现象等),以及行为生态学预测等内容。其中,在社会生态学或社会生物学方面,近年来取得了突出的进展。KLorenz对鸟类社会行为的研究、NTinbergen对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以及KVonFrisch对蜜蜂社会行为的研究,奠定了社会生物学的基础。1975年,EOWilson出版了《社会生物学》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这门学科的观点、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社会生物学把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概念应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又把生态学、行为学、遗传学和进化沦加以综合,提出了内在适合度和亲缘选择的新概念。这些新概念把社会行为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这一领域所展示的迷人前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尤其是关于行为经济学和进化稳定对策(ESS)的研究,正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在我国这一领域还是空白,但随着这一学科的迅猛发展,也必将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巨大兴趣。

能使用语言的动物

红嘴鸥也叫笑鸥,因为它们的叫声与笑声相似,像是一种尖利的笑声!在海边上群居的雌鸥常在悬崖峭壁上孵卵。当雄鸥捕食回来时,它总要发出一种被称做“长啸”的叫声。尽管笑鸥们的叫声不断,又很相似,雌鸥仍能分辨出属于自己“丈夫”的声音。这使人想到:可能是那些雄鸥在飞回巢时呼唤了它们“妻子”的名字,所以雌鸥能够区别它们。然而,人们常常以为鸟类在大自然中的歌唱是简单的、重复的,还以为所有同类鸟只发出相同的鸣叫声。

由于鸟类在出生时并不会“歌唱”,它们是跟自己的“父母”学会“歌唱”的,因此不同地区的鸟类歌声不同。

红嘴鸥的长啸同样也是每个“家庭”的识别信号。它可以将自己的雏鸟召集在一起,并能排除外来的雏鸟。有时当它召集一窝新出壳的小鸟“讲话”时,大些的雏鸟则会离开,显得漠不关心。

人类的耳朵对有些不同的声音尚不能识别,而鸟类已经学会辨别它们。因此,鸟类是最好的声音模仿者。有时,一些鸟还模仿人类的声音,如鹦鹉。

只要稍做调教,鹦鹉就能重复一些单词,甚至一些句子。但是它们能懂得自己所“讲”的那些词语的意思吗?

一位美国女研究人员艾琳·佩珀伯格曾经饲养一只不同凡响的加蓬灰鹦鹉——亚历克斯。它能叫出20几种物品的名称,它还学会了辨别5种颜色和4种不同的形状。当它发现人们放在眼前的东西不是它所要的,它还会说“不对”。此外,亚历克斯还会做别的,例如它能说出人们放在它面前物品的数量,即使它还不认识那些物品。

有许多生物学家也曾试图教黑猩猩和一些似乎很聪明的动物讲话,但没有重大成果。因为猩猩和猴子对声音的模仿很不好,相反,它们对动作模仿特别好。

1970年,两位美国人曾经用哑语教过一只名叫沃休的雌性黑猩猩。4年中,沃休学会了132种手势,并能用这些手势组织有2~3个词的句子。另外,还有3只黑猩猩也获得同样的成绩,很快,它们之间竟能用这种哑语交流。

当沃休生了一个“儿子”——路利斯时,它也同样向路利斯伸出手指,就像人们教它那样教路利斯哑语。但是路利斯只学会了55种手势。

组织严密的动物

在一个蜂群中,3~5万只蜜蜂互不干扰地工作着:年轻的蜜蜂负责养育蜂王和幼虫,制造蜂蜡或制作容纳蜂卵和储藏蜂蜜的蜂房;年老的蜜蜂外出采蜜,寻找花粉与花蜜。天热时采蜜的蜂还要带水回来,吐在蜂房里使幼虫凉爽。

蜜蜂怎么能够达到组织如此严密呢?研究人员发现,蜜蜂之间是通过化学信号进行交流的。它们分泌出的一种液体,其作用相当于给其他蜜蜂传达命令。

大约在1960年,奥地利一位专门研究动物习性的动物生态学专家卡尔·冯·弗里希发现,蜜蜂在传递信息时,采取一些类似舞蹈的特殊动作。依赖这些动作,一只蜜蜂可以向其他蜜蜂指出供采蜜的花丛在什么方向、有多远的距离。

然而,出色的组织也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有的蜜蜂并不完全服从它们所接到的命令。例如,采蜜的蜜蜂给蜂群带回了过多花粉和花蜜,最终阻塞了蜡蜂房,以致蜂王无法入蜂房产卵。

森林棕蚁具有相似的组织:一些工蚁照管蚁巢;采集工蚁外出采集蚁群所需食物。

但事实上,这些采集工蚁会将它们所能搬运的东西全搬回巢内,什么碎玻璃、小石子、小树枝……其中只有一少部分是有用的食物。

因此,蚂蚁和蜜蜂均不是“辛勤的劳动模范”!它们经常犯错误。但这些错误会立即改正的:当一个蜂巢太满时,一部分蜜蜂会出走去建一个新的蜂房。而在一个蚁穴里,一些工蚁则会给采集的东西分类,并将没用的东西扔掉。

一只离群的蚂蚁或蜜蜂什么也做不成,而且会很快死去,这似乎在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吧。

动物的美德

人们一般认为:动物,它们面貌丑陋,生性粗野,你争我夺,弱肉强食,根本没有一点“美德”可言。其实,这种看法既不全面,也不科学。

非洲有一种赤蚁,竟会赏善罚恶!一旦某个赤蚁干了坏事,同伴就会群起而攻之,立刻判处“死刑”,活活地把尸体吃掉;而那些做好事的赤蚁,则会处处受到同伴们的尊重和爱护。

人人熟悉的大雁,不仅飞行秩序井然,始终保持“一”字或“人”字队形,而且是老雁打头,幼雁居中,最后是老雁压阵。头雁在前面紧拍几下翅膀,气流就上升了,幼雁靠着这股气流滑翔,飞起来很省力。

大雁睡觉时,几只年长的就自动站岗,一旦发现“敌人”,“哨兵”就“咯咯”地叫,群雁闻讯便展翅高飞。

珍奇动物羚羊,十分懂得尊敬老者。只要有老羊在场,众小羊都不会躺在地上,偶尔有一只小羊躺在地上,众羊就会让它立即起来。

甚至“人人喊打”的老鼠,也会表现非凡的“品德”。生物学家西蒙斯和他的助手亲睹了下面一件奇事:两只老鼠同行,后面的一只叼着前面一只的尾巴。西蒙斯信手捉住了老鼠,仔细一瞧,才恍然大悟,原来后面一只是“瞎子”。

在狂涛怒浪中展翅飞翔的海鸥,也会照顾“残疾者”。一次,旅游者向海边投掷一些碎面包,众海鸥争相抢食,有一只海鸥竭力把众海鸥挡住,而让一只断足海鸥首先吃饱。

更为有趣的是猫狗之间的团结。英国一个妇女,养了一条瞎狗和两只猫,猫对于瞎狗似乎有些同情,无论何时何地,猫儿都不离开狗,猫狗相依为命。走路时,两猫一左一右为瞎狗引路。

猴子平素虽然顽皮嬉闹,但在集体吃食时,却让“猴头”和长者先吃,所剩的再分而食之。沙丁鱼在海中遨游遇到狭窄通道时,会自觉地排成整齐队伍,让年幼者在上层,年长的在下层,井然有序,依次前进,从不争先恐后。寒鸦一旦发现食物,总让最老的先吃,并派出“鸦保姆”带食物回巢去哺喂幼鸦,然后自己再吃。

螃蟹脱壳时,常成群地趴伏在一起,凡是不脱壳或已长好硬壳者,就自动担当哨兵,保证正在脱壳者免受侵害。

动物的“美德”,虽然已经引起了动物学家的注目和兴趣,但是,还没有一种说法能够对这些“美德”进行恰当的解释。为此,科学家于1976年建立了一门崭新的科学——“社会动物学”,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美德的奥妙和原理。

动物助人趣闻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是人类的好帮手。更可贵的是,它们在帮助人类的时候并不索取任何回报。

鹦鹉教学: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西班牙语教授玛克博士,用一只鹦鹉充当教学助手。当博士上语音课时,他让这只鹦鹉领学生重复念单词,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西班牙语的发音。鹦鹉能够不厌其烦、颇有耐心教学生,也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鸽子寻人:美国海岸警卫队驯养的鸽子,能在茫茫大海里搜寻遇难的飞行人员。鸽子发现遇难人员的准确率高达96%,而人仅为35%。

乌龟治病:在非洲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现代医院里,有一个特殊的门诊部,接待头痛病患者的是一位乌龟“大夫”。乌龟被拴在水池旁边的树下,就诊者只要在其背上坐几分钟到半小时,头痛病便会消失。

猴子守林:每年5月到11月,美国森林管理局总要招聘数以千计的守林员监视森林火灾。由于这项工作枯燥单调,应聘人员寥寥无几。美国动物学家李杰经过1年的努力,成功地将4只性情温顺的金毛猴训练成为出色的“守林者”。这些守林猴在守林高塔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警惕着林中升起的每一缕可疑烟雾。如遇火灾,它们就会马上跑去按动设在塔上的无线电报警器。不过守林猴工作起来耐心不够,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得换班。

鸵鸟牧羊:南非一牧场利用一只鸵鸟当牧羊人。这只鸵鸟身强力壮,它那抬腿一脚的功夫,令盗贼望而生畏。3年来,它每天牧羊数百只,从未丢过一只羊。

鸟护村庄:布隆迪农村经常遭到三五成群的灰狼的偷袭,当地农民使用一种鸟来对付灰狼。这种鸟体型似山鸡,羽毛鲜红,嘴巴硕大,且有一条极富弹性的舌头,喜欢用嘴弹石块,能将100克重的石子弹射出去,速度快如枪弹。因此,人们称之为“射击鸟”。这种鸟十分讨厌灰狼,一见到灰狼就弹石子击之,使灰狼不敢靠近。

老鼠侦探:美国警方训练出一种老鼠侦探,它对爆炸物品有特别灵敏的嗅觉。把它放在海关桌上的小铁笼内,当旅客过关时,如有人携带爆炸物品,它会以不安和不停地跳跃,发出警报。把它放到飞机、汽车和轮船上,它会在货物的缝隙里寻找恐怖分子放的易爆品和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