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语文备课素材(二)
16777500000023

第23章 米洛斯的维纳斯(1)

米洛斯

米洛斯是希腊基克拉泽斯群岛最西边的岛屿。传说美神阿佛洛狄忒指引来自塞浦路斯的英雄Milo第一个来到这个无人岛,并用他的名字给该岛命名为Milos。米洛斯岛在爱琴海中,面积1506平方公里,是一座火山岛。主峰伊比亚斯在西部,海拔751米。主要城市米洛斯,外港阿达姆斯。古代曾出口黑曜石到腓尼基,为早期爱琴海文化中心之一,当时并出口硫、明矾等,贸易颇盛。著名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像,即于1980年在本岛出土。经长期考古发掘,有古卫城克利马和菲拉科皮城等。农产品有柑橘、油橄榄、葡萄、大麦等。

维纳斯

维纳斯是古希腊神话人物。她是宙斯和大洋女神狄俄涅的女儿。又说她从浪花中出生,故称阿佛洛狄忒(希腊语为出水之意)。最初为丰收女神之一,奥林波斯教形成后,被作为爱情、性欲及美的女神。最早崇拜她的地方是塞浦路斯、库忒拉岛、小亚细亚。后来对她的崇拜传入希腊。作为女海神,她的祭品是海豚;作为丰收女神,她的祭品是麻雀、鸽子和兔子;作为爱情女神,她有一条神奇的宝腰带,在古希腊女子结婚时,要把自己织成的带子献给她。传说她的女祭司用肉体换钱来为之服务,这与当时的婚姻制度有关。在奥林波斯教中,她被作为赫准斯托斯的妻子,但她多次与别人相好:与战神阿瑞斯私通,生下5个子女;与赫耳墨斯生子;与英雄安喀塞斯生下埃涅阿斯。在荷马时代,她常有时序女神、美惠女神及儿子爱神厄洛斯相随。在罗马,她与当地丰产植物女神维纳斯合并,作为丰收和爱情女神。由于她是埃涅阿斯之母,故被视为尤里乌斯皇祖的女始祖。她的早期形象多风华正茂,容光焕发,后期常被描绘成裸体女性。

清冈卓行

清冈卓行,日本诗人,小说家。1922年生于中国大连,毕业于东京大学。曾在《今日》、《鳄鱼》、《现代批评》杂志上发表过诗作和评论。诗集《冰凝的火焰》(1959)、《日常》(1962),通过戏谑的自我韬晦来体现批评的精神;还有诗集《四季写生》(1965)、评论集《废墟中捡到的镜子》(1960)、《生的变化》(1960)、另外有专著《手的变幻》(1966)等。《手的变幻》通过人手的表情,从美术、文学、音乐、电影、摄影等多个方面进行独特的评论。1969年起开始创作小说,作品有《早晨的悲哀》(1969)、《淡绿色的季节》等。小说大都取材于自身的体验,富于抒情性和音乐感。1969年,清冈卓行因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获得日本最有影响的文学奖——芥川奖。

帕罗斯岛

帕罗斯岛(Paros)一直有“爱琴海的女儿”、“爱琴海的新娘”的美誉,它是基克拉泽群岛中的第四大岛,面积185平方公里,处于爱琴海的中心位置。

法国巴黎卢浮宫“米洛斯的维那斯”雕像的原石材来自帕罗斯,好大喜功的拿破仑的墓坟也是用帕罗斯大理石制成,可见帕罗斯的大理石自古就享有盛名。帕罗斯岛有古老的大理石采石场玛瑞西,玛瑞西有两个地下走廊,宁芙女神(希腊神话中的水中女神)的雕像位于其中一出入口处。

公元前一千年前,阿卡迪亚人在领袖帕罗斯的带领下移居此岛,这也是岛名的由来。当时的帕罗斯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大理石贸易达到高峰。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帕罗斯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外的便捷交通更带动岛上发展,成为爱琴海重要的航运转继站。帕罗奇亚是帕罗斯的对外港口,也是主要城市,商业中心。

罗浮宫

罗浮宫又译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700多年扩建、重修后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现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总之,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卢浮宫众多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

法国人将卢浮宫珍藏的艺术珍品根据其来源地和种类分别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即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其中,绘画馆展品最多,占地面积最大。卢浮宫区有198个展览大厅,最大的大厅长205米。

古希腊神话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原始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十分的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人们开始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公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公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整理记录于“史诗”中。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宙斯——众神之主,赫拉——天后,波塞冬——海神,哈得斯——冥王,雅典娜——智慧女神,阿波罗——射术、艺术及光明神,阿尔忒弥斯——助产、狩猎与月亮女神,阿佛洛狄忒——美与爱女神,阿瑞斯——战神,赫菲斯托斯——火与工匠之神,赫尔墨斯——诸神的传令官,德墨忒尔——农事和丰产女神。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体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最著名的传说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羊毛等。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荷马史诗

荷马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古希腊最著名和最伟大的诗人。相传他是古希腊《史诗》的作者,因此,《史诗》也被称作《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十年未克,而勇将阿喀琉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英勇地与阿喀琉斯作战身死,特洛伊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赛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赛受海神波塞冬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赛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赛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

卢浮宫镇馆之宝

维纳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在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掌管人类爱情、婚姻、生育以至一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生于海中,以美丽著称。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淮斯托斯,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罗马人称为丘比特)。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

《维纳斯》是世界家喻户晓的青春美丽的女神雕像。“维纳斯”是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发现于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一座古墓遗址旁,是一尊手臂残缺的大理石雕塑。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虽右臂残缺,但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法国重金收买后陈列在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以其绝世魅力震动了世界,从此,“维纳斯”就著称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

胜利女神

《胜利女神》的形象表现出古典希腊女性的典型特征:椭圆的脸,笔直的鼻梁,丰满的前额,稍翘的嘴角,润滑的下巴。神情端庄、娴静、凝重,体形修长,左腿微曲,显露了曲线的起伏节奏。她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充溢着青春与生命的意趣,这是灵与肉的完美统一,是爱与美的和谐圆融,是神与人的自然合一,构成了人体美的宇宙,是人类追求女性美的理想化标志。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赞叹说:“这简直是真的肌肉,抚摸她可以感到体温的!”

《胜利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她上身略向前倾,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乎凯旋的激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女神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向后飘扬的衣角和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强了前进的态势。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长77厘米,宽53厘米。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世界著名雕塑

掷铁饼者铜雕

《掷铁饼者铜雕》高约152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由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年。原作已佚,现为复制品。雕像选取运动员投掷铁饼过程中的瞬间动作,这正是铁饼出手前一系列瞬间万变动作中的暂时恒定状态,运动员右手握铁饼摆到最高点,全身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趾反贴地面,膝部弯曲成钝角,整个形体有产生一种紧张的爆发力和弹力的感觉。形体造型是紧张的,然而在整体结构处理上,以及头部的表情上,却给人以沉着平稳的印象,这正是古典主义风格所追求的。

大卫人体雕塑

《大卫像》是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由米开朗琪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琪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维纳斯石雕像

参见本课“知识拓展”中“卢浮宫镇馆之宝”。

雅典娜神雕像

《雅典娜神雕像》的作者为菲狄亚斯。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雅典娜神雕像》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门考拉夫妇像

《门考拉夫妇像》为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这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的一尊双人立像,也是当时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雕像刻画的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考拉和他的王妃。

复活节岛雕像

《复活节岛雕》石雕创作于约公元600—1680年。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上一个孤立的小岛,因考古学家是在1722年的复活节发现它的,故而得名。这些雕像都是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一般高4~5米,重约20吨,最高的达98米,重达9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