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语文备课素材(二)
16777500000034

第34章 归去来兮辞(2)

而后他回到了家乡,有了自己的田庄和僮仆,生活也算安宁自得。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卸甲归田的生活实在自在,这是一种“躬耕自资”的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

他参加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在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衣食是人生之道的开端,不劳动什么都谈不到。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他的诗里常写到劳动的艰辛,写到一天劳动之后回家休息时得到的快慰,都很真切。“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写出农民普遍的感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写出一个从仕途归隐躬耕的士人的特殊感受。

度过了最初相对安逸的生活以后,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他爱喝酒,每喝必醉。无论生活是什么光景,每有朋友到访,他都会竭尽所能招待朋友。在他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有朋友资助了他一大笔钱,他也全部拿去买酒喝了。生活即便如此穷困,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纠其思想根源,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

陶渊明留下了至今流传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现代人对此调侃道:陶渊明归隐的这一举动,令后来的文学家感到无比庆幸,亏得五斗糙米的刺激,使世上少了一个不如意的官吏,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因为田园诗往往是一些政治上失意的文人依托自己的文化信仰,借助田园生活景象以酿造人生意趣、摆脱尘世烦扰的精神产物。其实,现代人对他的看法是褒贬不一,有人也因为身在官场的很多身不由己而烦恼,但还不忍舍去已有的一切,于是,越发佩服陶渊明的勇气;也有人觉得陶渊明简直是傻到了极点,有多少人想得官都不成,而他却可以抛下高官俸禄不要,甘愿做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农民。无论人们对他看法怎样,如何褒贬不一,陶渊明就是陶渊明,在他眼中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好吃的,有什么好玩的,而是自由的田园生活,是大自然,是菊花。品着菊花茶,赏着菊花,才是他最惬意的生活。

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眼前又出现了那幅画面: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菊相伴的陶渊明的生活,才是最真切、自然的!

陶渊明祠

陶渊明祠又名陶靖节祠,在江西省九江县,坐北朝南,距陶墓百余米。祠为一进两幢砖木结构古祠建筑,面积约为二百四十七平方米。祠内上堂檐首及中堂原有匾额两块,各书“隐士佳风”,“清风高洁”。全祠文字陈述仅存大门首直书匾“陶靖节祠”,以及上下堂之间过道耳门首横刻匾“柳巷”。祠外柳树甚多,风景优美。

陶渊明祠于1984年从面阳山迁至沙河街东北隅一处风景比较幽美的山麓,仍按原貌恢复。祠的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砖木结构,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又像古书院的建筑形式,分正堂和前厅两重,中隔天井,两侧配有厢房,简朴大方。正堂竖立了2米多高陶渊明身像,相貌庄重,头部扎漉酒巾,手握着一卷《山海经》。两壁镌刻陶渊明四十一代孙、明邑庠生陶享所撰《陶靖节祠祀文》,又清翰林刘延琛所题书的匾额:“羲皇上人”、“望古遥集”。大门首有明嘉靖年间进士薛应旗为题书的“陶靖节祠”石匾,两耳门分别通向菊圃和柳巷。

距祠近处,建有陶渊明纪念馆。建筑体现明清时代江南民间风貌,青砖黛瓦,朱柱翘檐,骆驼山墙,花石点缀,较为幽雅。馆内陈列有《陶渊明集》历代版本20种,研究陶公的专著及论文多种,陶公大事年表,陶公活动遗址图片,还复制历代名画家绘制的陶公田园生活图,并以陶公靖节为题材创作的书画等等。

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1《诗经》和《楚辞》作为秦汉前诗歌的两座高峰,虽有大量自然景象描写,如“关雎”、“桃花”(《诗经》),“薄荷”、“挚鸟”(楚辞)等,它们或者是作为比兴之媒介,或是作为比德之物,本身并不具审美的价值。诸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样的写景佳句,也只是作为人事活动的一种背景而出现,起的是艺术媒介的作用,自身还不是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在《诗经》、《楚辞》所经历的漫长年代,还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诗篇。两汉数百年,乐府五言诗,特别是铺采摛文的辞赋,已有了较多的自然风光描写,在对象领域较之《诗》、《骚》无疑深广了许多,但是,在强调人伦之用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汉诗中仍未能出现山水之作。

只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一首《观沧海》,这才算是曲终奏雅,为汉以前诗坛献上了惟一的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胸怀一统天下的伟大气魄,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兴之所至,作《观沧海》。自此,沧海,作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铭刻在文学史册上。鲜明逼真的描写,勾勒出沧海吞吐日月、囊括星汉的壮阔画面。自然环境作为审美客体,作为诗歌摹写的对象,这是一个大胆的开创。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写,在魏晋之前绝无仅有。魏晋之前,诗歌的内容都是与人本身有关的生存、欲望、政治、战争等等,自然风光还是未被认识的一块天然璞玉。

2真正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诗人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写诗,始于魏晋六朝,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

魏晋六朝,既是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的时代,又是经学衰落,玄学盛行,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走马灯似的王朝更迭和杀夺,人命危浅、朝不得夕的恐怖和悲哀,使得许多具有觉醒意识的诗人,包括公卿身份的诗人,产生了“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焉足赖”这样的认识。他们为了全身远祸,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希企逸隐之风一时大炽。这样特殊的社会条件和风气,将诗人带到一个新的天地,看到了远离嚣闹的都市和政治风波的自然山水之美,并有了“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审美新发现,于是,他们苦闷的精神和悲愤的感情,便在这足以娱情解忧的青山绿水间觅得了可以寄托和安放的处所。

魏末晋初诗坛,山水诗已逐渐增多,在嵇康、张华、左思、郭璞等人的诗篇中,便出现了“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左思《招隐诗》)。“寄言之德,托意玄珠”的玄言诗,其触发媒介也都是山水景物,以自然风物为阐发玄理的契机。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时代,终以陶渊明、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陶谢作为山水田园派开宗立派的诗人,他们都明显地受到了玄学思潮的影响,但由于地位及生活道路不同,玄学在他们诗中又有不同的印迹。陶诗中的玄旨和理趣,不只表现在诗中多有饱含人生经验的理悟,更重要的是那种玄旨就渗透在诗中“此中有意”的田园画面上。而谢诗主要是通过那些“空翠难强名,渔钩易为曲”、“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之类的玄言理悟来表达,“玄旨”并未完全化入到他的诗中。

陶诗虽然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并崇尚自然,但是追求的不是外物自身,而是心灵之趣。他的诗,是写意,而不是摹象。陶渊明原本是飞翔于田园的慧鸟,至情至性,自由自在是他的本性。因性真直率,故作不了污浊世态下的好官,一旦脱离樊笼,复返自然,喜庆之情,不能自已。《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二首)活脱脱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伟大诗人。透过晨雾暮霭,他葛衣芒鞋,荷锄走来。简朴的居处,平常的村落,作者却以十分欣赏的口吻一一道来,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诗人率真的心性和卓尔的气节,犹如芰荷滚露,月白风清。他的田园诗,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化,所以,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着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写诗,对他来说只是那种“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苏东坡说“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元好问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如果说陶渊明开寄意田园山水之先河,与陶同时代而稍后的谢灵运则开模山范水、雕镂字句的先河。谢灵运山水诗句秀辞巧,如善于调度语言的匠师,往往一字而传山水情态,在提炼诗意,感悟语言方面有过人的才气,这一点连李白也佩服之至。如“林壑敛冥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乱流趋正绝,孤屿嵋中川”(《登江山孤屿》),“白云抱幽石,绿蓧媚清连”(《过始宁野》),“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禽”(《登池上楼》),“春晚绿野秀,岩高自云屯”(《入澎蠡湖口》),“野旷河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对山姿水态、昏晓阴晴的变化穷貌极形精雕细刻,细微独到描摹,再现了一种自然美的艺术境界。从这一点上看,谢灵运绝对的灵慧,观察事物十分精微,驾驭语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山水风光,经他妙手剪辑,即刻制成了流光溢彩的清丽画面,因而在魏晋诗歌中独树一帜,令后人有“谢诗如新发芙蓉、自然可爱”之说。

山水诗形成以后,虽然它在不断寻求外部空间的开拓和内部体制的完善,从而在各个不同时代,而有了新的风貌和姿态,但是,道释玄禅的人生情趣和艺术精神,却始终贯穿于山水诗的发展中。

3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山水诗出现了丽日经天的壮观。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谢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在唐代诗人中,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写出自然山水为题材的诗篇。如:王绩《野望》、王勃《山中》、陈子昂《度荆门望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王之焕《登鹳雀楼》;杜甫《望岳》、《江村》、《登高》;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顾况《过山农家》;张继《枫桥夜泊》;戴叔沦《苏溪亭》;储光羲《钓鱼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孟郊《游石龙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杭州春望》;刘禹锡《巫山神女庙》;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巫山高》;杜牧《山行》;李商隐《乐游原》;温庭筠《商山早行》……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

幽居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寄情山水,一生不仕,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流名千古的布衣诗人之一。李白有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孟浩然乃真隐者。古代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选择了第二条路,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地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追求诗歌的最高境界——自然美。他的诗近于陶诗,而又自有风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这类气象雄浑的诗并不多见。有代表性的还是那些呈现着清寂、冷峭意境,深印着隐者情调的诗作。他诗写隐者的情怀:“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秋登兰山寄张王》),他诗写田家的欢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然而掩饰不了内心的孤清和寂寞。抱卷沉思,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的诗人郁郁独行在山道上,山风吹拂着飘逸的长衫。

王维写过政治诗,边塞诗,但能反映他独特成就的还是他那别有胜景的山水田园诗。他目睹了官场倾轧,世情翻覆,并且自身也体验到了仕途的沉浮不定后,“愿得燕弓射天将,纵死犹闻侠骨香”功业心和热情迅速冷却下来。中年以后,即抱持了“漆园非傲吏,自阙经世务。但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生活态度,内隐外仕,选择了一条亦官亦隐的生活道路。他的山水田园诗,既是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