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下)
16777700000017

第17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7)

第二种说法:早在张灵甫中学还没毕业的时候,父亲张鸿恩就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对象是邻村的姑娘邢凤英。邢凤英与张灵甫同年,是个勤劳朴实的乡村姑娘,只是她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目不识丁。张灵甫平素对父亲颇为孝顺,投身军旅后偶尔回家探亲,也曾与老父抵足而眠以示亲情,当时年少的他没有要公然违逆父亲的意思,不过他在外求学,对父亲自作主张为他说亲似乎并不心甘情愿。张灵甫后来离家,长年以来对邢凤英不相闻问。

张灵甫惹出命案的妻子吴海兰,她的父亲在广元县城里是一个颇有名气的铜匠,家道小康。吴海兰在当地的女子学堂上过学,当年小县城里女孩子受过正规教育的很少见,吴海兰有文化又漂亮,在广元这个小地方就比较引人注目,眼界也就高起来。没过多久,他就与吴海兰在广元拜堂成亲,这算是他的第一次新式婚姻,时间大约在1933年冬。本来张灵甫娶了吴海兰之后,两个人的婚姻还是相当美满幸福的。吴海兰长相漂亮,贤惠能干,还能像北方人那样擀得一手好面,张灵甫是西北人,喜食面食,吴海兰的手艺很对他的胃口。小夫妻俩琴瑟和鸣,感情笃深,不久女儿张清芳也出世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军中的朋友同僚都很羡慕。

既然是一对恩爱的欢喜鸳鸯,张灵甫怎么会冲冠一怒杀红颜呢?

就是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邢凤英。虽然在张灵甫家,但张对她不理不睬。以一般人的心理,如果有一个自由恋爱的妻子,在家再加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家庭妇女照顾,如果不亲密接触,自然吴海兰不会吃醋。吴海兰是男女平等思想的接受者,如果发现张灵甫与邢凤英有亲密接触。当然,夫妻一定会起言语冲突。吴海兰也可能故意与同学、朋友接触来向丈夫张灵甫示威。结果,张灵甫不吃这一套,对准妻子头部,扣动扳机!

在张灵甫入狱之后,邢凤英还代为照顾张与吴的女儿,后来还为张灵甫生了儿子。抗战胜利之后,张位高权重,娶大学生王玉玲为妻。

第三种说法:只有张灵甫自己才能说清楚了。此案发生十年之后,他的最后一任夫人王玉龄听说了这桩案子,当时年仅18岁的王玉龄竟然傻乎乎地去问丈夫:“要是我在外面乱交男朋友,你会怎么处置我?”

张灵甫被天真的新婚妻子触及早年的伤心事,哭笑不得,只是看着她摇头苦笑,没有说话。

“我当时真的很幼稚。”王玉龄说:“我还对他说:‘我要是真的出了这种事,随你怎么处置,我们家人是不会去告你的。’他不解释,只是沉默地拥抱我。后来才告诉我说:‘是她拿了我的东西,我问她又死不开口。事发前晚,我们已经发生过争执,我心里很不痛快。第二天带着孩子坐马车回长安乡下。从西安回家的路上,总会经过我母亲的坟地,她知道我每次回家都要在那里下车,在母亲的坟前祭拜过后再回家,以前她都会跟我一同下车,那天她拒绝了,我当然很生气。回到家查问她一些事也不答话,那我就火更大了……’。”

至今为止,这大概是我们能够从当事人最亲近的人处,得知他亲口对此事说过的只言片语。

张灵甫无意再说下去,也没有解释吴海兰到底拿了他的什么东西,以致他大发其火。直到张灵甫死后多年,当年与他私交甚笃,曾经长期在他手下任职的刘光宇与王玉龄偶然谈到此事,开口就是惊人的一句:“她偷了张灵甫的文件。”

刘光宇讲述的,是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杀妻内幕。

原来,张灵甫当年并非因为怀疑吴海兰有外遇而打翻醋罐子,而是发现她擅自拿走了他的军事文件,却交代不出理由,因而怀疑妻子可能受人利用而怒火中烧。前面说过,当时胡宗南的部队一直在川陕一带与红四方面军激战,当地也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活动,张灵甫疑神疑鬼,担心妻子可能沾了共产党的边,但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又不便声张,于是就暗地里向妻子盘查,不料吴海兰对此保持沉默,惹得他气急败坏,越发怀疑妻子背着他做了不可告人之事。此事若是换了别人,或许还有转寰的余地,偏偏刚从血肉横飞的前线回家的张灵甫,血管里还弥漫着随时会散发出来的杀戮的戾气,他的性格又容不得“背叛”二字,不能接受吴海兰有可能通共的嫌疑,对爱妻的“背叛”行为极为震怒,加上当天心头已经郁积了一股邪火,极度的自尊和冷血顿时膨胀到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拔枪的瞬间,眼睛里已经没有曾经深爱的妻子,只有“赤党”的疑犯了。

然这几种说法,哪一种更接近事实真相,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北平与北京的历史渊源

北京这个名称是明朝才有的。洪武元年,明军攻入元大都城,改称北平府。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在南京建立了明朝,改元大都为北平府,封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为燕王,驻守北平。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为了争夺皇位向在位的明惠帝发难,结果是叔叔打败了侄子,朱棣当了皇上。朱棣改北平府为北京,那是1403年2月4日,北京这个名称就在这一天诞生。相当于现在一个省份的“府”,从此变为了国都京城,与之相称的是历时15年的皇城与皇宫的营建。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原来的都城南京则成了陪都。

于是,明清两代长达500年之久,全国的政治中心便由南京转移到北京。

那么,到了近代北京又为何叫作北平呢?

改北京为北平之事与陈立夫有关。当时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的陈立夫说:“我忽然想到首都既决定在南京,北京这一名称应即改称,以免残余军阀再图在那儿起野心设政府。”这一建议被国民政府采纳。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阳途中,在黄姑屯被日军炸死。蒋介石于是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并进驻北京。于是,南京政府于15日宣布“统一告成”。6月20日宣布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

1937年7月29日,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日伪政府于1937年10月12日,将北平又改为北京。1945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9月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27日,政协会议全体决议定都北平。自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那么,新中国又为什么确定北京为首都呢?

用王稼祥的话说:“我认为首都最理想的地点是北平。北平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接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至立即使京师震动。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意接受。考虑到这些有利条件,我的意见,我们政府的首都,应选在北平。”

综上所述,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1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

民国时于1928年6月20日又改为北平市。尽管日伪政府于1937年10月12日又将北平改为北京。但实际上并未得到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承认,北平的名称在此阶段仍在延用。

直到1949年9月27日将中国的首都定在北平后,才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市。因此,1928年6月20日到1949年9月26日这段时间,称北京为北平是准确的。从9月27日开始全都称为北京。

由此可见,当中央政治中心在南方时,北京被称为北平。当中央政治中心在北方,并且,北京作为都城时,北京就是北京。

抗日战争中主要的根据地有哪些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陕甘宁边区也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下辖108个县,人口约2500万。在聂荣臻率领下,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抗战八年,粉碎日军多次“扫荡”,与日伪军作战3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35万余人。

晋绥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下辖46个县,320万人口。由贺龙、关向应领导创建,后又与当地武装相结合,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自1937年至1944年春,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10100多次,毙伤日伪军10万余人。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个区,下辖177个县,2500余万人。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9师于1937年10月创立。至1944年春,和日伪军作战3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9万余人。

山东抗日根据地:包括渤海、鲁中、鲁南、胶东、滨海五区,还有河北、江苏各一部分,下辖96个县,1350万人口。1937年冬至1938年,共产党先后建立鲁南、胶东、清河根据地。1939年3月,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主力进入鲁西,与之会合。从1937年至1944年,粉碎日军多次“扫荡”,和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5万余人。

华中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河南、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1938年4月,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5月和7月,陈毅和张鼎丞分别率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挺进江南,创建苏南根据地;6月,罗炳辉率新四军第五支队挺进皖东,建立皖东根据地;8月,谭震林率新四军第三支队进入皖南,开辟豫皖苏根据地;年底,新四军一部在八路军配合下,开辟皖东北和淮海区。自1938年至1944年春,和日伪作战17500余次,毙伤日伪军24万余人。

徐州因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以来,发生在徐州的战争,仅有记载的就多达400余次。最早的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即彭伯寿征西河;最近的一次,即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9日。徐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它东近黄海,西连中原,北倚鲁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它像一位巨人,立于一个制高点上,虎视耽耽,可督苏鲁豫皖四省。由此向东西南北挺进,如高山流水势不可挡。有人形象地比喻,徐州是中国东部的“腰眼”,是中国南北的“咽喉”,均属要害位置,适宜两军决战。

近现代的三次重要战争,足可以说明这一点。辛亥革命时,新军从武昌打到南京,但清政府并未垮台,并阻挠南北议和。孙中山便下令三路大军攻打徐州,然后挥师北进。就在革命军攻克徐州的第二天(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布退位,南北遂告统一。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徐州曾发生多次激战,与军阀呈拉锯之势。蒋介石两度来徐,以此为大本营,与军阀孙传芳、张宗昌在徐州城展开决战,终于取得胜利,并进而统一中国。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共进行了三大战役,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是一次决定性战役。蒋介石的军队失败之后,兵溃如山倒,从此一蹶不振,最后导致其政权垮台。

为什么徐州如此重要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交通便利——运兵神速。

打仗,特别是打大仗,必须调动军队,而兵贵神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军事部署。除调兵之外,还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常识。在此条件下,交通条件便成为一个关键。如果谁占了徐州,运兵、运武器、运粮草,就没有多大困难了。

从古代起,徐州就有畅通的水路。南宋之前,徐州城的北面与东面有泅水环绕,西面有汴水流过。从泅水北上,可通金乡、曲阜、定陶;从汴水向西,可达开封、洛阳;沿泅水南下,可到淮阴。这些由徐州可以通达的城市,当时都很重要,有的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的陆上交通,古代也比较便利,其标志之一,是有驿站穿境而过。驿站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用来中途换马、休息和住宿的地方。现徐州市铜山县利国镇,古代就叫利国驿。既然设驿站,路自然就修得好。

到了近代,徐州又成了我国铁路交通枢纽之一,纵贯南北的津浦铁路和横穿东西的陇海铁路,在这里交会,使更大规模的更加快捷的运兵、运粮成为可能。

水路、陆路、铁路,在徐州编织了一个密集的网点,一旦打仗,军事家们便视为坦途。占领徐州之后,可调兵遣将,四面出击;朝发夕至,故不可不争。

第二,物丰人众——容易征兵征粮。

徐州位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区域性中心城市。这里资源丰富,气候适中,“有地宜粮,有山宜林,有滩宜果,有水宜鱼”,有“丰沛收养九州”之说。打仗和驻扎重兵时,粮草不成问题。徐州历来人口密度也比较大,兵源充足。

况且徐州人崇尚武术,骁勇善战。自秦以来,徐州一带的农民起义战争就有50多起。他们起义的首要夺取目标便是徐州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确认的徐州革命烈士,就有8000人之多。

煤矿和铁矿是徐州丰富的矿藏。汉代,徐州便有皇帝设立的铁官,宋代设利国监和宝丰监,专管开矿炼铁之事。这是徐州军事实力的标志之一。

第三,山围水绕——战术攻守要地。

徐州虽属黄淮平原,但鲁南山地伸延至此,故境内岗岭起伏,群山环抱,势如仰釜。这些山在冷兵器年代,就如徐州城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徐州城外的河流,同样也有天然防御作用。

既然如此,徐州周围山头便成为激战之地。楚汉西军曾大战九里山下。明朝的朱棣攻徐州时,也伏兵九里山。所以《水浒》中有“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句。北伐战争时,连近在城区的云龙山,也被蒋介石设置过前线指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