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下)
16777700000023

第23章 人民解放战争(6)

紧接着,龚成俊等仔细比较了《文氏宗谱》和《闻氏宗谱》中的世系图。他们发现,两部宗谱中不仅“良辅”二字完全相同,两个“良辅”的籍贯也完全相同,都是江西吉安人。另外,两部宗谱上这两组世系正好相互衔接:《文氏宗谱》小文良辅以后记“世系未详”,说明他本人下落不明,以致世系无法延续;而《闻氏宗谱》中自闻良辅以上又恰好“谱牒无存”,两者正好衔接。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文良辅与闻良辅有同时存世的可能,这差不多可以证明两者就是同一个人。于是,在经过多方考证后,龚成俊等在武汉召开的“99国际闻一多学术研讨会”上郑重提出:闻一多与文天祥同根同祖。但是,闻一多不是文天祥的嫡系后裔。而是文天祥家族的旁系后裔,因此,《闻氏宗谱》所说的改“文”为“闻”的说法是可信的。

上述结论正好出现在纪念闻一多百年诞辰之际,因此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但它是不是这一问题的最终结论?人们还在拭目以待。

华东野战军创造的十大奇迹

第一,1944年12月粟裕主动请缨,率部渡江南下,组建苏浙军区,在浙江天目山地区,进行三次大规模的自卫战,共歼顽军13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顽军。这一仗的奇迹,不在于弹药极其缺乏,指战员每天只能吃上一顿稀饭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打了大胜仗,而在于通过这一仗,我华东部队在全国各战区率先完成了从游击战到大兵团运动战的转变,为解放战争中的全面大打,作好了思想上、战略上、战术上的准备。

第二,全面内战爆发后,1946年6月下旬,首先提出先在内线歼敌,再行出击的建议,为中央采纳后,也就演变为战略防御阶段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这就是7、8月间的苏中战役,即七战七捷,我军不足3万,敌军有12万之多,歼敌53000余人,占正面进攻之敌总兵力44%,是我军参战人数的18倍。这也是我军在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第一次歼敌5万以上。

第三,随着战局的发展和打大仗的需要,建议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1946年10月15日,党中央、毛主席、中央军委批准了两野战军合并成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毛泽东主席两度明确电示:两军会合后,“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商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在正司令员在位的情况下,赋予副司令员战役指挥权,不仅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是惟一的,在古今中外的军史上、战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然而,在华东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在华野这支特殊的部队中,这个特殊的班子搭配,奇迹般地成了我党我军最为成功的样板。从此,我华东部队,在陈毅的领导下,在粟裕的指挥下,连战连捷!1946年12月15日至19日,在宿北歼敌2万余人,是我军第一次在一个战役中全歼敌3个整旅。1947年1月2日至20日,在鲁南歼敌53万余人,创我军一次战役全歼敌2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纵队的先例,也是我军首创以步兵武器歼灭机械化装甲部队的先例。1947年2月20日至23日,在莱芜歼敌56万余人,奏捷之速,歼敌之众,付出代价之少,都创造了全国战场的空前记录。特别是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在孟良崮,全歼敌王牌军74整编师,震撼了国内外,连毛泽东在一年后还对粟裕说,没想到华东部队敢打74师,而且能全歼74师!

第四,刘邓大军进击中原,最早认识到,全国的主战场即将由山东转移中原。因此,粟裕向陈毅提出了三点建议。也就是“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作战格局。因为,经略中原是逐鹿中原、控制全局的前奏与关键。

第五,在解放战争中,最先提出“统一全国之建军思想”,“统一编制与番号及干部训练,而增强作战效能”的建议。也就是粟裕1948年1月22日的子养电,即《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粟裕的这些想法先后七次在会上讲过,也先后征求过华野大部分将领的意见。这份电报,凝结了粟裕的智慧与心血,也代表了华野全体将士的意见。这份电报有两大功劳,一是统一建军思想,二是明确了推翻蒋家王朝的作战方针,即“将敌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正如刘伯承元帅所说:“这个功劳,永垂青史。”

第七,及时建议“攻济打援”,成功解放济南。1948年7月14日,中央军委电示粟裕:拟令山东兵团于攻克兖州、济宁后,“休息两星期,即向济南攻击,迫使邱(清泉)黄(伯涛)两兵团分兵北援”。粟裕7月16日电报军委:“以许谭现有的实力攻济南与打援,势难兼顾。”事实上,山东兵团连续苦战,急需休整与补充,当时的实力,单单攻济也不够,于是建议整个华野部队“争取休整一个月,尔后协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中央采纳了这个意见。结果,仅仅八天打就下了济南,活捉了王耀武等数十名敌军将领,歼敌十余万。

第八,济南战役尚未结束,就向中央军委建议进行大决战——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惟一由战区领导人建议并命名的。而且通过这个战役,实现了“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这个全局性战略目的。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惟一的我军总兵力明显少于敌人的大决战,又是歼敌最多的大决战,共歼敌556万,其中443万是粟裕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歼灭的。华东部队总共还不足36万人,正好是东北野战军的一半。淮海战役,斯大林说“奇迹,真是奇迹!”美国人说是“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淮海战役,至今仍是各国军事研究的课题,称之为“淮学”。

第九,纵观整个解放战争,华东野战军共进行了较为重要的战役134次,每役歼敌3万以上者38次,其中粟裕指挥华东部队打的有12次,每役歼敌5万以上者共23次。解放战争中第一年共歼敌112万人,其中434万余人,是华东部队打的。毛主席称赞华东野战军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部队”。三年解放战争中,共歼敌807万,其中245万是华东部队歼灭的,占总数的306%,是全军最多的,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建议也是最多的,列全军之首……

第十,上海战役是“宁沪战役”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这次战役,歼灭国民党11个军、46个师,约43万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120座城市。彻底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划江而治”以卷土重来的阴谋,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南京、杭州等代表性城市,都是三野解放的,共歼敌28万余人,占65%。解放上海之役,所以被称之为人间奇迹,是因为在攻克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战例中,打得这么激烈,歼敌又这么多,特别是城市又保持得这么好的,古今中外仅此一例。当然是人间奇迹。

著名共产党人改名趣闻

李大钊原名李耆华。1913年东渡日本时,他依《方言》中的“钊,远也,燕之北部曰钊”,改名为李大钊,以表明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瞿秋白原名瞿霜。因头顶上有两个发旋,其母给他取乳名为阿双,上学时取名瞿霜。因“霜”乃秋天之物,且霜的洁白可比喻为高洁,又晋朝陆机《文赋》中有“不懔懔以怀霜,老眇眇而临云”之句,于是,他便改名为“秋白”。

刘少奇原名刘渭璜。1918年夏天,正在中学读书的刘渭璜对同学张子珩说:“我要改名少奇,我感到应当少小就立奇志,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国家、民族的振兴献出自己的一切。”从此,他改名为刘少奇。

王若飞原名王荫生。他从小就崇拜岳飞,在读了《木兰辞》后,又有感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佳句,遂改名为“若飞”。

黄公略原名黄汉魂。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由于崇拜西汉时期张良的老师黄石公的谋略,于是,他改名为“公略”。

萧楚女原名萧树烈。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萧树烈从爱国诗人屈原的“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诗句中得到启迪,取了屈原用来象征爱国志士的“女”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以表示他要作“楚女”的伟大抱负。

关向应原名关致祥。曾任八路军一二0师政委。1924年5月,他离开大连来到上海,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他在闸北市民协会协助陈为人从事革命工作的同时,又进入共产党人创办的上海大学学习,并改名“向应”,意在立志响应“主义”之召唤,为之而奋斗。

彭湃原名为汉育。他是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等职。他之所以要改名为“彭湃”,是为了激励自己像浩瀚的大海那样汹涌澎湃,去冲刷黑暗社会的污泥。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5岁时,邓先圣到村里的私塾读书,私塾的老先生觉得孔子才是圣人,就对其父邓文明说,“先圣”这个名字得改。邓文明觉得有道理,就请老先生给孩子取个名字。老先生说:“我看就叫邓希贤,希望他将来成为贤人。”就这样,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好多年。1927年,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这时,邓希贤受党中央指示到武汉工作,便改名为邓小平。

彭真原名傅懋恭。在后来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中,他用过许多化名。1937年到延安后,傅懋恭改名为彭真。彭真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人生在世,要一辈子追求真理、服从真理。

邓颖超原名邓玉爱。邓玉爱6岁时到天津,上小学后,改用学名邓文淑,这一学名一直使用到她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女师上学时,因她聪明,教国文的白眉初老师给她改名“颖彬”,又叫“颖斌”,但邓文淑不喜欢“斌”字,遂自己改名为“颖超”。邓颖超这个名字的公开使用是在1922年夏,即她从北京重返天津,在马千里任校长的达仁女校任教之后。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1924年的一天,时任中共上海某区职委书记的李隆郅,同刘少奇一起去给工人开会。在进入会场前,刘少奇说李隆郅这个名字不好写,建议他改个名字。正好这时他们对面站着三个工人,于是李隆郅说:“就叫李三立吧。”刘少奇说:“这个名字好,笔画很少,工人容易记也容易写。”可李隆郅想了想又说:“不行,改为李立三吧。”从那以后,李隆郅就改名为李立三了。

陈毅原名陈世俊,自号“仲弘”。后来,他感到取名字如果真要有点什么意义的话,那么,万事成功都得有毅力,于是,就改名为陈毅。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又名立华。他是毛泽东的老师,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6岁那年,他乘船去南岳衡山时,看到同船的乡官小吏嫌船开得太慢,就对船夫拳打脚踢,心中甚是愤恨。于是就发誓今后若当船夫,就只运猪决不载人;将来若能取得功名,就只做教官,决不当欺压百姓的贪官。为此,他就改名“特立”,意即“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他因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峨眉山下的沫水、若水相交处的沙湾镇,为纪念自己的出生地,故改为“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