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经营术
16777900000009

第9章 经营自己是经商的基础(1)

20.友谅、友直、友多闻

在任何一件大事业中,绝对不会是由一个人的力量造成的,即使他是个天才,也不可能出现奇迹的。

凡参与这件大事业奋斗的人,都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

骚狄说道:“损失一个朋友像损失一条肢体,时间可使创口的痛苦减除,但失去的永不能补偿。”这是个很好的教训。

我们的朋友为什么会失去呢?

这可能是他们在发现了我们有了什么缺点,曾经再三规劝过了,仍然不见我们改过,他们失望了,认为我们不可以做他的朋友了。于是便悄然离开。当然,我们所犯的过错一定是多得使他们无法忍受,或者大得使他们吃惊。

我们知道,那些私下忠告我们,指出我们的过错的人。才可以放心跟他做朋友,因为他为了我们好,甘冒不韪,使我们知道改过。这样的朋友,我们是应该好好跟他相处,多从他那里获取益处才是。

不过,人的耳朵大多数是不喜欢听句句刺心的忠言的。我们喜欢听到阿谀,听到赞美。所以,一听到刺耳刺心的说话,便认为他有心跟我们过不去,嘴里不说,心里却不服,渐渐怕见那个朋友了。

请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有个这样的朋友,他最喜欢说谎话,在朋友中,他是个最不守信的人。同时,我们也曾听到许多人对他的不满,生怕他长此以往搅下去,会惹得更多人的不满,使他陷于孤立。于是,基于一片好心,满以为诚诚恳恳的劝劝他,使他知道自己的过失,立下决心去改过。这种“人溺已溺,人饥已饥”的心情是非常良好的。如果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是决不会苦口婆心规劝他的。

当然,这些一语道破他的隐私的忠告,是不会使他喜欢的,尽管说得非常诚恳,非常得体,但一下子触着他的疮疤,会使他感到痛楚的。如果他能够忍着痛楚,立下决心改过,再从头做起,我们是会非常开心的。因为我们的劝告已经发生了作用,使一个不守信用的朋友变好!这好比“圣经”上所说的那位老父亲,看见他的浪子悔改回来一样,既难过又欢喜,既欢喜又难过!

假如那位朋友因为我们的劝告而感到不满,认为我们是存心揭他的疮疤,勃然而起,拂袖而去的话。这会使我们非常难过的。同理,如果我们以这种态度去对待敢于规劝我们的朋友时,我们是不是“自绝于人”呢!

刺里说得好:“那些私下告诉你的错误的人,可放心和他们做朋友,因为他甘冒不讳,但这是很少人能够忍受得起的,每个人大都是自我陶醉,佯作无事,这正是人类的愚蠢!”

拉发忒说过一段名言:“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是凡夫俗子,没有才能权力和精力!”

拉发忒这番话说得很重,却说出一个真理。

请试想想,一个人不懂得去结交朋友,或者交了朋友而不能把友谊维持永久,的确是非常可悲的。因为,在生活的海洋中,他是一艘孤独的独木舟,随时会在惊涛骇浪中覆没的,当然,只有傻子和白痴才没有朋友,他们不懂得去交结,而人家又不想去跟他结交。

不过,除了傻子和白痴之外,却有着许多不能交上朋友的人。

什么原因使他们交不上朋友呢?

马尔腾说:“没有人能希望找到一个全没过错的朋友,他自己对人也不能全没有错。每一个人却得为他的朋友做一点什么东西,有时还要朋友忍受。”前者只有清醒的人能够做到,对于后者,忍耐便是必须的了。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一)任何人都会犯有过错。

(二)我们自己对人也会有过错。

所以,在发现朋友有过错的时候,或者发现朋友对我们有某些过错的时候,如果能够予以忍受,在事后去帮助他们改过,或者索性予以原谅,不把此事放在心上。这样,我们的朋友便会觉得我们有容人之量,而乐于跟我们相处的,但这只是对于那些无心之失和不是损害多数人利益的小错误而言。

如果在原则上发生了错误,如果这种错误是损害多数人利益的时候,我们便不能默默不言了!

打个比方,如果那个朋友跟我们开了一次使我们非常难堪的玩笑,使我们蒙受了损失。但假使他们不是出于恶意的,我们便该予以原谅,不把此事记在心上。

但如果那个朋友因利欲熏心,参加了某些贩毒集团,偷运或推销毒物。这样会使大多数人受到损害,间接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安全,这样,我们便不能予以原谅了,原因是他们已经成了人类的公敌!

我们去衡量一个人的好或坏,决不是从那个人对待我们怎样来决定的。应该把他放在大多数人的利害间去考虑。

中国有这么一个故事。唐代的名将郭子仪,他跟另一个将军李光弼有了私怨。到了他当上元帅的时候,李光弼刚好是他的属下。李光弼心中非常惊恐,一怕郭子仪会假公济私的予以报复。但结果出乎他意料,郭子仪反而非常地重用他,把他当作自己的手臂,爱护有加。李光弼在这样的情形下,又怎能不心服口服呢!

英国有句谚语说:“朋友比兄弟更亲。”这句话很有道理。

兄弟是一种血缘亲属,我们诞生在某一个家庭里,除非是个独生子,否则一定会有好些兄弟姊妹的。这些兄弟姊妹像我们一样,同属一个父亲的子女,一生下来就跟我们搭上关系,推也推不掉,赖也赖不掉的。纵使彼此的脾气不同,嗜好不同,思想不同,也得同在一处生活。

朋友则不同,他跟我们是自然结合的,在某一个场所认识了之后,如果彼此志同道台,谈得投契,便会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日后不断往来。要是彼此谈来谈去谈不拢,在思想上划下一道鸿沟的话,我们虽然不会跟他马上翻脸,拂袖而去,但以后的交往未必频密,也决不会成为好朋友的。

由此可以看出,朋友是经过自己的选择的,而兄弟呢,则无法选择。所以在脾气上、嗜好上、思想上、行动上、朋友会跟我们一致;但兄弟呢,却可能不会跟我们同调,或者甚至会跟我们背道而驰呢!

所以说:“朋友比兄弟更亲。”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朋友,他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有时大到无法估计的。因为,他们的脾气、嗜好、思想、行动都跟我们一致,所以容易发现我们在前进过程中的某些优点和缺点,他们能够及时地向我们提出鼓励和劝告,这些鼓励和劝告一般说来,是比较中肯而切实的,如果我们能够予以采纳,从而改正,自然会获得不少益处。在事业上、修养上无疑跨进了一大步。这是朋友对我们好的影响,同样,一个坏的朋友,他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同样大到无法估计。因为他们的脾气、嗜好、思想、行动都跟我们一致,所以容易跟我们合得来。比方我们喜欢赌马,他就会跟我们谈到那匹马的状态和出赛的情形,同时他还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情报”。他的动机是好的,是想让我们赢一笔钱。但赌博的风险极大,随时随地会输到一无所有的,这一点远非他所能预科得到。等到我们输光了,分文全无的时候,便尝到不少难堪的恶果。

所以,我们要爱自己的朋友,同时,也得慎于结交朋友。爱默生说:“获得朋友惟一办法是自己先做成别人的朋友。”

这是个交友的秘诀,也是个交友的原则。

有很多人渴望有朋友,但却始终交不上一个好朋友,其原因,就在于他自己未做成别人的朋友,在感情上有了一道鸿沟,所以格格不入,不能交上一个好朋友。

有很多人善于交朋友,很能做到“一见如故”,推心置腹坦诚相处,所以他们不但交上不少好朋友,而且他们的朋友对他们也心悦诚服。其原因,就是他们真心真意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真心真意地去关怀人、爱护人,有许多地方都为别人设想。

相信你们听过中国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春秋时候,有两个青年,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他们两人一同做生意。赚了钱,管仲多取了一倍。鲍叔牙的从人心中不服,鲍叔牙却这么说:“管仲不是贪,因为他家贫,我自愿让他多取一些的。”

有一次,他们随军出征,每遇战斗,管仲必退至后面,让鲍叔牙率兵出击,到了凯旋时候,他却领兵先行,像他打胜仗似的。鲍叔牙的从人又不服。鲍叔牙却这样说:“管仲不是怕死,因为他有个年老的母亲,要他奉养呢!”后来,管仲因为跟随了公子纠,而鲍叔牙却辅佐了公子小白,两人便在政治上成了死敌。等到公子纠失败了,管仲被捕。他以前曾经射过公子小白一箭,公子小白要将他处死,鲍叔牙却替他求情,并且劝小白录用了他。管仲和鲍叔牙的交往,在中国历史上成了一段佳话。

他们的相处,完全是平等的,鲍叔牙着着退让,因为他了解管仲的处境,为管仲设想,并不是像旁人那样,只看到自己本身的利益,而过责了朋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交上好朋友。所以管仲曾经慨叹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的交往,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公而忘私的精神。

当小白得管仲的帮助,作了诸侯的霸主,那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那时候,管仲病危了,齐桓公便亲到他病榻前问候,请他推荐一个可以作宰相的人。因为他跟鲍叔牙是好朋友,齐桓公便问:“鲍叔牙可以为相吗?”你道管仲怎么说呢?他说:“鲍叔牙真是一个好人,一个称得上君子的人。不过,他不可以为相。原因是:他这个人善恶过于分明。鲍叔牙见一个人的好处,终身不忘,见一个人的坏处,也是终身不忘的,这样善恶过分分明的人,是不可以为相的!”

后来,有人把这番话告诉鲍叔牙。鲍叔牙却坦然地说:“这就是我要向主公推荐管仲的原因了。管仲能够忠于国家,不私于朋友,这才是他的好处!”

这一点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有人说,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了这么多年,难道连交朋友的方法也不懂吗?这未免太小觑了我们啦!

不是这么说的,我们有很多读者,的确是很善于交朋结友的。不过有一点是他们所忽略的,就是他们只懂得去结交外边的朋友,却不晓得去结交平日最亲密的朋友。

他们跟外边的朋友相处得的确很好,但对最亲密的朋友却相处得极差。

哪些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呢?

答案是:我们的同事!

我们的同事?这简直是鬼话!同事还可以算作朋友吗?他们不过是跟我们在同一个机构里做事,他们不过是像我们一样支取一个老板或一个机构的薪金,而且他们跟我们还有着利害的关系,他们会跟我们竞争一个可以提升的职位,他们会跟我们在工作上竞争,企图把我们打倒,使我们成为一个可悲的失败者。

还有,我们那些上司老爷,他们的脸孔是这么难看,简直像只鬼!

你以为他们会认我们作朋友吗?那是妄想!他们对我们说句好话,不过是想我们多尽点力,免得他们难向老板交待。哼!一到我们做错了一点事,他们便翻脸不认人,使我们感到万分难过了!这种事情我们看得多了!

还有我们那些下级,他们何尝不是怀着满肚子的鬼胎。我们叫他们做事,他们有哪一件做得好的!对,做得好的还有,那就是我们掏腰包请他们作客,巴结过他们了,他们才会乖乖地去做!要不,他们便没有一样做得好。还不是一样害我们去挨骂,害我们去看上级的嘴脸!

你说同事是朋友,简直是开我们的玩笑!

是的,请不要怒气冲天,大发牢骚。我们并不否认在同事问的确有这样互相倾轧的情形,不过这种情形是可以消除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

请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每天都跟同事们碰头?是不是每天都跟他们在一起工作?是不是每天都跟他们利害一致?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我们每天都跟他们在一起,所以容易发现他们的弱点。

因为我们每天都跟他们在一起工作,所以容易在工作上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的发生却往往是无心之失。

因为我们的利害跟他们一致,所以容易发现他们会跟我们在工作上竞争,所以容易发现他们会跟我们朝着一个目标走,跟我们争夺一个可以提升的机会。

其实,这种情形,我们在外边的朋友何尝不存在呢?不过,因为我们来往得比较疏,所以不容易发现而已。

假如来往得较密切,又何尝不会发现这种你争我夺的情形呢!

所以,如何跟同事相处得好,倒是个大学问。

我认为:应该把同事当作朋友。

应该用原谅朋友的过错的心情去原谅他们。纵使他们的言语尖刻而冷酷,使我们无法忍受;纵使他们的某一点过错使我们非常难堪。假如我们能够原谅他们,这种距离便会拉近,彼此自己人,朝见面,晚见面的,有什么话不好说呢!

当我们开始原谅他们的某一些无心的过错时,他们是知道但不好意思开口,日子久了,但仍不好意思说出来,再过一些时候,他们便不能不抛却自己的成见来跟我们和平相处了——这是消极的做法。

如果我们发现他们在开始转变时,尽量去跟他们多接近,有机会时便提起他们的优点,予以评价。指出他们的某些优点是应该保存下来,并且应该发扬光大,这些话如果说得体,他们是听得进去的。这时候,他们会乐于跟我们接近,也乐于跟我们谈论起他们在工作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当我们的友谊发展到这样的境地时,便可以抓住机会来评论他们在工作中所产生的缺点,使他们有所警惕,乐于改过。

当他们接受了我们的批评,从而改过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劝告在他们身上发生作用,也就表明他们乐于跟我们交上朋友。

在前面,我们不是引用过一个中国故事吗?唐代名将郭子仪因为不念旧恶,重用了跟他有过宿怨的李光弼,使得李光弼乐意为他效力。如果我们能够跟同事消除成见,和平相处时,我们的同事也会跟我们成为好朋友的——这是积极的做法。

我们一般人通常是善于跟外边的朋友相处,却跟同事相处不好的另一个原因是那些同事是我们的角逐者。他们跟我们竞争同样的机会,跟我们竞争同样的晋升职位!所以把他们恨透了。

其实,这也是个偏见。

假如竞技场上没有对手的话,这便没有所谓竞赛了。那个竞技者的水准可能很高,但因为没有对手,他的功夫便显不出来了。

俗语说得好:“没有高山便显不出平地!”这是真话。

我们为什么要惧怕那些跟我们竞争的人呢?是不是我们真的技不如人?

为什么我们要惧怕那些跟我们竞争的人呢?是不是我们没有本领稳取冠军?

如果我们怀着这种惧怕的心理而憎恨我们的同事,我们便是傻子。

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肯跟我们竞争的人们。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中国有句俗语:“静坐当思己过,闲谈莫说人非”。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之所以会失去朋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做到“闲谈莫说人非”。

是的,任何人也有错误的。

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该算是个“完人”罢。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却看出了他的错误,公然宣称,“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加喜爱真理。”所以,他有很多地方是跟柏拉图抬杠的,把柏拉图批评得一文不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