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农村常见病防治
16778100000019

第19章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3)

(3)尿得多。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5升,最高可达10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两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夜间排尿次数也明显增多,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排尿可达30多次。导致尿得多的原因是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体重减少(消瘦)。由于胰岛素不足,身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得病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体重减少也就越明显。

但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比较隐匿,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口干、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皮肤感染、伤口不易愈合、四肢麻木冰冷疼痛、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牙龈发炎、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小便发黏和大便干燥等症状。故需引起足够重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检查,尤其是及时检查血糖,免得延误病情。

2.老年糖尿病的常见表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症状不特异不典型,包括:疲乏无力,思维不清,身体活动障碍,多嘴饶舌,体重减轻等。同时存在其他疾病的症状(尤其是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时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心血管及神经病变、泌尿系统感染、肾病、眼病为常见,而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为严重急性并发症。

3.糖尿病的诊断

(1)具有“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

(2)没有“三多一少”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

(3)没有“三多一少”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特殊说明:空腹是指8~10小时之内无任何食水摄入。任意时间是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摄入量。

以上检测均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需特殊注意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一部分患者空腹血糖轻度升高甚至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升高。

(二)糖尿病的病因

1.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糖尿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到底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因此,在胰腺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并发挥生理作用这三个步骤中任何一个步骤发生问题,均可引起糖尿病。

2.糖尿病的诱发因素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妊娠和环境因素等。

(1)感染。感染在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病毒感染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

(2)肥胖。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另一因素。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3)体力活动减少。体力活动增加可以减轻或防止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现糖尿病。相反,若体力活动减少,就容易导致肥胖,而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病。

(4)妊娠。妊娠期由于激素水平改变,胰岛出现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胰岛素的分泌随妊娠月份而逐渐增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但同时由于胎盘分泌多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导致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表现为血糖升高,最终可发生妊娠糖尿病。

(5)环境因素。在遗传的基础上,环境因素作为诱因在糖尿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噪音、社会的竞争等,这些因素诱发基因突变,突变基因随着上述因素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多,突变基因达到一定程度即发生糖尿病。

二、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可导致昏迷、肢体抽搐;另有多种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较常见,反复长疖、痈,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女性可导致阴道炎、尿道炎;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严重可导致尿毒症;心脑血管并发症,常见有脑血管病、冠心病等;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怕冷、麻木、疼痛;视网膜病变,可导致失明;糖尿病足,严重者需截肢。

1.酮症酸中毒

(1)酮症酸中毒的表现。①糖尿病症状加重。“三多一少”症状加重。②呼吸改变。酸中毒所致,呼吸深快,伴有酮臭味,像烂苹果味。③胃肠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④脱水与休克症状。失水5%可有脱水症状(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塌陷),失水>15%时可有循环衰竭(心率快、脉细弱、血压和体温下降)。⑤神志改变。个体差异大,早期有头痛、头晕、萎靡,随后可出现烦躁、嗜睡、昏迷。⑥诱发疾病表现:如感染、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2)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一旦发生上述症状,必须马上到正规医院治疗,不

可拖延,若延误治疗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轻、中度的酮症酸中毒患者鼓励进食进水,用足胰岛素;重度患者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去除诱因。

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也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并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可有如下临床表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贫血。

3.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病人所并发的或伴发的心脏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心脏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因。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约占一半。

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的治疗情况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防治原则也和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基本相似,首先应积极治疗糖尿病这一原发病,严格控制血糖;其二,控制危险因素如对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吸烟、酗酒等要进行预防和治疗。

4.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冠心病和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相比主要有3点不同:

(1)发病率高、发病时间早。国外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会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我国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达15.9%。而且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时间比非糖尿病者要早。

(2)女性糖尿病患者易患心脏病。本来女性得心血管疾病的机会低于男性,女性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和后果甚至超过男性。心脏病变的发生率在女性糖尿病病人较非糖尿病者要高4倍,男性则高2倍,平均3倍。而且女性死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者高于男性。

(3)不典型症状常见。糖尿病性心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可能很不典型,让人想不到是心肌梗死,甚至贻误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1)麻木或感觉减退。典型者呈手套或袜套样感觉减退或麻木,双手辨别精细物体困难,双脚有踩棉花样感觉,部分病人可出现针刺样麻木。

(2)感觉异常。表现为烧灼感,不能区别冷热或对冷热过度敏感,对疼痛不敏感或过度敏感,或出现肢体像有虫子爬过及蚂蚁走过的感觉。可有手、脚发冷或发热感。

(3)自发性疼痛。表现为非常严重的疼痛感,休息时明显,夜间加重,穿鞋袜及盖被可使疼痛加重,这种疼痛往往使人难以忍受,整夜不能入睡。

6.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1)心脏可出现心率加快且固定,休息及夜间心率大于90~100次/分。患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消化道症状很常见,开始表现为腹胀、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等,由胃排空减慢引起,有人称之为糖尿病胃轻瘫。另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无原因的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严重者可每日腹泻几十次,导致极度消瘦。

(3)性功能异常,表现为性功能减退,男性可出现阳痿。

(4)膀胱功能异常,表现为不能将小便从膀胱全部排出,总有尿液残留在膀胱内,严重者发生尿潴留、尿失禁。

(5)出汗异常。可有全身出汗、吃饭时头部多汗或天热不出汗等。

(6)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突然直立后,收缩压下降大于30mmHg或舒张压下降大于20mmHg,表现为头晕、眼花、甚至晕倒。

(7)不察觉性低血糖。正常人在低血糖时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悸、出汗,自主神经受损者上述症状消失,故易于导致严重的低血糖而无自知,部分患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常出现的症状有:视力模糊、视野缩小、视力下降(尤其是夜间)等。部分患者眼前有一小球状的物体飘浮,有的患者在阳光下感觉不到阳光刺眼,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快到医院眼科就诊。

8.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已形成,肢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糖尿病足开始会出现皮肤冰凉,脱皮,然后逐渐开始起水泡,当水泡破裂后,伤口久久不能愈合。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做好创伤处理。

目前,各大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一般采取截肢、搭桥或干细胞移植手术,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大多数年岁已高,手术创伤面大,伤口很难愈合,很容易感染和复发,而且患者截肢后,死亡率很高,对侧肢体截肢率也较高,有报道为大于50%,因此,糖尿病足治疗风险非常高,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谨慎预防。

三、糖尿病的治疗及预防

(一)糖尿病的治疗

1.日常治疗糖尿病治疗需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管理、糖尿病教育。

(1)饮食治疗。食物要多样化;多饮水,少喝酒;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2)运动治疗。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脂、降压、降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故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运动积极性。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

①老年人可以选用运动强度轻的运动方式,最常用的运动方式为散步。

②中青年人应以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也可选择运动强度较重的运动方式。

③运动应该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

④正确认识运动与体力劳动的关系。

⑤持之以恒,防止意外伤害。

3.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用药。

4.糖尿病自我管理及教育

(1)自我管理。包括日常生活自我管理,糖尿病病情监测,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监护及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等。

(2)糖尿病教育。即多了解糖尿病知识,使人们改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合理饮食,加强锻炼,防止超重肥胖;监测血糖、尿糖,使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病人家属也应多学习糖尿病知识,给予病人精神支持和生活照料,协助病人遵守饮食计划;坚持定时到医院复查,测血压、血脂、体重,定时查眼底、心血管状态。

2.糖尿病昏迷的急救以往有糖尿病史,突然昏迷,又找不到其他病因,首先怀疑糖尿病昏迷,可按昏迷的急救原则急救:

(1)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有假牙的要把假牙摘掉,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2)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

(3)迅速呼叫“120”急救电话,将病人迅速送往医院急救。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还可引起高渗性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而且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3.治疗目标及药物治疗误区

(1)治疗目标。

①控制高血糖,消除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等,体重恢复到正常范围,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劳动能力基本恢复正常。这是最基本的治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