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上)
16779000000017

第17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6)

见是巡抚大人幸临,沈葆桢站起身,毕恭毕敬地回答:“公务未毕,待写完再回家。”

林则徐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忽然说:“我有一折奏章,今天必须誊发,你留在这里正好,帮我誊完再走吧。”

沈葆桢义不容辞地答应下来,林则徐回书房后不一会儿,就差人送来一份长达数千言的奏章草稿。沈葆桢刚好做完了手头的工作,又打起精神,用黄绫折本认认真真地誊写奏章。一直到三更时分,奏章才誊完,他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两遍。认为没有讹漏,就恭恭敬敬地送到林则徐的书房,并告辞归家。

不料林则徐接过誊好的奏章大致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不满严肃地说道:“字迹草率,必须重写!”把奏章丢在案几上,不再说话。

沈葆桢不敢有违,只好一声不吭地带着奏折退回去,重新磨墨,又将奏章一字一句地重誊一遍,写得比上次更加认真。天晓时分,终于写完,持入呈阅,林则徐笑着说:“这次可以了。”

正说着时,巡抚府的属吏纷纷前来贺岁,林则徐兴致冲冲地对各位属下说:“今日除贺岁外,诸位还应当贺我喜得佳婿!”

“喜得佳婿?”众人从没听说过林大人已择下女婿,况且这本是家事,林大人为何如此兴奋地当众宣布呢,大家不由得面面相觑。

见众人莫名其妙,林则徐拍着身旁沈葆桢的肩膀,颇为得意地告诉众人:“这就是我的东床快婿!”这消息不但让众人吃惊,连沈葆桢自己也惊得手足无措。原来昨夜林则徐急催着沈葆桢誊写奏章,非为公务,目的在于考察这个年轻人,沈葆桢稳重认真,令他大为满意,所以自作主张地为爱女定下了终身大事,风格源于他的岳父大人。

不久后,沈葆桢与林普晴拜堂成亲。林普晴自幼受到了纯正的家庭教育,是个贤淑端庄,知书达礼,颇有见识的女子,婚后用心辅佐丈夫读书理事,夫妻俩相敬如宾。道光二十七年,沈葆桢考取进士,授编修之职,后迁为御史,曾数度上书论兵事,颇受咸丰皇帝注目。这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暴发,福建、江西一带战火纷飞,鉴于沈葆桢通晓兵道,于是派为江西广信知府。

沈葆桢带着夫人往战火连天的广信地区上任,广信府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辖有上饶、玉山、弋阳、贵溪、铅山、广丰、兴安七县府,治在上饶。当时太平军己攻下金陵,正乘势向四方出击,广信府是他们的攻击目标之一。当地兵力有限,为了防止太平军的大举进攻,沈葆桢一到任就着手扩大兵力。

正当沈葆桢到各属县募兵筹饷,只留下夫人林普晴坐镇上饶时大批的太平军蜂拥而至,试图拿下上饶城。城中无主帅,大军当头无人敢于出面指挥军队护城,许多官员竟收拾了细软,携家眷仓皇出逃。有人劝沈夫人林普晴也赶快出城避难,然后再设法与丈夫会合;林普晴却不为所动,既然丈夫托她守城,她自当誓死完成使命。左右的人好心地劝道:“夫人毕竟是女流之辈,如何指挥得了部队,何况城中兵力有限,太平军很快就会破城而入的。”

林普晴坚定地摇摇头,沉静地说:“你们可以逃命,我不能去,我决意与上饶城同在!”为了表示心意之坚,她指着院中的水井道:“倘若城破,这里就是我的安身之处。”

幸亏平日里受父亲和丈夫的熏陶,林普晴对用兵之道也略知一二,她的性格也受父亲的影响,颇能临危不惧从容行事。她找到城中守军的头领,商议好守城之策,并毫不犹豫地打开府库,拿出所有的存粮犒军。守军在城墙上浴血奋战,林普晴则亲自率领城中妇女做饭送上城墙,军中将士深为沈夫人的义举所感动,都誓死坚守城池。

然而,毕竟寡不敌众,城中的形势日渐危急。林普晴想到距上饶不远的玉山镇总兵饶廷选,他原是林则徐的旧部,现在只有请他出兵相援,才可能解上饶之急,可是玉山镇那边同样是战事紧张,饶总兵肯冒险相救吗?为了能感动饶廷选,林普晴啮破中指,以鲜血书下一封求援信:

贼众已陷贵溪,上饶危在旦夕,贼首纠众七万,百道进攻,氏夫葆桢,出城募兵,更赴河口筹饷,全城男妇数十万生命,存亡呼吸系于一线之间。将军营以三千众而解嘉兴之围,奇勇奇功,朝野倾服,今闻驻军玉山,近在咫尺氏噬血求援,长跽待命,生死人而肉白骨,是所望子将军者。

求援的血书派人送出,可援军即使闻讯赶来,前后也需两天时间,对危兵来说,士气是最重要的。于是,林普晴走上城墙,大声地鼓励守城的将士:“诸位勇士,我们的援军很快就要到了,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两天,敌军一定会被我们打垮的!”

考虑到太平军惯用滚地龙(即挖掘地道)的战术攻城,常会令人防不胜防,林普晴冥冥苦想,决心找出一个对付的办法。古人针对这种战术多用埋瓮听声的办法预测情况,可一时之间,上饶城中很难找出这么多合用的大瓮,如何是好?灵机一动,林普晴终于想出一条妙策,立即下令守城将士沿城墙内侧抢挖一道壕沟,深须八尺,宽五尺,这样敌军一旦从地下攻城,势必进入壕沟,行迹将暴露无余。

再说玉山镇总兵饶廷选收到林普晴的求援血书,大为她的一片贤心所感动,当即抽出数千兵马,连夜驰向上饶增援。与此同时,在外募兵筹饷的沈葆桢也得到了上饶城受困的消息,率兵马日夜不停地赶往上饶。如此以来,三支人马里应外合,血战了七天七夜,终于解救了上饶之围。

事后朝廷论功行赏,沈葆桢被提升为江西巡抚。虽说夫人林普晴并没得到朝廷的嘉奖,可当地军民都深深地记住了她的功劳,直到她死后,人们都称她是个智勇双全的女英雄,真不愧为名门之后。

性情怪僻的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老人。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南皮)人,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清流派重要成员。

张之洞性情怪僻,起居无常,是个典型的夜猫子,每日下午2时始入睡,到晚上10时始起床视事。幕府中人及臣僚有事,一般都在夜半请谒,甚至有候至天明始获传见者。总文案李文石每日入署办公,皆在晚10时以后。与之洞商洽公务,往往至于翌晨。藩臬两司于上午谒见,常值其神疲体倦之时,在门厅坐候,不即延入,动辄数小时之久。道府以下属官,有待至数日不获一见者。有时与客人谈话未已,之洞忽然闭目假寐,甚至鼾声大作,将客人搁置一旁,客人不好惊动,只得退出。

1902年,袁世凯从河南彰德返天津,绕道经汉口到南京,拜访署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张之洞设宴款待,又屏退左右密谈二小时,当谈得起劲时,张之洞却睡着了。

袁悄悄告退,嘱仆人不要惊动张大帅。清制,凡总督出和辕门须鸣炮致礼,袁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自当鸣炮礼送。炮声一响,将张之洞惊醒,自知失礼,急忙追至下关,向袁表歉意,相约后会有期。

次年,张之洞从武昌入京觐见,途经保定,袁世凯率北洋将领和属官司设盛宴款待。当袁亲自率领属官举杯为张祝酒时,张之洞又一次伏案呼呼入睡,使袁颇为难堪。对大名鼎鼎的袁世凯都是如此,可见其他官员的遭遇了。

张之洞最嗜食鲜果、糕点、蜜饯等物,案桌旁常设小几,放置各种鲜果及糕饵十余盘,以备随时取用。每天正餐也会准备水果以及中外良酿若干种,先以果类伴酒,饮完后再进餐。张之洞尤其喜欢蹲在椅上进食,而不喜欢坐在餐桌旁。张之洞习性怪癖又喜欢畜养小猫,卧室中常会有数十只小猫,每次都亲自给喂食。猫有时将粪便排到书上,他就用手帕拭净,也丝毫不认为污秽。有时还向左右的侍者说:“猫本来就无知,不要责怪它,如果人这样的话,就不可原谅了。”

张之洞常年官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所以难免自命清高。他喜欢与文人名士交往,对僚属多不放在眼里,属下多有不满,但又都无可奈何。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是张之洞的下级,不为张之洞尊重,多次对他失礼,因此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停下了。这时布政使回过头来,故作神秘地对张之洞说:“请大人多走几步,下官还有几句话要告诉你。”张之洞认为布政使另有重要内容要说,就又陪着他走了一段路,还不见布政使开口,这时两人已走到仪门,张之洞不耐烦地问道:“你不是有话对我说吗?”布政使便有点得意地说:“其实我只想告诉大人,按照礼仪制度,总督应该将布政使送至仪门,现在大人既以按规定把我送到仪门。就请你留步吧。”说完长揖施礼而去。张之洞听罢,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不好发作,因为这位布政使所为是符合清代官场礼仪的。

当然,张之洞在历史中的贡献是不可轻视的,他不仅亲自经办了很多实业,而且也参与了别人所办实业的讨论和筹办活动。在近代中国实业建设的浪潮中,张之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众说纷纭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

提起李鸿章,有些人恨得咬牙切齿,有些人则稍有同情之心,而众多史家对其亦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梁启超称其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19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曾国藩夸赞他的这名学生“才可大用”。美国人说“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但指其为“卖国贼”、“窃国大盗”的人也不在少数。捧他的人也好,骂他的人也罢,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而得出的结论。

客观来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最好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下。李鸿章登上清帝国的外交舞台是19世纪60年代的事,那时候洋人已经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不平等条约也已签了不少,更为重要的是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握有重权,拼命维护着即将崩塌的专制统治。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鸿章的登台本身就有些先天不足,因而纵使其有天大本事,也不可能跳出封建专制制度这一圈子。

然李鸿章也算是个聪颖之士,早年积极创办洋务,拿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不少个“第一”。仅凭这一点,他的地位就应比那些顽固子弟高出一截。

此后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痛感中国国运积弱,难以在世界列强面前挺直腰板说话,他曾说:“国权随国势为转移,非公法所能钳制。”他深知洋人是“论势不论理”的,谈判桌上的你来我往终归是要依实力为后盾的。难怪他哀叹:“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他称清王朝为“破屋”,而自嘲己为“裱糊匠”耳。

在这样一个残破情景之下,他鲜明地提出“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倒也能说得过去,《马关条约》签订后,他说希望失败能使“中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回国后,即劝光绪帝“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但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是如此迟缓,封建卫道士们谨守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信条,充斥着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变法的失败只能延续外交的悲哀。

割地、赔款、卖国求荣……似已成为李鸿章的“专利”,但这些决定的做出决非他之权限所及!慈禧、光绪定下的“曲调”,李鸿章也只有“照谱弹奏”的份儿,在马关签约前,李鸿章就曾当面向光绪表示“割地不可行,议不成则归耳”,且“语甚坚决”,但清廷素以“宗社为重,边徽为轻”为原则。光绪本无信心,盼“争得一分有一分,如可商议,即遵前旨与之定约”。

后世对李鸿章与日俄的交往多有指责,但其早知日本“永为中国之患”,而“俄为东方患,较法尤甚”。归根结底,“中土不能自强,处处皆我敌国,又何东西之分”。李鸿章辞世前所作一诗耐人寻味,他写道:“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的悲哀,恰恰在于其处于中西第一次融汇的潮头,自身有摆脱不掉的封建遗臭,又已初具世界意识与革新思想。当整个民族仍处于愚昧落后状态时,便难免为人苛责以求。

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

刘铭传是李鸿章安徽合肥的同乡,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18岁就办理团练保卫乡里,以剽悍威棱著称。日后他带领的“铭军”因为纪律严整,成为全国军队的模范。

年轻的刘铭传富有勇敢冒险的精神,当咸丰二年曾国藩开始于长沙办团练之际,各地的民军自卫运动也纷纷展开,但其中也有假团练之名而行欺压乡里父老的恶行,刘铭传的家乡也有一位土豪,以办团练为名,作威作福。有一天,这位土豪侮辱了刘铭传的父亲,得意得扬长而去,刘铭传自书塾回来,知道之后非常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自立,怎能够忍受这种侮辱呢?”立刻追上去质问这位土豪,不料,这土豪见他只不过是个小伙子,就以轻视的眼神对他说:“你敢对我怎样?”随即扬起所配的刀说:“你能用这刀杀我,才算是英雄呢!”刘铭传沉着而出其不意的将刀夺过来,把这个无礼的土豪杀了!割下他血淋淋的头颅,登高一呼,令众人顺从他,就这样他成为团练的领导者。

在他的里中有一座神庙,庙里有铜佛数百尊,传说谁敢辱此铜像便会死掉,可是他却把这些铜像毁掉,拿来制造枪炮武器等,事后也没有遭受所谓的天谴,乡里的人惊讶无比,认为他的崛起是天意,因此更加服从。

中法战争期间,他和刘永福、冯子材一样在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刘铭传早年曾跟随李鸿章转战各地。他的队伍使用洋枪洋炮,士兵们练习洋操,战斗力较强,很受清政府重视。

刘铭传在陕西做官时,因水土不服,经常患病,因此请求辞职回家休养。养病期间,他读了许多从西方传入的书和中国古代的史书,对中西历史和社会发展进行了相互比较,逐渐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他认为西方的近代科学是强国之本,而振兴科学需要人才,只有废除禁锢人才的腐败的科举制度,才能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1880年,清政府接受左宗棠的建议,跟俄国谈判收回伊犁,听说刘铭传熟悉西方情况,就召他进京,要他对富国强兵献计献策。刘铭传给光绪皇帝上了一份奏章,提出了修铁路、兴工矿的建议。他认为修铁路对富国强兵有着重要的作用,能便利运输,调动军队,救济水旱灾荒。办工厂开矿山的好处是能自己制造洋枪洋炮,巩固国防。清政府中掌实权的顽固派反对修铁路、办工厂开矿山,他们害怕这样会使劳动群众聚集在一起,造反闹事,妨碍他们的统治,所以拒绝采纳刘铭传的建议。直到中法战争爆发前,清朝政府认为刘铭传会带兵,才起用他做巡抚,派他去督办台湾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