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上)
16781200000028

第28章 元大气(14)

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出现空洞会有害于地球上的生灵,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担忧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减少乃至制止氟利昂的生产,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环保组织也要求有关生产空调和冰箱的厂家减少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转而推广使用绿色环保无氟产品,同时号召人们购买无氟产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为保护地球家园作出贡献。

2.南极臭氧洞有什么危害?

臭氧洞到底有什么危害呢?简单说来,臭氧洞的危害是,透过臭氧洞的强烈紫外线对人和生物有杀伤作用。在医院和实验室里,人们常用紫外线光消毒,杀死细菌和病毒,就是这个道理。在阳光下曝晒,人的皮肤会变黑,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在通常情况下,来自阳光的紫外线是比较弱的,不足以对人起伤害作用。在自然界里,太阳光的紫外线不容易直接到达地面,这是因为在地球的大气圈中有一层臭氧层,有效地阻止了太阳光的紫外线到达地球。一旦臭氧量减少,大气圈中的臭氧层变稀薄,甚至出现空洞,障碍消除了,紫外线就会畅通无阻地穿过大气层,射到地球上。但是,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不是所有的都对生物有杀伤作用。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三个部分,波长较短的那两部分,对生物的杀伤力最强,严重时会导致人类的皮肤癌。强烈的紫外线对地面生物的危害,还表现在破坏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如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等,严重时会导致生物的遗传病和产生突变体。

研究发现,南极洲上空的臭氧洞对海洋生物也有很大影响。强烈的紫外线可以穿透海洋10~30米,使海洋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降低了3/4,抑制了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对南大洋的生态系产生不利影响。

3.南极洲有没有抗紫外线的生物?

生物受到紫外线损伤后,有一定的修复能力。美国科学家发现,温带地区的生物具有修复损伤的机制,似乎是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进行修复。修复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光复活。生物在较长波段的紫外线中,能通过酶把损伤转化为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二是切除修复。这是在黑暗中发生的一个过程,酶能将损伤的部分切除,只留下某种伤痕,这一点像人和动物动过手术一样。三是复制修复。脱氧核糖核酸在进行复制时,把受损的细胞沟通了,使它修复起来。南极洲的生物也利用温带生物类似的方式,修复被损伤的细胞。他们对海洋细菌、硅藻、磷虾、大型海藻、帽贝、海参和海里等进行了研究,评价了这些生物对紫外线损伤的修复能力。生长在南极的陆地植物地衣,也有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生活在南大洋海冰中的海洋浮游植物,人们称之为“冰藻”,它对强烈的紫外线有“屏蔽”作用,使紫外线不能透过冰藻层。这样既保护了冰下的生物,又使自己免于伤害。

三、什么是空气污染?

1948年10月26至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SO2)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

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位于匹兹堡市南边30公里处,有居民1.4万多人。多诺拉镇座落在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两边高约120米的山丘把小镇夹在山谷中。多诺拉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以致多诺拉镇的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了。

这些城镇的工厂平时不也一样排出烟雾,为什么在此刻烟雾突然变法,危害人们健康?这就是气象因素在起作用。

现代工业的发展,煤、石油等燃烧后的废气和尘埃大量排放到大气中,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在一定天气条件下使污染的浓度大大增加。气象能影响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又对气候发生影响,这些都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大气层的成分本来很适合我们,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大气层,才有了生命,然后又进化出我们人类。可是,人类出现后并没有善待大气层,而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全不把大气层放在眼里。结果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而向外排放了许多的正常大气成分以外的物质。比如燃烧化石燃料(煤、重油等)排放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等。此外,还有来自矿产开发的特殊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铅化合物。有资料表明: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的颗粒物为1亿吨,二氧化硫为2.5亿吨,氮氧化物0.5吨。颗粒有大有小,其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国家标准组织建议称其为可吸入颗粒物(IP)。当然,有时候地球自己也干坏事,火山一爆发,大量埃尘就跑到大气中害人,但这并不是常有的事。

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有人提出我们要的应当是绿色国民生产总值。

大气污染的程度与季节有关。冬季,地面常受冷高压控制,经常出现下冷上暖的情况,气象上叫做逆温。冷空气垫底,暖空气上盖,上轻下重,稳稳当当,没法出现垂直气流,上下空气无法交换,再加上地面风小,污染物就赖着不走,当地污染严重。

在污染严重的大气中,若近地面湿度较大,就会出现浓雾,因此雾天最好不要外出。如果遇到冷空气南下,大风横扫,普降雨雪,当地污染物就会烟消云散,空气中的污染物就会被冲刷殆尽。此时天空一片湛蓝,空气清新宜人,正是外出的大好时光。夏季午后和傍晚,若遇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将污染物冲刷落地,吹往四方,再加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迅速增加,使人感到分外舒适。

四、什么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二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系指固体、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其直径约为0.002~100μm大小的液滴或固态粒子。气溶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若按粒子的粒径大小分,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飘尘和降尘;若按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分,可分为粉尘、烟、飞灰、黑烟和雾。

①总悬浮颗粒物(TSP):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是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大小,绝大多数在100μm以下,其中多数在10μm以下。也是目前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②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μm的微粒。由于飘尘粒径小,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内造成危害;又由于它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载体。因此,飘尘是从事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注目的研究对象之一。

③降尘: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称为降尘。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10μm的粒子,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所以将这部分的微粒称为降尘。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④粉尘(dust):粉尘系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粒子,能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粉尘的粒子尺寸范围,在气体除尘技术中,一般为1~200μm左右。

⑤烟(fume):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中形成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烟的粒子尺寸很小,一般为0.01~1μm左右。

⑥飞灰(flyash):飞灰是指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飞出的分散较细的灰分。

⑦黑烟(smoke):黑烟一般指由燃料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⑧雾(fog):雾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工程中,雾一般泛指小液体粒子。

2.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大部分为无机气体。常见的有以下几大类:以SO2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NO和NO2为主的含氮化合物,COX、碳氢化合物以及卤素化合物等。目前已受人们的普遍重视的大气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它们又可分为反应物和非反应物,前者不稳定,在大气环境中常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作催化剂促进其他污染物之间的反应,后者则不发生反应或反应速度缓慢。

(2)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氧化剂OX,以及许多不同寿命的活性中间物(又称自由基),如HO2、HO等。

五、沙尘暴有助于减少酸雨?

1.沙尘能吸附酸雨污染物

日本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教授松见丰领导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使用独自研发的分析装置首次证实,从中国等地随风飘到日本的沙尘颗粒上附着易引发酸雨的大气污染物质。

由于沙尘本身含碱性物质,可以与形成酸雨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减少酸雨危害。

2.用新方法测沙尘

松见小组开发的新装置能够逐个分析大气中的微粒子,结果发现沙尘上附着着大量硝酸和硫酸等大气污染物,这些物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据分析,沙尘有可能是源于蒙古和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地带,被卷入空中的沙尘受偏西风影响从中国国内及韩国的城市圈和工业区上空穿过,附着上了这些污染物质。

以前测定沙尘成分的传统办法是用滤纸在大气中采集颗粒进行化验分析。然而,这种办法因为耗费时间,颗粒会在滤纸上发生化学反应,化验时会发现大量的复杂化合物,影响分析结果。松见研究小组使用自行研发的一种新型分析装置,发射激光对每一颗沙尘颗粒进行气化,然后通过瞬间收集质量和化学成分等数据进行测算。松见研究小组在茨城县筑波市的国立环境研究所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从中国等地飘来的每一颗沙尘颗粒上都吸附着大量易引发酸雨的污染物质。但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在中国大陆沙漠地带采集到的沙尘样本中却并未检测到这些污染物质。

3.沙尘的其他好处

沙尘既是气候的产物,又对气候起着控制作用。科学家把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在1微米~100微米左右的固体、液体微粒叫做“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沙尘气溶胶通过三种途径对地球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它像一把阳伞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球表面,也就是所谓“阳伞效应”;其次沙尘粒子还可以作为云凝结核影响云的形成、辐射特性和降水,产生间接的气候效应,被称为“冰核效应”;另外最受科学家关注的是“铁肥料效应”,也即“铁假说”。认为沙尘粒子富含海洋生物必需的、也是海水中常常缺乏的铁和磷,因而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在海洋中增加铁可使浮游生物增加,并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进而降低全球的温度,而铁则来源于大陆的沙尘。

太平洋明珠——夏威夷

1.像阿甘一样吃虾

茂宜岛最令人百看不厌的演出,也是最平常的景观,就是夕阳西下。每天黄昏,穿着火红长裙高举火把的土著人,会赤脚跑到海边点燃每一处的火把(这是夜晚的路灯),而金色的夕阳会把一切东西都涂得辉煌起来。

夏威夷第二大岛茂宜岛每年吸引超过250万人造访它充满阳光的海滩。位于茂宜岛西北方的拉海纳镇,是昔日的捕鲸基地,街上可以看到整排完整且深富古味的矮小木造建筑,其中有一栋木造的两层楼饭店——PioneerInn,已有百年历史。

游览茂宜这个神奇岛时,别忘了在一些简便的餐饮店或是路边小吃馆品尝一些当地口味的食物:夏威夷烹饪最早源自茂宜,并且曾经赢得多次世界烹饪大赛。最值得一去的是以电影《阿甘正传》为渊源的“巴甘虾”餐馆,餐馆门口摆着一张乒乓球桌、旁边一张长椅上是“阿甘”的书,椅子下面放着“阿甘”那双偌大的跑鞋。走进餐馆,你会看到更多与“阿甘”有关的东西,包括餐桌上手写的“阿甘名言”,菜单上标明的阿甘虾的多种吃法。桌上一红一绿两块牌子,分别写着“RunforestRun”和“StopforestStop”,要招呼服务员时不用高声叫喊,只需把红牌子翻过来即可。这家餐馆的受欢迎程度,只要看看饭点时在门口聚集等候的人群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