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北方本)
16782300000012

第12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栽培(4)

为了加速叶柄肥大,在收获前1个月喷施15~20ppm(15~20毫克/升)赤霉素液,隔1周再喷1次,可使叶柄更加脆嫩,并可增产20%~30%。

有些西芹品种在生长前期从根颈部会长出分蘖,分蘖过多时,消耗养分,影响叶柄肥大,应及早去掉。

软化栽培的芹菜,于气候转凉以后开始培土。培土前浇1次水,土壤湿度适宜时,选晴天下午植株上无露水时,从定植沟的两侧取土培在植株周围,培土深度以不埋住心叶为度。共需培土4~5次,培土总厚度取决于沟栽行距的宽窄,薄者20厘米左右,厚者可达30厘米。经过培土软化的芹菜,叶柄洁白脆嫩,品质大大提高。培土还有防寒作用,可延迟秋芹菜的收获期,产量也随之提高。

(二)保护地秋延后芹菜

7~8月份播种育苗,9~10月份定植到大棚或日光温室中,元旦至春节继秋芹菜之后上市,经济效益好。

(1)品种选择

司秋芹菜。

(2)育苗

秋延后栽培的芹菜播种期仍处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播种前种子仍需进行低温浸种催芽。播种育苗方法与露地秋芹菜基本相同。为了促使幼苗多发生侧根,可在3~4叶期移植到塑料营养钵或纸筒中,移植后约1个月可定植。定植时根系完整,缓苗期大大缩短。还可以采用长60厘米,宽30厘米,561孔,孔径为1.2厘米的穴盘育苗。每张盘播种子1克,覆土0.5厘米。苗高5~6厘米时,将幼苗轻轻拔起定植。

(3)定植

幼苗长出6~7片真叶,本地芹苗龄为50~60天,西芹苗龄为70~80天时,定植到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中。在大棚或日光温室定植的芹菜,往往因采用大水漫灌,水量过大,土壤和空气湿度高,而诱发斑枯病和斑点病。所以,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软管滴灌。定植前棚(室)内重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圈肥5000~6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深翻后耙平,做宽1~1.2米的平畦。大棚顺棚长方向做畦,日光温室做南北向畦。本芹的定植行、株距各为10~15厘米,栽单株或双株。西芹的行株距各为25~30厘米,栽单株。栽苗时将过长的主根剪断,保留4~6厘米长,促使多发侧根。定植完毕立即浇定根水。

(4)管理

定植后至扣棚前,如气温偏高,在浇定根水以后2~3天再浇1次水。缓苗后随水施尿素,每亩10千克。

当最高气温下降到10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下降到2~3摄氏度时,棚(室)应及时扣膜。扣膜初期要注意通风。白天保持15~20摄氏度,夜间保持13~16摄氏度。外界最低气温降低到-3~-4摄氏度时,在棚(室)中套小棚;降到-6摄氏度以下时,小棚上加盖草帘,使棚(室)内的最低温不低于8摄氏度。

扣膜以后,芹菜进入旺盛生长时期,对水、肥的需求量增加。

具体措施参考秋芹菜立冬后的水、肥管理,不同之处在于棚(室)内土壤蒸发量减少,浇水量和次数也应适当减少,浇水时间应在晴天的上午,浇水后要适当通风,以防湿度过大导致病害发生。

(5)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及下茬菜的安排,可以分期分批采收,也可以在元旦至春节期间集中采收。在运往市场途中应注意防冻。

有的地区还采取劈叶收获的办法,就是把芹菜外围已长成但未老化的叶柄从基部劈下,扎成把上市。每次每株劈叶3~4片,过3~5天伤口愈合后浇水追肥,经15~20天再进行劈叶收获,一般劈叶收获2次后便连根挖出,经修整后以整株上市。这种收获方法虽然比较费工,但产量较高。

(三)露地越冬芹菜

北方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不低于-10摄氏度的地区,可以在7~8月份播种育苗,9~10月份露地定植,冬季略加保护,翌年春季抽薹前,继大棚秋延后芹菜之后上市。西芹幼苗生长慢,生长期较长,应提早15~20天播种。有的地区还采取9月份露地直播的方法进行本芹的露地越冬栽培。

(1)品种选择

露地越冬芹菜要求抗寒,春季抽薹晚。适宜的品种有春丰、陕西实秆绿芹、玻璃脆、天津津南实芹1号、山东桓台实心等。

(2)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方法及苗期管理参见秋芹菜栽培。定植前应育成苗龄为60~70天,具有6~7片真叶的壮苗。越冬时,苗子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抗寒力,不易安全越冬。

直播的越冬芹菜,播期可推迟20天左右。

(3)定植

北方地区当日平均气温降低到13~15摄氏度时定植,使其在立冬前根系生长良好,增强抗寒力。

越冬芹菜的前茬应选择生长期比较短的夏菜,如小架番茄、春黄瓜、菜豆等,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细致的整地工作。前作收获净地后,及时浅耕灭茬,耙耱保墒。每亩施腐熟圈肥5000~6000千克,过磷酸钙60~70千克,深耕23~27厘米,横竖耙2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再耱1~2遍,使土壤细碎平整,然后做1.2~1.5米宽的平畦。整地质量对越冬芹菜能否安全越冬有很大影响,切不可掉以轻心。

越冬芹菜定植距离参考秋芹菜,因适宜生长的时期较秋芹菜短,个体较小,可以适当栽密些。

(4)田间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水,土壤湿度适宜时中耕保墒。缓苗后浇水,然后合墒(即墒情合适)中耕蹲苗,使根系下扎。结合中耕给植株培土,保护心叶,或用土粪、稿草等进行地面覆盖,或设立风障,保护越冬。

翌春植株返青后及时浇返青水,并追施速效性氮肥。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千克,隔10天左右再施尿素10千克,促进植株旺盛生长。此外,在每次施尿素以后,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促使叶柄增粗,纤维减少。

(5)采收

为保证产品质量,越冬芹菜应在开始抽薹以前采收。

(四)春芹菜

春种夏收,继露地越冬芹菜之后上市。应选择春季抽薹晚的品种。如春丰、天津白庙芹菜、河北铁秆芹、山东桓台实心、山东黄苗、陕西空秆绿芹、意大利冬芹、文图拉、嫩脆等。

春芹菜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

(1)直播

3月份,当平均气温达5摄氏度以上时,可在露地直播。播种过早,易未熟抽薹。选用本地芹品种。种子用30摄氏度温水浸种12小时,加细沙拌匀后,采用落水播种法播种。每亩播种量1千克左右。出苗后,随温度升高增加浇水和追肥,促进营养生长,延迟抽薹。追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

直播春芹菜没有一定的采收标准,因植株纤细,多采用分次割收的方法。从5~6月份开始收割,每隔1个月左右收割1次,每次收割后浇水追肥,可一直收割到8~9月份。

(2)育苗移栽

选用本芹品种或西芹品种。2月份在阳畦、日光温室或加温温室中播种育苗。先在育苗盘中播种,3片真叶假植(移植),苗距5厘米见方,或移植到塑料营养钵中。苗龄50~60天,当外界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左右时定植到露地,定植行株距较秋芹菜适当缩小。定植后温度逐渐升高,缓苗后植株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应抓紧浇水追肥,使植株在平均气温升高到25摄氏度左右时能达到采收标准。移栽春芹菜一般在5~6月份采收,采收过晚时,叶柄老化,空心,纤维增多,品质下降。

为了提早春芹菜的收获期,还可以提早20天左右,在温室中播种育苗,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定植到露地,搭1米高左右的小棚防寒,收获期可比不覆盖的提早15~20天采收。可采取劈叶法分次采收。

(五)夏芹菜

当地春季断霜后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可分期播种,7~8月份继春芹菜之后上市。

夏芹菜的生长期大部分处在高温季节,必须选用耐热力强的品种,如山西长治芹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秆芹菜、黑龙江双城空心芹菜、河南永城空心芹菜及山东新泰芹菜等。夏芹菜生长期短,多采用直播。播前种子用温水浸种12小时后播种,如果播期较晚,温度较高,可采用低温浸种催芽后播种。做宽1.5米左右的平畦,畦内撒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70~80千克,翻匀耙平后浇水,水渗完后撒播种子,覆细土0.3~0.5厘米。播种后如果温度偏高,可在畦面覆盖遮阳网,临近出苗时,于傍晚揭掉,以免出苗后因光照太弱子叶黄化。

出苗后温度持续上升,当最高气温超过25摄氏度时,搭中棚,覆盖遮阳网,遮阴降温。田间管理参见夏菠菜。植株长到20厘米左右时割收,或连根挖出。上市期正值夏季绿叶菜稀少时,销路较好。

(六)早秋芹菜

播期较夏芹菜晚1个月左右,9~10月份继夏芹菜之后上市。本地芹品种选择同夏芹菜。一般采用直播,采收细嫩植株。如果选用耐热西芹品种,如意大利夏芹、美国西芹、嫩脆芹菜等,可提前在露地播种育苗,定植到空闲的日光温室或大棚中,覆盖遮阳网越夏,9~10月份继夏芹菜之后上市,产量和质量均较高。

5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时,在露地以宽约1.2米的平畦做育苗床。每亩育苗畦施用腐熟圈肥3000~4000千克,过磷酸钙50~60千克。种子用温水浸种,采用落水播种法播种。栽667平方米地需苗床面积50平方米,需种子量50~60克。

播种后经常保持苗床湿润,15天左右出苗。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最后一次间苗使苗距达9厘米见方。

日光温室或大棚在前茬收获后,每亩施腐熟圈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60~70千克,深翻30厘米,耙平后做成南北向、宽1.2~1.4米的平畦,准备定植。

6月份按行株距各15~20厘米挖穴定植。带土挖苗,剪去过长的主根,留4~6厘米长。定植深度以刚埋住根颈部为准。定植后立即用小水浇透,切忌大水漫灌,以防泥浆埋没心叶造成缺苗。缓苗期间中耕保墒,必要时再轻浇1次。缓苗后用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施尿素2次,每次每亩施20千克。立心以后,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10天左右喷1次。

进入7月份,当最高气温达25摄氏度以上时,日光温室或大棚上用遮光率为45%~65%的SZW-14型的银灰色遮阳网或黑色遮阳网覆盖,以遮光降温。遮阳网要根据天气状况灵活掌握揭盖时间,原则是:既起到降温作用,又不使光照过弱,妨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

根据市场需求,早秋芹菜可在9月份上市,增加8~9月淡季的蔬菜供应品种。

三、蕹菜

蕹菜有两种栽培方式:旱地栽培和水田栽培。

(一)旱蕹菜栽培技术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旱蕹菜有露地栽培及保护地栽培两种栽培方式。

(1)露地栽培

又有露地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

直播。露地直播的时间,不同地区之间虽有差异,但各地区从春到夏均可分期播种。

直播的田块,在早春应进行浅耕,耙耱保墒,施入腐熟堆肥或圈粪做基肥,每亩施5000千克左右,而后翻耕,耙平,做畦。一般采用平畦,畦宽1.3米,畦长8米左右。

蕹菜种皮厚而坚硬,早春播种时因温度低,出苗慢,遇低温多雨天气容易烂种,可以在播种以前进行浸种催芽。用30~40摄氏度温水浸种二三小时后捞出,在30摄氏度温度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一般3天芽基本出齐后就可以播种。

播种可采取点播法,也可以采取条播法或撒播法。点播和条播比较好,便于锄草及管理。点播时株行距各为17~20厘米,每穴放种子2~3粒,每亩用种量2.5~3千克。条播时顺畦长开沟,沟深3~5厘米,沟距30厘米左右,每亩用种量约10千克。播种后盖土踩实后浇1次透水。也有采取撒播出苗后间苗采收的方法,每亩用种量约15千克。播前要用除草剂喷洒畦面,否则杂草多,不易除去。北方因气候干燥,为保证种子发芽及出土所需要的充足土壤湿度和良好通气状况,多采用落水播种法。播种前先在畦内灌水,等水渗完后撒播种子,而后用腐熟有机肥混土或单纯覆土保墒。近年来,一些地区还在覆土后在畦面上覆盖塑料薄膜,以增温保湿,促进发芽。但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要提早施用腐熟堆肥做底肥,如果所用堆肥不腐熟,盖塑料薄膜后膜内温度高,堆肥发酵时产生的高温易损伤幼苗,影响出苗。齐苗后,选晴天中午温度较高时,边揭膜边喷水,促使幼苗迅速生长。温度降低时盖膜保温,温度高时揭膜透风排湿。阴天也要适当揭膜换气,以免烂根烂秧。一般苗高7~10厘米,外温达15摄氏度以上,可加强通风锻炼,而后将塑料薄膜全部揭除。苗高20厘米左右可开始间苗上市。每亩产1000~1500千克。

6~8月播种的,为减少高温、干旱、暴雨等不利因素对出苗及苗子生长的影响,可采用遮阳网育苗和栽培。

育苗移栽可根据播种期早晚,选用不同的育苗场所。春季气温稳定回升以后播种时,可选疏松肥沃的田块做露地苗床,每亩播种量20~25千克,所育的苗可供移栽1~1.3公顷大田所需的苗。

一般采用撒播,撒种子后盖细土或河泥,厚约1厘米。播种后5~7天出苗,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追施1~2次氮磷钾复合肥,每亩30千克左右。苗高15厘米左右,有4~5片真叶时便可移栽到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