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北方本)
16782300000004

第4章 无公害蔬菜的类型与品种(3)

4.泰国空心菜

从泰国引进,目前岭南普遍栽培,北方也已引进种植。茎绿色,嫩茎中空,分枝多,不定根发达。叶片狭长,披针形,长约12厘米,宽4~5厘米,色淡绿。茎、叶质地柔嫩,味浓,口感润滑,品质好。抗高温、雨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强,夏季高温高湿生长旺盛,但不耐寒。由于生长速度快,生长期长,产量也高,一般每亩产3000千克以上。对短日照的要求严格,开花少,不易结籽。

§§§第四节苋菜类型与品种

苋菜又名米苋、青香苋、红苋、彩苋。原产于东印度。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栽培比较普遍。近年来,北方一些大、中城市也有引种栽培,是夏秋蔬菜淡季上市供应的重要绿叶菜之一。

苋菜按食用器官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籽用苋和菜用苋。菜用苋除栽培种外,还有野生种。菜用的栽培苋有很多品种,按叶片颜色的不同,可分为绿苋、红苋和彩苋(又称花苋)三个类型。

(一)绿苋

叶和叶柄绿色或黄绿色。耐热性强,质地较硬。适于春季和秋季栽培。主要有以下优良品种。

1.青米苋

上海市地方品种。生长势强,分枝较多。叶片黄绿色,卵圆形或阔卵圆形,先端钝圆,全缘,叶面略有皱褶,叶肉较厚,质地柔嫩,品质优良,耐热,中熟种。上海地区4月中下旬露地播种,6月上旬可开始间拔采收,从播种到采收50天左右,可采收3~4次,每亩产1500~2000千克。

2.柳叶苋

广州市地方品种。叶披针形,长12厘米,宽7厘米,先端锐尖,叶的边缘向上卷曲呈匙形。叶片绿色,叶柄青白色。

耐热力强,也有一定的耐寒力。

3.木耳苋

南京市地方品种。叶片较小,卵圆形,叶色深绿发乌,有皱褶。

(二)红苋

叶片和叶柄紫红色,质地柔嫩。耐热性中等。适于春季栽培。

主要有以下优良品种。

1.田叶红米苋

上海市地方品种。侧枝生长势弱。叶片卵圆形或近圆形,基部楔形,先端凹陷,叶面略有皱褶,紫红色,有光泽。

叶片边缘有窄的绿边,叶柄红色带绿。叶肉较厚,质地较柔嫩,品质中等。为早熟种,耐热力中等。上海地区4月中下旬播种,5月下旬可开始间拔采收,从播种到采收40天左右,可采收2~3次。

2.大红袍

重庆市地方品种。叶片卵圆形,长9~15厘米,宽4~6厘米,叶面略有皱褶,正面红色,背面紫红色,早熟,耐旱力较强。

3.红苋菜

昆明市地方品种。茎直立,紫红色,分枝多。叶片卵圆形,紫红色。

(三)彩苋

叶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质地较绿苋柔软。早熟,耐寒性较强,适宜在春季栽培。主要有以下优良品种。

1.花圆叶苋

江西省南昌市地方品种。分枝较多。叶片阔卵圆形,叶面微皱,叶片外围绿色,中部呈紫红色,叶柄红色带绿,叶肉较厚。品质中等。抽薹早,植株易老。耐热力中等,为早熟种,从播种到采收40天左右。江西地区3~6月份均可播种。每亩约产1200千克。

2.尖叶红米苋

上海市地方品种,又名镶边米苋。叶片长卵形,长12厘米,宽5厘米,先端锐尖,叶面微皱,边缘绿色,叶脉周围紫红色,叶柄红色带绿。较早熟,耐热力中等。

3.尖叶花苋

广州市地方品种。叶片长卵形,长11厘米,宽4厘米,先端锐尖,叶面较平展,边缘绿色,叶脉周围红色,叶柄红绿色。早熟。耐寒力较强。

4.鸳鸯红苋菜

湖北省武汉市农家品种,因叶片上部绿下部红而得名。叶片宽卵圆形,叶面微皱,叶柄淡红色。茎绿色带红,侧枝萌发力强,播种较稀时可多次采收嫩侧枝。早熟,从播种到采收40天左右。品质好,茎、叶不易老化。在当地每亩约产2000千克。

§§§第五节茴香类型与品种

茴香别名怀香。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我国北方栽培较普遍。茴香因含苯甲醚、茴香酮等挥发油而具有特殊的香味,是重要的香辛蔬菜。嫩茎叶可做饺子馅,也可热炒、凉拌或做拼盘装饰;种子(果实)做调料及药用;茎秆可做五香粉。

茴香有小茴香、大茴香和球茎茴香三种类型。

(一)小茴香

植株较矮小,株高20~35厘米,全株有7~9片叶,深绿色。

叶柄短,叶间距离小。生长较慢,抽薹晚,香味浓。

(二)大茴香

株高30~45厘米,全株有5~6片叶,深绿色。叶柄较长,叶间距离较大。生长较快,春季栽培抽薹早。

(三)球茎茴香

又称结球茴香、意大利茴香、甜茴香。原产于意大利南部。株高50~70厘米,全株有7~9片叶,绿色,叶柄长,叶间距离比小茴香大。茎短缩,茎的上部叶鞘膨大,叶鞘基部抱合、肥大,形成扁球形球茎。球茎着生在短缩茎上,单球重300~500克。抽薹晚,产量高,耐热和耐寒力较强。质地柔嫩,纤维少,香味较淡。生长期75~120天。近年来我国一些开放城市已从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引进球茎茴香品种试种,并取得良好效果。球茎脆嫩,可炒着吃,球茎上的嫩叶可以做饺子馅。

§§§第六节茼蒿类型与品种

茼蒿,别名蓬蒿、蒿子秆、春菊。原产于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南北各地普遍栽培,食用部分为嫩茎叶,质地柔嫩,有独特的清香味,可热炒、凉拌、做汤,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绿叶蔬菜。

茼蒿有大叶茼蒿、小叶茼蒿、蒿子秆3个类型。

(一)大叶茼蒿

大叶茼蒿又称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叶片宽大,叶缘缺刻少,为不规则粗锯齿状或羽状浅裂。叶肉厚,嫩枝短而粗,纤维少,香味浓,品质佳,产量高。但生长较慢,生长期长,成熟期较晚。较耐热,耐寒力不强。

(二)小叶茼蒿

小叶茼蒿又称细叶茼蒿或花叶茼蒿。叶片狭小,缺刻多而深,叶片薄,叶色较深,嫩枝细,分枝多,香味浓,品质较差,产量较低。但生长快,早熟,耐寒力较强。

(三)蒿子秆

茎较细,主茎发达,直立,为嫩茎用种。叶片狭小,倒卵形至长椭圆形,二回羽状复叶。

§§§第七节叶菜类型与品种

叶菾菜又名根菜、牛皮菜、厚皮菜、光菜、菠萝菜。原产于欧洲南部。我国栽培叶菾菜的历史悠久。北方栽培较普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叶菾菜是春、秋两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同时,由于叶菾菜具有适应性广、耐热力强的优点,在城乡人民夏季的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夏季供应的绿叶蔬菜中的一员。

叶菾菜的叶部很发达,是主要食用部分,可以炒食、煮食、凉拌或盐渍。由于含有涩味,最好在沸水中烫漂3~5分钟,然后加调味品烹调。

根据叶柄及叶片的特征,叶菾菜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一)青梗叶菾菜

叶柄较窄,有长有短,淡绿色。叶片大,长卵形,淡绿色、绿色或深红色,叶缘无缺刻。叶肉厚,叶面光滑稍有皱褶。我国栽培的叶菾菜多属这一种。

(二)四季牛皮菜

重庆市郊区农家品种。叶簇直立,叶片绿色,卵圆形,长36~40厘米,宽20厘米,叶面微皱。叶柄绿白色,极肥厚。抽薹迟,采收期长,产量很高,为晚熟品种。

此外,北京根菾菜、华东绿菾菜、长沙迟菾菜、广州青梗歪尾等,都是当地的优良品种。

(三)白梗叶菾菜

叶柄宽而厚,白色。叶片短而大,有波状皱褶。柔嫩多汁,品质较好。主要有以下优良品种。

1.白梗著菾菜

叶簇半直立,株高50~60厘米,株幅60~65厘米。叶广卵形,全缘,淡绿色。叶柄长13~14厘米,宽4~5厘米,厚0.7~1厘米,白色。在我国南北各地广为栽培。

2.玉白菜

陕西农家品种。株高50厘米,株幅近67厘米。叶型大,先端圆,淡绿色,肥厚,宽23~34厘米。叶柄白色。高产,晚熟,品质好。

3.剥叶菾菜

浙江杭州市郊农家品种。植株直立,叶片肥大,叶面稍有皱褶,淡绿色,先端圆。叶柄宽而厚,白色。抽薹晚,生长期长,耐热。常进行剥叶采收。在我国江、浙一带栽培较普遍。

4.白秆二平桩

重庆市郊区农家品种。株高71厘米。叶片长卵圆形,长61厘米,宽32厘米,深绿色,叶面皱褶。叶柄扁平,白色,长18厘米。心叶内卷,相互抱合。

此外,长沙早菾菜、广州白梗黄叶莙菾菜、重庆白帮牛皮菜、南充卷心牛皮菜、云南卷心叶菾菜等,都是当地的优良品种。

(四)红梗叶菾菜

叶柄和叶腋均为红色。叶柄窄而长,腹沟明显。叶片淡绿色、绿色或紫红色,长卵圆形,叶面皱缩,全缘。耐热,品质好。由于色彩艳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优良品种有四川红牛皮菜、华东红菾菜等。在北方,红梗叶菾菜的栽培不太普遍。

§§§第八节芽苗菜类型与品种

芽苗菜指的是豆类、萝卜、苜蓿等的种子在遮光或者不遮光的条件下发芽培育而成的嫩芽苗。芽苗菜根据其利用的营养物质,可以分为籽芽菜和体芽菜两种。籽芽菜主要是利用种子贮藏的养分直接培育成嫩芽或者芽苗,这类芽苗菜有黄豆芽、蚕豆芽、绿豆芽、龙须豌豆苗、娃娃缨萝卜苗、紫苗香椿、绿芽苜蓿、鱼尾赤豆苗等。

体芽菜指的是以二年或者多年生的作物的宿根、肉质直根、根茎或枝条中积累的养分培育而成的嫩芽、芽球、幼梢或幼茎。这类芽苗菜包括在黑暗条件下以肉质直根为养分培育的菊苣,以宿根为养分培育成的蒲公英芽、菊花脑、马兰头等,以根茎为养分培育而成的芦笋、姜芽等以及以植株、枝条为养分培育而成的树芽香椿、枸杞头、花椒芽、豌豆尖、辣椒尖等。根据芽苗蔬菜产品的销售方式来区分,有离体芽苗菜和活体芽苗菜两种。离体芽苗菜是指在商品成熟时,切割其尖冶脑冶梢冶等离体的产品进行销售的体芽菜或者籽芽菜。活体芽苗菜指的是成熟的商品在整体或者成活状态下进行销售的芽苗菜。

离体芽苗菜经过采后处理技术,精致包装后进入超市或者商店,而活体芽苗菜因其鲜活的特点,直接进入饭店、酒店、批发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