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走商品农业之路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由市场决定生产已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已经出现了所谓“合同农业”、“订单农业”以及“名牌农业”等,都属于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的商品农业范畴。而特色农业,专业村,专业乡,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或多乡一品等都是从生产的单一环节讲的,这些提法也是正确的,但不能覆盖农业生产与经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户家庭经营的全过程。农户经营项目和产品的趋同性矛盾突出,且带有长官意志、政府难以超脱。极有可能“烂市”,卖难,伤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不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只管发展生产,自给自足,解决温饱,政府包揽的农业。现代农业不但要发展生产,更重要的是经营,形不成商品的农产品生产则是无效益的生产。因此,新形势下的农业必然是商品农业,农业发展的道路必然是商品农业之路。
2.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的视野必须着眼于世界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贸易日益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就看重我国需求量大且品种繁多的大市场,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竞争必将异常激烈。由于交通、通讯、信息技术以及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的发展,世界距离大为缩短,不但粮棉油及其加工产品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可以运到需要的市场销售,而且鲜活水果、蔬菜、肉食品、鱼类、花卉等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运抵世界各地。农业生产与经营的立足点不再是封闭的狭小空间,而完全是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化生产与经营行为。迫使我们不得不更新观念,按照商品规律组织农业生产。
3.人口城市化和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
从发展的趋势看,人口城市化是随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上升的,在一定程度上说,人口城市化水平是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我国解放初期,城市化水平仅10%左右,20世纪80年代初,“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经过了30年时间的发展,人口城市率才增加了10%,平均每10年增长3.3%。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人口城市率已接近30%,平均每10年增长5%,可见我国人口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城市化平均水平是48%左右,发达国家比例更大,我国还未达到平均水平。人口城市化对于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国民素质都有重要作用。现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如大力发展小城镇,改革城乡户籍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推进工业化水平等等。国家计委《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的报告提出:“争取‘十五’期末人口城市率达到35%左右”。即只用5年时间城市率提高5%,可见,21世纪的人口城市化速度显著加快。而城市人口的食品消费则主要依靠市场交换,从宏观上讲,农产品的商品率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商品化特征更为显著。
4.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农村经济问题,在计划经济和农产品短缺情况下,发展生产增加产量就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在计划价格的条件下,提高农产品价格也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近几年来,连年丰收,可农民却增产不增收,或增收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大多数农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仍然是来自种养殖业大宗农产品,如粮棉油,果蔬,肉禽蛋奶等。农民要从这些产品获得收入则最终要通过市场交换,只有把产品变为商品后才能实现收入。农产品结构性供大于求,部分产品卖难,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最终体现是农产品商品率低,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单纯的低水平的农产品总量扩大已经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所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是当前和今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5.西部大开发重在发展商品农业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人口密度相对不大,经济水平较低。虽然贫困地区大多在西部,占全国52%,但目前一部分已经越过了温饱线。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就不可能再是单纯的发展生产,增加产量,填饱肚子了,而新的目标则是为卖而生产,为赚钱而生产。因而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发展商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温饱,实现脱贫致富。
6.发展商品农业的总体思路
把商品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主导思想,按照商品农业的客观内在规律组织农业生产。从农业工作角度看,其主要的环节有三:
首先是抓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广大农村的通讯网络,采取国家扶持、鼓励、引导的方式力争30%~50%的农户通电话,80%的农户通电视,5%~10%的农户配备微机并联网,提高广大农民的市场信息意识,把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产品结构调整自觉不自觉的纳入国际、国内农产品大市场中,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由农民自主决定种什么?种多少?达到什么规格,什么要求,把政府从生产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充分尊重农民的种植养殖自主权。
第二是抓科技服务。推广农业科技和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是各级政府及其农业主管部门在发展商品农业中的重要职责。依照市场对农产品提出的规格要求,确定生产该产品所需的技术,包括品种、上市时间、规格大小、色泽、包装、运输方式等等,组织有关部门及农业科技人员有针对性的提供技术服务,如技术培训、咨询、引种、示范等,以及种子、饲料、肥、膜、药供应等。生产出与市场对路的、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提高商品化水平。
第三是抓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在我国农村基本政策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发展商品农业。如何弥补家庭承包经营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深层矛盾,必须实现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引导农民走上新的联合之路。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产品布局区域化、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相结合的新体制。对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发展商品农业的最佳组织形式。
七、种植业
即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就其本质来说,种植业是以土地为重要生产资料,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质中。它是一切以植物产品为食品的物质来源,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种植业特别是其中粮食作物生产的发展对畜牧业、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种植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大。正确处理种植业与其他各业的关系,正确确定种植业内部各类作物的种植比例是合理利用土地、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种植业是我国农业的产值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产业。
根据发展种植业的条件、种植制度、作物结构、生产布局和商品化程度,以及发展种植业生产的方向、措施,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并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中国农作物种植业区域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其中一级区分别为: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青藏高原青稞、小麦、甜菜区。
八、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
种植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
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
问题及解决措施: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九、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
1.水稻种植业
水稻种植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
问题及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成本高,耗能大。
3.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说的混合农业指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问题及解决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等。
十、畜牧业
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畜牧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①提供肉、奶、蛋类等动物性食品。②为工业提供羊毛、山羊绒、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③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④促进畜牧业投入品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⑤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⑥增加农民收入。⑦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⑧促进广大牧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畜牧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畜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在某些部门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中国的畜牧业在经历了40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按当年价格计算已达到26.6%。随着相对独立的畜牧业产业的出现,又开始分化出一个强大的工业部门,这就是为畜牧业及生产服务的各种畜牧业投入工业,包括:机器、设备、兽药、配合饲料等的生产,以及各种畜牧业产品的加工业,如肉类加工业、奶品加工业等。因此,广义的畜牧业还常常包括为其服务的农工联合企业,如各种畜禽公司、牧工商联合公司、配合饲料公司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畜牧业都很发达,除日本外,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为60%,英国70%,北欧一些国家80%~90%。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畜牧生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畜牧业的人均产量或产值,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途径包括:因地制宜地调整畜牧业结构,开辟饲料来源,改良畜种,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疾病,提高单位家畜的生产力;同时增殖家畜数量。
农区以舍饲为主的畜牧业称为农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的特点是:①以耗粮型畜牧业为主。家畜种类主要是消耗粮食较多的猪、家禽、役畜和山羊等,饲料来源是农产品、饲料粮、秸秆和野草、野菜等,并利用山坡和零星草地放牧。②兼用型畜牧业比较发达,如乳役兼用或肉役兼用的养牛业、养马业和养驴业等。③以舍饲为主。除了在农作物收获后进行短期茬地放牧外,其余时间均在畜舍内进行人工饲养。④饲料费用占的比重比较高,一般占畜牧费的65%以上。能充分实现农牧结合,经营管理较为细致,生产水平较高。经营方式主要是农家副业,还有国营牧场和畜牧专业户。目前农区畜牧业仍是中国畜牧业的主要部分。
在草原和荒漠地区,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称为牧区畜牧业。家畜主要是草食动物。经营管理粗放,农牧结合不密切,饲草供应季节性波动大,易受灾害性天气的威胁,家畜生产力低而不均衡。中国的牧区位于北部和西部边疆,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自治区,共有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0%以上,牧畜头数占全国牲畜总头数的22%。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天然草场;重点进行草原建设和其他建设,如开发水源,贮草备料,改善牧业生产条件;调整畜群结构,发展季节性生产,如羔羊当年屠宰,肉牛早期育肥屠宰,扬夏饱秋肥之长,避冬瘦春乏之短;农林牧结合发展;以及采取适用技术,加速技术改造等。
利用草地直接放牧牲畜,或将草地作为饲草刈割地以饲养牲畜的畜牧业即草地畜牧业。中国草地从植物群落着生的性质,可以分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三类;从草地的分布情况,可以分为北方草场和南方草山草坡两类。中国草地畜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草地资源退化,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除经营方式不够先进外,也与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有关。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途径是:①改良草地。②有条件的地方扩大人工种草。③建设牲畜棚圈。④加强服务体系建设。⑤改革不合理的流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