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居住的环境离不开水,不仅仅因为人们生产生活需要水,也因为正是水的存在默默地改善着我们的环境。没有水,生命会枯竭;同样,没有水,城市也会缺乏活力。因此,水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城市蓝化应该像城市绿化一样得到认可和实施。
五、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广义的生态文明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取得的成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我们必须尊重自然,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看到自然界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而且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因此,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诸阶段。反思人类发展史,虽然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文明的脚步却是以自然为人类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关系。
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当工业文明的巨轮驶入20世纪后半叶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对全球性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大量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其次,表现为我国的生态形势严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如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我们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其次要形成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意味着必须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行生态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也即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源于生态化的生活方式,而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所谓生态消费,又称生态文明消费或绿色文明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生态消费方式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适度的消费方式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它是只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排斥过度的物质消费,从而抑制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为宗旨的消费。绿色消费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再次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建立独立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能源紧张呼唤沼气时代
随着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出现,沼气、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再次被提上日程。沼气作为一种传统的可再生能源,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应用领域的拓宽和利用技术的日趋成熟,有重振之势。
在全球能源普遍紧张的情势下,沼气具备了极大优势。现在,正是沼气发展千载难逢的良机。
首先,沼气技术已日趋成熟。混凝土、玻璃罐、陶罐等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漏气等问题,而且很好解决了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产生沼气的问题。莱州市南关沼气站是国家农业部沼气示范工程,由于使用了济南十方环保公司生产的USR反应器,不再依赖地温的自我积累发酵产生沼气,而是采用了自动化生产方式——用泵打入原料、搪瓷罐保温发酵、贮气柜储气,既方便又安全。
其次,应用领域日渐拓宽。沼气不仅可以用于农村取暖、做饭、照明以及蔬菜温棚,而且已经开始向城市地区渗透,用于城市采暖等领域。南关沼气站每年可以产生大约25万立方米沼气,可供附近城市小区近400户居民常年使用。
再次,生产方式改变了,规模化的养殖场越来越多,为选址条件要求较高的沼气池提供了便利的原料渠道,有助于沼气大规模生产、走向市场化运作。比如莱州,现有存栏50头以上的猪场152个,完全可以配套建起50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而除了利用沼气本身,还可以向生态有机肥制造、农地浇灌、家畜养殖等产业发展,产生综合效益。
据介绍,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农业部利用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在全国369个县的2036个村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沼气项目,受益农户48万户。现在,我国已有8600多个村的农民用上了沼气。同时,一大批养殖场沼气站也在蓬勃发展中。
七、“绿色奥运”为未来中国的环保建设树立起标杆
“用电空中取,用水天上来,用热地下寻……”在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处处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
“连奥运馆区地面的砖,都充分考虑到雨水的渗透性!”北京奥组委工程和环境部副部长余小萱在给记者介绍北京奥运场馆中的绿色环保技术时,忍不住自豪地加了一句。
“这次奥运工程建设可以说是我们各项环保新技术应用的大全。在奥运历史上,这么多项新技术同时使用在奥运场馆中,可能还尚属首次。”余小萱说。
据了解,北京奥组委专门成立了“三大理念工作组”,通过6年多的努力,有625项新技术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其中体现绿色奥运的技术就有358项,大体上分为3个方向:水资源保护为121项,新能源利用项目69项,节能技术168项。
“这些新技术使用的种类、数量和规模都是空前的,一定会对我国的环保事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余小萱语气中充满自信。
作为北京奥运会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绿色奥运”一直是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中追求的重要目标。为了兑现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向全世界作出“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北京在几年来的筹备工作中一直坚持奥运筹备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把绿色奥运理念渗透到奥运会筹办和场馆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
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对水的节约、循环利用成为本次奥运场馆建设中最为优先考虑的问题。由于采用自然雨水采集、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等技术,使得奥运场馆区多年平均雨水综合利用率超过80%。作为国家游泳中心的“水立方”,就能通过雨水系统自动补充到场馆水体,加上场馆本身的中水处理系统,如此大规模的游泳场馆,就基本可以实现污水的“零排放”。
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绿色能源技术,使北京奥运场馆绿色能源提供比例高达26%以上,北京奥运场馆成为世界上利用太阳能发电量最多的建筑群之一,太阳能发电系统已在国家体育馆等七个奥运场馆中得到应用,年发电量达58万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近万人口一年的生活消费用电量,仅此一项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70吨。
除了北京,作为奥运会分赛区的青岛、天津、秦皇岛等城市在推进建设“绿色奥运”的过程中也注重细节。青岛奥帆中心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源热泵应用示范工程,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风能和太阳能路灯、中水回用系统等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为了保障奥运花卉的使用,天津早在2007年10月就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花卉“上街”试验,为“奥运花卉”在2008年8月绽放提供参考和借鉴;秦皇岛大力推进北戴河湿地恢复工程,确保奥运会足球比赛在绿色清新的环境中进行。
诸如此类的细节建设还有很多。奥运会期间,北京禁止土方挖掘、水泥搅拌和混凝土浇筑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奥林匹克中心区还将全部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动和氢燃料的环保车;严格控制用挥发性材料进行的室内装修。
可以说,奥运会筹备的7年,也是北京环境改善软硬兼施的7年,“硬”指的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比如空气、水、固废等方面的改善,“软”是指公众的环境意识的提高。
通过本次奥运的大型场馆建设,我国显然积累了大量绿色环保理念和操作技术。有大量中外的设计、建筑、施工、研究等多个部门的企业参与,其积累的大量新技术、新经验,无疑将为中国未来“绿色环保”理念的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八、绿色政府采购
绿色政府采购,是指政府采购在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应该从社会公共的环境利益出发,综合考虑政府采购的环境保护效果,采取优先采购与禁止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直接驱使企业的生产、投资和销售活动有利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从全球情况来看,世界各国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例很大,足以影响某些产品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取向。据统计,欧盟等发达国家政府采购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5%~25%。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政府采购蓬勃兴起,并成为引领可持续消费的首选手段;同时国际社会也不断关注如何借助于政府采购制度实现社会目标,如推进劳动保障和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等。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丹麦、荷兰、德国、韩国等,纷纷通过专门立法或政府令的形式强制推行或鼓励绿色政府采购。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我国政府正在生产、消费和贸易各领域积极探索和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2007年国务院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要加强政府机构节能和绿色采购,对部分节能产品由优先采购改为强制采购。自2006年底以来我国已连续公布两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将政府优先采购的环境标志产品从856种增加到282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