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的政策及实践相比,中国政府采购制度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绿色政府采购制度,几乎与国际社会同步建立,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中国政府采购规模年均增长率达到77.9%,尤其是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达到407.8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39.2%。有些地方政府如福建等省市,政府采购规模占当年财政支出的39.6%。由此可见,中国拥有着巨大的绿色政府采购潜力。
我们应采取顺应国际趋势、构建责任政府、稳步推进、和谐发展的策略,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绿色政府采购制度,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浅谈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今后15年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首先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继续把发展农业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约占世界22%人口的举世瞩目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农业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低,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多。虽然我国粮食总产1994年与1952年比,增长了3倍,但人口增长多,就增的粮食被新增人口所消耗,1994年人均占有量379k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农业的任务仍然艰巨。
为了摆脱我国农业的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投入,从根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首先,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提高防洪能力。我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河流中下游地区、分布着我国1/3耕地,居住着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可是,这些地区地面高程一般在江河洪水位以下,是历史上的洪涝地区,历次洪灾,都会给这里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1991年淮河大水,大片农田受淹,粮食大量减产,直接经济损失70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40年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和。随着经济的发展,洪灾损失虽不像贫穷地区闹水灾出现的灾荒现象,但损失会更大。因此,必须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在加高加固堤防、清除行洪障碍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的同时,兴建必要的骨干枢纽工程。提高防洪能力,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造安全稳定的条件。
其次,努力发展农业灌溉面积。我国灌溉面积49330万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3400万公顷,大面积的商品粮基地,粮田和经济作物高产区都分布在这里。每年实际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2/5,但提供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灌溉是确保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条件。从统计资料分析,1990—1994年,5年平均冬旱面积达1330万公顷多,特别是北方冬春连旱,而现有灌排基础施设老化失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在维修现有灌排设施,提高效益的同时,根据我国水土资源条件,适当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并发展节水灌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供水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峻。
第三,加速中低产田改造。据统计,全国共有易涝耕地约244600万公顷,盐碱地约73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黄河中游和西北内陆河流域,南方地区共有渍害低产田733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滨湖圩区。我国高中低产田之间粮食单产平均每公顷约相差1500kg,如果每公顷增产375kg,全国可增产1.5×1010kg~2×1010kg,如东北地区,对低洼易涝地进行整治,打井种稻,以稻治涝,生产优质大米,产量即可翻番,效益十分显著。因此,结合除涝改碱、治渍,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潜力很大。
第四,大力依靠科技兴农,我国农业生产要具有后继能力,更多地要靠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向现代农业迈进,一方面应注意研究和推广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各种优良品种和作物栽培技术,使农艺科学化,另一方面,必须继续发展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状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我国农业发展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阶段。
二、《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推进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明确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总结以往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特制定《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科技部、外交部、教育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制订的这个《纲要》,分为四部分,共计13000多字。
《纲要》总结了10年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规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
《纲要》指出,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仍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纲要》提出了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方面,纲要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及能力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
《纲要》最后指出,面对新世纪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了实现纲要中提出的各项目标,必须采取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手段,从加强部门协调、拓宽融资渠道、依靠科技支撑、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纲要》提出我国将在六个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
社会发展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资源保护方面,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
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能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
为了落实上述任务,《纲要》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一是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三是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全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五是运用示范手段,做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围湖造田和退田还湖
1.围湖造田
大量的围湖造田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长江流域就是个例子,解放以后长江中游大量的围湖造田,洞庭湖由原来的第一大淡水湖面积迅速下降。其他淡水湖的面积也迅速减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这些湖泊在水利方面起着接纳长江洪水的作用,湖泊面积的减小,直接导致了长江水没有足够的空间分流,很容易造成洪灾。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在迅速减少,仅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减少了543个。据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湖泊资料的统计,解放初原有湖泊面积达2.9万平方千米,到了20世纪80年代,保留的面积仅为1.9万平方千米,消亡了1万多平方千米的湖泊面积,素有“千湖之省”美称的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有1066个湖泊,目前仅剩309个湖泊。被誉为“水乡泽国”的江苏省境内水网密布,湖泊众多,自1957年以来,因围湖造田所削减的湖泊达1500多平方千米,消亡的湖泊已有40多个。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据统计,全国被开垦的湖泊至少有100多万公顷,损失淡水资源调节量350亿立方米。近些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建设的发展,流域用水量剧增,湖泊来水量减少,入不敷出,水位下降,面积缩小,致使一些湖泊消失,一些大湖面积也大为缩小。
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如: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46万多公顷,80年代增长到170多万公顷,90年代以来的八个年头里,除1993年外都大大超过80年代的水平。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
2.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洞庭天下水,鱼美稻粱肥。”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眼中,洞庭湖也许是中国最美丽的一个湖泊了。千百年来,洞庭湖一直以其秀美雄奇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为世人称道。作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之一,洞庭湖号称“长江之胃”。然而自上个世纪初以来,洞庭湖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痛苦嬗变,大规模的围湖造田等种种人为的破坏使得洞庭湖面积急剧萎缩,水患连年不断,湖区人民苦不堪言。
1998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在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使洞庭湖区重焕青春。短短五年之间,洞庭湖面积出现首次恢复性增长、蓄洪量大大增加、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三十多万湖区农民远离了水患之苦。对古老的洞庭湖和湖区百姓来说,这五年的巨变丝毫不亚于洞庭湖所经历的百年沧桑。
3.重现浩淼天下水
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洞庭湖自唐宋以来一直雄居中国五大淡水湖的“首席”。清朝中叶后,不断的围湖造田和日益严重的泥沙淤积使得“八百里洞庭”在五大淡水湖中退居第二,湖面面积仅剩下2740平方公里,调蓄洪能力减弱,洪涝灾害连年不断。
原本是一片烟波的南县地处洞庭腹地,两百年前还仅是零散落于洞庭湖中的几个小岛。后来因虎渡河、华容河的泥沙冲积,湖面渐渐缩小,至清代中期,淤成百里平原。1895年清政府在此设“南洲直属厅”,始成建制。从这一时期起,大量移民陆续涌进,南县围湖造田高潮迭起,村庄大量形成。截止如今,南县已是一个拥有1000多平方公里面积、60多万人口的湖区大县。一部南县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微缩的“洞庭围垦史”!
为了偿还“欠债”,湖区人民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华容县南靠洞庭,北依荆江,是典型的湖区县。同样由于围垦的原因,华容县在50年内消失了100多个大小湖泊。1996年,华容县团洲垸溃决,1998年小集成垸溃决,每次溃垸都造成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其状惨不忍睹。据统计,1996年至1999年洞庭湖区四年三灾,每次洪灾过后湖区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达数十亿元以上。
1998年后,洞庭湖被纳入国家治理大江大湖的计划之中,湖区开始了一项规模空前的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洞庭湖的命运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对这项浩大工程可以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八个字来形容。目前华容县已有55个堤垸实行了平退,退耕还水62平方公里,按1998年最高洪水峰值计算,可调蓄洪水2.24亿立方米。
浩大的平垸行洪工程给洞庭湖区带来的悄然巨变。往日的村庄集镇变成了水面,往昔的喧闹也为水鸟的阵阵啼声所替代。原本“十年九灾”的西洞庭围堤湖垸、青山湖垸等处,退田还湖之后已被列入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如今这些往日的重灾区已变成了一片片清澈浩淼的湖面,每到汛期,这里百鸟云集,蔚为壮观,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旅游观鸟。洞庭湖正在恢复其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