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下)
16802600000051

第51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0)

1993年初,考古学家在吉萨省的金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多个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记录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墓壁上有绘画,生动地展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这群古墓造型多样,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状,有的呈圆形拱状,有的是长方形平顶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种:土砖、玄武岩和花岗石。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有关金字塔建造者之谜将会进一步被揭开。1996年7月,埃及又决定开放位于开罗以南约35公里的达舒尔的4座金字塔。

这4座金字塔中有两座是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萨夫罗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独特,被称为“弯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为边长188米的正方形,高约98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每面具有两个坡度。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在施工时,先以54度的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后,又改为以43度的倾角继续向上建造,直至完工。这样金字塔的四面看起来便是弯曲的。为萨夫罗国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筑材料为颜色发红的石灰石,因此被称为“红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开罗西南吉萨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门卡乌拉金字塔底座时,偶然发现两尊罕见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发现与拉美西斯二世有关的文物。

新发现的两尊石像位于第三座大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旁,它们被雕刻在同一块石头上,高3.5米、重约4吨。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则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乌赫梯神像于一体。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约公元前1304—公元前1237年)。

吉萨金字塔属于埃及古王国(公元前3200—公元前2270年)时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则生活在埃及新王国(公元前1560—公元前1100年)时代。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人们揭示金字塔地区更多秘密。

近十年来,参观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内部湿度不断上升、化学物质增加,从而损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为了更好保护金字塔这一珍贵古迹,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为保护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开来的。建筑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金字塔依然给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许多科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前去观光游览。

狮身人面像

如果不游览一下金字塔,就说不上是到过了埃及。从开罗西行数公里,来到吉萨村,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便屹立眼前。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东侧,便是狮身人面像,它以诱人的魔力,吸引了各地的游客。

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来这里巡视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发现采石场上还留下一块巨石。胡夫当即命令石匠们,按照他的脸型,雕一座狮身人面像。石工们冒着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脸长五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一只耳朵,有二米多长。狮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斯”,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恐怖之父”。“怪物”——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头像,真的是以胡夫作模特儿的吗?

古埃及人很崇拜狮子,他们认为狮子是力量的化身,因此古埃及的法老把狮身人面像放在他们的墓穴外面作为守护神。

传说斯芬克斯常令过路的人猜它出的谜语,猜不出的人即遭害。

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四世(前1425—前1408年)年轻时曾做过一个梦,梦中斯芬克斯告诉他,自己不喜欢被埋葬在沙土中。图特摩斯成为国王后就下令把斯芬克斯周围的沙土清除,然后把他的梦记录在一块石头上,至今这块石头仍然在斯芬克斯的前足上。

斯芬克斯像雄伟壮观,它表情肃穆,凝视远方。当年土耳其人攻打埃及时,曾以斯芬克斯的鼻子和胡须做靶子打炮,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须现存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内。

如果你来到了狮身人面像,千万要等到晚上再走,日落之后这里会有声光表演,那代表了古埃及悠久历史的回想。

法国凯旋门

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凯旋门,是为纪念拿破仑一世1806年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奥俄联军而建的。1806年8月,按照法国建筑大师夏尔格兰的设计方案奠基建造,中间几经波折,时建时停,直到1836年7月29日才举行落成典礼。

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是一巨大方形建筑,从四面观看均为方形,而且每面都有拱门。正面的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凯旋门全部以石料砌成,呈乳黄色,建筑师夏尔格兰是仿照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设计的,但规模大了一倍多,是世界最著名的凯旋门。

这座凯旋门的前后左右、门内门外都布满栩栩如生的浮雕,浮雕以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历次战役为主题,凯旋门上的4幅巨型雕塑为:“马赛曲”、“1810年的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马赛曲”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吕德的传世杰作,这座浮雕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个展翅飞翔的自由女神,她披挂铠甲,右手执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前进;下部是一群手持刀箭的人们,簇拥在女神周围,个个洋溢着战斗的激情,有挥动帽子向女神致意的高卢人,有紧握剑柄的孩子,有奋力前进的老兵,有正在拉弓射箭的弓弩手,有吹着号角的号手……。“马赛曲”原名“莱茵军战歌”,1792年为保卫初生的共和国而走上战场的勇士们就是高唱这首战歌出征的。后来“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吕德借用这一曲名作为浮雕的题名,就是要表现法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在凯旋门拱门内侧墙壁上,刻有法国历史上百余次重大战役的名称和为法国立下军功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在凯旋门下,有建于1920年的无名烈士墓,里面埋葬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刻在地上的铭文为:“为祖国牺牲的法兰西战士在此长眠”。墓前点着长明灯,经常有人献上象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鲜花。

游人可以沿着一条螺旋形楼梯登上凯旋门,也可以乘坐电梯。凯旋门顶部是一个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有关凯旋门的历史图片和资料。站在凯旋门最高处平台上远眺四方,周围景色尽收眼底。

凯旋门是法国人民胜利的象征,每年法国国庆阅兵式及其他盛大的国家庆典都在这里举行,来访的各国元首也到无名烈士墓前来凭吊,凯旋门以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各国旅游者。

活的地质史教科书——美国大峡谷

美国大峡谷(GrandCanyon)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罗拉多大峡谷,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是地球上最为壮丽的景色之一。科罗拉多河在科罗拉多高原上共切割出19条主要峡谷,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其中最深、最宽、最长的一个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它全长44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峡谷顶宽6至28公里,最深处1800米。谷底水面不足1000米宽,夏季冰雪融水,水深增至18米,山石多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