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过好生命中的每一日
16804400000004

第4章 真正的智慧

智慧是什么?哪一类人才堪称为智者?有的说,它比宝石的价值还高,也有的说,智慧的价值,胜于世上已开采的全部黄金。所以我们一生的真正目标,是要理解一切、求取智慧。

那么,什么叫做理解呢?那就是要看到事实表面以下那一层的真谛,也就是要弄清楚支持和维持这一事实的因素。理解力可以追踪到万物的源头。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事实的真相,还可以了解事实的成因。

我们一般人只能看见旁人在做些什么,可是有智慧的人却能观察到为什么那些人要这样做。正是这样洞察入微,便产生了体谅、怜悯和仁慈。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

只有有智慧的人才知道自己懂得很少。旁人都很无知,可是却不知自己的无知。至少我已学到,我实在不知道。

总之,我们真正懂得的是何等之少!我们常常引以自夸的智慧,实在不过是广漠无垠的黑暗中的一束小小的、闪烁的火花。我们学得愈多,便愈会觉得这一世界的神奇。可是,如果我们有智慧,我们就会懂得,这些神奇便是真理的影子。

我们的年纪愈大,智慧便会随着增加,对万事的探索也会愈益减少,不过信心倒愈会增强。科学的目的就是探索如何运用万物,但不一定要把每一件事情的底细都弄得十分清楚。爱迪生知道如何运用电,至于电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东西,他也不是100%地了解。

没有人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这么一回事,生命的精髓就同生命的来源一样神秘。

我们会默想百合花的奇妙,为它的艳美而惊叹,可是确实不知道它是怎么样长起来的。为什么百合花是白色的,而紫罗兰却是浅紫色的,玫瑰花是红的?候鸟为什么会定时搬迁?鸽子没有指南针,怎么能在千里以外飞回自己的巢屋?天性究竟是什么?星球与星球之间有些什么物质?难道是一片真空吗?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的一片雪片,即使是诗人也难以想像,怎么会有这样精致的几何图形?

一个有智慧的人,心头都保存着一片好奇心。面对许多伟大的问题,我们仅仅找到一点圆滑巧言的答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有智慧的人会思想、会探索,会去发掘事物的本质。有智慧的人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由于他们对万事万物感到惊奇,他们也心怀谦卑。

所以智慧不止于小聪明,也不止于机敏,也不止于知识。美国总统林肯当时所组成的内阁中,每一位成员都自以为比林肯还要伟大。林肯正是通过他应对成员的方法显示了他的智慧。

聪明人在短时期内可能很有收获,可是却会带来无穷的创伤。机敏的人如果只靠一点小聪明,他们也许能在某一次交易中得到点便宜,可是最后仍将一败涂地。

假使林肯总统只有那么一点小聪明和机敏,他可能只是一个好政客,却不会是一个好政治家。林肯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集中于一个目标——挽救当时的各州联盟。他从不偏离这个长时期的目标。旁人的手段、恐吓和捉弄都不能教他改变自己的初衷,他就在这种种复杂和要求妥协的气氛中,注视着自己的惟一目标,一直坚持下去。他是从西部来的硬汉,困苦打不倒他,旁人的讥讽诡计也难为不了他。他在平时的作风中体现了自己“悲悯世人,对任何人不怀恶意。”正当这个世界需要他的时候,他怀着悲天悯人的心情,跳上了他的战车。这个世界不需要巧言令色的聪明人,而非常需要像林肯那样的人。

我们的聪明是很脆弱易碎的,但真正的智慧却不容易破碎。我们都被小聪明所害,因此惯于献假殷勤、浅薄、空虚。我们需要的人,要具备信、望、爱的真智慧。

也许最后东方和西方有智慧的人们会结合起来。那时,他们的智慧将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