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神奇的24堂课
16805900000013

第13章 梦想家时代已来临

我们如今生活的年代之所以是一个发明众多神奇的年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其重要原因,而精神科学却开始踏上一条潜力无人能够预测的大道。

本周寄语

我们如今生活的年代之所以是一个发明众多神奇的年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其重要原因,而精神科学却开始踏上一条潜力无人能够预测的大道。

迄今为止,精神科学一直是被无知者、迷信者和神秘主义者踢来踢去的“皮球”,但如今人们开始只对明确的方法和经验实践检验的事实感兴趣了。

我们开始懂得:思考是一个精神过程,远见和想象要先于行为和事件。我们知道梦想家的时代已经来临。赫伯特?考夫曼先生的以下一席话就对这种关系感兴趣。

“他们是缔造卓越的建筑师,他们的远见位于灵魂之中,他们透过层层面纱,穿越重重疑虑的迷雾,穿透未来的时代之墙。装甲车轮、钢铁碾过的痕迹、涡轮式螺旋桨,在他们用于编织神奇帷幔的‘织布机’上来回穿梭。作为帝国的缔造者,他们曾经为比王权更大的目标而战,曾经为比王座更高的位置而斗争。你们的家园建造在一个梦想家发现的土地之上。它的壁画是对一个梦想家灵魂的洞察。

“他们是为数不多的精英分子——是前进道路的开拓者。墙壁塌陷了,帝国陨落了,浪潮从海面席卷而来,冲垮了建立在岩礁上的城堡。退化的民族从时代大树的主干上坠落下来,存活的只有梦想家制造的一切。”

即将开始的第13周章程将讲述为什么梦想家的梦想能够成真。这一章解释了因果法则,这是梦想家、发明家、作家和金融家将自身愿望变成现实的法则。它解释了这样一条法则:通过它,在我们头脑中描绘的理想最终都会成为我们手中的现实。

1.正如事实证明的那样,通过对那些不常出现且能够涵盖特例的现象进行概括,科学可以找出对日常事实的解释。这种探索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成为一种必要的行动。由此可以推断:火山爆发证明了在地球内部始终有热能在不断活动着。

2.由此可以推断:闪电表示有一种微妙的力量在始终不停地忙于改造无机界。考虑到如今几乎已经听不到的某种语言曾经在许多个民族之间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可以断定,在西伯利亚发现的一颗巨牙或在地表深处发现的一块化石,可能记录着过去多个时代的地球进化史,并向我们阐释如今所栖息的高山和峡谷源于何处。

3.通过此类方式,对那些罕见的、奇异的或涵盖各种特例的事实进行概括,便成为指引归纳科学所有发现的“魔针”。4.这种方法以推论和经验为基础,因此它能消除迷信、先验和惯例。

5.弗朗西斯培根提出这种研究方法以来,已经过去了200多年。文明国家将国家繁荣昌盛的大部分原因和知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都归因于这种方法的帮助。这种方法能够使思维超脱狭隘的偏见,以它命名的理论要比通过最尖刻的讽刺命名的理论都更为有效。这种方法使人们通过做实验,要比通过展示人类最可怕的无知,更能使人成功地将注意力从虚幻转向现实;这种方法使人们通过开明的态度和对有益发现的预见性,要比高谈阔论更能有效地培养我们的发明能力。

6.培根的方法抓住了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的灵魂和主旨,并通过另一个时代所提供的新的观察方法,将它们付诸运用,从而在茫茫的天文学空间中、在胚胎学极其细微的卵中、在地质学混沌的年代中展示了一个神奇的知识领域。这种方法揭示了脉搏跳动的规律性。而所有这一切,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永远也无法揭示、无法分析。它将此前未知的元素与物质联系起来,这是经院辩证法无能为力的。

7.它能延长寿命,能缓解痛苦,能解除疾病,能使土壤更加肥沃,能使水手有新的安全,能通过在“不知”和“知之”之间搭建桥梁来跨越巨大河流,能引导霹雳从天上来到地下,能用白昼的光彩照亮黑夜,能拓宽人类的视野,能使人的肌肉力量成倍增加,能加速人的移动,能消灭距离,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使商业快递更加便捷。它能使人探知大海的深度,能使人遨游九天,能使我们安全地穿越地球每个不安全的角落。

8.所以说,这才是归纳的真正实质和能力。但是,人在归纳科学中取得的成功越显著,这一学科的主旨和事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它要求我们必须仔细、耐心、精确地观察,要求我们在斗胆表述某一条普遍性法则之前,首先要利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和资源分析毫不相干的事实。

9.因此,要想搞清电机在各种情况下运转时火花飞溅的方向,就应该壮起胆请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在风中飞行的方向,来解释闪电的实质。要想搞清物体下落的方式,就应该请伽利略介绍物体下落所遵守的定律。有了牛顿的帮助,我们也许敢于询问月亮是什么力量抓住了它,使它和地球保持固定的距离。

10.简言之,有了我们赋予真理的价值,有了对稳步前进、整体推进的希望,我们就不会允许独断专行的偏见去忽视或损毁不愿意看到的事实,而是将科学的上层建筑建立在广泛、不变的基础之上,使人类不仅充分关注最常出现的现象,也能充分留意那些最孤立的现象。

11.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搜集到日益增多的素材,但是积累的事实对于解释大自然现象的价值,却无法取代对个别现象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既然我们对那些极为另类者身上的有益品质给予高度评价,那么自然哲学就应该赋予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却无法解释的惊人现象以不凡的重要性。

12.既然如此,如果我们发现某些人似乎拥有不寻常的力量,我们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首先,我们也许不认为他们身上的力量不平凡——其实这不过是承认我们孤陋寡闻。因为每一个诚实的观察者都会承认天地间始终在发生许多奇异的从而无法解释的现象。然而,那些对思想的力量极为了解的人并不认为这些现象无法解释。

13.其次,我们也许会说这些品质的出现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但是,对自然法则的科学理解使我们相信:世上根本没有超自然的力量。每一种现象都是某个明确而确定的“因”带来的“果”,而这个“因”便是永恒不变的法则或原则。无论法则起作用的原因是有意还是无意,其准确性都永远不会变。

14.第三,我们也许会说有些事应该“避而不谈”,说某些东西我们不应该知晓。这种回避态度一直用于对抗人类知识中的每一个进步。无论是哥伦布、达尔文、伽利略、富尔顿那样的人,还是爱默生那样的人,只要提出某个新观点,就立即会遭到奚落和迫害。如此,这种回避和对抗态度根本得不到人们认真的考虑。与此相反,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引起我们注意的每一个事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容易地辨认出这些事实所依据的法则。

15.我们将会发现,思想的创造力能够解释每一种可能的局面和经历,无论这些局面和经历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心灵方面的。

16.思想能够带来与主要精神态度相一致的形势和局面。因此,如果我们害怕灾难,由于恐惧是一种强有力的思想形式,所以灾难就必然是我们思考带来的结果。这种思想形式能够将我们多年的艰苦努力一扫而光。

17.如果我们思考某种形式的物质财富,我们就可以得到这笔财富。合意的局面可以通过专注的想法而产生。只要通过必要的努力,就能获得实现愿望所必需的环境。但是,有时候我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发现它们没有带来我们所期望的效果。也就是说,满足感只能昙花一现,甚至可能与我们预期的效果完全相反。

18.那么应当经过怎样的程序或方法呢?为了得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应该想些什么?你我所渴望的、我们所有人都渴望的、每个人都在追求的,其实就是幸福与和谐。要想真正获得幸福,我们就必须得到大自然能够给予的一切。如果我们自己幸福,我们也能使他人幸福。

19.但是,除非我们的财富、力量、意气相投的朋友、愉快的环境和充足的供给不仅能满足自身的必需,而且还能为那些需要的人带去舒适和奢侈,否则我们都无法幸福。

20.传统而陈腐的思想满足于我们自己有一份就行,但是如今人们的观点认为我们有权利得到最好、最优质的东西,认为“天父与我是一个人”;认为“天父”就是使万物繁衍生息的“宇宙思维”、造物主和“源物质”。

21.既然我们承认这从理论上讲千真万确,而且2000年来我们接受的一直是这样的教导,它是每一种哲学体系或宗教制度的核心本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生活中运用它呢?眼下我们怎样才能得出真实、有形的结果?

22.首先,我们必须运用所学知识。不运用知识,什么事也办不到。运动员也许一辈子都会阅读与体育锻炼相关的书籍或学习相关章程,但如果不投入训练、不释放自己的体力,他永远也接收不到任何体力。他最终接收的与开始付出的一样多,毫厘不差。但是,他首先必须付出。这一道理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得到的和付出的也一样多,但是同样必须首先付出。只要付出,我们就会得到成倍的回报,而且这里的付出不过是一个精神过程,因为思想是“因”、局面是“果”。所以,“付出”勇敢、振奋、健康或帮助的想法,我们就促使能带来相应效果的“因”开始运转。

23.思想是一种精神活动,因此具有创造性。但是请不要误解,如果不有意识地、有组织地、有建设性地对想法进行引导,再好的想法也是“空头支票”,这便是懒散的想法和建设性的想法之间的区别。前者只是对精力的耗散和浪费,而后者则意味着能真正取得无限的成就。

24.我们已经发现,我们得到的一切,都是通过吸引法则来到身边的。快乐的想法无法存在于不快乐的环境中,因此要想快乐,必须改变显意识,因为显意识改变了,适应改变了的显意识所需的一切条件就必须逐步改变,以便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25.通过创造一幅心像或理想,我们就在向创造万物的“宇宙物质”投射一种想法。“宇宙物质”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我们可以作为恰当的渠道,向“无所不知的宇宙”传令,从而使我们的需求具体化吗?有限的物质能够向无限的物质提供信息吗?这便是失败的根源——是每一次挫折出现的“因”。不错,我们承认“宇宙物质”的无所不在性,但是我们却没有觉察到这一事实:这种物质不仅无所不在,而且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因此,它能使我们一无所知的“因”自动运行。

26.承认“宇宙思维”的无限力量和无限智慧,是我们了解自身兴趣的最佳途径。通过这条途径,我们能成为一条渠道,使无限宇宙通过这条渠道实现我们的愿望。这表示,承认带来实现。所以,你本周的练习就是利用好这条原则。你是整体的一部分,而部分与整体在种类和品质上必然相同,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二者规模和程度上的不同。你必须承认这一事实。

27.当这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开始渗透到你的意识中时,当你真正意识到你(不是指你的肉体,而是指“自我”——善于思考的精神之“我”)是伟大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部分与整体在实质、品质和种类上都完全相同,造物主不会创造任何与自身不同的事物时,你也能够这样说:“天父和我是一回事。”你将开始了解已经放在你手中任你支配的美、高贵和超凡的机遇。

增加我心中能发现我真正兴趣所在的智慧吧!使我的决心更加坚定吧!只有这样,我才能在智慧的指使下明智地行动。

——富兰克林

本周章程学习指导

1.自然哲学家通过什么方法获取并运用知识?在斗胆表述某一条普遍性法则之前,首先要利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和资源,仔细、耐心、精确地观察毫不相干的事实。

2.怎样才能确保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不允许独断专行的偏见去忽视或损毁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3.哪些事实的重要性最不平凡?

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却无法解释的惊人现象最不平凡。

4.这条原则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建立在推论和经验的基础之上。

5.它能摧毁什么?

迷信、先验和惯例。

6.这些法则是怎样被人发现的?通过对那些不寻常、很罕见、奇怪而又能涵盖各种特例的事实进行概括,可以发现这些法则。

7.我们怎样解释日常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既奇怪又无法解释的现象?

通过思想的创造力来解释。

8.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了解某个事实时,我们可以肯定它是某个明确的“因”带来的结果。可以肯定这个“因”今后仍然会以不变的准确性继续起作用。

9.懂得这一点有何结果?它能解释出现每种可能的条件的“因”是什么,无论这些条件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心灵方面的。通过承认这一事实,即了解了思想的创造性本质,我们就与无限的力量发生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