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神奇的24堂课
16805900000014

第14章 思想的创造力

如果你否定让你不满的环境,你就在从这些环境中撤出思想的创造力。你将它们齐根斩断。你在逐渐耗尽它们的生命力。

本周寄语

你从自己至今的学习中已然发现:思想是一种精神活动,因此具有创造力。这并不是说只有部分思想具有创造力,而是说一切思想都具有创造力。同样一条原则也可以通过否定过程,以一种消极的方式起作用。

显意识与潜意识只是与一种思维相关的两个行为阶段。潜意识之于显意识的关系,就好比我们所看到的风向标与大气的关系。正如大气的最小压力会促成风向标的行为一样,显意识思维持有的最少想法,也会在你的潜意识思维中导致行为,而这种行为的程度与作为思想标志的情绪的深度和思想沉溺其中的强度严格成正比。

由此得出结论:如果你否定让你不满的环境,你就在从这些环境中撤出思想的创造力。你将它们齐根斩断。你在逐渐耗尽它们的生命力。

请记住:成长法则必然支配客观世界中的每一种表现,以便对不合意环境的否定不会带来迅即的变化。一棵植物在齐根被斩断之后,仍然可以被你看见一段时间,但是它会慢慢地枯萎并最终消亡。所以,将你的思想从对不合意环境的思考中撤出来,将会逐渐而必然地终止这些环境再度出现。

你将看到,这恰恰是我们通常喜欢采用的另一过程的反过程。所以,它对于通常采取前一过程的人来说,肯定有丝毫不差的反效果。多数人都专心致志地思考不合意的环境,从而赋予这一环境以衡量能量和活力的尺度,而这种尺度恰恰只会让不合意的环境更加不合意。

1.一切运动、光、热和色都源于“无限能量”。“无限能量”是“因”,能带来许多“果”。不过,“无限能量”这种“因”并不受到“果”的局限,而是超越了“果”。这种“宇宙物质”便是一切力量、智慧和智能的源泉。

2.承认了这种智能,你就使自己通晓了思维的品质,并通过这种了解与“宇宙物质”相接近,并让它与你的日常事务和谐地联系起来。

3.这一点连最见闻博广的自然科学导师都没有尝试过——它是一个他们尚未开始探索的发现领域。实际上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曾经抓住过它的第一缕亮光。智慧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其实和力量、物质一样,是存在于眼下、存在于四处的,但是他们似乎对此毫不知晓。

4.有人会说,如果这些原则是正确的,为什么我们没有展示它们呢?既然这条基本原则显然没有错,为什么我们得不到恰当结果?其实我们得到了。我们对这条法则的理解以及合理运用这条法则的能力,决定着得到的结果,二者之间严格成正比。如果没有人发现电学原理,没有人教我们怎样正确用电,那么支配发电的法则就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结果。

5.这种理解与运用使我们与所处的环境有了一种全新的联系,为我们开启了以前从未梦想过的无限潜力的大门,而法则的严整有序性,自然要求我们怀有新的精神态度。

6.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法则起作用的原理是可靠的、合理的,它内置于万物本质当中;但是,这种创造力并非源于个体,而是源于作为一切能量、一切物质之源泉的宇宙,个体不过是用于分布这种能量的渠道而已。个体是宇宙用来形成各种联合的手段,而各种联合的累积便形成了现象。

7.我们知道,科学家能将物质分解为数不清的分子,然后又将分子分解成原子,将原子分解成电子。把包含了装有保险丝的硬金属电路放到高真空玻璃管中,可以产生电子。这一发现无可置疑地证明这些电子充斥在所有空间,证明它们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它们充斥在一切物质体中,占据了被我们称为“真空”的全部空间。可以看出,这便是万事万物得以生生不息的“宇宙物质”。

8.电子除非在某种外力的引导下,累积成原子和分子,否则电子永远都还是电子。这种指导者便是思维。许多电子围绕着一个力量中心旋转,便能组成一个原子;原子通过极其有规律的比例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分子,而这种彼此结合的行为又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化合物的联合和累积又构建着宇宙。

9.我们已知的最轻的原子是氢原子,但就是氢原子,却比电子的重量重1700倍。汞原子要比电子重30万倍。电子带有纯粹的负电荷,由于电子具有与宇宙中的所有其他能量(如热、光、电和思想)一样的位速,即每秒钟189380英里,因此这里根本不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查明光速的方式很有意思。

10.光速是丹麦天文学家娄米尔于1676年通过观察木星上的月食现象发现的。当地球离木星最近时,月食出现的时间要比计算的时间快8.5分钟左右,而当地球离木星最远的时候,月食出现的时间要比计算的时间慢8分钟左右。娄米尔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光需要17分钟从木星穿过地球运行轨道的直径,而这一直径就表示着地球与木星之间距离上的差异。之后,这一计算法得到确认,从而证明光穿行的速度约为18.6万英里/秒。

11.电子在体内以细胞的方式展现,其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智力足以使它们在人体的物理结构中完成自己的使命。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有的细胞可以独立运行,而另一些细胞则联合起来运行。有些细胞忙着构建组织,而另一些细胞则忙于形成人体必需的各种分泌物。有些细胞充当着物质的载体,有些细胞则担当“外科医生”的角色,其任务就是修复受损的组织,另一些细胞则是清除废物的“清道夫”,还有一些细胞则在随时准备抵抗外侮或细菌大家族中不受人欢迎的其他入侵者。

12.所有这些细胞都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运动,每个细胞都不仅是一个活跃的有机体,还具有充分的智能使自己承担分内职责。它还具备足够的智能贮存能量,使自己“长生不老”。因此,它必须获得足够的养料。人们发现,它在选择养料时甚至能依靠自己做出抉择。

13.每个细胞都要经过出生、自我复制、消亡、被吸收的过程。保持健康、维持生命本身取决于这些细胞的不断再生。

14.因此显然可以看出,身体中的每个原子都具有思维。这种思维是消极思维,是个体的思考能力使它变成积极思维,以便个体能控制这种消极的思维。这是对玄学疗法的科学解释,能使每个人理解使这种不凡现象出现的原则。

15.我们称这种包含于体内每个细胞中的消极思维为潜意识思维,因为它在不需要我们对其有意识地了解的情况下即可起作用。我们发现,这种潜意识思维能够对显意识思维的意志做出反应。

16.万事万物皆源于思维,表象只是思考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本身并没有来源、永恒性或事实性。思想可以创造事物,也可以清除事物。

17.像在自然科学界那样,在精神界,我们也可以做实验。实验后的每次发现都能使人升华一步,从而离自己可能的目标更近一步。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是自己一生中所持想法的反映。这种反映体现在他的脸上、形体上、性格和环境中。

18.在每个“果”的背后都存在一个“因”。如果我们追寻“因”的起点,就会发现这条线索的终点是创造性原则。如今这方面的证据已经非常完整,从而使得这条真理已为人们广泛接受。

19.客观世界是由一种看不见的、无法解释的力量控制的。此前,我们一直将这种力量拟人化,称其为“上帝”。然而,如今我们已经学会了将其奉称为“普遍本质”或世间万物的原则——“无限思维”或“宇宙思维”。

20.无限而无处不在的“宇宙思维”拥有无限资源可以任意支配。当我们想起它也具有无处不在的特性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回避这一结论,我们肯定是这种思维的体现或展示。

21.承认并理解潜意识思维的资源,就能发现潜意识和宇宙之间的唯一区别便是程度的细微差别。它们之间的差异如同一滴水与大海的差异。它们的种类和品质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程度。

22.你能意识到这一重要事实的价值吗?你懂得承认这个惊人事实能使你与“万能的宇宙”发生联系吗?既然潜意识思维是联系“宇宙思维”与显意识思维的纽带,那么显意识思维便可以有意识地提出今后供潜意识思维实施的想法,因为潜意识思维是与宇宙具有同一性的思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限制潜意识思维的行动,这一点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23.对这一原则的科学理解能解释为什么通过祈祷的力量可以获得神奇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并不是通过对天意进行具体分配而得出的,恰恰相反,它们是运行某个完美自然法则得出的结果。因此,这种结果既不具有宗教色彩,也没有什么神秘性可言。

24.然而,尽管错误的思想必然带来失败,却还有许多人没有做好为了正确思考而进行严格训练的准备。

25.思想是唯一的现实,形势不过是思想的外部展示。由于思想可以改变,一切外在或物质的条件必然也可以改变,以便与创造这些条件的主人(即思想)统一起来。

26.但是,思想必须棱角分明、确切稳定、始终不变,你不能进一步退两步,也不能用一生中的20年时间用于构建消极的条件(这一条件是消极思想带来的结果),然后又指望仅花15分钟或20分钟去正确思考,便能让所有这些消极的条件全部无影无踪。

27.如果你接受严格训练(这是使你的人生发生根本转变所必需的条件),就必须在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之后谨慎地行动,之后,你必须不让任何事情干扰你的决定。

28.这种训练、这种思想转变、这种精神态度不仅会给你带来幸福安宁必不可少的物质,而且会从总体上给你带来健康与和谐的环境。

29.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左右逢源,就必须首先树立和谐的精神态度。

30.你的外部世界是你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31.你本周的练习是专注于“和谐”。我说专注的意思完全表现为这个词的全部含义,即深深地、诚挚地集中精力,你除了“和谐”什么也意识不到。不要忘了,我们都是通过实践来学习的。只是阅读这些章程只会使你一事无成;只有付诸实际应用,才有真正的价值。

本周章程学习指导

1.一切智慧、力量和智能之源是什么?

是“宇宙思维”。

2.所有运动、光、热和色都从哪里而来?从“宇宙能量”中来,“宇宙能量”是“宇宙思维”的一种体现。

3.思想的创造力从何而来?

从“宇宙思维”中来。

4.什么是思想?

思想是运动中的思维。

5.宇宙的形式是怎样分化的?个体是宇宙用来形成各种联合的手段,而这些累积和联合又导致现象的形成。

6.这种情况是怎样实现的?个体的思考能力,是指他遵照宇宙行事并将“宇宙思维”体现出来的能力。

7.就我们目前所知,宇宙的最初形式是什么?

是电子,电子充斥于所有空间。

8.万事万物皆源于何处?

皆源于思维。

9.思想的改变会带来什么后果?

带来形势和环境的变化。

10.和谐的精神态度会带来什么后果?

人生中和谐的形势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