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己拯救自己
16806000000013

第13章 勤奋和毅力(1)

人生中最伟大的成就通常都是通过简单的方法获得的,那就是履行普通人的道德品质。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关心、需要、责任,这样的生活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足够的机遇。生活中经受的最大挫折,也能为真正的劳动者提供努力和自我发展的足够空间。人类通往幸福的道路就是不断好好工作,自古以来都是如此。那些最有毅力的人,最真诚工作的人,通常就是最成功的人。

人们总是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其实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那些对实际生活有所了解的人可以发现,幸运通常伴随于那些努力勤奋工作的人的身边,就像海风和海浪总是伴随在航行者的身边一样。在对那些获得了最伟大成就的人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些常规的品德才是获得成功最有用的东西——例如,常识、注意力、勤奋以及毅力。虽然,有了这些品德并不一定成为天才,但是最有成就的天才也不会鄙视这些品德。最伟大的人通常不相信天才的存在,他们认为,天才只不过是普通人中有些学识、但是非常努力的成功人士。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师、也是一所学校的校长认为,天才是经过不断努力而诞生的。约翰·福斯特认为,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布丰认为天才“就是忍耐力”。

天才就是勤奋

牛顿可以说是人们公认的最智慧的天才了,但是当被问到达成这些伟大发现的方法、途径时,他很谦虚地说:“通过对它们的不断思考。”另外一次,他这样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我一直都在思考我的研究课题,直到曙光渐渐扩散、完全天亮的时候。”这就是牛顿的例子,其他例子同样说明,任何伟大的成功都是靠不断的勤奋和坚忍的毅力获得的。他们将娱乐时间都用到了研究上,从一个课题转到另一个课题。

本特利教授这样评价自己:“如果说我为公众做了点事情的话,那么这些都是我勤奋和耐心思考的结果。”另一位哲学家,开普勒在提到他的研究成果时,认为“不断地思考就会有深入的结果,我会用全部的精力来思考一个课题。”很多非凡的成就都是刻苦努力和坚持的结果,这使很多名人都怀疑究竟天才是不是真的具有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独特的天资。伏尔泰认为,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非常微妙。贝卡里亚甚至认为,所有人都能成为诗人或演说家,而雷诺认为,所有人都能成为画家和雕刻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些愚蠢的人也许就不会那么傻了,卡诺瓦死的时候,有人问他哥哥,是不是“他要继续他的事业!”洛克、赫尔维蒂斯以及迪德洛特都认为所有的人都有同等智慧,都能成为天才,而且按照智力规律来说,有些人所作的事情是其他人也能在相同的条件下做到的,只要他们有相同的追求。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最著名的天才都是非常用功的,但是,很显然,如果没有心智方面的资质,即使有再多的努力也无法诞生莎士比亚、牛顿、贝多芬和迈克尔·安吉洛。

化学家道尔顿曾批判过对他的“天才”称呼,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所有成功都简单的归咎于勤奋和积累。约翰·亨特是这么说自己的:“我的脑子就像一个蜂窝,虽然外面看起来又吵闹又混乱,但实际却是很有规律和规则的,食物(成果)来自于辛勤的劳动,来自于大自然最精华的采集。”实际上,当我们看伟人们——著名的发明家、艺术家、思想家和各行各业的工人——的自传时,就可以发现,他们都将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勤奋。他们都是一些极有成就的人,可以说把所有东西都变成了金子——甚至是时间本身。老前辈迪斯雷利认为成功的秘密在于对课题的精通,而要精通课题只有不断地勤奋的努力和研究。

因此,为世界做出最伟大贡献的人未必是天才,严格地说,是那些具有极强而普通的天赋,又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人都不是极富天赋、天生聪颖、具有杰出品德的人,与之相反,他们都是些孜孜不倦地工作的人,不管他们属于哪一行业。“哎呀!”一个寡妇提到她非常聪明但不够努力的儿子时说:“他就是没有坚持的天赋。”有了坚持不懈的努力,那些天赋一般的人,哪怕是比较迟钝的人,也可以通过勤奋超过那些有天赋、却不懂得勤奋的人。意大利有一句格言:“走得慢的人,却走得长久,走得远。”

所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工作质量,要不断地培训以提高自己。当你做完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我们必须不停地重复再重复,待你下了足够的工夫后,事情就变得容易了,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世上没有不经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相反只要努力就没有不能完成的事情。

小罗伯特·皮尔从小养成了早起和重复的习惯,这些品质虽然也是普通人能够养成的,却为他成为上议院的议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他们家还住在德雷顿马纳,他的父亲每天都会在吃饭的时候让他即兴讲一些东西,皮尔就说一些星期天做礼拜时听到的说教。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进步,久而久之,这种习惯产生了很大的效果,后来他能够将整篇说教,一字不漏背出来。后来在挨个回答议会反对派的提问时所表现出来的回答艺术,简直是无与伦比,他表现出的精确记忆力,就是在他父亲的要求下,在德雷顿郊区教堂里训练出来的。

实际上,不断的勤奋对普通事情产生的影响是惊人的。拉小提琴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它需要多么长久、艰辛的练习啊!有一次,一个年轻人问吉雅迪尼,练小提琴需要多长时间,他回答说:“每天12个小时,连续练习20年。”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女配角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小角色演出,才能在最后发出闪光点。塔格里奥尼在准备晚上演出的时候,通常要接受他父亲2个小时的严酷训练,直到最后筋疲力尽地躺下,但是还要脱衣服、洗漱,简直到了没有感觉的地步。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才能确保她在演出中灵活而又有深度的表演。

显著的进步都是慢慢地获得的。一夜之间不可能成就大事业;我们要耐心地努力,满足于渐进的进步。曼斯特曾说过,“成功最大的秘诀在于知道如何等待。”在收割之前,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先有播种,而且中间通常还要等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要信心十足,并且耐心等待;最好的收获通常都成熟得比较缓慢,但是它是值得等待的。东方国家有一句谚语:“时间和耐心能够把桑叶变成绸缎。”

工作时保持愉快的心情

当然,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工作时的心情愉悦。愉快的心情能够保证最高的工作质量,因为它能够赋予一个人极强的忍耐力。一位神父曾说,“如果你能控制9/10的脾气,那么你就能成为一名基督教徒”。同样,在实践中,愉快和勤奋构成了9/10的智慧。愉快是生活的内容,是成功的精神支柱,也是幸福本身;也许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清晰、轻松和明确的工作;精力、信心还有其他良好品德的养成都不能缺少它。西德尼·史密斯在约克郡的弗斯顿做教区牧师时,虽然他经常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职位,但是他在工作时的心情总是很轻松愉快,他做任何事情都有将之做到最好的坚定决心。“我决定,”他说,“去喜爱这项工作,调节自己去适应它,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比写信告诉上级,抱怨自己被埋没,像垃圾一样被遗弃还困难。”胡克教授为了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离开利兹时,就曾这么说,“不管我到哪里,我会尽我的全力做好手边的事情,如果没有事情可以做,那么我就找事情做。”

尤其是为公众事业所做的事情,更需要长久的努力和耐心,因为做这些事情的效果要很久才会体现出来,无法立即得到报偿。他们播撒的种子被隐藏在冬天的积雪下面,而在春天来临之前,农民们都在休息。并不是所有的公共事业家,都像罗兰·希尔那样,能够在他的生前见到他伟大思想的结果。亚当·斯密就是在昏暗的格拉斯哥大学研究大量社会改良措施的,他在那里的辛勤工作,为后来的《国富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作品写出来后70年,才开始有一些成果出来,而且还不是所有作品都获得了成功。

让生活充满希望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希望,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它将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一位伟大的但是可悲的思想家曾这么说,“我应该怎么办——我怎么才能变得快乐,”“我是不是一点都没有了希望·”传教士凯里是最豁达、最有胆量的人之一,因而也是最有前途的人之一。当他在印度的时候,一天中,有三个专家担任他的秘书还常常累得不行,他也只是在换岗的时候才休息,天天如此。凯里的父亲是一个修鞋匠,他有两个助手,一个是沃德的父亲,一名木匠,另一个是马莎姆的父亲,一个纺织工人。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斯兰建立了一所著名的学院;16个繁华的车站也同时建成;《圣经》也由他们翻译成16个国家的语言,他们为大不列颠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的精神革命播下了有利的种子。凯里从来不曾因为自己卑微的出身而感到羞愧过。有一次,在地方政府主管的办公室里,他偶然听到有一个反对他的官员,很大声地问另一个人,凯里曾经是不是一个修鞋的,“错了,先生,”凯里立即大声叫道,“他甚至只是个补鞋的。”凯里小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下面是他儿时的一桩轶事。一天,他在爬一棵树时,一脚踩空,摔到地上,腿摔断了。他不得不在家休养了几个星期,但是当他恢复到可以自由走路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来到那棵树下,爬上那棵树。要不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难保凯里能完成他一生伟大的传教士工作,而且,他做得相当出色,从来都不拖泥带水。

哲学家,杨博士曾有这么一句格言:“任何人都能做别人所做的事情”。他本人就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不畏惧的人,一旦他下定决心要攻克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关于他的这种个性,有一件小事为证,那是他第一次骑马的经历。那回他和巴克里先生的孙子,一个著名的运动员在一起,当时马夫把栅栏又提高了一些。杨想模仿他跳过栅栏,但他从马上掉了下来。他一句话都没说,又骑上马,进行第二次尝试,还是没有成功,不过这次他没有摔下来。第三次尝试,就成功了,跳过了栅栏。

泰姆学习蜘蛛的毅力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了,美国鸟类学家奥杜邦的轶事也同样有意思。他说:“发生在我200多幅创作的一次意外,几乎终止了我对鸟类学的研究生涯。提到这件事时,他说,我实在想不出其他的词语来代替毅力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它能够使人克服令人沮丧的困难。我在肯塔基州的亨德森住过几年,有一次出差要离开那里,离开前我仔细收起我的图片,把它们放在一个木盒子里,然后将它们安置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然后,我离开了几个月。当我回来的时候,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呆了几天之后,我把木盒子取出来,当时心情很兴奋,因为它们就像我的宝贝一样。木盒子打开了,但是,大家能够想像吗·一对老鼠在那里安了家,在那里生了一窝鼠仔,它们把我的图片咬得支离破碎!怒火一下子爆发了,我的整个神经都差点崩溃了。我睡了几个晚上,白天也晕晕乎乎,不愿意去想这件事情——直到老鼠强大的生命力唤醒了我。我拿起枪、笔记本还有铅笔,向小树林走去,心情愉快,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我感觉挺高兴的,因为我现在可以创作出比以前更好的画了,将近3年过去了,现在我的公文包又满了。”

靠非凡的意志力创造奇迹

牛顿也有相似的经历。他那只名叫“钻石”的小狗跳上他的桌子,碰翻了点燃的蜡烛,一会儿工夫,他那多年来辛勤计算的结果都被烧光了,这件轶事也早已为人所知了,也没有再重复的必要了。据说,由于损失实在太大,令牛顿悲痛不已,以至于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上议院议员卡莱尔的身上,他的《法国革命》也经历过这种灾难。他把著作借给一个文学界的邻居看。那个邻居随手把它放在客厅的地板上了,而且还忘了捡起来。几个星期后,卡莱尔去拿他的著作,因为出版社要拿去印刷。但是原来邻居家的全职保姆以为这本书是废纸,早已把它当作引火纸用了。这就是给卡莱尔先生的答复,我们可以想像他当时的感受。但是,除了接着写一本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于是他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开始写那本书。由于没有草稿,他不得不靠自己的记忆来一点点搜寻原来书上的事例、思想以及措辞,但是那些都早已忘得差不多了。加上第一本书的创作自然充满了乐趣,第二次重写的感觉就非常痛苦和无奈了。即便如此,卡莱尔仍以他非凡的毅力坚持了下来,表现了不可超越的意志力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