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己拯救自己
16806000000025

第25章 天赋与勤奋(5)

学校里所教导的即便是最细节的原则和最良好的培训,都不能够使一个人成为艺术家,除非他自己积极工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像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样,大多数人都要靠自学成才。普京从小就在他父亲的办公室里长大,学会了所有能够从一般的公式中学到的建筑知识,但他仍然发现自己所学的还是少得可怜;他必须从头学起,并且还要通过劳动这一门功课来达到。年轻的普京到处找普通木匠的活干,后来在一个女修道院的花园戏院里做木匠——一开始在舞台下面,后来在顶棚后面,然后在舞台上做。通过这种方式,他熟悉了工作的具体细节,并养成了自己独到的建筑品味,他对大建筑物运用的建筑手法多种多样,这在当时非常有名。当戏院进入停休期的时候,他就在行驶于伦敦和法国的港口之间的航船上工作,同时还经营一些比较有利润的生意。每一次登陆的时候,他总要去画一些古老建筑的设计图,尤其是那些途中经过的教会结构的建筑。后来,他还专程来到内陆去参观那些建筑,回家的时候总会带来一大堆的设计图纸。他就这样辛勤工作着,坚信最终一定会成功。

美丽的爱丁堡苏格兰纪念碑的建筑师,乔治·坎泊的事业生涯则表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在相同的道路上勤奋用功的例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在彭特兰山的南山坡上放牧的牧羊人。在这种寂静的田园生活中,坎泊并没有机会接触艺术,对艺术也没有任何思考。但是,当他10岁的时候,坎泊被他父亲的农场主送到了罗斯林,那里美丽的城堡和教堂给他留下了生动且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太着迷于这些建筑结构了,他请求他父亲让他从事建筑这一行。后来他父亲就把他送到临村的一个木匠那里当学徒。学徒期满后,他来到加拉沙尔找工作。当他背着装满工具的行囊步行在特威德乡下的时候,一辆马车在艾里巴克塔附近的地方超过了他;在主人的要求下马车夫停下车来,问他要去哪里,当知道他要去加拉沙尔的时候,就邀请他坐上车,以便把他送到那里。

后来坎泊才知道,车里的主人就是斯科特·华尔特先生,作为当时的郡长,他因公事出差到塞尔寇克郡去了。当坎泊在加拉沙尔工作期间,他经常有机会去参观梅尔罗斯、德莱堡以及雅德堡修道院等建筑,他仔细地研究了它们的构造。在对建筑热爱之情的激励下,他一路上以做木匠为生,走遍了英格兰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他利用每一个参观哥特式建筑的机会,对它们进行细心的研究。

有一次,他在兰开郡工作,走了50英里来到约克镇,在那里花了一个星期时间仔细观察和研究那里的大教堂,然后又徒步回到了兰开郡。后来,他又去了格拉斯哥,他在那里呆了4年,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研究那些大教堂的建筑风格。之后,他又回到了英格兰。这次他来到英格兰南部地区,参观了坎特伯雷、温彻斯特、汀特和其他著名建筑。1824年,他以相同的目的计划周游欧洲各国,其间仍然以木匠为生。到达布伦之后,他又继续向阿布维尔和博韦进发,然后来到了巴黎,在巴黎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进行绘图和研究各地的建筑。他的机械技术,尤其是他对于水车机械工作的知识,使他能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工作;一般情况下,他都会选择在古老的哥特式建筑不远的地方找一个工作,然后,用业余的时间来研究那些建筑。在国外工作、旅游、研究学习了一年之后,他回到了苏格兰。他继续不断地钻研,并且成了一个绘图和透视画法的专家。梅尔罗斯是他最喜欢的遗迹,他制作了几个复杂建筑图纸,其中展示了它在“复原”状态下的结构的那张图纸,后来被后人雕刻出来。他还制作建筑设计的模型,并且在布立吞的“大教堂遗迹”的计划之后,为一个爱丁堡雕刻家制作图纸。这个工作很适合他,他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整个创作中,希望能够将进度提前。他徒步走遍了大半个苏格兰。虽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机械师,但是,他所创作的图纸却具有最高的艺术价值。但是,该工程的工程师突然去世了,工程也不得不停了下来。坎泊只有去找其他的工作。当苏格兰纪念碑委员会为他授予最佳设计奖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天赋——因为他总是沉默寡言,并且一贯非常谦虚。这个奖项的竞选人很多——包括一些鼎鼎有名的经典建筑设计师们,但是只有乔治·坎泊的设计获得了全体的认可。当委员会的决定送到他家的时候,他还在好几英里之外的埃尔郡的基尔维宁修道院工作。可怜的坎泊!得到此荣誉之后不久,他就猝死了,虽然他在生前未能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结果,但他永不屈服的品格和自我修养的结果都包含在了纪念碑上——那是为伟人们建造的最美丽、最适合的纪念碑之一。

热忱和喜爱是成功的前提

约翰·吉布森是另一位对自己的艺术充满了热情和喜爱的艺术家,他比那些受世俗、肮脏的诱惑的人要高尚的多,那些人只是想要更快地获取利润而已。他生于威尔士北部的康威附近的吉芬——他的父亲是一个园艺家。约翰·吉布森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他的天赋了,他用自己那普通的小刀在木头上刻画各种东西,他父亲发现之后,就把他送到利物浦,并在一个家具木匠和木雕家那里当学徒。他的手艺进步得非常迅速,其中有一些作品还受到了很多称赞。就这样,他很自然地被带到了雕刻这一行。当他18岁的时候,他用白蜡制作了泰姆的一个小雕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利物浦的雕刻家,弗兰塞斯把他以契约买过来,让他在自己那里当了6年学徒,这6年期间,他的创作天赋在很多创新的作品中都能够体现出来。从那时开始,他来到了伦敦,后来又去了罗马,他的名声遍及了整个欧洲。

皇家学院的院士,罗伯特·桑泊和约翰·吉布森一样,出生于贫困家庭。他的父亲是邓弗里斯郡的一个修鞋匠。除罗伯特之外,还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是技术熟练的木雕家。有一天,一位女士来到他家,看见罗伯特在小凳子上画画,当时罗伯特还只是个小孩子。她过去看了一眼罗伯特的画,并细心观察了罗伯特的画画技能,对罗伯特产生了很大兴趣,她当时就把罗伯特列入了一个名单,那个名单上的人都是那些能够帮助罗伯特学习艺术的人。罗伯特很用功,不辞辛苦,既冷静又安静,只是偶尔与他的小朋友们在一起,因此很少有好朋友。

大约1830年的时候,镇上的一些绅士为他提供了去爱丁堡的机会,他进入了苏格兰学院。在那里,他利用种种机会向那些能工巧匠们学习,他的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后来,他从爱丁堡来到了伦敦,在布克罗奇伯爵的帮助下,他被引见给很多赞助商们。附带说一句,虽然那些赞助商们能够给予桑泊进入最好的艺术圈子的引见,但如果没有他天生的艺术天赋和勤奋的学习,任何赞助商都无法使他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

著名画家,诺埃尔·佩顿是在丹佛姆林和佩斯利开始他的艺术生涯的,他在那里为桌布图案和细棉布手工刺绣的图案绘画,同时勤奋地学习更高的艺术,包括人物肖像画。像特纳一样,他喜欢做任何工作,1840年,当他还很年轻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为“伦弗鲁郡年刊”作画了,当然还得干其他的杂活。他一步一步地努力着,虽然进程缓慢,但是他充满了信心。直到他展出为议院创作的卡通画之后,他才渐渐有了名气。那幅画叫做“宗教的精神”(获得了一等奖),这幅画向世人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展览之后,他创作的作品——例如“奥伯龙和泰坦尼娅之间的和解”、“荷马”以及“布鲁迪特里斯特”——显示了他在艺术感染力和文化韵味方面的进步。

在艺术界,詹姆士·夏普尔是另一个突出的例子,他也是出身贫寒,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坚忍的意志力才获得成功的。

詹姆士是布莱克本的一个铁匠,1825年出生在约克镇的韦克菲尔德,家中有13个孩子。他的父亲是一个铸铁工人,为了工作从巴黎搬到这里。所有的孩子都没有上过学,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被送出去干活了。在大约10岁的时候,詹姆士被送到一个铸铁厂,在那里他做了2年的铁匠童工。之后,他被送到了父亲所在的工程车间,他父亲在那里是工程铁匠。他的工作任务是为锅炉制作工加热并运送铆钉。虽然他的工作时间很长——通常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到晚上8点——但是,他的父亲想方设法在工作之余对他进行一些辅导。就这样,他认识了自己的名字。在锅炉制作工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促使他产生了要学绘画的念头。詹姆士常被工头叫去拉粉线,锅炉工在车间的地板上用粉线绘制他们的锅炉设计图。每当这时,工头总是拿着线,指使他作必要的测量。詹姆士很快对这些活都精通了,并且向工头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在家中的业余时间里,他的最大乐趣就是在他母亲房间的地板上绘制锅炉的设计图。有一次,他家从曼彻斯特要来一位女眷,他们家为了迎接这位客人,上上下下都打扫得一尘不染;一天晚上,詹姆士从铸铁厂回来,就在地板上开始了常规的绘画。他用粉笔设计了一个很大的锅炉,他母亲带着亲戚进来的时候,看见詹姆士不但身上脏兮兮的没有清洗,而且还把地板画得一塌糊涂,一下子就慌了手脚。不过,那个亲戚倒说看到詹姆士如此勤奋很高兴,并且称赞了他的设计,还建议他的母亲为这个“扫烟囱的小孩”——这是那个亲戚对他的称呼,买一些纸和铅笔。

之后在詹姆士大哥哥的鼓励下,他开始练习肖像画和风景画,按照印刷画进行临摹,虽然他还没有透视画法的规则以及光线和阴影运用方面的知识,但他继续学习,渐渐临摹的越来越好了。在16岁的时候,詹姆士进入贝里机械学院,在那里上绘画课,由一位从理发师转行过来的业余老师教课。他在那里每周上一节课,上了3个月。老师建议他从图书馆借一本伯纳特的“绘画的实用论文”来看,但是当时他还不怎么识字,就让他的母亲和哥哥一页页地念下来,他坐在旁边听。他觉得他自己匮乏的艺术知识阻碍了他的进步,并且非常渴望掌握伯纳特著作的全部内容,于是,他终止了在学院的画画班辅导课,开始在家里专心学习读书和写字。不久之后,他就能够正常地读书和写字了。当他第二次从学院借来伯纳特的著作的时候,他不仅能够顺利读下来,还可以做一些摘要,以便以后参考。他非常热心地学习那本著作,通常早上4点就起床了,阅读并且抄写一些段落。到6点他就去铸铁厂干活,直到晚上8点回家。一到家,他就继续学习伯纳特的书本,通常一直看到深夜。有时候,他就用晚上的时间绘画,或者临摹一些图片。临摹达·芬奇的那幅“最后的晚餐”——他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当他上床睡觉时,脑子里全是那幅画,以至于根本无法睡着,于是他又起来,继续画画。

接下来,詹姆士开始尝试画油画。为了画油画,他从布商那里买来了一些帆布,把它用架子支撑开来,然后上一层白铅,接着就用从房屋油漆匠那里弄来的颜料进行绘画。但是他的尝试完全失败了,因为帆布很粗糙,而且还有很多结,画上去的画很难晾干。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就求助于以前的那位老师,理发师,他才知道,预备的帆布可以使用,但是需要有专门用于油画的特殊颜料和清漆。他立即在自己经济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购买了一小部分的必备品,而且重新开始画油画了,他学得很快,不久就超越了老师的样图。他的第一幅画是从一个叫做“剪羊毛”的雕刻临摹下来的,后来卖了半克朗的钱。他花一先令买了一本“油画指南”,在这本书的帮助下,在业余时间开始了油画创作,并且逐渐获得了很多知识。他自己制作画架和调色板,调色刀和画箱;颜料、笔刷和帆布是买来的,他通过加班加点来增加收入。这是他父母同意他用来画画的仅有的资金。养活这么大一家子的人,对于他的父母压力也很大,因此他们对他也爱莫能助,只能给予这么一丁点钱了。通常詹姆士都是步行到曼彻斯特购买2先令或者3先令的颜料和帆布,然后再步行18英里回家,到家的时候一般都快半夜了,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整个人累得像散了架似的,完全筋疲力尽了,但是他内心永不穷尽的希望和无法击垮的意志力在支撑着他。一个自学成才的艺术家,他们自己的话最能够描述他当时所作的努力,下面是一段他写给一位作家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