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己拯救自己
16806000000032

第32章 精力和勇气(3)

利文斯顿先生的一生是最有意思的。他讲述他的故事的时候,非常谦虚,一点都没有架子,这就是他本人的性格特征。他的祖先是贫穷而诚实的高原人,他的祖先中有一个由于超凡智慧和谨慎而在当地享有盛名。在这位前辈临死前,他把所有的孩子们都叫到身边,对他们说了下面一番话:“在我的一生中,”他说,“把我们家族所有的传统都做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我们的祖先中没有一个是不诚实的人。如果你们中有人做人不诚实的话,那不可能是血统问题,不诚实不属于你们的血统。我把这点认识留给你们——做人一定要诚实。”利文斯顿在10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格拉斯哥的一家棉花厂去工作,当一名“裁剪工”。他用第一个星期的薪水的一部分买了一本拉丁语法书,开始学习这门语言,并且在夜校上了几年学。他可以在晚上安安静静地学习到半夜12点,如果不是他母亲因为他第二天6点要去工厂上班而催促他睡觉的话,他会学习到更晚。

在他认识维吉尔和贺瑞斯的时候,他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除了小说以外,只要手上有书,他都会仔细地阅读,他读过的书一般都是科普著作和游记。他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但他还是利用这点儿仅有的空闲时间来研究植物学,他还到附近地区采集标本。他在工厂上班的时候,也不停地读书,他把书放在纺织机上面,然后在纺织的过程中一句一句地看。就这样,这个意志力坚强的年轻人获得了很多知识。他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传教士。为了这个目标,他开始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并且接受了一些教育,以便使自己能够更加适应这个工作。他还开始攒钱,积累足够的学费供自己去希腊学校学习医学,还到格拉斯哥的学校上神学课。他坚持上了几个冬天的课,其余时间都在纺织厂工作。就这样,他自己提供学费,他的大学生涯中的所有花费,都来自于他作为一名工厂工人的报酬所得,从来都没有向别人借过一分钱。他真诚地说:“现在回想起来,在辛勤工作的生活中,我只感觉到对工作的感激之情,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疲劳,因为它成了我早期实践教育的一部分。如果要我再选择一次的话,我还是会这样平凡地工作,坚实地走过早期工作训练这一关的。”最后,他完成了医学课程,写了他的拉丁论文,通过了所有考试,还获得了内科和外科医生执业许可证。一开始,他想去中国,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国正深陷于战乱中,因此,他不得不取消了计划。由于他向伦敦传教士协会提交了申请,他们把他派到了非洲。1840年,他抵达非洲。他说,这是他唯一一次感觉到失望的痛苦,因为“对于一个习惯于自己选择道路的人来说,要依靠别人为你决定前程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不过,来到非洲之后,他立即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中。他无法容忍跟着别人参加其他人的劳动,他要自己开辟出独立的工作空间,于是除了教课,他还在一些工厂里做工。他说:“工作经常使我筋疲力尽,以至于我无法像在纺织厂工作时那样在晚上学习。”

他和当地的人们一起劳动、挖渠道、造房子、耕种土地、养牲畜,并且教当地的人工作和做礼拜。当他第一次和一群人徒步做长途跋涉的时候,无意间他听到一些人在议论他——“他不强壮,”他们说,“他很消瘦的,只不过他穿着那大袋子似的裤子才显得很壮,很快他就会被我们拖垮的。”这些话使这个传教士的高原脾气一下子上来了,他顾不得疲劳,连续几天都紧紧地跟着他们,最终他听到了那些人正确评价他的力量。他在非洲做了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的,我们都能从他所著的《传教士之旅》那本著作中了解到。那本书是同类主题中最出色的书籍。

众所周知,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充分表现了他伟人的性格特征。“伯肯黑德”号蒸汽航船起航了,要把他带到非洲去,但是中途遇到了麻烦,无法成行。于是他派人回家订做了一艘轮船,估计价钱在2000里拉左右。他从游记出版的利润中出了这笔钱,这笔钱原先是打算积攒下来给孩子们的。“孩子们就只能自己来补上这些钱了。”这就是他派人向家里要钱的时候对家人转达的一句话。

永不绝望

约翰·霍华德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事例表明了忍耐力的力量。他的一生证明了体力虚弱的人在追求责任的时候,甚至能够搬得动一座大山。改善监狱条件的想法一直在他脑海中萦绕着,并且像一股热情一样一直占据着他的心。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任何辛劳或者危险、或者身体的不适都没能阻碍他前进的步伐。虽然他没有高人一等的天赋,资质平平,但是他心灵圣洁,意志坚定。在他还在世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很多成就;而他去世之后,他所做的一切为后代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因为他所做的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立法,而且还影响了所有文明国家,一直到现代影响仍然在持续。约纳斯·韩维是另一个非常有忍耐力和毅力的人,他使英国人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全心全意从事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之后非常欣慰地开始下一个工作——“没有留下任何回忆录,但是提高了世界的生活水平。”

1712年约纳斯·韩维出生于波特毛斯,他的父亲是那里一家造船厂的仓库管理员,但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了。当时他还很小,他的母亲带着孩子们来到了伦敦,让他们在那里上学,并且竭尽全力把他们很体面地抚养成人。17岁的时候,约纳斯被送到里斯本当商人的学徒,在那里他对商业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形成了准时、严格以及诚实的品德,正因为如此,认识他的人都非常尊重他。

1743年,他回到伦敦后,接受邀请和一个英国商人合伙在彼得堡里海的沿岸做贸易,当时里海的贸易刚刚起步,正处于兴起阶段。为了扩展自己的生意,韩维来到了俄罗斯,之后不久他和英国商旅队一起带着20多包货物来到了波斯。到了阿斯特拉凯,他又乘船去了里海东南海岸的阿斯特拉德;但是还没等他把货物卸下来,那里爆发了一次叛乱,他的货物被抢走了,虽然后来他追回了一些,但是他辛苦努力的大部分成果就这么丧失了。

还有人设计要抓他和他的合伙人,因此,他们不得不从海路逃走,途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安全到达了吉兰。他的逃跑给了他一个全新的词汇,后来他把这个词语当作了自己的人生座右铭——“永不绝望”。后来,他又在圣彼得堡住了5年,生意做得很大。后来,他的一个亲戚去世了,为他留下了一笔遗产,而当时他自己的财产也已经相当可观了,于是他离开了俄罗斯,于1750年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他回到英国的目的,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调养生息(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尽量善待自己和别人。”他的后半生过得非常有意义。他积极为别人做好事,做有用的事情。他生活得非常俭朴,毫不铺张浪费,以便能够将大部分收入用于慈善事业。他所做的第一份公益事业是城市公路建设,他成功地建了很多条道路。1755年,一直盛传法国要入侵英国,韩维先生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供海员的体系建设上。他在皇家证券所召集商人和船主们开了一个会议。在会议上,他建议他们成立一个自己的协会,以便训练那些没有经验的新水手和船上的服务生,从而能够让他们在皇家舰队效力。大家热心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协会成立了,并且任命了几个官员,其中韩维先生负责整个协会的运作。这个会议最终促使海事协会在1756年成立了,这个组织为国家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好处,至今,它还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组织。成立之后的6年期间,5451名服务生和4787名新水手志愿者在这里受到了训练,并且加入了海军军队。到现在为止,该组织仍在积极运作,每年大约有600名贫穷家庭的孩子在这里接受细心的教育。在当过一年水手学徒后,他们就去从事商业服务了。

韩维先生把其他的时间都用于为城市建立重要的公共机构。从一开始,他就对建立孤儿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项公益事业也是托马斯·科兰在很多年前首先开创的。但是,托马斯·科兰的努力却极大地鼓舞了一些父母抛弃自己的孩子,把他们交给慈善机构。这几乎将一件好事变成了坏事。韩维先生决定采取措施,扭转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局势。他开始涉足这个当时流行的慈善事业,经过努力,最后他终于成功地将慈善事业拉回到了正轨。

时间和经验都告诉我们,他是正确的。妓女收容所也是经过韩维先生的不断努力而建立的。贫穷人家的孩子是在不幸、冷漠和缺少关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中普遍存在的道德问题令人非常担忧。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任何有效措施来解决它,就像孤儿院的建造一样。因此,约纳斯·韩维就开始集中精力来完成这件事情。没有人和他一起做这件事,也没有人帮助他。一开始的时候,通过挨个询问调查,他明确了这种不良现象的程度。他来到伦敦参观了最贫穷阶层的贫民习艺所,从而了解了习艺所存在的有关管理制度的细节问题。下一步,他又来到了法国,还有荷兰,参观了那里的穷人收容所,并且总结了一些值得在国内提倡的经验。他就这样考察了5年时间。在他回到英国之后,他出版了他考察的结果。这使很多习艺所都得到了改革和完善。

1761年,在他的努力之下,政府终于通过了一个法案,规定每个伦敦郊区必须有一个婴儿接收、转走和死亡的年度登记表。他对这个法案的执行情况非常关注,还亲自去视察。早上,他会从一个贫民习艺所来到另一个贫民习艺所,下午,他会一个接一个地拜访议会议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有的非难、指责,他都忍了下来,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并且还不断的变通,以使事情得到更快的解决。最后,在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经过将近10年的辛勤工作之后,终于有了结果,他又获得了另一个法案的通过。这个法案规定,所有属于教区的儿童都应当在贫民习艺所培养,到了6岁以后,就送到几英里以外的城镇上去学习,由三年一选产生的监护人看护。穷人们把这个法案称为“让孩子们有了生路的法案”。法案通过之后,几年来的注册名单,与先前的名单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善良而明智的人通过司法手段的干涉拯救了成千上万儿童的生命。

伦敦的每一项慈善事业,都有约纳斯·韩维的功劳。在他的影响下,通过了第一个保护扫烟囱孩子们的法案。在蒙特利尔、布里其顿、巴巴多斯发生的几次大火吞噬了很多家庭的财产,他立即筹集捐款给受难者寄去。他的名字会在每一张列表中出现,他的大公无私和真诚是人们公认的。但是,对于自己,他从来都不浪费任何钱财,他的钱都用来为别人服务了。以银行家郝尔先生为首的伦敦五大杰出市民的名单中一开始并没有韩维先生的名字。当这个名单在等候当时的首相——彼特法官审批的时候,全体市民们都一致要求考虑一下韩维先生为这个国家所做的大公无私的贡献。结果,不久之后,他就被任命为海军食品供应专员。

当韩维先生的人生快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尽管他辞去了食品供应专员的职务,但是他仍然闲不下来,还在为建立礼拜学校而工作着。这在当时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运动,或者救助那些可怜的黑人们,他们很多人都在城市里游荡,穷的一文不名;或者救助社会上被忽视或贫穷的阶层。虽然他经历过所有形式的灾难,但他始终都是最乐观的。如果他没有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的话,这么孱弱的身体根本无法承受他为自己所找的这么多工作。他什么都不怕,就怕懒惰。虽然他很虚弱,但是他很勇敢,从来不知疲倦。他的道德精神可以压倒一切。在这里还有一件小事,他是第一个在伦敦大街小巷行走时把伞举在头顶上的人。这就像让伦敦商人带着中国高帽在科希尔行走一样,人们会发现,这么做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在他第一次使用雨伞的30年之后,韩维先生才看到雨伞被广泛使用的现象。

韩维是一个绝对光荣、真诚和诚实的人。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信赖。人们对他诚实的商人品德非常敬重,几乎达到了崇拜的地步,这也是人们称颂他的原因之一。他严格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管作为一名商人也好,还是后来作为一名食品供应专员也好,他的行为没有一点儿污迹。他不会接受任何承包商为他提供的任何好处。当他在食品供应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有人经常送礼物给他,他都婉言拒绝,通常会对来人说:“我已经定了规矩,不收任何同我有公务上往来的人的任何礼物。”当他发现他自己日渐虚弱的时候,他就准备要乐观地死去。就像他准备到其他国家去旅游一样,他派人去把所有的商业欠款都偿付给他的贸易商们,然后他向朋友们告别,安排自己的后事,自己清洗干净,平静而且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74岁。他留下来的财产不到2000英镑,因为他没有亲属,他把财产分开来,捐赠给了他在世时经常接济的孤儿院和穷人们。这就是约纳斯·韩维先生美好一生的概述——一位有史以来最诚实、热心、辛勤工作和真挚的人。

为他人赢得自由必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