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16827600000021

第21章 建设篇(21)

8月6日凌晨6点,支护施工正在有序展开。掌子面左侧底部突然喷射出混浊的水流。危急之中,值班员闫铁当即下令停止施工,立即撤离。

全体人员急忙你拉我拽爬上汽车,电焊工老李拖着焊机朝车边跑来,“哎哟”一声,被脚下的石头绊倒在水里爬不起来了,闫铁手疾眼快,拼命将他拦腰抱起,扶上汽车。当施工人员全部撤出时,涌水已经汹涌而至,一会的功夫水深达到了半米多。

至上午10点最大涌水量达到了分钟260立方米,涌水经横洞口流出,瞬间淹没了洞口外本来就很狭小的场地,拌和站的机械设备和砂石全部浸泡在水中,涌水将现场来不及搬运的木料、板材直接倾泻到横洞出口右侧山谷中。

至此,棋盘石隧道3号横洞的开挖掘进施工被迫全部中断。

众志成城战险情

面对特大涌水险情,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展开工作,紧急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四个应急小分队投入抢险救援工作。接到险情报告,向莆铁路股份公司、铁四院、四川铁科监理公司和中铁十四局集团的数十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四面八方火速赶往施工现场。向莆铁路股份公司总经理王建盛在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详细询问涌水和受灾情况,并一再叮嘱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现场人员安全。

相继来到现场的专家们面对滚滚奔流的涌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从险情发生到第二天中午,项目部领导全部盯在现场,二十多个小时过去了,他们没有食欲,没有睡意。

8月12日上午,综合分析了超前地质预报和水平钻孔资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部分精干人员进行开挖检查,在H3DK0+888.5掌子面左侧边墙处出现一个出口呈三角形溶腔,底宽约30米,可见溶腔高25米,纵深不明,洞内见大量的堆积物,出水口被坍塌的泥土及碎石覆盖。前溶洞顶和洞内充填物仍在继续坍塌,最大的坍塌泥土块直径约1.5米,情况令人担忧。

为了尽快控制住险情,指挥中心决定对掌子面马上进行加固处理以防险情扩大。

8月15日,20名突击队员在总工梁尔斌的带领下进入横洞进行加固施工。施工有序展开,两名安全员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掌子面,密切注视着溶洞的变化。9点10分,正在喷射混凝土加固时,溶洞内填充突然掉落。安全员大喊一声:“快闪开”!话声未落,一块直径1.5米巨石滑落并冲出溶洞外,擦着一个工人的裤腿滚到5米之外……

8月16日凌晨5点15分,溶洞再次坍塌,掉落一块13立方米的巨大孤石,随着一声巨响,泥水裹着碎石从溶洞内飞溅而去,喷涂到工人们的身上,危情又一次中断施工。

8月16日、17日溶洞内出现大股水流,发生多次充填物塌落,将整个溶洞可见部分塌满,随后仍有塌落的声音,塌落高度无法探明。

排除万难终穿越

考验建设者智慧和能力的时候到了!

2009年8月18日。由向莆铁路股份公司、铁四院、四川铁科监理公司、中铁十四局向莆铁路指挥部等单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专家论证会在棋盘石隧道3号横洞现场召开,对棋盘石隧道3号横洞H3DK0+891处涌水及揭示溶洞情况进行会勘、研讨分析。

经过与会专家们的认真分析和充分论证,为了规避更大风险,减少更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可以减小横洞施工的工期压力,节约时间尽快进入正洞施工,会议确定了自横洞掌子面退后100米支洞绕行通过的处理方案,并形成纪要。

按照超前计划、超前安排、超前指导、超前控制、超前保障的工作思路,项目部从其他工区抽调有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强3号横洞工区的管理和技术力量。

为了防止绕行过程中还有可能遭遇溶洞等不良地质,施工过程中坚持按照长距离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质雷达预报,同时采取超前水平钻孔进行验证等做法,精心组织,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支洞绕行施工随即于2009年8月19日正式展开。一场“大干6个月、确保按期进入正洞施工”的攻坚战就此拉开。整个突击过程中,项目部、工区两级领导昼夜值班,现场指挥。全体参建人员士气高昂,斗志旺盛,掘进施工顺利进行。

2009年11月,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分叉支洞施工顺利结束,安全进入正洞。随即,征战将士又马不停蹄地转入绕行洞施工。

转眼间,在开山凿路的隆隆炮声中迎来了2010年元旦。这天下午,工区食堂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和美酒,准备让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将士们过一个欢乐的新年。

下午4点50分左右,洞内掘进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正在洞内巡视的值班队长闫保田突然感觉隧道拱顶有石块掉落,寻声望去,发现掌子面后方30米处拱部出现开裂,紧接着裂缝内浑浊的水流喷涌而出,压力很大,并伴有一股冷气直朝闫保田扑面而来,他立刻意识到危险降临了。“不好,快撤!”可惜,他的喊声被轰鸣的风枪声所淹没,眼见浑然不知险情的15名工人仍在继续钻孔作业,如果出现严重塌方后果不堪设想。顿时,他不顾一切地冲过浑浊的水幕,快速拉响了警报。回过神来的工人们纷纷跳下钻孔台车向外奔跑,闫保田指挥大家穿出水幕,一路狂奔刚来到较为安全地带,就听见后面传来“哗啦啦、轰隆隆”的巨大响声。远远看见,涌水更加浑浊,并伴有拱部塌方。

当天晚上8点,集团公司指挥部有关领导紧急赶到施工现场,会同项目部领导和技术人员分析险情,研究制定了抢险方案。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施工,采用钢架加强、锚喷支护、固结注浆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预期效果,涌水溶洞成功封堵。

2010年2月,绕行洞终于顺利进入正洞施工,宣告棋盘石隧道3号横洞绕行成功,为正洞按期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8月15日,棋盘石隧道多次顺利通过岩溶地质地段并顺利贯通,意味着棋盘石I级风险隧道的风险全部解除!

“棋盘石”,因为向莆铁路的修建,将永远留在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隧道公司每一位参建员工的心中;也因为,一次次战胜那些惊心动魄的特大险情,将永远载入铁路建设的大篇章之中。是的,人们必将记住,在那绵延起伏、人烟稀少的戴云山山脉的褶皱之中,我们可敬可爱的铁路建设者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是他们心中蕴涵着战天斗地的胸襟与激情,使“勇于担当、雷厉风行、永不懈怠、打造精品”的向莆铁路精神更加闪亮。

智勇双全战瓦斯

--中铁十四局隧道公司戴云山隧道建设巡礼

梁尔斌田立华

2012年3月9日,是一个让中铁十四局隧道公司向莆铁路项目部员工永难忘怀的日子,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排炮响过,向莆铁路长大隧道之一的戴云山隧道进口段顺利贯通。大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齐冲向掌子面,紧紧拥抱在一起,顷刻间,隧道里一片沸腾,欢呼胜利的声音穿过隧道,久久回响在戴云山之中……

激动、欢呼、流泪。1200多个昼夜,在长大隧道极其危险的艰苦环境中,他们付出的心血,流出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今天的胜利。

未雨绸缪

戴云山隧道左线长15623米,右线长15605米,被列为向莆铁路全线“结构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期最紧迫、组织难度最大”的特长隧道,地质极其复杂,主要穿越断层、涌水突泥段、高地温段、岩爆段、软岩大变形、瓦斯段等不良地质;其中穿越瓦斯地段施工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被列为二级瓦斯隧道,也是向莆铁路唯一一座瓦斯隧道。

“制度到位,把安全施工、创建优质工程的意识植根于广大员工的心中,是确保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首要措施。”项目经理解秀涛说,隧道自2008年10月开工以来,项目部就建立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针对瓦斯隧道施工特点,结合上级提出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16项基本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工序实名制管理,做到每道工序都闭合成环;在隧道进、出口各配置3名专职安全员作为成员,组成专职安全管理小组,实行领工员、安全员、质检员三员带班制,在施工现场跟班作业,分班盯控现场施工安全,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

同时,坚持四级安全技术交底及班前讲话制度,做到交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对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预防;并相应成立高瓦斯隧道防突应急抢险小组,制订方案到位、措施到位、物资供应到位、人员到位的“四位一体”综合应急预案,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仅2010年就举行过十多次瓦斯燃烧应急演练。

严防死守

“滴滴滴……”

2009年3月9日上午10点15分,当隧道掘进30米处时,突然瓦斯检测员的便携式瓦检仪指针指示浓度超过0.4%,并发出急促的报警声。

“停止作业!”瓦检员迅速查看瓦斯监测数据,确认瓦斯浓度超标后,立即通知洞内60多名作业人员迅速撤出洞外,同时检查洞内有无明火作业。随后,通知相关人员,加强洞内通风,瓦检员则加密检测点,寻找瓦斯突涌口,然后将隧道内的石头缝用混凝土封闭,防止瓦斯进一步突涌。3个小时后,经检测浓度小于0.5%,施工恢复了。

这只是防不胜防的瓦斯的“小试牛刀”。戴云山隧道瓦斯段位于进口正洞DK422+837~DK423+455段和平导PDK422+837~PDK422+455段,隧道大多为Ⅳ、Ⅴ级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松散破碎,隧道开挖后自稳能力差。进行隧道掘进时,由于施工扰动,随时都会造成采空区及周边围岩缝隙里聚集的瓦斯突出爆炸。

“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先探后掘,缩短进尺,超前支护,及时封闭,加强量测,加强通风、随时检测’的办法,使得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安故,并取得了进度、质量双优的好成绩,”总工梁尔斌告诉我们,为解决特长隧道的瓦斯问题,项目部成立了2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的瓦斯隧道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下设超前预报小组,瓦斯监测管理小组,专业通风班,专业电器设备管理小组,机械设备管理小组。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采取了地质素描、TSP、超前钻孔、加深5米炮孔的综合预测预报方法,加强对瓦斯危害的评估。

据了解,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隧道在施工中加密了视频监控系统,每50米便安装一个监控器,以便更好地监控作业面;每掘进3~4米就进行一次流动式人工检测。同时,他们加大对瓦斯隧道施工的设备和防护设施的投入,其掘进、运输、照明等都选用防瓦斯设备。

为解决长瓦斯隧道通风这一难题,项目部技术团队反复讨论,最终决定先期采用压入式通风,后期利用平导采用巷道式通风。在隧道进出口洞外分别配备了3台SDF(C)防爆风机向洞内供风,在洞内瓦斯易积聚的工作面设置局部通风机。此外,还对瓦斯隧道施工人员实行全员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瓦斯段施工期间,项目部共举行了6次大规模的培训,计二百余人次,16人取得了瓦斯检测证。

高奏凯歌

面对复杂多变、安全风险极高的高瓦斯隧道,只有沉着应战,才可能战胜瓦斯,确保人员安全和施工有序推进。

2009年5月9日上午9时25分,隧道开挖爆破后,KJ90瓦斯监控系统监测到瓦斯浓度迅速升高,超过0.40%并发出报警,报警持续时间1分06秒,瓦斯浓度高达0.56%。

险情出现后,施工现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而平时瓦斯隧道演练出来的应急能力和应急效率,在第一时间发挥了作用。大家处乱不惊,从容应对。项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按照既定程序迅速启动,当班瓦检员迅速查看瓦斯监测数据,确认瓦斯浓度超标后,按照上报程序第一时间将瓦斯超限情况报告给架子队安全员。安全员随即对瓦斯浓度超标进行再次确认后,立即通知当班领工员对隧道出口正洞和平导进行断电,并通知洞内所有作业人员迅速撤出洞外,紧接着对平导内不间断通风,最后迅速将此情况汇报给项目分管领导与主管领导。

项目经理解秀涛等领导第一时间赶赴戴云山隧道进口,组织项目安质部、工程部等相关部门,针对险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开展工作。

通风10分钟后,监控系统显示平导掌子面瓦斯浓度已降至0.18%。瓦检员于9时35分进洞进行瓦斯检测,对瓦斯浓度再次进行确认。9时50分,瓦检员在平导掌子面经过光干涉式瓦检仪检测,瓦斯浓度已降至0.16%;此后,按照每20分钟一次的检测频率对平导掌子面、会车道、横通道,正洞掌子面、综合洞室、二衬台车等瓦斯易积聚点进行了逐一检测,检测结果均小于0.1%。经过人工检测和KJ90瓦斯监控系统的双重验证,确认瓦斯浓度小于0.3%,满足高瓦斯隧道作业安全要求,施工得以继续。

2009年6月25日上午10点26分,进洞238米处,施工人员正在作业。突然“轰”的一声,综合洞室内出现了一处20多立方米的小塌方,露出了新面层,一个小洞口突然闪了出来。

“有空洞!”

同时,瓦斯检测员冯志云身上的报警器“滴滴”作响,指针指示浓度很快超过0.5%。“瓦斯浓度升到2%了!”“停止明火作业,人员马上撤离!”冯志云一边召集检测安全人员到现场排查,一边向队长报告现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