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人的保健细节和养生
16828300000038

第38章 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1)

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全身症状可有寒战、发热、乏力等。局部有尿频、尿急、尿痛、会阴坠痛不适,向腰骶、阴茎及大腿根部放射。肛诊可扪及肿大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规则,有明显压痛;化验可见前列腺液中充满脓细胞。尿三杯试验可诊断。慢性者临床表现不一,局部常有排尿末、用力大便时尿道口滴白现象,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坠胀,有放射痛,多数患者有神经衰弱,有时生理性机能障碍,肛诊前列腺增大、轻压痛。化检前列腺液大量白(脓)细胞,大于10/高,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与中医之淋、浊、肾虚腰痛、白淫等病症有关。

1.湿热下注型

本型病例病程较短,或有包皮炎、龟头炎、尿道炎、睾丸炎病史;或有手淫、忍精不射、人房不洁、包皮过长,或过食辛辣酒甘,而湿热内生,蕴蓄下焦,致膀胱带证,腰腹部沉重下坠感,少腹拘急,会阴、肛周及睾丸胀痛,尿频涩痛量少,但尿意不尽,尿末白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前列腺肿大,质软触痛,可触及结节。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有脓细胞。

※龙胆消炎汤※

【组成】龙胆草、蒲公英、土茯苓各15~30克,黑山栀、败酱草各15克,柴胡、黄柏、夏枯草、草薢各9克,茜草、丹皮、肿节风各9~10克。

【功效】清热利湿。

【适应症】急、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重2剂),每日3~6次服。

【加减】急性期重用龙胆草、公英、肿节风,加金银花、连翘、薄荷;慢性期去黄柏、山栀,加川楝子、赤芍,并减龙胆草、公英、肿节风用量;腰痛去黄柏、土茯苓、肿节风、山栀,加杜仲、狗脊、川楝子、川断、元胡;会阴部疼甚者去黄柏、土茯苓、肿节风、山栀,加川楝子、元胡、乳香、没药、青陈皮;尿血加槐花、白茅根、仙鹤草;头昏失眠多梦加菖蒲、远志、茯神,去黄柏、土茯苓;兼肾虚者合左归饮加减;兼脾虚者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伴见前列腺肿硬者合少腹逐瘀汤加减。

【疗效】210例中,总有效率96.2%,其中急性前列腺炎85例,痊愈78例,显效7例;慢性前列腺炎12,5例,痊愈75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

【来源】程爵棠.龙胆消炎汤治疗前列腺炎210例,陕西中医,1991.(2):68

※猪殃殃汤※

【组成】猪殃殃100克,半枝莲15克,鱼腥草30克,红花10克,桃仁、泽兰、茯苓、车前子各12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桂枝6克。

【功效】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病机属湿热留恋,气滞血瘀者。

【用法】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加减】少腹、会阴或睾丸胀痛加青皮10克,川楝子、橘核各12克;尿道滞涩或有尿不尽感加木通、王不留行各9克;有红细胞者加茅根、小蓟各10克;尿末或大便时尿道白浊者加萆薜、败酱草各15克;有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者加仙灵脾10克,鹿胶12克。

【疗效】45例中痊愈26例,好转19例。有效率100%。

【来源】叶继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5例临床观察.新中医,1991.(8):26

※利湿解毒汤※

【组成】败酱草15克,虎杖10克,赤芍20克,王不留行10克,生苡仁30克,草薜15克,黄柏10克,石菖蒲10克,石韦10克,木通10克,公英10克。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加减】湿热盛而排尿疼痛加龙葵、白茅根、淡竹叶、滑石;湿重者去黄柏,加茯苓、泽泻;小便滴白者加益智仁、乌药;疼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徐长卿;尿道发痒者加白鲜皮。

【来源】刘春英,等.施汉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龙胆草糖浆※

【组成】龙胆草、败酱草、马齿苋、川革薜、通草、川牛膝、飞滑石。

【功效】清利湿热。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型。

【用法】每瓶168毫升,每日口服2~3次,每次20毫升,一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46例中治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7例。

【来源】陈子胜,等.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3例临床小结.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3):16

※加味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生地、车前子、泽泻、当归、甘草、红花、山甲、丹皮、王不留行。

【功效】清热解毒,化湿通淋,活血化瘀。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属湿热下注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共治30例,痊愈18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来源】刘柏平.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辽宁中医杂志,1991.(6):32

※前列腺炎汤※

【组成】土茯苓、败酱草、炒谷芽各30克,牛膝12克,革薜、元胡各15克,丹皮、龙胆草、枳壳各9克。

【功效】清热利湿。

【适应症】无菌性前列腺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加减】热甚者加黄柏、山栀、马齿苋、马鞭草;湿盛者加车前子、茯苓、泽泻、薏苡仁;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川楝子、乌药;挟瘀者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阴虚者加知母、黄柏、生地、玄参;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山药;尿道流白浊者加金樱子、芡实。

【疗效】46例中痊愈17例,显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8%。病程3周~3个月。

【来源】欧春,等,无菌性前列腺炎46例临床分析,浙江中医杂志,1990.(6):250

※清热活血汤※

【组成】败酱草15克,公英30克,地耳草30克,山甲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泽兰9克,王不留行10克,生黄芪30克。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活血消肿。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属湿热兼瘀滞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50例中治愈20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

【来源】何其昌,等.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分析.江西中医药,1990.(1):15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6克,柴胡10克,生地12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甘草10克,当归5克。

【功效】清热利湿。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属湿热下注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15剂为一疗程。

【加减】尿道口滴白加芡实10克;口苦及湿热甚者加败酱草10克,公英10克,并重用龙胆草;前列腺质韧者加泽兰10克,乳香6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性功能障碍者加淫羊藿10克,萆薢10克。

【疗效】治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服药1个疗程者13例,2个疗程者13例,4个疗程者10例,3~4个月7例,最长服药时间1年。

【来源】张敏建,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前列腺炎44例临床观察.福建中医药,1990.(1):9

※硝黄龙胆汤※

【组成】龙胆草12克,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柴胡、生地各9克,木通、当归各6克,甘草4克,大黄、芒硝(后下)各10克。

【功效】泻肝经湿热。

【适应症】急、慢性前列腺炎属湿热下注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并将第三次药渣煎液坐浴,日2次。

【疗效】20例中痊愈18例,好转2例。

【来源】刘定国.泻肝经湿热法治前列腺炎20例.新中医,1989.(3):29~30

※前列汤※

【组成】知母、黄柏、水蛭、山甲、沙苑子各10克,茅根、公英、败酱草各15克,王不留行20克。

【功效】清热化湿解毒,兼以活血祛瘀。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证属湿热下注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加减】尿频尿急尿痛加木通、灯心草;腰酸痛加续断、杜仲;阴虚者加龟板、女贞子、枸杞子;前列腺体变硬加花粉、赤芍、虻虫等。

【疗效】举1例25剂愈。

【来源】何胜利,“前列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6):15

※清利理化汤※

【组成】川楝子、川牛膝、刘寄奴、桃仁、甘草、黄柏、小茴香各10克,苡仁、白芍各20克,败酱草30克,熟附子3克,瞿麦、元胡各10克。

【功效】清热利湿,理气化瘀。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属湿热下注兼气滞血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加减】小便灼痛甚者加滑石,去附子、小茴;小腹及睾丸坠痛,气短神疲者加党参、黄芪;阳痿、早泄、脉沉细者,合五子衍宗丸温养肾气;射精疼痛及血精排出者去附子、小茴,加生地、知母、炒蒲黄、茅根;前列腺体有结节者,加醋炒鳖甲、生内金。

【疗效】34例中治愈14例,好转16例,无效4例。其中服药30~50剂者10例,51~100剂者19例,100剂以上者5例。

【来源】余惠民.清利理化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4例湖北中医杂志,1987.(1):17

※败酱草合剂※

【组成】败酱草、马齿苋、马鞭草各30克,生黄芪、革薜、元胡各15克,川牛膝、丹皮、枳壳各10克,蜂房6克。

【功效】清利湿热。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属湿热下注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75例中治愈39例,显效26例,无效10例。

【来源】鲍严钟,等.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87.(2):65

※前列腺I号汤※

【组成】柴胡、丹皮、黄柏、赤芍、甘草、川楝子、车前子各10克,篇蓄、萆薢各20克,滑石、败酱草、赤小豆各30克。

【功效】清利湿热,行气通淋。

【适应症】急性前列腺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8例均获痊愈或好转。

【来源】程洪林,等.中医辨证治疗前列腺炎40例,陕西中医,1986.(2):537~538

※程氏萆薢分清饮※

【组成】萆薢、黄柏、石菖蒲、茯苓、白术、碧玉散、丹参、车前子、苍术、苡仁。

【功效】清热导湿。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6例中治愈4例,显效4例,有效率100%。

【来源】徐福松80例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论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12

※前列朦炎I号方※

【组成】生黄芪、公英、土茯苓各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虎杖、败酱草、篇蓄各10克,黄柏、生大黄、生甘草各10克。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化浊。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加减】尿道灼热刺痛重者加石韦、木通各10克;尿道滴白较多者加萆薢、车前子各15克;EPS中有脓细胞满视野者,加双花、连翘各20克;血精或EPS中有红细胞者加旱莲草15克,白茅根20克。

【疗效】41例中治愈30例,显效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

【药理】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白花蛇舌草、公英、土茯苓、败酱草、黄柏、萹蓄、虎杖、大黄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或抗病毒作用,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减轻炎性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大黄、公英、虎杖、生黄芪等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诱导产生干扰素,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赤芍、虎杖、大黄、元胡等能改善局部微循环,解除局部炎性梗阻,促进炎性分泌物排出和增生病变的软化,提高局部有效药物浓度。故推测本方可能具有抗菌消炎,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良好作用。

【来源】周安方,前列腺炎I、Ⅱ号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47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93.(3):165

※前列腺炎Ⅱ号方※

【组成】生黄芪、公英、土茯苓、赤芍、元胡各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虎杖15克,熟大黄、川楝子、乌药各10克。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兼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3次服。

【加减】尿道灼热刺疼者加石韦、木通各10克;会阴、睾丸、阴茎等处疼痛较重者,加炮山甲、乳香、没药各10克;EPS中脓细胞较多者加银花、连翘各20克。

【疗效】106例中,治愈72例,显效2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

【药理】同前1号方。

【来源】同前1号方。

2.气滞血瘀型

本型病程缠绵,感阴茎、阴囊、少腹及会阴部明显胀痛,或腰酸骶痛,尿末滴白量少,舌质暗有瘀斑,脉沉涩。前列腺体硬韧或有结节,触痛明显,腺液减少,液中白细胞少于“+”,夹有红细胞。

※瞿麦糖浆※

【组成】瞿麦、三棱、红花、浙贝、益智仁、生麦芽。

【功效】活血化瘀。

【适应症】瘀滞型之慢性前列腺炎。

【用法】每日2~3次,每次20毫升。一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22例中痊愈8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3例。

【来源】陈子胜,等,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3例临床小结.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3):16

※三莪糖浆※

【组成】三棱、莪术、当归、桃仁、枳壳各10克,丹参、赤芍各12克,生黄芪、党参各15克。

【功效】活血祛瘀。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属气滞血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