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奇闻怪事大破译
16829300000015

第15章 神秘习俗之谜(3)

妇女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从开始到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必然要经过一个过程。究竟何是“源”,何是“流”,区分清楚确非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它十分符合封建的传统观念,并受到统治者的认可和欣赏,但在历代的正史中,有关缠足的记载却很少见。这也许是“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对史官们的影响。倒是在历代一些文人的诗词、笔记、纪闻等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对此有所反映,从而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原始资料。这些资料,有的可靠性也值得怀疑。如《丹铅总录》,认为缠足始于唐代,但此唐的作者是明代的杨慎,杨慎著此书时正充军云南,疏于考订,讹误不少。凡此种种,给我们揭开缠足起源之谜无疑增加了困难。因此,缠足究竟始于何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用活人祭神之谜

祭神的场景,大家从电视中不难见到,无非是在祭台上摆上牲畜及果品。但在古代的一些原始部落中,常常会在高高的祭台上,捆绑着活人,并在祭台下堆满木柴,燃起大火,将活人炙烤而死。

这种活人祭神的现象,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古代原始部落中均存在过,而南亚的某些部落是这一风俗的最持久保持者。在印度河流域的土著部落,这种活人祭神的习俗延续了4500年的历程,直到1835年才在法律明令禁止的情况下绝迹。

活人祭神的仪式大多是在一年中的重大节日或是播种、收割前举行。在仪式举行前,被献给神的这个活人要在10天前洗浴、净争、剃发,并在全身涂满油膏及粉彩。在仪式开始时,众人们要先围在该人周围歌唱、舞蹈,并祈祷神保佑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最后才是把活人举上祭台,并燃起火把,完成祭神的仪式。

对于这种在现代人看来极为惨忍的仪式,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活人祭神的目的是为了博得大地女神的欢颜,为了来年的农业丰收。因为这些部落的人们相信,庄稼的发芽、生长与结果,是建立于其他事物的死亡基础上的,没有死亡,也就没有再生。把活人杀死以祭神,正是为了庄稼的新生。

当然,这些分析也是生活在当代的学者们的大胆推测而已,若想真的明白活人祭神的原因,恐怕还要沿着时光隧道,回到那个年代、那个场景方可知道。

汉杜拿斯人的卖妻之谜

也许你对世界的其他女奴市场熟悉,却不一定会目击过这样一个市场:如果你在场而不买它的女人,你会牺牲性命的。

在美国南部的土人聚居处,有个小地方叫汉杜拿斯,其靠北地带一处林荫中的旷地,出现这样一幕场景——那拍卖场的头人占马尔达把锤子敲着破桌,叫道:“看啊!这美丽的女人——还未足16岁,看来十足一个好女人——她是有两个孩子的。”

有一个人举起手来:“一个金力结!”

占马尔达鼻孔喷气:“她有两个小孩子,她值得3个金力结的!”

“3个!”一个上了年纪的土人狂叫。

“卖成了!”占马尔达也叫着。他伸手去接了买方3个金力结。

那光赤了身子的女人走下坛来,由新主人领着她走往一群四个女人的地方来。这些女人全是他个人买下来的。

在一大群人丛的后面,站着美国奥夏奥大学教授葛、麦士顿,观察这世界上奇异拍卖事件的进行。他耳闻汉杜拿斯人们拿妻子往市场廉价出售的传言,几乎不相信是真事实。那是女人最低的估值,一个金力结只等于美金约七角而已。

麦士顿博士为了奥夏奥大学需要,查察当地土人生活,发觉他们之中,也有许多独立单位的。在中美洲区的男人们被准许在他们的村落内交换老婆的,再又在一年中有三次机会是村与村际间交易和廉售他们的女人。女孩子在10岁以上的可值美金一元以下至56元,但通常是用小块的金力结交易的。

在这些人性强悍的部落里,白人是受到尊重,欢迎,并获得安全。但不能留顿太久,因为售妻市场一经开始,白人逃不脱一个命运——是必须买下他们一个至两个的老婆,如果没有做过或不从命,他会被杀或被勒索赎金。

爱恋和温柔在这里绝不存在。男子善视其妻反被视为疯狂。每隔三个月,转手买卖的妇人与女童约2000人,而让售之后,她们便是出钱购入者的合法财产。如果她出走,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取回代价,同时,他找到她的时候,可以杀了她或鞭笞她。

通常拍卖妇女乃于日出之后开始,先后拍卖仍然没有丈夫的女子,但被证明没有丈夫的女子而且已生育一孩的,则身价立增,少女而生育过小孩的其价值平均很高。生小孩是汉杜拿斯人最重要的事,盖这一族类人口已日见其减。

麦士顿博士发觉该族有几名妇女于过去15年来,被买卖及至少有30次,而她们,每年都准时生下小孩,每个小孩都来自不同父亲的。

如是一个多产小孩的妇女,其年纪在40岁之前的,可值价五十个金力结。

汉杜拿斯的孩子属于汉杜拿斯社会的,每个村落对新出生孩子列入公共支援范围,井加照顾。

尤更奇的,一个男子刚在本身居住地的市场买了一个老婆,立刻携到别一村落参加老婆交易所。命令她全身裸立于展视坛上,由巫婆验过掌纹,便加买卖。

许多印第安人穷到无法多养老婆,乃把自己老妻拿到交易所去卖,然后补贴一只鸡或一小粒黄金,换回一个新的老婆。

公众集趋一个交易所位于美国边境270英里内。这里一切大公无私,私人不能在场外将妻子易手。市场内则是合法的,公开的把女人作成了货,货转如流。

前述这个社会的男人不会对女人有恩有爱,不过也有些青年男女互相钟情的人,倘如这样,那女子进入市场后,男子可具价买她归去,但其意义并不代表那女子终生为其妻子。或者,两个既钟情男女,可以采用特殊办法,不须通过交易所的买卖程式,由男方先找得女子的所属主人,商外条件。再来向部中酋长取得思准。如被接受,酋长即恩准证明女子已转隶属于新的主人。又倘如,只由男子单方面渴求得到这个女子,依上述办法,由酋长发令将女子交给新主人,女子绝不能违背,否则肉体受鞭答;又如她跟了新主人后,又逃回旧主,这算犯了不道德罪,会遭遇到慢刑绞杀。

汉杜拿斯的地方长官曾拟用文明的生活传习于当地土人,但归于失败。亦有众多传教士冒险进入该区,其后便失踪了,这大概是他们不肯讨当地老婆的原故。

麦士顿博士报告:他相信卖妻例俗会在汉杜拿斯族里再会多延100年,除非男权方式有了根本的转变。

封建中国的“典妻”之谜

浙江仙居一带,“典水面”在中国解放以前是件既正当而又极普通的事情。

“典水面”是仙居话,意思就是“租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所以,过去的人到中年若仍无子嗣,其惶恐的程度是可想的。本来,娶妾与领养子是最普通的补救步骤,但是娶妾有一最大缺点,就是妻妾间难免因彼此利害的冲突而纠纷时起,结果搞得家中鸡犬不宁。领养子,又因其无血统上的渊源,有被族人视为“非我族类”之虞,尤其在清明以至祭祖及管理祖业等问题上,易受族人的排挤与侮辱,故此二者均非上策。于是,“典水面”的办法就应运而生了。因为“典水面”的女人是住在她原来的家,由男方移樽就教的。其与正妻间之冲突即可避免;而所生孩子之地位,更非养子可比,因其确是自家血统,族人将无由歧视。“典水面”有这些优点,故为一般无子者所乐于采用,成为相当普遍的一种辅助性的婚姻制度。至于因其他原因而“典水面”的,则为数很少。

女方,则以小寡妇为最多,他们对亡夫忠心耿耿,矢志要把子女抚养长大,使亡夫的宗祧承继有人,所以不愿抛弃子女再嫁;而“招老二”,又恐日后与伯叙子侄等人发生冲突。但是家贫子幼,且正是青春或徐娘半老,岁月悠悠,长此守寡确非易事,所以“典水面”就成为最理想的出路了,因其不必抛家离子。还有些是因丈夫精神上或生理上有问题,不能克尽夫道而“典水面”的。曾经就有一个人因妄信佛过度,居然用刀自宫,结果其妻就“典水面”了。

此外纯因金钱原因而“典水面”的虽然也有,但是不多,能于黄花闺女“典水面”的,则是绝无仅有。

“典水面”没有仪式,不用请客,但有媒人及聘金,聘金大多是送些首饰及做几套衣服。最重要的,是那张“典水面”契,写的时候诸关系人均在场,字斟句酌,非常认真,里面须载明租期年限、起讫年月日、所生子女分配办法、每年男女应付赡养费数目等项,其次尚须附带说明伯叔兄弟子侄不得干涉、及年限届满后男女双方各奔前程,互不相涉等语。然后,男女双方及媒的等人盖章画押,契由男方收执。一切手续完备后,自契约生效之日起,男的即可堂而皇之的去作入幕之宾了。女的若仍有丈夫、或已有情人,此时其丈夫或情人则只好暂时让贤回避,不得有所妨碍,邻居们则对新邻居欢迎如仪,视为理所当然。实际上因各种原因,男的大多只在农忙后、或过年过节时去一去,一年中难得去上几次,每次最多只住上个把月,有的甚至只在第一年里去过几次,以后就懒得再去。只坐在家里等生孩子的消息了。

租期,大多是自5年至15年之间,所生孩子的分配办法,有均分:男归父、女归母或统归父等方式。一般以男归父、女归母的方式为多,小孩多在3足岁后离开生母而到父家去。每年赡养费的多寡,则视女方的年龄、容貌、生育纪录诸因素而定,大致上是每年几箩谷子及几套衣服,至于其他的赠送,则要看以后双方的感情及生育的情形了。

男人“坐月子”之谜

中国的远古曾有女人生下孩子后,丈夫在家中“坐月子”,产妇则到田间劳动的风俗习惯。

《异物志》中曾记载:“獠妇生子即出,夫惫卧,妇乳妇,不谨其妻则病,谨乃无苦。”

按照常理来说,哺乳是由婴儿的母亲承担的,这是公认的生育习俗。然而,在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男人“坐月子”的习俗呢?

男人“坐月子”的习俗在历史学上被称之为:产翁制。这种制度在如今的国内少数民族中和国外的原始部落中还有流行。如高山族从古就有丈夫家侍哺,妻子下田耕作的习俗。在南美洲俄利诺河流域的印第安人,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母系制,但已有对偶婚,当妻子生下孩子后,丈夫要躲在家里,躺在床上,装成产妇痛苦的样子,接受家人的特殊照顾。在亚马逊河西北部的威陀陀部落,妻子要到森林中去生孩子,孩子出生后,就交给丈夫,自己却要到田问去劳动,只有在晚上才能回家去哺乳孩子。丈夫整天躺在吊床上休息,还会受到亲友们的祝贺。生活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一带的巴斯克人,妻子在生孩子时,丈夫要躺在床上,佯作欲产的样子,家人也去照顾他,邻居们也去向他道贺,而他的妻子却要忙于家务。

据人类学家研究,产翁制度是原始社会的父权制与母系制斗争的产物。

人类最初的婚姻制度是母系制和氏族群婚制。此时,没有父亲母亲组成的个体家庭,人们实行着走访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子女都是由母亲及氏族哺育,父亲不介入妇女生育后哺养,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产翁制。到了母系制晚期,才出现了对偶家庭,产生了父子关系。但是,由于当时的男人仍对女方氏族有很强的依附,也难出现丈夫与妻子抗争的风俗。只有到了单偶婚和父权制出现之后,男子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妻子变成了他的附庸,子女是他的财产、继承人。此时,刚刚建立的单偶婚和父权制并不牢固,妇女们用逃婚、哭嫁、不落夫家的方式对抗父权制。因此,父权制也要采取许多压抑母系制复辟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力。男人“装产”更是这些措施的一种。男人之所以要“装产”,就是要让世人相信,他才是生孩子的人。

所以说,产翁制是与原始社会的夫权制一起产生的。

太监侍奉嫔妃之谜

香港作家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之所以颇受读者的欢迎,是因为书中刻画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太监韦小宝。韦小宝虽是个太监,但他狡黠机智,巧于辞令,善于左右逢源,不但把康熙爷哄得团团转,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他竟一而再、再而三地娶了一大群国色天香的美女为妻,可谓是幸运之至的太监了。当然,《鹿鼎记》中的故事是杜撰的,韦小宝也不是真的太监,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太监作为君主专制统治的标志性产物,对中国历史产生过很重要的影响。那么,太监是中国历史上所独有的吗?是何时产生的呢?太监又是如何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的呢?

太监,就是在宫廷中服务的阉人,而阉人是指割掉外生殖器的男人。太监们因没有了外生殖器,不仅丧失了性爱的能力及生育力,而且由于雄性激素不再分泌,“去势”的太监们会没有雄性的外貌特征,比如没有胡须、说话声音细尖、体态如女性般丰腴,从小“去势”的太监甚至会没有喉结等等。太监这种封建帝制的特殊产物,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中才有过的,据考证,在古代的波斯、印度等都曾有过太监。而在中国,太监的历史不但源远流长,而且许多太监官至一品,操持过国家大权,中国的太监在历史上曾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倒是世界上所仅有的。

据考,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阉割之风便兴起了。起初“去势”是作为一种刑法来治裁有罪人员的,后来这些没有了生殖器的人走进了宫廷,专门负责侍奉宫中的皇帝、皇后及嫔妃们。这些刑余之人进入宫廷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但当时在宫中侍奉皇室的人不全是阉人,像与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私通而生了两个儿子的缪毒便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这些男人在宫中不守“规矩”的不仅仅是嫪毐,像汉朝时期的李延年,因他相貌俊美,不仅在后宫染指皇帝的嫔妃,还兼职男宠。到了东汉时期,汉光武帝为了让后宫不生淫乱之事,为了维护皇室的威严,下旨令为皇室服务的所有男性全部“去势”。这种方法自这时起,便被历代的君王延用至清朝。这些“去势”的男人明朝以前被称为宦官,自明代以后便以太监的称谓正式出现在史书上了。

一个堂堂的男人被割去生殖器,被剥夺了生儿育女的权力,这在重视子嗣延续、家族血脉承传的封建时代是迫不得已的。而太监们多是苦寒人家的子弟,因为家贫无以生计,才不得已而人宫当太监的。作为一个太监,他需要承受的不仅是生理上的极大痛楚,而且还要饱尝世人的不齿及心灵上的巨大创伤。虽然有过一些权贵一时的太监,如魏忠贤、李莲英等,但绝大多数的太监的境遇是十分悲惨的。在宫里时要尽心侍奉,待老年力衰后,只能流浪街头,孤独地死去。可以说,太监是封建君主制度的最大受害者,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而君主制度为了维护其所谓的尊严,竟将一个个威风八面的男人变成了男不男、女不女的畸形人,封建社会的血腥与残忍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