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寓言枕边书
16829500000009

第9章 管理的用人诀窃:千里马都有用武之地(5)

这个寓言看起来很简单,但内涵却很深刻,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个企业的管理也如同这个寓言一样,只要能把有用的人才留下,就不怕企业没有发展。

留住人才的方法很多,薪酬激励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虽然用薪酬激励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人接受的方法,要想使薪酬既具有最佳的激励效果,又有利于员工队伍稳定,最好应学习下面几种方法:

(1)企业要设计适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和保留员工非常重要,它也是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

(2)将现金性薪酬和非现金性薪酬结合起来运用。

(3)适时缩短常规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有助于取得最佳激励效果。

(4)企业要重视对团队的奖励。

(5)在调薪时,员工与主管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博弈关系。

【事典】通用电气公司领导古托夫:留住人才就留住了企业的未来

1878年10月,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科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了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为适应竞争的需要,1892年4月15日,爱迪生电气公司与美国的另一家主要的电力工业公司——汤姆森·休斯顿公司合并,正式命名为通用电气公司(GE)。

GE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因为它造就了一些伟人——他们本来是平凡的人,但历经坎坷与磨难,最后成为了伟大的人物。

1960年,杰克·韦尔奇以工程师的身份进了通用(GE)工作,年薪是10500美元。看他表现还不错,他的第一位老板给他涨了1000美元。这个数目不小,韦尔奇自我感觉也挺好。不久,韦尔奇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怎么他们办公室中的四个人薪水是完全一样的。

“我还以为是老板特殊照顾我,谁知……”韦尔奇想:“不行,这是对我的一种讽刺,因为我工作比他们努力多了。”

韦尔奇感到非常恼火。他认为应该得到比“标准”加薪更多的东西。这次早已预先确定好的标准工资浮动使韦尔奇看到了这个GE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好。

他真的生气了。

他去和老板谈了谈,但是谈话令他很失望,他没有得到任何结果。

他萌生了另找工作的想法。令人沮丧的还有一个原因:当初GE招聘他的时候,给他的感觉是到处铺满了红色的地毯,有无限的希望,并认为他正是公司开发新型CEO的最为合适的人选。

可如今,韦尔奇眼前看不见红地毯了。

他开始详细查看《化学周刊》杂志和《华尔街日报》上的“招聘信息”栏目,希望能够早日离开这里。他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大组织最低层的“旋涡”之中,他想出去。

不久,他找到了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单位是一家设在芝加哥的国际矿物及化学公司,离他岳母的住所不远。

看来这是天赐的一次抽身的良会。于是,他向公司递了辞职申请。

得到韦尔奇要走的消息,急坏了韦尔奇的直接领导——当时年轻的经理鲁本·古托夫。韦尔奇这个自命不凡的青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托夫对韦尔奇的才干是另有看法的。当得知还有两天就要举行欢送会时,他非常震惊。

“不行,我得想方设法把他留住。”古托夫当晚就邀请韦尔奇夫妇共进晚餐,苦口婆心地劝说韦尔奇一定得留下。

“相信我,”古托夫恳求道,“只要我在公司,你就可以试着利用大公司的优势来工作,至于那些糟透的东西你别去理会就是了。”

“那么,你就得受考验了。”韦尔奇回答道。

“我乐意经受考验”,古托夫回答说,“重要的是把你留下。”

四个小时的晚宴没有说服一颗要走的心。

古托夫并不甘心。在回康涅狄格州西港家的途中,他停在高速公路边的投币电话旁,继续对韦尔奇游说。这个时候已经是午夜一点了。

他对韦尔奇说:“我给你涨一点工资,在科普兰给你涨1000美元的基础上,再涨2000元……我知道,钱不是主要原因。”

黎明后的几个小时里,韦尔奇出席了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但他决定留在GE,他接受了人生中的一大考验。

对了,他的抉择是绝对的对了。

在欢送会上,古托夫说:“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较佳的推销工作,因为我把对我们公司有用的人才留下了。”

大约12年后,韦尔奇在他的年度绩效报告中大胆地写下了其雄心勃勃的长期目标——成为GE公司最高负责人(首席执行官)。

其结果当然是他成功了,他不仅是通用的首席执行官,而且还被称为世界第一首席执行官。

一句点评:优秀人才是企业壮大的未来。

11.恩威并用,让人才的智慧释放最亮的光芒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管理启示: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我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一家企业,一家公司,真正的效益不是逼出来的,而是自动的由职员工作产生的,如果一味去强求工作,只能使产品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但要员工乐于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管理人付出很大的细心和努力:

(1)平等地对待员工和部下。由个人自尊心而产生的要求平等的精神,平等的意识在企业人才管理中是不可忽视的,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都十分重视这种平等精神,使企业上下齐心,使领导和员工和谐相处。

(2)对部下和员工要亲切友善,且有关怀同情心。管理人的亲切随和、笑容可掬,不摆架子就会使职员感到老板很有人情味。

(3)管理人员要能虚心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4)对职工的薪水要求要尽力满足,特别是企业效益好的时候,谁来工作都是为了活命而来,天下没有免费干活的人。

【事典】斥骂激励让员工知职而后勇

虽然称赞的话谁都爱听,一般人都喜欢用称赞来激励别人,然而,斥骂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激励。尤其在关键时刻往往更能激起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知耻而后勇”完成一些极为艰巨的任务。

鲍洛奇坚信这样一种观点:要想管理一个企业,就必须完全摒弃个人的感情因素。他只能根据客观效果评价员工的工作成绩。工作成绩好,无论出力与否,他都加以表彰;工作成绩欠佳,再努力也免不了挨一顿狂批。

有一次,美国食品大王鲍洛奇准备建一座新的加工厂,有人向他介绍了一个地方,还特意为他提供了那儿的一些关系。鲍洛奇派了一名很善于交际的手下去对新厂址进行检查,并把这份公关名单交给了他,让他与这些人搞好关系,多倾听他们的意见。

过了一段时间,鲍洛奇前去视察工作,他发现,那位负责人与当地名流关系非常融洽,大家都表示愿意为鲍洛奇的新厂提供帮助。然而,这位善于交际的负责人却忽略了新厂的用水问题。他既不了解厂用水的费用,也没有搞清楚他们自行钻井取水的相关权利问题。在返程的飞机上,鲍洛奇对那位负责人表达了他的不满。

“可我对其他的问题都处理得非常妥善,不是吗?”那位负责人很不服气。

“假如你是这架飞机的驾驶员。”鲍洛奇一脸严肃地说:“你来了很多顾客,却因为没有排除飞机上的一隐患问题。最后你会把大家都扔到海里去喂鱼。”他说完便转身离开了,留下那位负责人一个人在那里发呆。

飞机降落之后,那位负责人立即搭乘返程的飞机回去,彻底解决了用水的隐患。

还有一次,鲍洛奇鉴于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决定兴建一座新的加工厂。他派了一批得力干将负责新厂的建设。他本人只是在预定开工日期前三个星期,才乘飞机前去查看工作的进展情况。

飞机飞到那里,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鲍洛奇径直乘车前往新厂房视察。到达厂址时他发现,厂房里还没有装好电灯,只在厂地中间临时装了一个电灯泡照明。昏黄的灯光下,四周乱七八糟堆放的东西显得一片狼藉。

鲍洛奇回过头去看他的工作人员,在暗淡的灯光下,他的爱将们满脸疲倦,强打精神挤出一种极不自然的笑。

鲍洛奇默默地看着这些手下,从他们的脸色中不难看出工作很艰辛。然而,他知道,新厂如果不能如期开工,将会使整个公司陷入一片混乱。

“我看了这里的情形,简直糟透了!别说三星期,三个月之内能够开工就不错了。看看你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这是做工作的样子吗?”

说完这一番话,鲍洛奇拂袖而去,丝毫不管爱将们的满腹委屈。当工厂按时开工时,一位手下告诉鲍洛奇:“您的不通情理激怒了我们,我们决心让你知道我们的厉害。不过,工厂能如期开工,真要多亏您对我们的刺激,它激发了大家的好胜心,使我们创造了奇迹。”听了这些话,鲍洛奇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鲍洛奇这种完全不近人情的管理方式,许多人表示不理解,甚至有的人因此给他冠上了“暴君”的称呼。鲍洛奇却仍旧是我行我素。他认为自己的这种管理方式恰恰是考虑到员工们最根本的要求。

每个到公司来工作的人,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本领,希望能够拿到更高的薪水,因此,如果对每个人的疏忽都听之任之,就会造成赏罚不明:优秀的员工得不到应有的荣誉,善于找借口的人反而会得意洋洋,长此以往,员工的创造性和进取心将会受挫。这是鲍洛奇所绝对不能容忍的,而真正具有事业心的员工也会对此失望。

也许鲍洛奇是对的。他的斥骂管理术虽然不近人情,但却给公司带来了效率,也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直率、公平的风气。水涨船高,公司也因此得到了大发展。

其实,人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情动物,他似乎有无穷的潜力,但经常又很容易陷入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一句热情的鼓励会令人信心百倍,可强硬的命令却会使人产生不满。对此,如能采用激励式的管理方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个人对自己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他们认为自己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某项特长,同时也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这一点。当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他会变得很坚强,很有干劲,他会想方设法来表现自己,这时往往会收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效果。相反,当一个人所联想到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失败的懊丧时,他就可能垂头丧气,心灰意冷。聪明的经理从不会运用制度的强制力来达到目的。他们总是尽可能从感情上激发部属的信心,通过员工对自己自觉的管理代替制度的约束。

一句点评:人才的光芒照亮企业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