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16833000000015

第15章 怎样说,员工才会懂;怎样讲,员工才会做(3)

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老板,在管理中往往会表现出极端化、片面化、武断化的处事风格,这不仅易于激起下属的不满,影响下属工作才能的发挥,还容易让他在错误的决策上固执到底,最后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只有解决管理者独断专行的问题,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既然领导者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危害如此之大,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要想从本质上改变老板独断专权的毛病,要靠老板自己来克服人性的弱点,还要让老板认识到独断专行的危害性。当然,公司如果有严格的制度来约束老板的决策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板独断的毛病。例如,公司制定了民主协商的决策制度,尤其是涉及公司战略问题时,除了老板有绝对发言权之外,公司其他高管也有权参与决策,通过集思广益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板犯浑的可能性。

此外,公司还应努力创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沟通气氛。作为老板,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多听意见和建议的好。尽管有时候下属的意见不一定对,但老板一定要耐心地倾听,并且对下属积极献言的行为要表达肯定和赞赏,这对下属是最基本的尊重,也是保护下属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作为企业老板或高层管理者,你一定要认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也许你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上有卓越的才能,但你要清楚,个人的智慧始终是有限的,多听听部属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你有益无害。如果你认为他们的意见不合理,你可以在说明原因后不予采纳,但是当他们提建议时,你一定要认真地听,并且感谢他们积极献计献策。这样的老板才能鼓舞大家,才能赢得大家的拥戴。

7,抓住对方的心理进行交谈

员工在公司工作,他们除了每周五天、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之外,内心会有什么想法呢?他们对公司满意吗?他们对公司还有哪些期盼?他们对公司的管理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对此,你是否试图去了解过?只有主动去了解,你才能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心声,才能有的放矢地管理企业。在这方面,沃尔玛集团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做得十分到位。

“你在想些什么?”“你最关心什么?”这是萨姆·沃尔顿在视察分店时,经常向员工提到的问题。在视察的过程中,沃尔顿经常与基层员工沟通,通过聊天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以此把握员工的心声。

据一位沃尔玛公司的职员回忆:“我们盼望董事长来商店参观时的感觉,就像等待一位伟大的运动员、电影明星或政府首脑一样。但他一走进商店,我们原先那种敬畏的心情立即就被一种亲密感受所取代。他以自己的平易近人把笼罩在他身上的那种传奇和神秘色彩一扫而光。参观结束后,商店里的每一个人都清楚,他对我们所作的贡献怀有感激之情,不管那些贡献是多么微不足道。每个员工都似乎感到了自身的重要性。这几乎就像老朋友来看你一样。”

萨姆·沃尔顿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人,都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因此,真诚的帮助加上很大程度的理解和交流,一定会帮助我们取得胜利。记住,老板必须总是把员工放在他们自己的前面。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的事业将会一帆风顺。”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员工除了在工作上会遇到困难之外,在生活上是否有苦恼呢?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员工发牢骚、吐苦水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要以为员工表达不满,就表示对公司甚至对你个人有成见,是不爱公司的表现。

恰恰相反,员工爱公司、把公司当家,才会抱怨公司的不足,才愿意指出公司的弊病,他们这样做无外乎让领导者重视这些问题,想办法改变不良的现状。而且通过员工的抱怨、不满、意见或建议。你还可以意识到其他人也有这样的感受。如此一来,你就能很好地把握员工们的心声,这对管理企业、带领团队是十分有益的。

所以,管理者不能对员工的抱怨充耳不闻,对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置之不理,更不能对这类员工产生偏见。而应该像萨姆·沃尔顿那样,主动放低姿态,走近员工,与员工心贴心地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这样才能体现企业对员工们的人性化关怀,使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著名化妆品公司创始人玫琳凯曾在《玫琳凯谈人的管理》一书中谈到倾听的重要性。玫琳凯从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一家拥有20万名美容顾问的大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重视倾听每一位员工的心声。

玫琳凯本人非常清楚地了解到,员工真正需要的不只是金钱、地位,他们更需要一位能真正倾听他们意见的管理者。因此,她始终要求自己、要求公司的管理者记住一条金科玉律:倾听是首要的事情,尤其是倾听员工的心声与抱怨。

除了公司管理者重视了解员工的心声之外,企业更应该将了解员工的心声制度化。通过制度规范,建立了解员工心声的渠道和机制,保证公司上下沟通畅通。这样才能让公司的每一位管理者都重视沟通和了解员工的心声,重视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百安居集团是一家相对保守、等级森严的英国公司,但是他们的管理者们十分重视与员工直接沟通。当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烦,可以直接找管理者帮忙解决。百安居(中国)公司的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李欣举例说,有一次公司筹建物流中心,当时有一名员工被解聘,在新领导没有到任时,他被要求离开公司。于是,他找到李欣投诉。

李欣先了解他的想法,然后要求部门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报告。后来,李欣了解到,这个员工平时工作态度很好,只是在技能方面有些欠缺。最后,他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达成了一个共识:公司花一些精力和时间去培养他,并设立了6个月的观察期,看他是否能够在培训中达到公司要求。事实证明公司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经过培训,这位员工达到了公司的要求,而且工作十分努力。

除了直接与管理者沟通,以寻求帮助。百安居还有相关的制度来保证员工发表意见,尤其是在百安居的英国总部,有一个“草根会议”,一些来自基层的员工和总部的各个员工每个月都会召开一次会议。每个员工都可以在会议上提出问题和建议,公司的高层领导者会面对面地了解员工的想法、公开对话。

如果员工的问题和建议有价值,那么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就会制定行动计划,然后去推行解决。在下一次草根会议上,管理层会通报解决情况,继续了解员工的反馈,看他们对结果是否满意,还有什么意见。这种沟通方式让员工感觉到重视,极大地满足了员工的参与心理和被重视心理。

如果没有到草根会议召开的时间,员工也有其他反映问题的渠道。如果员工觉得面对面向管理者反映问题比较尴尬,或他们离总部比较远,不方便面对面反映问题,那么他们还可以通过写信或打电话反映问题。公司有一个对员工免费的24小时录音电话,员工可以通过它跟总裁或总经理反映任何问题。公司的管理者每天都会接听整理,然后汇报给高层,也会定期给反映问题的员工回馈。

抓住对方的心理,并不是简单地听,更要主动地去询问,真正重视员工的反馈,及时解决问题、消除员工的不满。当然,管理者还可以询问员工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这样可以缩短上下级的距离,让员工获得满足感。

8,慎重对待下属的“小报告”

看过中国古装电视剧的人,想必对那些喜欢在背后进谗言的小人都不陌生。他们喜欢探听别人的秘密,喜欢添油加醋、搬弄是非,喜欢小题大做,直接或间接地说别人的坏话,以达到自己的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就是组织的毒瘤,他们的存在早晚会危害企业的健康发展。

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主张禁烟,坚持实行禁烟运动。由于禁烟运动损害了某些官员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这其中琦善就是一个。琦善多次在道光皇帝面前打林则徐的“小报告”,道光皇帝未经调查,就轻信谗言,将林则徐革职查办了。之后,道光皇帝让琦善接替林则徐的钦差大臣一职。这时琦善丑陋的嘴脸完全暴露出来了,他勾结洋人,卖国求荣,严重损害了民族利益。

多少英雄豪杰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小人的谗言之下。多少企业不是毁在对手的手下,而是毁在领导者手里,毁在小人的嘴上。上面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一点,如果领导者轻信下属的小报告,草率地做出处理决定,那么就很可能被小人牵着鼻子走,最后导致公司的利益受损,甚至直接导致公司倒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爱打小报告的人,大多数不是什么好人,这种人要么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要么虚伪狡诈、两面三刀,要么私欲膨胀、自私自利。因此,对待爱打小报告的下属,你一定要慎重对待,对待下属的小报告,你也要认真分析,细致调查,以免冤枉了好人,让心怀不轨者得逞。

最近几天,生产车间的主任老胡在工作期间,在休息区多抽了几次烟,这一情况被下属大伟看见了。大伟借向总经理请教工作为由,敲开了总经理办公室的门。他除了请教工作,还特意“关照”了老胡,他对总经理说:“老胡最近不知怎么了,时不时去车间的休息区抽烟,搞得烟雾缭绕,多影响大家的工作啊,而且抽烟对身体多不好啊!”

总经理听了大伟的话,平静地说:“嗯,知道了,谢谢你反映这一情况,我会跟他沟通的。谢谢你关心大家的工作,关心老胡的身体。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你就去工作吧。”

总经理很清楚,老胡最近多抽了几支烟是有原因的,他的老婆下岗了,孩子又生病了,而工作又在赶进度,他的压力很大,多抽几支烟也是人之常情,没必要大惊小怪。不过,他还是找到了老胡,关切地问他家里的情况,安慰他不要太担心,同时也提醒他尽量少抽烟,身体要紧。

面对员工大伟的小报告,总经理的处理相当漂亮,他既没有批评大伟,也没有批评老胡。相反,他表扬了大伟关心大家的工作,关心老胡的身体,又对老胡表达了关切。这种做法不仅让小报告无处存活,又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人性化关怀,真可谓一举两得。

在很多公司里,爱打小报告的人都是存在的,这种现象十分正常。作为企业管理者,你丝毫没必要因下属的小报告内容而小题大做,也没必要因下属打小报告的行为而惴惴不安。你要做的就是冷静倾听下属的小报告,理智地分析他的小报告,若有必要,可以暗中调查了解小报告内容的虚实,尽量客观公正地处理这类问题。

在对待下属的小报告时,有些管理者采取“充耳不闻”的做法,他们会对下属说:“对不起,我不听小报告。如果你没别的事情,请去工作。”这种处理方式很容易伤害下属的自尊心,尤其是如果这位下属的小报告内容属实,那么管理者就失去了一次了解事情真相的机会;有些管理者采取偏听偏信的做法,他们听风就是雨,下属跟他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最后很可能伤害了无辜的下属。

客观地说,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有些绝对化,都是不明智的处理方法。最好的办法是慎重对待,既要认真倾听下属的小报告,又要理智分析下属的小报告。要做到“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饶恕一个坏人”。这样才能把小报告的负面影响转化为积极的作用,让它真正为管理者所用。

另外,对于爱打小报告的下属,你要做的是引导为主。首先,你要搞清楚下属打小报告的动机,对症下药。有些下属喜欢背地里打小报告,是为了派系之间的争斗,有的下属只是随口一说,没有深层次的目的。对于下属不同的动机,你要有所区别的对待。其次,对于越级在你面前打小报告的下属,你既要给下属反映情况的机会,又要明确告诉下属:“反映情况有正常的消息渠道,越级打报告是不值得提倡。”

还有一种情况管理者们不得不重视,那就是有些下属绕过你,越级向上打你的小报告。这种情况相比于下属在你面前打同事的小报告,会让你变得非常不淡定,因为下属的矛头直接指向你,其行为明显对你不利。对于这种情况,你该如何处理呢?

对于下属背地里打你的小报告的行为,你可以表面上假装不知情,但实际上却在搜集下属心怀不轨的证据,并尽可能让自己的行为光明磊落。对于下属在上司面前打小报告的内容,如果有可取的地方,你一定要积极改正。例如,有位管理者去上司办公室汇报工作时,在门口听见下属打他的小报告:“刘主管这人还是不错的,就是工作太粗心了,业务也不精……”,如果下属所言极是,那就赶紧去提升自己吧,如果下属的话明显是恶意中伤,那你不妨直接推开办公室的门,要敢于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