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过痛过才是青春
16838700000012

第12章 成长前的蜕变,是逃不开的疼痛(2)

后来,一点点长大后,我们不再随意倾诉自己的心声,我们开始掩饰单纯,总觉得还是自己放在心里慢慢沉淀慢慢消化掉吧。

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说出来,因为那是只属于心灵的一方沃土,说出来的秘密就不叫秘密了。那时,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当我们把心里话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时,他却当作笑话告诉别人。

我们奇怪别人为什么总是能一眼就看穿我们,因为我们从来不会隐藏自己,从来不会伪装自己,总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别人美其名曰“蛋白质”,实质上就是很“白痴”。

可是,成长总能教会我们一些东西,我们知道,生活不需要我们总是“喜形于色”,生活有时更需要我们“不露声色”。因为我们发现淡定与冷静,比浮躁与鲁莽更加有威慑力,虽然很多时候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

所以,我们开始掩藏自己的单纯,不再随随便便地把自己的真心袒露在别人的面前。于是我们懂得了先察言观色,然后再付诸行动,我们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警惕,万一发现危险,必会如刺猬一般,竖起全身的刺来保护自己,或者如变色龙般幻化出不同的色彩来伪装自己。我们之所以学会隐藏,就是害怕被无情地伤害。

大卫在国外留学多年。每次回国见到久别重逢的朋友们,都会有这样的对白:

“你变了......”

“我其实没变!”

“我不喜欢这么不真的你!”

也许,大家都发现了他的改变,留意到他发自内心的笑越来越少了,感觉到从前那个率性而为的他早已销声匿迹,现在的他在待人处事的方面渐渐“虚伪圆滑”了。

大卫知道,当自己再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当纯真成为曾经的过往,当被称作孩子已成为一种奢侈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不得已时开始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心,因为害怕被伤害。那些曾经的单纯和无畏,偶尔会像电影一样在他的头脑中反复播放,但是,彼时的自己却失去了那样纯澈的心境了。因为现实会让自己有太多的顾虑,让自己变得多疑,变得复杂,变得庸俗,却又故作坚强,掩饰着自己最本真的内心。

在大卫看来,成长本就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幻想着可以像个孩子般心无城府,因为“孩子”这个称呼太美妙。但是又期待着有一天能真正长成一个大人,能独自承担和面对一切红尘世事。所以,处在成熟与不成熟的边缘,才有了这一代人都会存在的浮躁和迷茫。

因为,总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突然发现,原以为纯洁的东西,在此刻的眼中开始变得模糊不清。那些自以为坚不可摧的情谊也开始有了裂缝,因为人在慢慢长大后,都会在欲望的驱使下变得唯利是图,即使并不是要刻意伤害对方,但是也还是做了伤害彼此情感的事情。

所以,大卫开始渐渐变得不再轻信别人,变得善于掩饰自我,以至于慢慢都成了一种习惯,就像谎话一样,听得多了,分不清楚了,也就信以为真了。不管怎样,有些东西,一旦有了芥蒂,即使细微,也可以被慢慢放大。当他开始发现很多事情不再那么单纯的时候,心底便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墙,信任也一步步地瓦解。

心里疼痛的感觉,让双眼的视线更加不清晰了。原本以为有些东西可以装作视而不见,有些事情可以当作从未发生,那样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继续着简单无忧的生活。然而就从某些东西出现裂痕的那一刻开始,大卫觉得自己的心已经不可能继续单纯了。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直以来交往的朋友,突然之间变得陌生。身在青春的大卫,一直以来都相信着身边的人和事,所以才能开心地生活,才能轻易地找到让心灵快乐的方式。可是,偶尔一次不经意间的生疏,致使朋友之间产生了太大的隔阂,很多事情就此悄然地开始改变。

于是,大卫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单纯,不得不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所以,走过青春的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听到人们的声音说“你变了”。大卫之所以改变了处事的方式,改变了对人的态度,那是因为世事的历练让他成熟了。尽管多了几分圆滑,多了一些讨巧,可是壳子再怎么变,他依然还是自己,还是那个善良率性的自己。只要时刻牢记这一点,就够了。

大卫觉得自己现在努力要做的就是,再过十年后大家见到他时,会对他说“你没变”,还是那么的真诚可爱。

尤其是看着刚毕业时自己做的海报——“青春散场了”,大卫不由得心生感激:不管大学经历了怎样的挫败与打击,自己确实是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收获了。青春逝去时总会有一些东西沉淀下来——就像曾经口无遮拦的单纯,就像现在迫不得已的掩饰,人生都应该笑着去面对。在青春的记忆里,每一抹笑、每一滴泪都是人生的财富。

不要把抱怨洒给青春,青春就那么几年而已,无论是曾经的纯真无邪,还是现在的圆滑讨巧,都是青春成长过程中最自然的状态,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更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每个人都应该坦然接受。

八十年代的大街小巷,都在传唱一首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歌词是这样的:“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你说我像梦忽远又忽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你说我像谜,总是看不清,其实我永不在乎掩藏真心。”

这首歌娓娓道来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心声:我们为了保护自己,刻意掩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时而像云,时而像梦,时而又像雾,让人捉摸不透,更让人无法把握。其实,长大后我们便明白,有些时候,太过袒露自己,反倒失去了那种看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美,而适度的掩饰,却能恰到好处地体现自己的含蓄和内敛。人总是要长大,十五岁时刻意口无遮拦,没心没肺,那叫可爱,但是如果二十岁了还是如此,就多少显得有些幼稚了。

当我们都不再单纯的时候,当我们开始掩饰自己的时候,尽管有些不适应,但是我们知道我们长大了,我们必须试着做一个大人该做的事情。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只不过我们懂得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了独自去面对,懂得了担当。但是我们仍不会对身边的人心存芥蒂,我们仍会轻松地看待生活。

因为我们知道,唯有信任和真诚,才是属于青春的色彩。

4.不再解释,我的世界你不懂

其实,一般情况下,面对被误解,解释不是最好的方式。绕开误解是聪明,消除误解是睿智,淡化误解则是一种境界。不管怎么样,别太把别人的误会当回事,很多事情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了。

不谙世事之前,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和不理解,会拼了命地去解释。但是,慢慢长大后,我们知道,懂我的人,不必解释,不懂我的人,又何必解释。

因为,走出青春的懵懂之后,我们终于懂得,不是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喜欢我们,都能理解我们,对于理解我们的人,自会彼此心意相通,心有灵犀;对于不理解我们的人,再多的解释都没有意义。

真正懂得我们的人,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举动他都能够领会得到我们的用意,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建议,而对于不懂我们的人,无论怎样去跟他说明,他也还是无法领悟得了我们的心思。

有时候被身边的人误会了,急于解释往往会适得其反,既然他不相信你,你何必还要去解释,就算你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解释清楚了,你也不一定能获得他心里对你的信任。

尤其是在我们这个青春莽撞的年代,每当遇到被误解的时候,甚至当大家都在气头上时,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事情解释清楚。其实,这个时候任何解释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对方根本就听不进去。其实,有时话说得太透了并不一定是好事,就让误会我们的人发发脾气吧。等到对方冷静以后,我们再做一些解释,也许效果就不一样了。如果那时对方还是无法接受我们的解释,那就让一切顺其自然吧。

只要我们问心无愧,不必再去多解释什么了。有些事情说多了反倒“越描越黑”,只要我们所做的事情无碍于别人,那就大可心底坦然,不用被别人的思想打乱了自己的做事原则。既然别人不听我们的解释,那又何必耿耿于怀,一直把那不愉快的事情放在心上来折磨自己呢?

很多人都喜欢网球女将李娜,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懂你的人永远都懂你,不懂的你怎么解释也没用。”这是多么豁达的人生境界!

小萌认为,青春里最伤心的事,就是被误解的委屈。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事方法有问题,小萌觉得自己总是被人误解,连最亲密的朋友有时候都觉得很难理解她的一些处事方式,觉得她是一个善变又多疑的人。其实小萌特别希望身边的亲人朋友能理解自己,可为什么,大家总是看不懂自己,所以她内心深处一直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这可能也是身处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会遇到的问题吧?

后来小萌慢慢发现,其实被别人误解了不要紧,最怕的就是自己心虚。本来没有什么事情,但是由于自己顾虑的太多,不懂得如何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反而会加深误会,所以,小萌觉得遇到误解,更多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去坦然以对。

比如前一段时间,班里的很多同学都误解小萌,说她喜欢上一个男生,所以大家经常在背后说他们的坏话,一开始小萌还想着找机会澄清一下。后来,她发现解释没有任何必要,她告诉自己,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试着坦然面对一切,只要问心无愧,清者自清。最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他们确实没有什么,也就不了了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