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父皇给催上朝,欧阳辰逸被逼烦了,干脆来个不辞而别,带着自己最相信的手下玉虎偷偷离开王府游戏江湖便不再回来。
当时,把皇上跟太上皇气得想杀人就是。可后来,一个白发老道士告诉他们说,若是想让欧阳辰逸回来不是难事,只要等到另外一个女子出现,他自然会乖乖的收回他的玩心。只是,那个女子要等到八年之后才来出现。因此,让二皇才不再勉强他。
欧阳辰逸是个人才,不管身在哪里,都会是最光茫耀眼的一个。
在这八年的时间时,他虽然闯荡江湖不回宫,但,只要宫里有什么困难的事,他都会及时派人回来解围。同时,在江湖上,他也以自己高强的武艺除暴安良,获得一个逍遥王的美称。因为他武艺越群,几乎无人能敌,而此还被江湖人赠了一句话,‘宁可决战天下,亦不可对视逍王’。
虽然欧阳辰逸在外头很风光,但只要他一天不回皇宫欧阳易就一天不踏实。自己虽然儿子很多,但是没有一个能及得上欧阳辰逸一半的,因此,他对于自己的皇位继承人很担忧。
八年时间已经过去了,若那老道士的话真的灵验,那个女子也应该出现了,欧阳辰逸也该回来了。可是这第八年都过了半载了,欧阳辰逸还是迟迟不见回来。感觉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因此他很担心。于是,派人捎信给欧阳辰逸要他在皇后生辰时赶回来。
现在,听皇后说,欧阳辰逸一会就进宫了,心里倒踏实了许多。
“皇上,您有何事,一下朝就急着找辰儿。看您一来就笑个不停,您不访道来,也让为妻乐乐?”皇后很关心的问。
听了皇后的话,欧阳易笑了笑道:“皇后,辰儿今年贵庚?”
皇后微微皱了下眉头道:“年方二十六。”
“是呀!都二十六了,转眼间八年过去了,朕也老了!”欧阳易突然感慨的道。
听到皇上提起八年,皇后便想到了那个老道士的话。因此,淡淡的问道:“皇上,是不是那个女子出现了呢?”
皇上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出现倒是没有,不过,朕打算给辰儿赐婚。他都二十六了,连个妃子都没有,你看他浩轩弟弟,连孩子都在娘胎里踢人了。要等到何时,他才给朕给朕添个皇孙呀!”
知道皇上心急,皇后便笑了笑道:“皇上,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又何必急于一时呢!”不过,说归说,她比谁都希望欧阳辰逸快些成家,只是,当着皇上的面不想表达出来而已。
这话,皇后都跟他说八年了,每次听到这些,欧阳易感动烦燥,于是,担忧的道:“可是朕等不及了,朕已经下旨赐婚了。”
听到皇上赐婚的事,皇后先是一愣,“这可算是先斩后奏的呀,以欧阳辰逸的脾气自然不应允,这可怎么办才好。”,想归想,可是她又不能反对皇上,于是有些好奇的问道:“不知哪个皇上赐婚于哪家姑娘,是谁家姑娘能够相中皇上的法眼呢?”
“大学士楚云天的二女儿楚青芸。”欧阳易微微一笑道
“就是当年丞相与三国叛乱时,平内乱的那个楚云天吗?”皇后轻声的问。
“嗯,是的,就是他。朕听说他的这个二女儿是个才女,天生丽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她对人和善明事理。再说,皇后你也见过她的。想必把她许给辰儿不会错。”欧阳易笑着说道。
听到欧阳易的话,皇后不由一愣,“自己何时见过楚天云的二女儿楚青芸的,自己很少出皇宫的,除了天天看着那些太子、公主、太监宫女之外,可没有见过其它大臣的儿女,怎么可见到欧阳易所赐婚之人。”想到这里,皇后不解的道:“皇上,臣妻深居后宫多年,可及少出宫,又如何见得楚青芸那女子呢!皇上是否跟臣妾说笑?”
知道她一时想不起来,欧阳易便笑了笑道:“皇后,你真是贵人多忘事呀,半年前,你与朕出宫经过紫云庵时就遇到过她,当时,你还夸过她的。”
听到这,皇后眉头一皱,过了好一会才道:“皇上,您说的是那个小姑娘?”
知道妻子想起了半年前的事,欧阳易笑着点了点头。
时光追朔到半年前。
自从欧阳辰逸平息了战乱,光明国就日益发展起来,再也没有一个临国敢对其有幻想。
欧阳易整天只除了处理一些奏章之外,就是听那些大臣们瞎吹扯,没有趣味可言。于是,皇后才出主意,两个乔装偷偷出宫去困游去几日。反正天天上朝没什么大事,出去散散心了不是坏事,因此,夫妻二人便化装成普通老百姓出宫去了。
在宫庭里住惯了,到了宫外少了那份严肃与约束,夫妻二人仿佛是一对快乐的神仙眷侣般,逍遥自在。便忘了自己的身份,在宫外玩了十多天都不想回去。
有一天,夫妻二人路过紫云庵,便看到有好多人在排队,好像在领什么东西。宫里的阿谀奉承见多了,宫外的什么东西都是那么新鲜。出于好奇,夫妻二人便加入其队伍的行列。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都是来邻米的。这些人中,有平民百姓,也有乞丐,都是一些穷人。
可是,欧阳易就很纳闷了。据朝上的大臣讲,自己的国家是国泰民安的,怎么会有这么多贫民。再说,那个好心人是谁呀,怎么会有那么多粮食发给众人。为了了解对方的来历,因此,夫妻二人决定会会这个发善心之人。
在烈日下,夫妻二人站了足足有一个时辰才伦到他们。结果发现,发米的人却是一个素衣小姑娘和一个还有几个紫云庵的尼姑。当时夫妻两愣住了。
他们还以为,是哪个富商或者朝庭大臣在这里救济贫民的,没想到是这些人。夫妻二人通过那些领米的人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那些米都是那个楚青芸的小姑娘花钱买来的。而且,提到楚青芸的时候,那些尼姑们和贫民们是赞不绝口,说她人品好,有善心,堂堂一个大学士的千金却屈身到这个地方来,还经常救济这些穷人。人人都称她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