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7天养好你自己
16859000000027

第27章 星期日健康课(4)

指甲半月痕,健康晴雨表

指甲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正常指甲红润、坚韧而呈弧形,平滑有光泽,指甲根部的甲半月呈灰白色。如果指甲形状的颜色变异,表明人体可能患了某种疾病。从指甲的形状上看:指甲扁平、凹陷,呈匙状,脆而无光,多为下肝水不足或缺铁性贫血、低色素性贫血或浅色小细胞性贫血的征兆。指甲呈鹦嘴状,指端如鼓槌,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伴有紫绀、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和肺脓肿、肺气肿、矽肺、慢性纤维性空洞型肺结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症。指甲出现横纹,是肾病或心肌梗塞发病的先兆;出现纵纹,是肝病的先兆;出现内陷坑纹,则是呼吸系统不好。

下面介绍指甲的一些常识:

指甲下方1/5处出现一个白色的半月形,这就叫半月痕,有些人称为小太阳。指甲是阴经阳经交接处,甲床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末梢,是观察人体气血循环变化的窗口。所以指甲半月痕又称健康圈,是人体精气的代表。半月痕的发育深受营养、环境、身体素质的影响,当消化吸收功能欠佳时,半月痕就会模糊,减少,甚至消失。所以半月痕可以反映人体正邪的状况和推断疾病以及预后的吉凶。

出现半月痕减少和消逝时,应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的变化,适当加强营养补充。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要补充精气:注意补充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以中性为好,如奶类、蛋类、豆类、鱼类、黑色性食物(逢黑补肾)、种子性食物、胚胎性食物等;西医角度则要注意食用抗氧化类食品和保健品,如虾青素、辅酶Q10、番茄、红石榴等。坚持每天服用虾青素8~12mg,2周时间将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改善心血管状况,促进甲体生长,防止甲床过快老化!

1.正常半月痕

(1)数量

双手8~10个手指要有半月痕。

(2)形态

半月痕面积占指甲的1/5。

(3)颜色

奶白色,越白越好,表示精力越壮。

2.不正常半月痕

(1)半月痕少

半月痕越少,表示精力越差,体质越寒,免疫力越弱。中医则表示阳虚,阳虚生内寒,表示其人底子属寒,身体手脚特别怕冷。无半月痕者,也不表示有疾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往往不病则已,一病则较难痊愈。即使伤风感冒也难痊愈。

(2)异常半月痕

①寒底型

无半月痕者为寒底型。寒底型提示体内阳气虚弱而阴寒较盛。这种人的脏腑功能低下,气血运行缓慢,容易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吸收功能差,面色苍白,手脚厥冷,心惊,嗜睡,容易感冒,精力衰退,体质下降,甚则痰湿停滞,气滞血淤,痰湿结节,肿瘤。

②热底型

连小指也有半月痕者,半月痕增大均属热底型。热底型提示人体内阳气盛,脏俯功能强壮,身体素质较好。但在病理情况下,则是阳气偏盛,脏腑功能亢进。可见面红,上火,烦躁,便秘,易怒,口干,食量大,不怕冷,好动,甚至血压高,血糖高,中风。

③寒热交错型(阴阳失调型)

半月痕的边界模糊不清,颜色逐渐接近甲体颜色者,属寒热交错型或阴阳失调型。

寒热交错型提示人体内有阴阳偏盛偏衰的变化,寒热的变化可因保养的不同而异。例如,热型者喜欢清热而过度用寒凉物质,寒型者则喜欢去寒而过度服用温热物质。用药失调,劳损过度也可导致寒热平衡发生变化。

初期:半月痕边缘开始不清。 中期:半月痕开始缩小。后期:半月痕逐渐减少并消失。 身体素质则由热变寒,精力衰退逐渐走向衰老,体弱,多病。许多医生由于注重局部清热,消炎,而没有注意到半月痕这个身体素质的重要信号,伤害太过或长期食药。所谓“食药食药越吃越弱”的道理就是忽略了半月痕的变化。

(3)半月痕面积

①半月痕面积小于指甲1/5,则表示精力不足,胃肠吸收能力较差。半月痕突然晦暗,缩细,消失,往往易患消耗性的疾病,如肿瘤、出血等。

②半月痕面积大于1/5,则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4)半月痕的颜色与对应症状

①奶白:正常表示精足强壮,体质好,身心健康。

②灰白(浊白):精弱则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运化,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体质下降。

③ 粉红(与甲色分界不清):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

④紫色:气血淤滞,血黏稠度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动脉硬化症。

⑤黑色:常见于大病将至者,多见于严重心脏疾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药物和重金属中毒。

3.半月痕与五指

(1)拇指半月痕——关联肺脾

拇指半月痕呈粉红色,表示胰脏功能不良,胰脏功能减退,身体容易疲倦,容易感冒,严重会引起糖尿病。半月痕呈粉红色是在本身还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前的警告。

(2)食指半月痕——关联胃肠

食指与肠胃关系密切,当食指的半月痕呈粉红色时,表示胃、小肠的消化吸收不良,食欲自然减退。

(3)中指半月痕——关联精神

中指与心包经关联,当一个人精神状况不稳定,或过于紧张劳累时,一定会感到头昏,思路不清楚,失眠多梦。此时中指半月痕会呈粉红色。

(4)无名指半月痕——关联内分泌

无明指半月痕呈粉红色,表示运行于无明指的三焦经发生异常。三焦经异常,表示阴阳失调,会因寒或热而引起血液循环不良,体质下降造成阴阳失调,月经不调。

(5)小指半月痕——关联心肾

小指半月痕显得特别粉红,通常,当心脏血液循环不良,内脏功能异常时,都会出现某些自觉症状。但是,心脏方面的疾病却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大部分的心脏病患者早期都不能自知,直到病情恶化时,才猛然发现,因此常有人暴亡。所以观察心脏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事,而最好的检查就是观察小指和中指半月痕。

经络保养,活血益气抗衰老

人体12经络运行时间和顺序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现代人的生活作息紊乱,日夜颠倒的生活让身体逐渐出现亚健康状态,连皮肤都变得粗糙起来!如果不想透支你的生命与美丽,那就赶紧学学按照经络运行顺序进行调养吧!根据12经络对应的12个时辰,做好保养工作,让你的身体更健康,皮肤也能变得美美的哦!

子时(子夜11时—凌晨1时),胆经当令。胆是阳气的一阳生,它是刚刚长阳气,还很微弱,我们要特别保护这个阳气。怎么保护呢?最好每天晚上10点半左右上床睡觉,通过睡眠对其进行保护,就是这么简单。

丑时(凌晨1时—3时),肝经当令。肝脏是主生发的,这个时候的阳气比胆值班的时候要生的大一点。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所以半夜里,千万别去酗酒,也不要沉迷于游戏。这个时候人体得休息,肝还要工作。

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这时,天刚刚放亮,是中医号脉最佳的时候。这时看你的脉硬不硬,脉要是硬40岁以上的人要考虑高血压;二三十岁的人要是脉紧,可能是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太大,还可能是有焦虑症。又紧又硬的脉叫做弦脉,如果是弦脉就要考虑你是不是高血脂、动脉硬化了。

卯时(早晨5时—7时),大肠经当令。十二时辰养生有一个重点,就是卯时你起床后要喝一杯空腹水,便秘的人可以得到缓解。因为这时精气开始旺盛,大肠一鼓动,再加上水的帮助,大便就下来了,能帮助你排毒。要知道大便里的毒占人体所有毒的50%。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故是排便的最佳时机。

辰时(上午7时—9时),胃经当令。7点钟我们要吃早饭了,而这个时候是胃经值班,所以胃是最容易接纳的。早餐一定要有动物蛋白,要有一味荤,比如说咸菜就泡饭就不行,得加上一点含有动物蛋白的食物,如肉或者鸡蛋。

巳时(上午9时—11时),脾经当令。脾经是主消化的,负责吸收营养。而这个时候也是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人的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是老人锻炼身体最好的时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时候。所以,你必须吃好早饭,保证脾经有足够的营养吸收,这样,大脑才有能量应付日常的运转。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睡午觉,因为按照太极阴阳气化,这个时候阳气最旺。《黄帝内经》说,阴气主内,是主睡觉,阳主外,主苏醒。午时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我们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继续工作,这个时候也出效率。阳虚的人这个时候就要饱饱地睡,最养阳气。那么阳气不虚也不盛,正常的人怎么办?我们午时休息只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养养我们的心经。

未时(午后1时—3时),小肠经当令。这时小肠经值班。小肠经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边,血液里边就满满当当的,就像上下班时候街上的车,十分拥挤。这个时候你必须要喝一杯水或是茶,用来稀释你的血液。因为人体这个时候血液营养很高,所以要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申时(午后3时—5时),膀胱经当令。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黄金时间。这个时候小肠已经把中午饭的营养都送到了大脑,大脑这时候精力很好,要抓紧时间学习、工作,提高效率。

酉时(傍晚5时—7时),肾经当令。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这个时候是肾经值班。您要再喝一杯水。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我们把毒排掉,还可以清洗你的肾和膀胱,让你远离肾结石、膀胱癌、肾炎。

戌时(晚上7时—9时),心包经当令。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姿宜采取右侧卧位。这时是我们一天当中第三个黄金时间,你可以学习、可以散步、可以去锻炼身体。但是,当心包经值班快结束时,可能是你散步回来以后,你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让你的血管保持通畅。

亥时(晚上9时—11时),为三焦经当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0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不可不知的几个人体重要穴位

1.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1/3交点处,当足趾屈时,足底前凹陷处。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晕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按摩法:睡前端坐,用手掌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穴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最后,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2.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腿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足三里是个保健穴,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此穴主治:胃病、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系统疾病。

点穴法:可用双手大拇指指肚点按足三里,每次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艾灸法:取中草药“艾”为燃料,将艾绒点燃,直接或间接温热感穿透肌肤入穴。此法有时出现烫伤甚至化脓不干,难以结痂。中医讲“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即指此而言。此法属“自讨苦吃”类,但效果优于点穴法和针灸。

3.三阴交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3寸处,胫骨后缘。三阴交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会处,经常按揉此穴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

女性朋友对于这个穴位应该充分注意。对它经常进行按摩刺激,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常见病,对子宫、卵巢及皮肤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虽然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病变,但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倦怠无力,情志异常等表现却使人难以忍受。目前来说,对于更年期综合征还没有什么特效药,而指压法在这方面却可以一试身手。虽说按揉相关穴位有相应的功效,但是需要注意按揉的时间、轻重度、穴位准确度等,一般按揉穴位推荐时间10~15分钟。

4.命门穴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之症与肾阳不足症多属一致。补命门穴的药物又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