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16914100000013

第13章 语言行为问题的心理辅导(5)

学生盲目追星其实是迷失自我、丧失自尊的表现。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与不足。明星也是凡人,不是神明,他们同样也有缺点和不足。但他们是公众人物,只不过在公众场合通过巧妙的装饰,掩盖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缺点罢了。如果忽视自己的特点而盲目从众,就是对自己的不尊,同时也必然造成对他人的不敬,因为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怎会尊重他人。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地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深刻地洞悉他人,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取他山之石,塑健全人格。教会学生尊重自己,维护自我尊严,只有这样才会换来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才会学会尊重他人,爱戴他人。

3.重视学生的家庭指导

在学生成长的烦恼中,父母无疑是解惑的重要人物,甚至起到举足轻重的榜样作用。所以,教师在学生追星方面要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提醒他们要用亲情感化,启发子女面对现实、摈弃幻想,引导子女珍爱自己,关爱家人,不能对子女的追星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撑,如刻意花钱购买明星的物品装扮子女,领着子女东奔西突追觅“星迹”等,这只会导致子女在“追星”的幻想中不能自拔,加速其远离现实的轨道,从而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

学生爱搞“恶作剧”,怎么办?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张明是有名的调皮大王,打仗、骂人、不守纪律、不写作业是常事。最头痛的是他的恶作剧:把同学课本藏起来,把橡皮泥沾在女生头发上,在同学的饮用水中洒上粉笔末,简直让老师、同学防不胜防。

张明父母都是政府干部,平日没有时间教育孩子,而父母周围的人又都宠爱他,使他养成了这种缺乏自制,善恶不明的散漫习惯。

张明是一个不受老师喜欢的学生。老师的“偏心”惩罚,越发加剧了他的逆反心理。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而目的性如何,取决于观点。当观点正确时,才能使行为方向端正。小学生的意志行为已经存在动机斗争,其动机斗争有两个特点:第一,儿童不善于运用抽象原则来帮助进行动机斗争,更多的是被具体事件所左右;第二,儿童在动机斗争时,当前的事件比过去或将来的事件更有推动力。那么,针对案例中张明的这种情况,怎样的心理辅导才有效呢?我们接着看案例中教师的做法。

教师节的早晨,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黑板上早已装饰得五彩缤纷,班长代表全班同学送给我一个小而精致的影集。打开第一页“师恩难忘”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从第二页开始,便是同学们送我的节日贺卡,我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翻看着,怎么没有张明的名字呢?我又翻看了一遍,确实没有。

“张明,今天是老师的节日,你也应该跟老师说句心里话,给老师提意见也行啊!”我亲切地说。

张明没有说话,其他同学却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张明说,影集应该由全班同学一起送给老师,让班长代表,他不同意。”

“张明还说,应该为老师送一个大大的礼物,就送张贺卡,太没劲了。”

我看张明坐在座位上不说话,走到他跟前说:“张明,你知道老师想得到什么礼物吗?”

“好成绩。”他不假思索地说。

“你说得很好,老师希望你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老师还希望你与同学和睦相处。”我说这话的时候,他好像并没有听,而是在看我手中的影集。我又说:“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个影集啊?那好,老师就让你来保管它。你可不要小看它,那可是全班同学对老师的祝福啊!”

“决不能让他保管,他一天犯那么多错误,政教处的小黑板上几乎天天都有他的名字,这样的坏学生,怎么能保管这样珍贵的东西呢?”一位同学马上表示反对。

他用眼睛狠狠地瞪着那个刚才说话的同学。我知道他一定会用恶作剧来报复这个同学。我耐着性子说:“老师相信你能保管好,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可一定要做到啊!从现在起,你每犯一次错误,就从这个影集拆下一页,并在那一页上记上时间、地点、犯下什么错误,是这个星期的第几次。”

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一共拆了下10张,其中恶作剧6次,违反学校纪律被政教处登小黑板4次,在这短短的一周内,他似乎跟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但越往后,时间隔的越长。从这可以看出,他还是很在乎那个影集的。我一边翻看,一边说:“一个星期以后,老师的祝福就全没了,以后就只有倒大霉了。”他低下头,似乎很惭愧,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这种神态。

我想他第一次知道自己一周内犯10次错误这样惊人的数字。

第二个星期拆下9次,与第一周比,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第三个星期拆下4张,第四个星期拆下1张。以后的几个星期里,有时候1张、两张,有时候1张也没有。

他完全变了。渐渐地,他改掉了爱搞恶作剧的毛病,期末被评为礼仪队员。

本案例的精彩之处是辅导老师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事件,与调皮大王进行周旋,最终使他改掉了恶作剧的毛病。在辅导中,教师采用了行为治疗方法,通过拆下学生特别心爱的影集页,使学生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对于专爱搞恶作剧的调皮大王,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关键是要给他自我完善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样不仅能够使他改掉毛病,更重要的能够使其学会自律,可能会使他一生受益。

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学生爱说脏话,怎么办?

曾在网上见过一位教师(网名木木可可)写的请求帮助的文章。他这样写道:

有一名男生特别爱讲脏话,我刚接这个六(4)班时,他甚至在课堂上也口出脏言,课后就更不用说了。我曾经找他谈过,他告诉我说是在四年级时看一些港台电影学会的,他也知道说脏话不对,让全班同学讨厌,可他就是改不掉。我一方面转移动他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引导他多思考,多发言,不给他讲脏话的机会,一方面在他讲过脏话后进行严厉的批评。

后来,他的确进步很大,不再经常说脏话了,可是好景不长,他又开始了!

我现在对这个问题很头痛,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木木可可)案例中的男生爱说脏话,无疑具有心理方面的原因,那么该如何对他施以心理辅导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该“确诊”他爱说脏话的具体原因。

他说他的脏话是从港台电影学传报,恐怕不是这样简单。许多孩子都看过同样电影,为什么不骂人?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1.关注一下他的情绪是否有问题。学生如果被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搞得很郁闷,或者很自卑,有的人是要用骂人来发泄的。他骂完后,心里痛快。果真如此,解决了他的情绪问题,让他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才能挖掉骂人的根子。

2.查一查他的家庭教育。如果家长管得过严(用骂人发泄),或者管得过松(为所欲为),或者家长本人就爱骂人(上行下效),孩子都有可能骂人。如果有这种情况,应做做家长的工作。

3.仔细调查一下班里是否还有其他人和他一样爱骂人,只不过比较隐蔽。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他骂人就有土壤。解决了土壤问题,有助于纠正他的骂人现象。

4.观察一下他骂人时的表情。如果特想通过骂人来吸引什么人,特别是女孩子,从表情上是看出来的。果真如此,去做做那个或几个女生的工作,让她们在此生骂人时作木头人状,效果会很好。

最好少批评,虽然批评可能很正确,但是若不起作用,就要想主意、换办法。

比如可以和他约定,每当他当众骂人时,老师就一声一响递给他一块餐巾纸,让他擦擦嘴。

比如可以建议他每天抽一段时间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冲着一面墙大骂特骂,直到尽兴。

比如可以把他骂人的话录下来,让他自己耐心听下去。

这些办法可能比严厉批评给他的印象更深刻。但注意不要把孩子搞得太难堪。有些人骂人的毛病与年龄也有关,最好一边教育,一边等待。

总之,爱说脏话的恶习,经过辅导,是可以改正的。

学生迷恋网络,怎么办?

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一、高一的小草本是个成绩全优的好学生,自从迷上网络,她每天要花4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待在聊天室,与人分享她的快乐、痛苦、不安和恐惧。到了周末,甚至整天待在电脑前。一年不到,她的成绩变得一塌糊涂,而视力也下降得惊人,并开始出现躯体症状。她疏远了现实的朋友,逃避家人对她的关心,并考虑跟她的“网友”私奔。

二、张旦是某市高一女学生,家里条件甚为优越,但是,父母对她的零用钱却算计很清。固定的早餐、午餐和公车费算过后已经所剩无几,可她正处于爱打扮、互相攀比的年龄,没办法,只能从生活费里节省。

渐渐地,她强烈地觉得要自力更生了,甚至学着别人在网上开个人商店,经营一些小东西。可是只能倒卖自己不用的二手货,响应者很少。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网友邀请好参加联众游戏里的“财富游戏”,这种游戏比较简单易学,更重要的是,玩家在网上手持虚拟货币,通过联众的部分棋牌类游戏进行网络竞技,最后按自己手中的虚拟货币分输赢,这种游戏与其他网络游戏最大的不同是,虚拟货币可以在线下与现实货币进行兑换。她第一次出手输了50元,但没有按对方给的卡号把钱汇出去。她认为是自己初次玩技术不精,再说她也不舍得给别人钱。

第二次她赢了80块,她半信半疑地把自己的地址告诉输家,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她竟然收到了对方的80块!太刺激了!还有这么赚钱的游戏呀,开始几个月里,她的手气很好,总是在赢,最多的时候她竟然一次赢了350块!

一发而不可收拾,她开始逃课,周末的时候找许多理由跑出去上网!父母成天忙于生意不太理会,没想到他们的女儿已经疯狂地迷上了“财富”。

第三个月,她开始倒霉,一直在输。赢的钱迅速填回去,也疯狂地想再找到昔日的好运气,就开始跟父母骗钱,跟同学借钱,有时候赢,有时候输,到最后学习一落千丈。她总是奢望靠玩游戏成为大富翁,直到前不久她一次豪赌输掉了1200块,她没有按对方的地址汇钱过去,对方带了几个人找到她把她揍了一顿,她才知道网络赌博其实和现实赌博一样残酷无情。

近年来,中国的因特网日益火爆,蓬勃发展。它正以疯狂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正如春天的青春铺满大地。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网络将使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社会转化为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不同于以往,地球村正式成为一种可以触摸的概念,变得实在起来,尽管网络本身是虚幻而难以描述的存在。不可否认的是,因特网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便利和改变。它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项伟大的技术。

但是,计算机网也像其他事物一样,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效应。特别是中小学生,当他们面对这些五彩十色的外部信息时,由于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弱,好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不同的网络活动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他们来说,因特网是“大灰狼”还是“牧羊犬”,不得而知。

1.不利于健康性格的培养

网络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中小学生的人性危机,使他们的个性趋于暴戾凶残,甚至丧失行为的自控能力,危害社会。

网络暴力文化是指互联网中宣扬的用暴力手段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文化观念。暴力文化认为暴力并不是非法行为,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暴力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已渗透到群体成员的品质之中,他们把使用暴力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甚至崇尚暴力,而对于使用暴力者歧视或排斥。这种暴力文化对沉迷于网络中的中小学生影响尤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