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16914100000029

第29章 不良习惯的心理辅导(2)

咬指甲的学生一般情绪不太稳定,比较多疑,性情急躁,在不断的消极暗示下,容易把注意力滞留在消极点上,从而产生焦虑感。为了转移内心的紧张状况,他们就选择了咬指甲。可能学生自己已经意识到咬指甲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当他们紧张焦虑时,却往往难以自控。所以,对这类学生而言,缓解其焦虑感是最关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使其相信“我能行”,千方百计地追求成功,坚定“我一定能做好”的信念,使学生在待人接物时有一个比较好的心理状态;适当地转移注意力,当产生焦虑前兆时,做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以缓解心理压力;还可以通过放松躯体肌肉来放松紧张心理,先从区分皱眉和舒眉的感觉开始,接着区分眼、嘴、脸、颈、肩、上肢、胸、腹、下肢等等肌肉的紧张和松弛,最终达到自我松弛;分析焦虑来源,分析焦虑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思考一下产生的焦虑是否有必要等等。

2.让学生明白咬指甲行为的弊端

在缓解学生焦虑感的同时,教师要适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咬指甲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

首先,让学生知道咬指甲非常不卫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搞一个“卫生保健知多少”的活动,借助显微镜的力量,让学生亲眼目睹平时肉眼无法察觉的“人类敌人”。可以安排两类学生进行实验,一类是手洗得很干净的学生,一类是不洗手的学生,然后请他们分别把手放到显微镜下。结果会发现:即使洗得非常干净的手,在显微镜下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的细菌;没有洗过的手在显微镜下,更是成了藏污纳垢之地,数以万计的细菌蠕动着,跳跃着,声势浩大,令人恶心。

其次,让学生知道咬指甲行为非常不雅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扮演小品中的人物,最终产生心理共鸣。小品情境如下: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大家都是西装革履、举止端庄、彬彬有礼。忽然,Q先生把手指甲放到口中津津有味地啃起来。顿时,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把眼光投向了那名Q先生,那眼光有奇怪的、有嘲笑的、有鄙视的、有厌恶的……Q先生顿时觉得无地自容。入时又滑稽的小品令人深思,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从而反感咬指甲行为,下决心要把它改掉。

3.通过强化训练纠正咬指甲行为

学生下了决心把咬指甲这个坏习惯改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是学生有决心,并不一定就能彻底改掉坏习惯。所以,教师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学生。比如学生在无意识中突然又开始咬起了指甲,这时教师可以给个温馨提示,学生马上就会明白过来。同时,要让学生加强自控,一旦出现问题自己又无法克制时,就用“思维中止法”,如一想咬指甲或开始咬指甲,就在大腿上使劲地拧一下(甚至多下),通过拧大腿引起的疼痛刺激,来迫使学生中断强迫性思维或行为。

有的学生可能只有决心,却没有恒心。这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另一种强化训练,减少学生做出咬指甲行为的机会。如在读书时让学生必须两手捧着书本,在上街时让其手上提些东西等等。有了这些“障碍”,学生咬指甲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4.目标激励

学生在改掉这个坏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对其进行鼓励。比如说,让学生同桌互相监督,并且每天记下咬指甲的次数,只要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教师也要为他们多加几颗星,让学生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这能激发学生更加积极、更加坚定地进行自我改变。

学生有“洁癖”,怎么办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刘星,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自幼爱清洁,为人腼腆,做事认真。一年前,同班同学得了肝炎,妈妈非常紧张,叮嘱她不要上街乱吃东西,饭前便后要洗手,并说:“生了肝炎,眼白发黄,对身体危害大哩!”从此,刘星在饭前,每次非要用肥皂洗得干干净净,才肯进食。后来,洗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每天洗手十几次;时间也越来越长,而且一定要看钟计时,每次非洗手10分钟不可,即使冬天也照洗不误,十个手指都已洗得发白、脱皮了。刘星由于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洗手上,导致作业来不及、没时间活动,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像刘星这样反复洗手的现象,可视为患有某种程度的“洁癖”,医学上称之为存在“强迫性行为”。这类学生往往表现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反复呈现强迫性的观念、情绪或行为。教师该怎样辅导有“洁癖”的学生呢?

1.树立信心

教师要帮助有“洁癖”的学生,自觉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指导学生处理问题要当机立断,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克服遇事犹豫不决的弱点;让他们了解人的一生中必然要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可能对每一件事情都处理得那么合适与周全,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鼓励学生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应该看到自己的力量,树立战胜不良习惯的信心,多方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还要注意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减少他们不必要的疑虑。

2.意志训练

当学生出现反复洗手行为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寻找产生强迫行为的不合理想法。可以让学生暴露在产生反复洗手的情境中,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努力抑制自己。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用意志去对抗强迫行为,降低焦虑情绪。

3.行为疗法

在意志支撑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行为对抗疗法”帮助学生矫正反复洗手行为。对抗疗法是把对抗刺激与强迫行为反复多次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使之与原来的强迫行为相对抗,以消除原有的错误行为。

4.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要鼓励这类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参与外界接触,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打球、跑步等,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杜绝他们产生强迫洗手的念头。还要加强交往辅导,告诉学生与人交往的技巧,鼓励他们多交几个朋友,课间多与同学谈话、玩耍。这样,通过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扼制强迫症状的产生。

5.做好学生家长的“参谋”

平时要多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多关注孩子在矫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避免过分过高的要求,按照既定目标按部就班进行,不可盲目跨越。如果学生家长有性格偏差,如过分谨慎、过于刻板、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等等,且也特别爱清洁,教师要提醒他们予以纠正;如有必要,可以让家长与孩子同步训练。这样,既拓宽了矫治空间,避免了消极因素的干扰,又使辅导取得的成绩得以保持、效果得以巩固。

学生偏食,怎么办?

偏食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偏食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杂症,不良的饮食习惯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偏食糖类可导致儿童发胖,出现龋齿,甚至产生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偏食盐可导致青年期以后血压偏高,而各种偏食均有可能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对其视觉、听觉以及嗅觉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偏食的孩子往往面黄肌瘦、皮肤干燥、贫血、精神萎靡不振,身材往往比同龄孩子矮小,有的还有性情孤僻、执拗、任性、喜怒无常的特点。

我们不妨先看一个案例:

小颖在学校用午餐时,经常没吃几口饭就吃好了,整盘的菜几乎动都没动,开始老师还以为她胃口小,没在意。后来发现原来小颖吃东西很挑食,只吃鱼和虾,不吃其他的肉类和蔬菜。由于挑食、偏食,小颖严重营养不良,人面黄肌瘦,个儿长得比同龄的孩子小,身体的抵抗力特别差,动不动就感冒发烧。

一般说来,儿童偏食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心理性偏食:是一种营养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得补充的无害性偏食。有心理性偏食的孩子,由于习惯及心理因素,会拒食某种食物。如因怕腥气而不吃鱼虾;怕吃进污泥而拒食莲藕;看见猪的丑陋模样或鸡粪而拒食猪肉和鸡蛋等。但是因为孩子们拒食的食物不太多,通常不会因拒食这类食物而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他所缺乏的营养往往可从其他食物中获得补充,因此并不影响孩子的健康。

经验性偏食:是一种有可能造成体内营养失衡的偏食。这类儿童往往从经验和直觉出发,拒食很多食物。如不吃鱼、肉、鸡、鸭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或者不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等。其后果可能有两种:一是他们可能从鸡蛋、海产品、奶制品等食物中获得蛋白质,从水果、西红柿、瓜类、薯类中获得维生素与纤维素,体内营养结构基本均衡;二是他们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未能及时补充其所需的营养,自然就会因营养的失衡而损害健康。

过敏性偏食: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偏食。由于物种基因的改变、化肥和杀虫除草剂的广泛使用,以及植物、禽畜生存环境被污染等原因,食物中所含致敏物质增多,这易使免疫机能不够完善的儿童发生过敏反应。不过,这种过敏反应不一定会表现出典型的皮肤斑疹、潮红等症状,而大多表现为轻重不同的胃肠不适、全身疲乏、烦躁不安和精力涣散。以致他们在餐桌上见到与致敏食物色泽、味道、形状相近或相似的非致敏食物时,立刻产生拒食心理,甚至为此放弃整顿饭。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必须细心观察找出致敏源,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避免这种食物在孩子面前的出现,从心理到生理逐步矫正孩子的偏食。一般来说,这类偏食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

绝对性偏食: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偏食。面对满桌佳肴,孩子毫无兴趣,有的边吃边玩,有的一口饭含在嘴里不嚼不咽,有的则是被家长训斥、打骂,逼着吃……例如,7岁的明明,特别瘦,吃少许水果、点心,总不好好吃饭,偏食厉害,爱吃零食,脾气急躁,不服管教。家长到处求医问药并采取哄诱、“高压”等手段,均无法改变其这一不良行为。

偏食对学生伤害性很大。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来进行矫正。

1.创设游戏情境

利用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理,在吃饭时创设游戏情景。比如学生讨厌吃萝卜,但是中餐主菜又恰好是萝卜,教师可趁机带学生玩小兔当家的游戏,让全体学生扮演小白兔去拔萝卜。当“小白兔”们拔了一大堆它们爱吃的萝卜后,“兔妈妈”(教师扮演)就让它们想象用红烧、凉拌等方法将萝卜做成各种萝卜美食,并给它们取上好听的菜名。此时,“小白兔”们一边回忆平时吃过的各种萝卜的烧法,一边加上自己的创意,创设出很多新菜谱。最后,“兔妈妈”大力夸赞孩子们真能干,然后宣布一起来吃萝卜大餐,并将午餐盒分给大家。这时候,学生已把自己融于活动之中,当一看到午餐盒里竟是红烧萝卜时,肯定会有食欲。这样,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学生慢慢地爱上了吃萝卜。

2.借助明星效应

教师可借助学生喜欢和崇拜明星、偶像的心理,间接地让他们认识吃多种食物的好处。比如在看电视、电影、画报或讨论时,举一些学生喜欢的人物对学生说:“看这些叔叔阿姨,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能长得这么高、这么漂亮吗?告诉你们一个秘招,因为他们经常喝牛奶,吃鱼、肉和蔬菜。你长大了如果想跟他们一样,那就要从现在开始多吃这些食物。”同时,在每次吃饭时可有意强调这一意思,强化认识,使学生增加对这类食物的好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他们从不自觉到自觉,慢慢形成习惯,继而习以为常。

3.美化食物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