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16914100000047

第47章 学生特殊问题的心理辅导(5)

青春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学生们会特别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尤其对于男孩子,强弱的感受非常重要。许多男生会羡慕出来“混”的孩子,以为他们有威风,让人怕。于洋是个不愿意认输的孩子,他看中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所以他所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别人对他的贬低。青春期的男孩常常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惜自己的性命,对于于洋来说这种忍耐的确充满了痛苦,但他也表现出了自己坚强的毅力。他采用了跑步、抽烟、打墙等方法和自己的愤怒、冲动对抗。他到咨询室来找我,其实也是一种寻求帮助的方法。他并不软弱,而是充满了生命力。他不愿意放弃自己挣扎了那么久的努力,他要抓住所有可能的希望来帮自己。这样的决心,这样的努力,都让我感动,也让我看到他内在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给了于洋改变的机会。

于洋表面莽撞,但内在里他有自己的成熟。他不把自己的事情告诉母亲,因为母亲一个人带他已经很不容易。在与母亲的接触中,我也发现于洋的母亲勤劳、善良,但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辛苦,工资微薄,她对于洋的管教基本以打骂为主。这样的母亲不太可能理解于洋心理的痛苦。其实,在这个父亲早逝的家庭中,于洋早已在努力承担男性的角色。他干家里的体力活,他保护弟弟不受欺负,他更需要被认可,他更需要自己拥有强悍的能力,他更需要尽早可以保护自己的整个家庭。这让我理解了于洋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混”的孩子,并且“混”得还很好。我想,也正是这种对于家庭的责任,和对于亲人的情谊,才能使他又退出“混”的行列,强压着自己回头。这个孩子虽然年龄不大,承担的东西却非常多,所以他也才表现出不同于同龄人的沉重和沧桑。在沉重和沧桑背后是于洋成长中的孤独。

于洋这样的孩子很难去选择暴露自己的软弱,所以他们的老师并不了解他们变化的历程。而他们对于纪律的破坏,以及平时散漫、目中无人的表现,又常常是校规校纪严惩的对象。所以,在学校里,他们很难遇到可以理解和信任他们的老师。相反的,他们和老师常处于对立的两极,互不信任。遇事或逢大事,老师都会先想到他们,先提防他们。他们对这种长期的不信任感到不平和气愤。同时,这样的一种压抑状态又会促使他们产生自卑。在自卑感的驱使下,他们更加希望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到威风来平衡。于是,他们会更向往到外面的世界去。但是,校园外的平衡也只是暂时的,他们的脆弱仍然是心底深处的痛。而这痛他们却无处诉说。所以,那些在外面“混”的孩子往往是外面包了硬壳的鸡蛋,里面依然软弱和无助。他们需要成人的帮助,只是这帮助要更有耐心,更有包容。

案例中于洋这样的孩子表面蛮横,什么都不在乎,其实内心里又有非常脆弱、自卑的一面。因此,他们并不好接近。在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时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信任头等重要

这类的孩子很少像于洋这样主动进咨询室,他们来往往都是经过老师的“推荐”,或者家长的“引领”。这些孩子缺乏对于成人的信任,尤其是老师,已经成为他们的反抗对象。因此,和这些孩子建立信任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头等大事。没有这种信任在,什么努力都是白费。和这样的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老师可以做如下工作:

1.从他们目前的心情开始谈起

如果他们是被“送”来的,他们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怨恨,如果让这怨恨埋藏起来,在他和咨询教师之间就会有一层隔阂,后面的工作不好开展。所以,教师可以从他们此刻的感受谈起,比如“看起来你不是很愿意来”。由此,引出他的抱怨或者委屈,进入其情感层面,很快拉近关系。

2.找到他们的兴趣点

教师可以通过和他们的谈话慢慢探索他们的兴趣所在,发现可以和他们接近的话题。从这些话题开始,先和他们交朋友,再进入主题。

3.进行保密约定

这些孩子身上往往会有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可能牵涉到另外的同伴,或者涉及其他一些违反校规的问题。教师在此,要先和学生介绍保密协议,让他们可以更为安全和信任地交流。注意,这些保密协议的承诺是要遵守,而非是欺骗性质的。

(二)平等讨论是一种教育演示

这些孩子日常生活所面对的情况常常是不平等的;在老师面前,不信任会让他们感觉不平等。在外面“混”的圈子里,他们更加感觉不到平等。在他们的头脑里,不平等似乎成了生活的常态。所以,他们在面对别人的时候,也不懂得用敌对、暴力、威胁之外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如果教师在咨询室中可以给他们一种平等的态度,这本身就会形成一种示范,让他们可以亲身体会到平等的关系也可以来处理问题,并且可以更有效地处理问题。这其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气上的平等表现

和孩子说话的语气要柔和、亲切,而不是命令式、指责式的。

2.语言上的平等表现

注意不用居高临下的语言,如“你这样做对还是不对呢”,而要多问孩子自己的感受,如“对这件事你的感觉是……”。多用开放式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

3.谈话主题上的平等

当遇到一些问题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比如,孩子说某件事不希望现在谈,教师就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可以约定在他准备好的时候谈。

4.平等并不等于讨好

这一点是需要提醒教师注意的,因为常有些教师将平等和讨好等同起来,起到的作用并不尽如人意。平等要求教师也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孩子分享真实的自我。比如,当教师觉得孩子很难接近,你们可以分享你的挫败感:“你这样一言不发,让我觉得很挫败,我很想帮助你,但现在却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你愿意帮助我吗?”

(三)充分肯定给孩子改变的力量

虽然于洋目前的行为仍然是违反校规,不符合学生的行为标准,但是从于洋自身的坐标系出发,他已经做出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非常需要肯定和褒奖的。充分肯定他在这种改变中所付出的努力,同时充分赞扬他在这种改变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将给于洋们未来更为巨大的改变打下基础。

(四)急于求成是大忌

于洋们的“混”常常不是一天了,他们身上有着许多不良习惯,性情里也养成了许多冲动、狭隘的东西。因此,希望他们在短时期内就改头换面是不太现实的想法,也是对他们过高的要求。于洋们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多方面的人共同配合。

1.走一小步就比原地不动强

鼓励他们的每一个小变化,比如于洋每周少吸一支烟等等,不要期待过高。

2.别拿理想标准看这些特别的孩子

于洋依然是吸烟的孩子,从校规来看他依然不够标准,但是和他打架相比,吸烟已经将问题从向别人解决到自己一个人消化上,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此,要求于洋这样的学生不要用好学生的标准来衡量,更何况教师也要看到好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最高期待,而不是一个合理的存在。

3.和他们一起制定改变计划

改变是一种进行时,需要有所推动,有所鞭策。教师需要看到于洋之类的孩子曾经“混”得很好。他们在问题行为方面曾经受到过认可,也有不少的“光荣史”,所以要他们放下自己自豪、舒服的经历,回到让自己很不舒服、很挫败的正统环境里,对于他们是个巨大的挑战,他们非常需要帮助。因此,一个很现实的方式,就是跟他们共同制定一个改变计划,使改变成为一个可以看得到、摸得着,并且有监督、有评估的过程。

这种改变计划的周期可以以一周为准,不宜太长或太短。改变的项目要具体、可评估,还要有一些奖惩措施。另外,也要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签字。

隔一段时期,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来回顾努力之后的改变,让学生不断体会到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对未来充满信心,更愿意继续付出努力。

名言警句之修养篇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约翰·洛克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司马光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徐特立

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德谟克利特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孟德斯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