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话说中国——古代陶瓷
16922800000024

第24章 建阳窑瓷

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建阳窑瓷。建阳窑旧称“建窑”,在今福建建阳,故名。宋代由于饮茶风尚的兴起,令陶瓷茶具备受宠爱,为衬托茶色,更是以黑釉瓷为佳。建阳窑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黑釉瓷窑。

建阳窑斗笠酱褐釉盏

建阳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县,因烧造地点在水吉镇,又称水吉窑,古籍中常称为“乌泥建”“黑建”、或“紫建”,此类在日本称为“天目瓷”。建阳窑以黑釉兔毫釉为代表,它是在绀黑发亮的釉面上并排地闪现着银色光泽的线条纹,状如兔子的毫毛垂流自然,有如霏霏细雨,同色地两相对照,显得异常明朗。建阳窑的黑釉瓷器以呈现兔毫状的结晶来代替艺术加工,其美妙不亚于刻花、印花和划花所形成的装饰效果。建窑烧制的黑釉瓷产品,摆脱了传统的单纯黑色釉阶段,充分发挥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创烧出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又富有装饰效果的黑釉瓷产品,品种包括兔毫釉、油滴、曜变釉、结晶冰花纹釉、芝麻花釉、龟裂纹釉、酱褐釉等由窑变产生的自然结晶釉产品,以及黑釉点白斑、黑釉铁锈花、黑釉描金彩等人工绘饰艺术的作品。

兔毫釉主要用以生产碗、盏一类的茶具。宋时斗茶之风盛行,因兔毫釉的釉色适合斗茶,因此被斗茶人视为珍品。徽宗拟政期间,建阳曾为宫廷专门烧造这种瓷器。水吉窑址中发现的刻有“供御”等到字样的碗垫和碗底残片,就是当年用以供皇室使用的实证。

除兔毫釉外,宋代的黑釉器物中还有也是以美丽的结晶斑纹著称的玳瑁斑、油滴釉。油滴是在乌黑的釉面上出现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呈不规则散布,在日光照耀下,发出闪烁的光辉,好像茶汤中的油滴一样晶莹透亮。江西吉安窑所烧的以黑、黄等色交织混合在一起的玳瑁釉有如海龟色调,自然滋润,釉面色泽变化万千。

你们对曜变釉了解吗?

曜变釉为建窑烧制的名贵品种,其特点是在凝厚的黑釉层面出现大小不一、分布不匀的油滴状结晶斑点,斑点边缘呈现以蓝色为主的五光十色的光晕,随着观察方向的改变,光晕所产生的变化仿佛夜幕之星光芒闪烁。曜变釉烧制成功的产品为数极少,仅有的几件于早年流散到日本,日本学者称之为“曜变天目”,现被视为“国宝”珍藏。

你们知道油滴釉是怎样形成的吗?

油滴釉为宋代独具特色的釉种之一,以建窑烧制的最为上乘,北宋初人陶谷《清异录》称:“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所指正是建窑生产的这种釉饰。油滴釉表面遍布大小不一的具有金属光泽斑点,小的如针尖般,大的直径达1厘米,色泽呈金色或银白色。因斑点在黑色釉面呈现酷似鹧鸪胸前的羽毛斑纹,故古文献称之为“鹧鸪斑”。油滴釉在烧制过程中,主要着色剂氧化铁发生分解,生成气泡,致使气泡周围氧化铁的含量比其他部位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泡不断产生和聚集,且气泡愈加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气泡爆裂,富含水量铁质的溶体升至釉面于原气泡处密集,当釉冷却收缩变平时,釉面形成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形式析出结晶体,即形成富金属光泽的油滴状斑点。

大开眼界

宋代闽北建安最著名的有建窑黑釉瓷和北苑贡茶,为世所珍,流芳千古。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晚唐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之后,统一山河。福建的瓷业也在已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窑场林立,可谓达到了鼎盛时期。究其原因,瓷业和茶文化融合关系密切。唐五代的饮茶风尚继续盛行,宋代饮茶在继承唐代“重在品其味”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技趣性斗茶。斗茶是古人集体品评茶的品质优劣的一种形式,五代时始于福建建安。到了宋代的时候,建安北苑成了当时最负盛名的产茶区。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4年)年初,朝廷开始派专使到建安北苑督造贡茶,为区别于民间所用,特颁制龙凤图案的茶饼,自此有了“龙凤团茶”。北宋中,斗茶风播北方,加之蔡襄、宋徽宗等人著文宣扬,一时成为文人士大夫及民间的崇尚和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