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话说中国——古代陶瓷
16922800000025

第25章 吉州窑瓷

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吉州窑瓷。吉州窑因州而得名,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因其窑址集中在永和镇,因此也称永和窑。吉安在历史上是江西重镇,产生过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等名人。

黑釉木叶贴花瓷

吉州窑始烧于五代,北宋时烧制青白瓷,南宋后发展成为一座综合性的民间窑场。瓷釉品种日臻丰富多样,有青釉、青白釉、绿釉、酱釉等,而主要成就在黑釉。除玳瑁斑釉外,其所创烧的木叶贴花和剪纸漏花在宋代黑釉瓷器中自成一家。

木叶贴花是利用当地天然腐蚀的树叶,把其茎脉贴在坯上,施釉后,树叶的脉络在烧制过程中便清晰地留存在器物上。木叶贴花的装饰虽简单,却富有诗意。常见的木叶贴花纹盏,乌黑发亮的釉面上浮现出一片纹理清晰而色调明朗的树叶纹样,真切自然的天趣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特色。

黑釉剔白花梅瓶

吉州窑制瓷匠师的大胆创新精神集中体现在成功地运用于黑釉瓷器上的剪纸漏花,其方法是揭去剪纸,剥掉釉层,让纹样的轮廓留下。制瓷匠师吸取民间剪纸的特点而注意镂空,在黑赭色的釉面上所衬的剪纸图案豁亮明朗。作为瓷器的一种装饰,和民间剪纸一样,剪纸漏花由于工具限制不能采取写实的手法,但形简神传,保留了剪纸的特色。

你们知道瓷器中“剪纸贴花”的装饰技法吗?

剪纸贴花是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剪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将剪纸花样移植到瓷器装饰上,故名。宋代江西吉州窑独创,在黑釉茶盏器内,装饰有梅花、木叶、鸾凤、蛱蝶等纹样,剪纸效果显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吉州窑有什么特色?

吉州窑在南宋时期的黑釉瓷有芒口、敛口、卷唇、深腹、外黑内白釉碗、盘、芒口薄唇碟、罐、瓶、注壶、鼎、杯和器盖等。芒口、底足矮内凹,为吉州窑黑釉碗、盏最常见的特点,且多施满釉。在当时,吉州窑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彩绘瓷,主要器型有粉盒和方唇盆。粉盒盖面有的彩“尹家个”“粉合十分”。这“尹家”似与“舒家”(舒翁窑)同时。方唇彩盒的形制近似宋代磁州窑器作风。

大开眼界

过去陶瓷界前辈对吉州窑的烧造历史曾有过不少研究。有的认为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到宋末或元曾一度衰退。另一种意见认为吉州窑创烧于北宋,至南宋末年停烧。从考古发掘资料分析,专家认为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晚唐时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但形制已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这一时期的乳白釉瓷有涩圈、高圈足、瓜棱腹碗、饰褐色点彩钵、器盖、菱口碟、唇口和莲瓣纹高足杯等。莲瓣纹高足杯为北宋常见物。碗、钵、碟等施釉不及底,底式切削粗涩。乳白釉钵厚唇或卷唇,釉不及底,支钉烧,有褐色彩斑,平底或近宽圈足,似五代至北宋时烧造。南宋时期的乳白瓷有各类碗、盏、粉盒等。这些器物多满釉,碗釉色晶莹润泽,开冰裂细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