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是一种资本日常礼仪的300个细节
16959900000010

第10章 礼仪是提高身价的资本(3)

生活中,有些人因为自己出了名,成了公众人物,或是成了世界屈指可数的富翁而沾沾自喜,目空一切,这叫什么,这叫傲慢;傲慢是什么,傲慢就是:

·粗俗。它哗众取宠、盛气凌人,往往摆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俗态。

·无知。它庸俗浅薄,狭隘偏见,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是虚荣和一知半解的怪物。

·愚蠢。它故作高深,附庸风雅,其实是井底之蛙的仰望,是矫揉造作的不高明的表演。

·自负。它会使人觉得难以接近,只得敬而远之,它是流沙,常常导致事业的失败。

所以我们要学会谦虚,鄙视傲慢,崇尚平等待人。你若能做到加强品德修养,谨防傲慢,那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很和谐,你的生活会更加幸福和愉快。而那些因为一点功名利禄就傲慢无礼,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人,恰恰是最让人看不起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远离傲慢,学会拒绝浮躁。

古人云:“浮躁是骄傲的伙伴,张扬是成功的天敌。”心浮气躁,常常表现为朝三暮四,浅尝则止,做什么事都静不下心来;喜怒无常,焦虑不安,患得患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既想得到鱼又想得到熊掌;这山望着那山高,从不肯为一件事,倾心尽力等等。

然而,在我们创业的历程中,这种看不起人,心比天高的人却往往一事无成。因为浮躁让他们迷失了自己,而心浮就无法专心投入到事物的内部去仔细研究,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自然而然也就难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成功了。

所以说做人要戒浮戒躁戒傲,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修养的境界。惟有平和,才能冷静、客观、周全地去待人与做人。

傲慢好争者,天将与之争,宽容谦让者,天将为之让。

对位高者有礼,却不奴颜婢膝

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西塞罗

礼仪是建立在尊卑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人讲礼仪而丢了自己的自尊,那么也就不是讲礼仪而是奴颜婢膝了。

小李刚到一家单位,他深知决定他去留的大权掌握在大刘的手中,所以,只要是大刘吩咐的事情,他都赶紧去办。平时只要大刘稍有不适,他也马上嘘寒问暖,跑前跑后,端茶倒水,全方位伺候。办公室的其他同事,看在眼里,“恨”在心里,都觉得小李是个为了讨好上级,把“礼”做过头了的人。所以,平时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往,但是小李的心里自有自己的“小九九”,只要他能在这个单位留下来,那么以后的日子他就会改变这种状态,让所有的人都对自己毕恭毕敬,礼让三分。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小李可谓是用尽了心思琢磨对领导如何有“礼”。可是他的有“礼”却没有为自己赢得这份工作。最后才得知,大刘之所以接受他的那些“礼貌”,是在考验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验,最终小李不是他们想要的人才,所以只好请他离开了。

对高位者,有“礼”也要掌握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会让人觉得你是在纯粹地献殷勤。最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行动谨慎,举止却不拘谨

谨慎与拘谨,关键在于把握一个适当的分寸以及对某种技巧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充分发挥优势,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好感。

谨慎,顾名思义就是对外界的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而拘谨则是办事过分小心,缩手缩脚。一个行动谨慎的人往往能获得别人的好评,而一个举止拘谨的人却会让人觉得他没有自信,缺乏活力,做什么都要思前顾后,想得太多,从而也办不成什么大事。

齐利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在2000年的时候,他就想着要开一家网吧。那时候在他们县城还没有一家网吧。可是由于各种顾虑,他放弃了这次机会,继续外出打工的经历,等到第二年回家时,他发现已经有两家网吧正式挂牌营业了,而且生意兴隆。齐利后悔莫及,慨叹自己太过拘谨,行动没有力度,最后也只能错过好的机会了。

其实,不止齐利有过这种经历。当我们面对世态万千、复杂多变的社会时,谁都会有顾虑,谁都谨慎行事的。只不过,有的人谨慎有度,切中要点,这类人大多被人们称为会办事的人。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此外,还有一类人,他们过度小心,不仅让自己错过许多机会,还会给人留下小器、太过拘谨的印象。至于行事过分小心的人大多会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社会太复杂了,人们不得不多考虑几次;二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做事没有把握,万一失败了后悔莫及;三是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胆小怕事。这三个原因足以让一个人变得唯唯诺诺、缩手缩脚、举棋不定,从而给人一种拘谨小器、没有诚意的感觉。 一位哲人曾说:“没有人愿意同一个拘谨的人打交道。”因此,拘谨的人往往是空有一身本领而得不到发展的空间,空有一腔热情却迎不来一位朋友。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没有人会等待你再三地考虑,更没有人愿意同一个不真诚的人交往。因此,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谨慎行事,但却不能举止拘谨。

你不需要审视,也不需要聆听,只需要静默,世界将在你的足下不停地旋转,以至于露出它真实的面目。——卡夫卡

面对尖锐问题,不表现得手足无措

确实,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这时就会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气派观察和迅速地判断一切。——巴尔扎克

一个年仅20岁的青年,由于家庭贫困而辍学,但他有一个妹妹,成绩优异,不上大学实在可惜,于是他来到工地挖隧道,不料第一次走进隧道就岩石塌方……当时局面难以控制时,有人大声哭泣,有人想往岩石上撞,近乎疯狂。他也差点控制不住自己,刹那间他想了很多,首先想到了死,但若自己死了,妹妹也会辍学,父母也会悲痛欲绝。他冷静地想了一下,决定试着控制局面,他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很平静,“我是新来的工程师,想活命吗?想活命就听我的!”黑暗中,几个人渐渐安静下来。他又向被困的四个人说出自己的想法:首先,所有的人必须听他的指挥;再就是静下心来等待救援;最后就是要休息好。因为隧道里的到处都是水,有水就能活十几天。不过他还是隐瞒了两件事情,一是他进隧道时带了两个馒头,现在已成无价之宝;二是他有一个电子表,可以掌握时间。第三天过去了,隧道里还是没有一丝光亮,他把其中一个馒头分成四份给大家吃。第五天,终于听见隧道隐约传来钻机风镐的轰鸣。他赶紧把最后一个馒头分成四份给大家吃,然后大声命令四个人拿起工具拼全力往巨石上敲击……隧道里的人全部获救,这令他们几个工作多年的人觉得羞愧至极。因为他们虽然经历了很多世事,但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免不了手足无措,而那个小青年却出奇地冷静,正是因为他的沉着,大家才可躲避这场灾难。后来当有人问到他为什么会那么冷静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在紧要关头,只有冷静救得了你。

是的,生活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与顺利,随时都会有一些意料中或意料外的事情发生。比如,当一个人被问及他内心深处最不愿意提及的事情时,他该怎么办?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质问旁人吗?会红着脸把别人训斥一顿吗?会因为手足无措而做出一些愚蠢的举动吗?……其实,等到事情过后,有80%的人认为自己当时不该那么做,或那样说。可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所以,只有养成一种遇事冷静的处世态度,才有可能避免发生一些让自己遗憾的事情。

人到了成熟之年,应能摆脱轻浮,锻炼出稳定的理智。不管幸与不幸都能奋发有为。——罗曼·罗兰

不被权威所威慑,不战自败

自信是一根柱子,能撑起精神的广漠的天空,自信是一片阳光,能驱散迷失者眼前的阴影。

天赐的权势、世袭的地位、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能,这些都是构成权威的基本要件,当我们面对这些权威时,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敬佩。这种敬佩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会驱动我们不断地向前进。

生活中,当我们面对一些权威性的人物时,就会产生一种说不明的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处理好了就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形成一种自卑的力量,直到蔓延到整个心灵,这时候,一个人就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即使不战,也会自败。

所以,真正的权威,会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它蕴藏着蓬勃无限的向上的奋斗精神,只是要看一个人会不会运用这种力量。

俗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权威也一样,过于相信权威,便会怀疑自己。过于迷信权威会让天才变成白痴,也可以让白痴成长为天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所以,对于权威,既要尊重权威,但不唯命是从;既要钦羡权威,但不仰人鼻息;既希望得到权威人士的认同和首肯,又不一味地迷信和盲从权威;既不为权威的几许赞赏而沾沾自喜洋洋自得乃至不知天高地厚固步自封,又不被权威的一时冷落而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毁于一旦。

站在权威面前,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才是真正的赢家。

对别人的刁难,有理有据有节地去还击

学会增大自己的心胸和气度,不要把一些问题总放在心上,即便是受到误会和委屈,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有公正的评判的。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故意刁难人的事情,比如在单位里,脏活累活都是自己干,结果功劳全部归到领导头上;领导下文件说给员工发奖金,结果总有人会想尽理由忽视那文件上的奖金;企划明明是自己加了两个通宵做出来的,结果到领导那里却写上了别人的名字……总之,这一系列的刁难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马克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他有想法但在工作中却一点儿也不顺。他的广告创意常常被经理“枪毙”,因此,他还常常自责,并努力改进。后来,马克才发现,只要是自己提出的创意案,经理总是会挑出一大堆的不是,他实在感到忍无可忍。但是,当他冷静下来思考后,他才知道经理为什么要如此刁难自己了,因为经理嫉妒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个经理,他不允许自己的员工比他自己强,比他有想法。因此,他才会运用自己的“权力”把一些好的创意等都“枪毙”了。想到这里,马克很苦恼,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找一份工作是谈何容易,可如果总是这么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想来想去,最后他决定找经理谈谈。只要是经理认为不好的创意,马克都耐心地有理有据地给他分析,直到经理说不出什么。就这样,马克成功破解了经理的故意刁难,并且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应有的实用价值。

事实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习马克那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根据事实,有理有据地推翻对方的刻意反驳。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试想谁愿意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记在别人的账上?谁愿意让自己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对付别人的故意刁难,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有理有据地去还击,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一种做人的智慧。

“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 ——著名翻译家傅雷

被人误解,主动地上前沟通

排除误解的最好方法就是沟通。

不知道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生活中,当你与朋友、亲人、同事等发生误解时,你没有主动去与他们沟通和解释,结果是关系越来越僵,根本没有了回转的余地,即便当初是一点小小的误解,而到最后你却失去了很多东西。这难道不是一种遗憾吗?而这样的遗憾我们是在转眼间就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在与别人发生误解时,及时主动地上前与其沟通,把矛盾化解。

唐敏工作多年,一直是公司的主力干将。可是昨天,她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是公司里一位同事打的,这位同事一开口就是一顿责骂,不等唐敏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啪的一声就把电话挂了。只留下一头雾水的唐敏,她心里感到非常郁闷。现在,自己的工作生涯正处于一种特殊的阶段,前几天,总经理刚找她谈过话,公司打算在重庆成立一家分公司,想让她暂时代理。所以这段时间,她直顾着忙部门筹建的事情,很多琐碎的工作让人头大,更多的是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帮助。而现在支持没有得到,却招来别人的误解和责骂,实在是件很不愉快的事情。于是,第二天,她就找到了那位打电话的同事,诚恳地与他沟通,大家坦诚地把问题说开了,结果是一场误会。那位同事知道是自己误解了唐敏,内心愧疚,拉着唐敏一起喝咖啡去了。后来,这位同事成了唐敏在工作中的最佳搭档,他们一起为公司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个人也获得了不菲的报酬。

试想,如果当初唐敏没有及时和那位同事沟通,这场误解就永远解不开,更不会有事业中的得力搭档一说了。由此可见,沟通在工作中,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被人误解时,沟通起毒害非同小可的作用。或许这是非常短暂的一瞬间,但就是这一刹那却足以决定一个人的成功。这就是误解的杀伤力,运用好你就会驾着它一步登天,运用不好你也许会一落千丈,永远没有机会翻身。

在工作中如此,生活中也一样。每天面对着那么多的琐碎事情,也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被人误解的时候。这时只要能够做到及时沟通,敞开心胸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误解就会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