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你大略说你八九年来生活的经过和简单介绍陈明兄的信,我是很感到一种理解到什么叫真挚似的愉快的。你的性格,我觉得,大致上没有什么改变,但你的心情却的确有些不同了。这我很同意你自己的说法,是一种进步。‘平静’是和‘热情’一样需要,无论写文,无论做别的事情。我们所要注意的,大抵‘平静’须是见到深广,沉着而坚毅地工作的意思,所以这是‘热情’之最高级的表现。否则,‘平静’往往是开始枯萎或停滞,对革命或创作的探求力,冲动性减退了的表现。那也是不好的,它的不好并不下于小资产者的‘任性’。我忽然想起了这一点,是因为我相信你在长期的磨炼中已逐渐达到了深广明快的地步,并且能够沉着和坚毅的缘故,我很羡慕,因而我觉得我们在个人方面说,都才开始走路。譬如写文章,过去是练习与摸索,现在才是开始真的写作,所谓‘平静’,就是开始的意思。你觉得我这样幼稚地给你注释是对的么?或者你在笑我罢。
我以前曾要你寄你的作品,无论印的未印的,现在也希望能读到你全部的东西。我是为了想理解你在创作上的发展,并且想写一论文,专论你在十五六年之间的‘心’的经历的。我要你寄文章,并非拉文章,因为我不编刊物。现在你仍能搜集你的作品给我么?盼望之至的!
你工作了多年,生活了多年,斗争了(也被斗争了)多年,是否已准备从事比较概括性的,历史性的,思想性的较巨型的作品的写作?请告诉我,这实在是我最关心的。你‘平静’是我所希望的,但在写作上引起‘野心’和燃烧起‘热情’则更为我所希望!”
原来,丁玲去延安后,担心和家乡的母亲通信不方便,就把冯雪峰在重庆的地址给了母亲,让母亲遇到困难时和冯雪峰联系。故乡常德沦陷后,丁玲和母亲的联系中断,陷入穷困中的丁母只得写信向冯雪峰求援。从信中,我们看出,冯雪峰想方设法筹集一定款项,给丁母救急。
在信中,冯雪峰还表达了他对丁玲创作的关注,“希望能读到你全部的东西”“盼望之至”,另外,他还对丁玲的创作寄予了厚望:“是否已准备从事比较概括性的,历史性的,思想性的较巨型的作品的写作?”
创作也如登山,爬上半山腰,正筋疲力尽心生惫懒之际,突然听到一声鼓励,疲劳自会一扫而空,随后会振作起来打起精神,向更高处攀援而去。丁玲后来立志创作史诗性巨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不负冯雪峰对她创作上的厚望。
1983年12月19日,骆宾基走访丁玲,他说1939年3月他到浙江义乌神坛村看望雪峰,一共长谈三夜,其中一夜,雪峰专门讲到对丁玲一见钟情。骆宾基说:“我印象当中,他(冯雪峰)见了你,有一个感想:完了,什么都完了,名誉呀,地位呀,都完了。我心里想,怎么会有这种感情呢?后来年纪大了,才懂得,那也是一种被俘虏的样子,一见就钟情的样子。”
丁玲听了哈哈大笑:“那他都没有给我讲过,没有表现过。” 丁玲说:“他就是喜欢谈长征的故事,谈毛主席。他给我写过一封信,这封信丢了,他说他在集中营里的时候,脑子就是想着三个人:鲁迅、毛主席、丁玲,这三个人的力量把他支持着,度过了那么多艰苦。”
如此相爱甚深的人,却因为“相见恨晚”而未成眷属,也许他俩的故事再次验证了哈代的名言:爱与被爱是不能互相回应的。
阴差阳错:乱世姻缘雨打萍
胡也频的突然遇难,把丁玲的生活一下推入痛苦的深渊。习惯了相亲相爱的两人世界,突入其来的变故让她一时间无法适应形单影只的独立生活。沈从文是胡也频和丁玲的共同朋友,对丁玲那段时间所面临的困境他非常清楚,也无限同情。在《记丁玲》中,他说:
“当她习惯于海军学生的爱情时,她就已经成为一个不能习惯旁的有益于彼的生活,故海军学生此后的死去,由我看来,她的悲剧不是同伴的死亡的悲惨,却实在是这个同伴死亡后,她不知如何去独立生活。这是一个已习惯于这种男性褊持专制热情的女子,一切兴味与观念皆被那男子在一份长长的共同生活岁月里所征服了,此后谁去那么哄她,伺候她,或生了点小气的时节又去打她?她需要这些,一件皆不能缺少,但她还可以向什么地方去找寻这些?她固然可以去革命,去到另一份更伟大些的生活里找寻生活,但一个革命人物,就能够不需要感情所习惯的环境吗?比尔如何我不清楚,就丁玲看来,她的感情生活是需要在熟悉环境中休息,方能把生命发展得完美无疵的。海军学生一死,她便不能再过一天稍好的日子了。”
而丁玲自己也承认,胡也频牺牲后,她一个人独立生活在大上海,真感到“举步维艰”,“整日心神不安,忧心忡忡,穷思苦想,强打精神,蓄积力量,为应付每一个日子而挣扎下去。”在丁玲寂寞孤清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翻译走进了她的生活,他就是史沫特莱的秘书冯达。在当时丁玲的眼中,冯达没有傲气,也不自卑,工作负责,生活简朴,更重要的是,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不仅尊重甚至崇拜作为作家的丁玲。他忙忙碌碌,照顾着丁玲的衣食起居,一旦丁玲铺开稿纸准备写作,他则默默退下。他成了丁玲的丈夫,在他的关心下,丁玲的生活慢慢走向正轨。
不过,作为革命工作者,冯达的缺陷也十分显眼。他立场不稳,意志薄弱,缺少斗争经验。由于他的疏忽,暴露了他和丁玲的住址。丁玲的被捕,他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一开始,丁玲认定是冯达出卖了自己,但经过冷静的思考,她相信了冯达自我辩白的话。事实上,在被捕前一晚,冯达已担心特务摸清了他们的住址,和丁玲约定,第二天中午如自己还没回家,说明自己遇到麻烦了,让丁玲迅速离开。结果,第二天中午12点后,冯达果然没有回家,丁玲情知不妙,正欲离开时,潘梓年同志突然来了,他的从容和镇定,让丁玲不好意思催他走,结果落入了破门而入的特务手中。
一开始,丁玲认定是冯达出卖了自己,看押中,曾用最刻薄的语言大骂冯达,而冯达一面痛骂自己犯了错,连累了妻子,但同时也赌咒发誓自己没有自首,他分辨说自己是听信了敌人的谎言才把特务领如家中,当时特务不让他走,说你既然是有家室的人,那就领我们去你家,证明你不是党员我们就放你。他考虑当时已过12点,丁玲应该已经离开,且家中也没什么要紧的东西就领着特务回家了。他没想到丁玲竟还滞留在家。尽管丁玲不能原谅他犯的这个致命错误,但她也认为,冯达说的是实话。因为,没有更多的同志因他而被捕,另外,被捕后冯达也没有写自首书。
被捕后,冯达一面向丁玲忏悔自己所犯的错,一面也向他表白,他现在活着的意义就是要帮丁玲脱离敌人的牢笼,让她重回党的怀抱。气恼忧愤中的丁玲自然不能相信他的赌咒发誓。但后来的事实验证,冯达所说并非虚言。
当丁玲决定翻墙逃跑时,冯达虽认为难度太大,但仍决定冒险帮助丁玲,并和她一道逃走。最终因墙壁太高没有成功。
长期的关押终于磨去了丁玲的信心和斗志,绝望和忧伤让她不堪重负,她竟然心一横,用上吊的方式来捍卫最后的尊严。当她失去知觉,如同堕入深渊后,却又慢慢浮出水面,原来是冯达不忍心亲眼看着爱人死去,把她从死神那里生生拉回阳间。
冯达这一回可是做了大好事,无论是作为进步作家还是一个革命者,寻短见不仅是错误的也是愚蠢的。自然,丁玲自寻短见也是一念之差,事后,她也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即使冯达不把我放下来,我真就这样死了,我对得起生我养我的寡母吗?对得起死去的烈士和他留下的唯一的幼儿吗?对得起一切对我友好,对我怀有希望的同志和战友吗?我丁玲在敌人的魔掌中就这样认输了吗?我决不甘心。”
虽然没有说,但可看出,对冯达关键时刻的伸出援手,丁玲还是心存感激。倘若没有冯达这次救助,丁玲多姿次多彩的后半生就付诸阙如了。不管怎么说,冯达此举算立了一大功。
刚被捕时,丁玲对冯达满腔怒火,但后来冯达一系列的言行慢慢获得丁玲的理解。他俩一直被关押在一起,并且有了个孩子,这说明,丁玲对当时的冯达并非毫无感情。
冯达当时一心想帮助丁玲重获自由,他知道丁玲被捕是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如果能帮丁玲出去,他也许可以将功折罪,稍慰良心。一次,他从顾顺章的话里听出一丝希望,就对丁玲说:“你不妨向国民党表示一下,可以归隐,归隐回家养母。实际归隐也可以说得过去,无害于人嘛,就说在家乡找一项职业,平平安安过日子。”冯达自知自己已无退路,而丁玲还可以重新开始,就劝她不能放弃希望:“我以为老是想死,在毫无希望中想死也没有意义,难道就不能想一点点活的路子吗?”
尽管年轻气盛的丁玲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但冯达的话也有些让她心动,她想,说回家养母有什么不妥呢?谁无父母?谁不养母?又是孤儿寡母!当然可以提出回家,回家了什么时候都可以再离开嘛!既然丁玲没提出反对意见,冯达又进一步说:“我想过了,对国民党为什么不可以欺骗呢?你写张简单的条子,不要给他们留下什么把柄,有什么不可以呢?等离开这里后,再想别的办法,兵不厌诈嘛!”
后来,丁玲听取了冯达的建议,写了一张条子给国民党,大意是:因误会被捕,生活蒙受优待,出去后居家养母。后来有人抓住这张纸条大做文章,说丁玲曾动摇过、妥协过,甚至背叛过。但丁玲自始至终都认为,这不是自首和叛变,甚至也不是一件错事或坏事。在丁玲看来,这是她当时和国民党周旋的一个策略。1984年,中央组织部对此事也给出了结论:“丁玲同志这个‘申明书’只是为了应付敌人,表示对革命消沉态度,没有污蔑党、泄露党的秘密和向敌自首的言词。”
由此也可看出,当初冯达提出这一办法是真心要救丁玲而非拖其下水。
狡猾的国民党并未因丁玲写了这张纸条而给她自由,只答应将丁玲送回湖南,想把丁玲交给湖南军阀处理,丁玲识破国民党的诡计,严词拒绝。
冯达的肺病越来越重,而丁玲迟迟不能获得自由,他的愧疚感也越来越强。为了麻痹敌人,让国民党放松对丁玲的看管,他决定同意国民党的安排,去一个翻译机构做翻译。他想以自己的妥协和屈服换取国民党对丁玲的放松。丁玲当然不同意他为国民党做事,但冯达主意已定,他对丁玲说:“这与你无关,是我自己决定的。我想了很久,内心很痛苦,但我认为:我不忍拖你下水,也不能总像现在这样跟着你,我跟着你只能拖累你。有什么法子呢?我自然希望国民党对你的监视能够逐渐放松,然后你就可以找机会跳出去,脱离这个苦海。我说过,你什么时候离开南京,你走后我就回广东老家。”
妥协、归顺、屈服当然让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但冯达如此作践自己,却是想救丁玲出苦海。后来冯达病重之际,丁玲找了个借口去北京找党的关系,对丁玲此行的目的冯达心知肚明,但他严守了秘密。而丁玲临行前也把仅有的钱留给他,嘱咐他病愈后回广东老家。这说明分手时,彼此间仍有情意。
逃出南京后,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丁玲很少谈到冯达,不过,她和冯达共同的女儿蒋祖慧却在她的精心培养下,茁壮成长,终成栋梁之材。
冯达回老家后,奇迹般医好自己的病,解放战争结束后他去了台湾,从事翻译工作。虽然他后来有了新的家庭,但在心中却一直思念着丁玲和他们的女儿。他发表文章常用一个笔名:“一心”,“一”是“丁”字的首笔,而“心”字是蒋祖慧的“慧”字最后的“心”。这个笔名包含了他对丁玲母女难以倾吐又难以割舍的一腔深情。暮年,在给朋友的信里,冯达还是真诚地夸赞丁玲:“俗语说‘人生如梦’。我确实相信有一天我可以在冰之墓前献上鲜花礼拜,她实在是伟大的很。”
特别的历史背景下,特殊的个人遭际中,两个志趣并不相投的年轻人结为夫妻,可谓身不由己,阴差阳错,也许丁玲说的那句话可以概括她和冯达的短暂的婚姻:明知不是伴,情急且相随。然而在风云激荡的二十世纪,丁玲和冯达这段短暂的婚姻,以及她在南京写的那张纸条一直是丁玲档案中的污点,人生中的阴影,乃至对手打击她的重磅武器。丁玲跌宕起伏的人生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1984年中组部终于给丁玲这段历史做出了公正的结论,丁玲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但她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相濡以沫:要陪你慢慢变老
陈明和丁玲相差13岁,他俩之间的故事堪称一曲忘年爱情传奇。
陈明和丁玲相识于西北战地服务团,当时陈明21岁,丁玲已34岁了,且有了两个孩子。21岁的陈明还没有做好恋爱的准备,更没想到和既是大作家也是老大姐的丁玲恋爱。不过,已步入中年的丁玲,在追求真爱时,显得义无反顾而雷厉风行。如果说当初,胡也频的狂热追求,让懵懵懂懂的丁玲带有几分不情愿地过早进入婚姻的围城,而这一次,她的热烈追求也渐渐打动了年轻的陈明。
丁玲为何会相中陈明,多年后,陈明道出其中的缘由:“我在团里能上能下,不计高低得失,别人不乐意干的事,无论巨细,我都努力去干、干好,也许由此丁玲对我产生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