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信如同清醒剂,让她冷静下来。她知道,倘若她真的和秦风结为伴侣,世俗的谴责她不在乎,旁人的讥嘲她能承受,然而,她清楚,一旦自己背弃婚约,最不能接受的是自己操劳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当初她瞒着母亲出国留学,已经伤透了母亲的心,现在闹出婚变,那几乎要置母亲于死地了。她可以做个抗婚的女子,但却不想背上不孝母亲的骂名。她拿定了主意,当即给父母拍了封电报:“两说皆属谣言,儿既没蹈海亦未结婚。请释念。儿梅。”
苏雪林终于有惊无险地与人生的一次情感危机擦肩而过。倘若不是深爱母亲,不是担心母亲无法接受她的婚变,也许她就失身于这次情感的漩涡了。
在给友人的信里,苏雪林颇有几分自豪地说:“我战胜了,我到底是战胜自己了!这是我平生第一个光荣的胜仗,值得我自己颂歌称道于无穷的。”
二
苏雪林的未婚夫张宝龄虽是商人子弟,但他酷爱读书,为人正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按理,他和同样耽于读书的苏雪林应是门当户对,惺惺相惜的天作之合。无奈造化弄人,张宝龄长相英俊,但性格偏冷。研习工科的他,非常务实。他在美国读书时,随身携带未婚妻苏雪林的相片,以示有婚约在身,暗示其他女性和自己保持距离,不过,品格上的忠诚,却难掩他性格的缺陷。他严守婚约,但对谈情说爱却不感兴趣,什么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什么山盟海誓倾诉衷肠,他不独不喜欢,甚至很厌恶。而苏雪林读的是文学,感情丰富,一腔柔情遭遇冷若冰霜,两人的婚恋演变成悲剧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国内的父母得知苏雪林在法国过得不如意,就致信上海的亲家,建议未来的女婿和苏雪林通信,因为“你们总归要结婚的,通信可以帮助你们互相增进了解,培养感情。”
于是,苏雪林初次收到远在美国的未婚夫寄来的信件和相片,这个相貌英俊的未婚夫第一次吹皱了她心灵的春水。她被爱神俘虏了,拿起笔,在纸上,和远方的恋人说起喁喁的情话。
不久,母亲来信透露,张宝龄已在美国拿到工程学士的学位,可能回国就职。母亲在信中试探性地问她有何打算?言下之意,当然是催她回国成亲。母亲的信让苏雪林愈加坐卧不宁了。她来法国不久,学业刚刚开始,难道为了婚姻放弃好不容易争来的学习良机?如果此刻回去。当初的那些为出洋留学而做的种种努力不就付诸流水了?
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然家人盼自己回家结婚,那么,在法国不也一样可以成婚吗?若郎君从美国飞来,两人出双入对,同窗共读,既可砥砺学问,又可融洽感情。一个人,形单影只,在异乡苦读,日子寂寞得如同千年古井;有爱人相伴,寂寞的日子会被甜蜜融化。知道未婚夫不谙风情,苏雪林不想羞羞答答吞吞吐吐让对方去猜去悟,她索性大起胆子,用足以让人脸热心跳的火热字眼,向对方直抒胸臆:
“法国的古迹,非常之多,你到此以后,我可以陪伴你畅畅快快的游玩。我们大好的韶华已将逝去,人生贵乎及时行乐,‘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请以《金缕衣》为君诵。”
红袖添香夜读书,多少男人对此梦寐以求,偏偏张宝龄却不屑一顾。他权衡利弊之后,一口回绝未婚妻爱的呼唤,他说自己不喜欢旅行,不谙法语,无意放弃美国的学业来法国重新开始。
虽然张宝龄说的句句在理,但他的冷静与沉稳却大大伤害了一个少女的自尊。
张宝龄的回答无懈可击,苏雪林的懊恼与烦闷又不便向外人诉说,她只能把这一切埋在心里,任其慢慢消化。
此后,给张宝龄写信成了难题。言辞热烈,对方消受不了;口气冷淡,自己又不习惯,于是,只剩下寒暄了,而寒暄,还值得形诸笔墨,值得用航空信让其漂洋过海抵达万里之遥的美国?
张宝龄一心攻读学位,未婚妻信笺上语气的变化他丝毫不曾察觉。他想的是尽快拿到学位,回国谋职。而大洋这边的苏雪林因为对未婚夫的失望而心灰意懒,不再对婚姻报任何热情。
可不久,张宝龄的一封不期而至的信,再次搅乱了苏雪林渐趋宁静的心。张宝龄在信里说他病了,言语不免感伤而颓唐。同处异国他乡,苏雪林深知异国游子患病后内心的凄凉和无助,女人到底心软,得知恋人病了,对恋人的恼怒和不满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几缕关爱和一腔柔情。苏雪林连着写了几封信,寄去自己的抚慰和叮铃。而病中的张宝龄,信中的词句也变得温婉柔和起来。他告诉苏雪林,自己已经拿到学位,思乡之情烟雾一般弥漫在心间,他说打算病愈就回国谋职。
这封信一下拨动了苏雪林暗哑多日的心弦,她知道,未婚夫一旦回国,自己的父母也会催自己回国完婚,那自己的学业就半途而废了。除非让未婚夫来法国完婚,自己的学业才不致中断,她想,上次张宝龄不愿来是因为没拿到文凭,这次文凭到手,他会不愿来此地和未婚妻游山玩水,共度良宵吗?
苏雪林这封信写得恳切而直白,她坦承了自己的苦衷,一旦回国完婚就中断了学业,真挚邀请对方来法国和自己共度留学时光,因为一个人读书毕竟孤独而寂寞,有人相伴,尤其是有爱人相伴,再寂寞的日子也是甜的;另外,她还体贴地说,如果对方不愿来此攻读博士,那么游玩几月,放松一下心灵,陶冶一下情操也是有诸多益处的。
然而,这一次,她再次领教了张宝龄的冷若冰霜。
未婚夫的回信如期而至。张宝龄在信中说,我早就和你说过,我不喜欢旅行,至于结婚,我也并不如你说的那样着急,你担心不能完成学业,就在法国多念几年书,我回国等你就是。
如果说,张宝龄第一次拒绝,挫伤了一个少女的傲气;那么这一次回绝,则伤透了一个未婚妻的心。
毕竟是知识女性,脸面要紧,即使一腔怒火,也不想气急败坏影响淑女形象,但一口恶气堵在胸口,犹如一口浓痰卡在喉间,不吐不快。于是,在撕坏了六七张信纸之后,苏雪林终于写出一封不卑不亢,绵里藏针的信:
“你的行动,有你的自由,你不愿来欧,我也不便干涉,不过从此我们不要再通信吧,老实说,我同你通信实不感一毫趣味。”
苏雪林担心的事到底发生了。虽然张宝龄不急着结婚,但苏雪林的父母却想尽快看到女儿成亲。当风闻张宝龄即将回国后,父母当即写信要苏雪林回国成亲。
余怒未消的苏雪林乘机向父母大吐苦水,她把委屈、懊恼、愤懑一股脑塞入字里行间,寄给父母。在信中,她历数未婚夫的阴冷和偏执,希望父母允许自己退婚。
苏雪林的父亲原本很疼爱这个勤勉而聪颖的女儿,事事依她,处处宠她,可他毕竟是个传统的读书人,认为女儿悔婚,有辱家门。接信后,一反常态,大为震怒。回信中,父亲痛斥了苏雪林,且警告女儿:若不听从父母安排,将采取强制措施。愤怒让父亲失去了理智,他在信里还说出这样有伤感情的话:“即使你死于车轮之下,也要把你的尸骨放入夫家的陵墓,你生不作夫家的人,死也要让你成为夫家的鬼。”
也许是被父母娇宠惯了,也许是生性桀骜不训,父亲的雷霆之怒,根本没吓倒苏雪林,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她在信中,“大逆不道”骂父亲为“老顽固”,道:“你要做旧礼教的奴隶,我却不能为你牺牲,婚姻自由,天经地义,我就要实习家庭革命,看你拿什么亲权来压制我?”
女儿远在法国,父亲接信后,虽暴跳如雷,但鞭长莫及,也只能徒唤奈何。
可是,不久,苏雪林接到母亲的信。父亲的信充满训斥和怒火,母亲的信却全是哀求和泪水。母亲自己病魔缠身,恐不久于人世,恳求女儿能和未婚夫和好如初,否则当母亲的会抱憾终身,死不瞑目的。
看到父亲的狠言恶语,苏雪林岿然不动;听到母亲的凄言苦语,苏雪林则溃不成军。
接到母亲的信后,她涕泗横流,喃喃自语:“我终不能因为一己的幸福,而害了母亲;我终不能因为一己的幸福,而害了母亲。”她终于违心地和张宝龄结为秦晋之好。
张宝龄不算合格的丈夫,却堪为称职的女婿。苏雪林张宝龄结婚时,苏母已身染沉疴,卧床不起。这个留洋归来的女婿,在岳母床头一坐半天,嘘寒问暖,软语宽慰。就连苏雪林也承认,张宝龄的一片孝心,让病中的母亲深感欣慰。
平心而论,苏雪林张宝龄均为人中翘楚。她吟诗作词,文采出众;他勤勉好学,聪明过人。然而,两个优秀的人,却组成一个糟糕的家庭。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
苏雪林天性浪漫,她渴望找一个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吟诗词,赏美景,谱一支同心曲;张宝龄忠厚踏实,他期盼找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工女红,理家务,筑一个安乐窝。理想的偏差,带来无法消除的隔膜和误解。
一段时间,张宝龄身体不适,苏雪林煎汤熬药,用心伺候,可张宝龄却不领情,动辄大发脾气。苏雪林说,他是想故意激怒妻子,让妻子主动提出离婚,他既可以不支付赡养费,也可以金蝉脱壳,顺利逃离婚姻的围城——这当然是她的猜测,真假难定。
两人冲突的另一个原因是苏雪林常贴补娘家。在苏雪林看来,用自己的薪水贴补娘家,何错之有?只怪张宝龄生性吝啬,心胸狭窄才容不下自己对娘家的关心;而张宝龄则认为,你苏雪林既嫁为人妇,就不该吃里扒外,身在曹营心在汉。站在自己的角度,两人都有理,而两人又不愿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于是,龃龉不断,争执不休,最终导致两人聚少离多,结婚三十六年,同居不足四年。
换了旁人,既然婚后的家庭冷若冰窟,为何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人都是知识分子,脸面要紧。张宝龄不想背上“休妻”的污名;而苏雪林也觉得离婚是人生的污点,于是,两人宁可品尝婚姻苦涩的内核,也要保留婚姻光鲜的外表。
好在两人的事业心都很强,婚姻的不幸未能影响两人事业的发展。相反,性的压抑带来了事业的“升华”。苏雪林勤奋著书,终成名闻遐迩的大作家;张宝龄用心钻研,成为各大工厂竟相迎聘的业务精英。
晚年,回首往事,苏雪林的言辞不再激烈,对丈夫张宝龄,也不再嫉恨,而是多了理解和宽容,她感慨:“他(张宝龄)只是同我无缘,因他所要求是个三从四德、竭忠尽智、服侍他如王太子一般的女性。可怜我虽会弄弄笔头,家事半点不会。我虽敬仰我母亲的德行和才干,母亲的德行并未遗传给我,才干更没有。我至今还不能入厨煎荷包蛋、做一碗青菜豆腐汤。洗衣只能洗手巾和袜子,又何能做他半妻子、半女仆的伴侣!况我偏向母家,协助姐嫂,更令他嫉妒得像心头有火燃烧,一刻也不能容忍。夫妇感情之坏,以此为根源。”
步入人生暮年,对自己婚姻的缺陷,苏雪林也能坦然面对了,她说:“实际上,我是个人,是个普通女性,青年时代也颇向往爱情生活,屡受打击,对爱情倒尽胃口,从此再也不想谈这两个字,把爱情升华为文学创作及学术研究的原动力,倒也是意外的收获。我想我今日在文学和学术界薄有成就,正要感谢这不幸的婚姻。假如我婚姻美满,丈夫爱怜,又生育有一窝儿女,我必安于家庭生活,做个贤母良妻,再也不想到社会上去奋斗,则我哪能有今日的成就?《灯前诗草》有我民国十四年自法国将返国时所做《集龚》诗,其中有‘梅痕竹影商量遍,至竟虫鱼了一生。’及‘百事都从缺陷好,只容心里贮秾春’诸句,那时我已知自己身世是个缺陷的身世,但这缺陷也未尝不美。”
有几分无奈有几分自嘲,但更多的却是真诚的剖白。毕竟,任何人的成功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不过,如果煊赫的成就建筑在破碎的婚姻之上,那么,这样的成就虽让人敬仰,也不免令人唏嘘。
苏青:谋生之外也谋爱
苏青创办《天地》月刊,向张爱玲约稿时有“叨在同性”的话,一下逗乐了张爱玲。也许正因为“叨在同性”,张爱玲似乎比男性更了解苏青。
张爱玲把杨贵妃和苏青进行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杨贵妃的热闹,我想是像一种陶瓷的汤壶,温润如玉的,在脚头,里面的水渐渐冷去的时候,令人感到温柔的惆怅。苏青却是个红泥小火炉,有它自己独立的火,看得见红焰焰的光,听得见哗栗剥落的爆炸,可是比较难伺候,添煤添柴,烟气呛人。我又想起胡金人的一幅画,画着个老女仆,伸手向火。惨淡的隆冬的色调,灰褐,紫褐。她弯腰坐着,庞大的人把小小的火炉四面八方包围起来,围裙底下,她身上各处都发出凄凄的冷气,就像要把火炉吹灭了。由此我想到苏青。整个的社会到苏青那里去取暖,拥上前来,扑出一阵阵的冷风——真是寒冷的天气呀,从来,从来没这么冷过!”
说苏青是“红泥小火炉”,很独到也很精准。在另一篇文章里,张爱玲说苏青,谋生之外也谋爱,也是一针到骨的洞见。
苏青离婚后,在那样一个乱世,一个孤身女子,想活下去,不能不与各色男人周旋。而男人们出于各种动机,也围着这个“红泥小火炉”,取暖。不过,苏青不仅聪明出众,也精明过人。她从那些来“取暖”的男人身上也索取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毋庸讳言,短短几年,在沦陷区上海,苏青身边走马灯般更换着恋人,除了恋情,她还从这些身份各异的男人那里汲取一些养料,让自己名利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