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休闲运动卷-太极
16966100000027

第27章 太极剑身法动作和要求

一、太极剑中的平衡动作怎样做到稳定美观

太极剑中的平衡动作有很多,如32式太极剑中的“独立反刺”“独立抡劈”;吴式太极剑中的“七星式”“魁星提笔”“左右卧鱼”;陈式太极剑中的“夜叉探海”;武当太极剑中的“回身点剑”“分脚领剑”“独立上刺”;太极剑竞赛套路中“提膝劈剑”“提膝上刺”“分脚后点”“蹬脚架剑”等,这些动作怎样做到稳定美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下肢的力量,是影响动作稳定的因素之一。平衡动作都是在单腿支撑的情况下完成的,这对腿部力量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平时练习时,要加强腿部的力量练习,如单腿的蹲起练习,或负重杠铃深蹲练习。

②动作幅度,是影响动作美观的因素之一。动作要美观,也就是要求动作的幅度要大、舒展,舒展是要求肢体的关节肌肉柔韧性要好,这样做出来的动作既舒展又大方,如“分脚后点”“蹬脚架剑“分脚领剑”等,这些动作对腿部的柔韧性要求较高,分脚或蹬脚至少要过腰,柔韧性好的可以过肩。这些可用正压腿、侧压腿、耗腿、正踢腿、侧踢腿等方法来练习。

③平衡动作要做到稳定美观,还要做到剑指与剑、上肢与下肢、上下肢与躯干配合,这样就可以做到外型的造型美。除了外型的造型美,还要做到神态美,只有内外相合才能达到观其型传其神的效果。

二、太极剑演练时如何做到“身剑协调”?

“身剑协调”实质上是指上肢不拿剑的手(剑指)与剑、下肢腿脚(步法)与剑法、腰背与剑法的紧密配合。主要如下:

(1)剑指与剑的配合。一是有利于身体四肢在运动中的协调;二是有助于维持运动中的平衡或使技术动作造型优美;三是有助于剑法力量在运动中的发挥。这是剑与手配合的三点原则。如32式太极剑中的“独立抡劈”,左手剑指的运动和持剑的右手相互配合。当右手持剑抡臂向上举起时,左手的剑指向下、向后,与右手划弧线交叉;当右手持剑向下方劈击时,左手剑指从后向上划弧到头侧上方。双手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地对称交叉划立圆。

(2)步法与剑法的配合。不论是进步还是退步要轻灵沉稳,各种步法都要与相应的剑法密切配合,步到剑到,上下协调一体,剑势连绵不断,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如武当太极剑中的“盖步按剑”的要领,转身盖步的同时,右手持剑绕一个腕花,整个动作以腰、腕为轴,这明显是身械协调一致的表现。

(3)身法与剑法的配合。身法是剑法体现的关键,腰为主宰,是中枢环节,腰动才有身法,以身法带剑法,内催外引。如“左右带剑”,整个动作要在腰的转动下完成,要与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剑向左,腰也向左,剑向右,腰也向右。

“身械协调”就是武术中常讲的“手、眼、身、法(剑法)、步”的高度协调统一。

三、太极剑步法与剑法如何做到“上下相随”

太极剑的各种剑法,都是在动态中完成,这就要求上肢持剑手与步法密切配合,也就是要做到“上下相随”。

①剑引步随。太极剑中有时是要求剑先行而后步随,也就是以上引下,从而达到上下相随目的。如上步绞剑,右手持剑按逆时针螺旋前进,一步一剑,剑就是起了“剑引步随”的作用。“跳步平刺”的右脚落步与前刺,要上引下落。

②步行剑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步带身、身带剑,以下催上,步到剑到。如“丁步回抽”,先左脚后撤,然后撤右脚,成丁步的同时,再回抽剑,这样做到下上相随;“马步推剑”,先左脚向左后方撤步,以前脚掌擦地撤回半步,同时右手持剑回收到右腹前,最后右脚向右前方,并使右脚尖内扣,同时将右手的剑推出。总之,下肢脚步总比上肢手略先行或略先到,脚比手略快半拍。

③活腰变换。腰部是连接上下肢的中枢环节,腰不活,其劲力就很难传到剑上,剑势就不圆滑,而容易断劲。若下肢的劲传不到上肢的剑上,则上肢剑势就要飘,无力无点。因此,在做各种剑法时,除了要注意上下肢的配合,还要注意腰与上下肢配合,腰活剑势就轻灵圆活,又气势沉稳。

四、太极剑的主要身法要求

太极剑的身法要求和太极拳的身法要求一样,主要就是对头、肩肘、胸背、腰裆、膝脚等部位的要求。

①头部的要求。“虚领顶劲”就是在练剑时,头部要正直,不可前俯后仰,也不可左右歪斜,摇头晃脑更不可以,下巴要微内收,犹如头上顶着一碗水,或者有一根绳子提着,下顶上悬。这样有利于对全身的中正安舒起提挈作用,从而显得精神振作、稳健含蓄。要注意,在顶劲时要自然,要若有若无,不可以硬往上顶,以头颈能左右自然转动为度。

②肩肘部的要求。即为“沉肩坠肘”,肩关节是上肢的根节,要松沉灵活,提沉旋转自如。万万不可耸肩,也不可向后伸张或前扣。耸肩不利于气向下沉,动作不稳。肘部要下坠,手臂自然屈曲,不可僵直。如果肘部外翻悬起,则肩部就不能下沉;肘部僵硬,则气血就不通畅,劲力不顺达。如手臂下落时必须要先沉肩,再坠肘下沉带动双掌下按,节节贯串。沉肩坠肘时不可过分用意,以致紧张,上臂不可紧靠身体,腋下要虚圆,肘不贴肋,以保持灵活。

③胸背部的要求。也就是太极拳练习中要求的“含胸拔背”。所谓“含胸拔背”,就是胸部要舒松自然,不要故意前挺,也不要故意内收。“含胸”不可做成两肩前裹、胸部回缩的“凹胸”,这样会练成像老年人一样的驼背。简单地说,含胸不是挺胸,从而避免身体向后仰,有利于气沉丹田。拔背,是指背部要舒展。拔背不是提背,也不是弓背。拔是放松拔长的意思,脊椎在人体的背部,是上体的中枢环节。背松则气顺,体态就中正,这正所谓“气贴于背”“力由脊发”。能做到含胸自然就能做到拔背,它们正好前后对称。

④腰裆部的要求。腰是一身之主宰。在《太极拳论》就有“命意源头在腰隙”“时刻留心在腰间”“气如车轮,腰如车轴”“有不到姿势处,其病必在腰腿求之”等说法。因此,松腰是练剑的关键所在,能松腰才能使动作灵活圆滑。太极剑的虚实变换都由腰带动,只有以腰部为轴,动作才能做到上下相随,使劲力通达四梢。如腰部不活,就很难达到轻灵沉着的目的。裆部就是胯下的会阴部位,要成虚圆;两胯要撑开,不可以夹住,裆自然能圆。裆圆有利气劲下沉、稳定中心的作用;还有利于腰胯的灵活转换的作用。

⑤膝部和脚部的要求。膝关节要放松,柔和自然,以利于气血的运行。抬腿迈步伸脚时,皆由大腿的肌肉带动小腿,膝关节自然随之转动,切不可着力于膝部。提膝上步或做后虚步时,膝关节略向外旋。一是有利于圆裆,气沉丹田;二是有利于减缓膝关节的负重,从而避免膝关节的损伤。在做弓步时,前膝不可超过脚尖,使重心不稳以致前倾。脚就像是大树的根,它是一身的根,要脚踏实地、稳固不动。向前上步时,先脚跟落地;向后退步时,先前脚掌落,然后慢慢踏平。抬脚的高度约10~15厘米,不可过高,也不可拖地。前脚的方向要正,后脚约成45~60°;尤其要注意,两脚的左右横向距离,要保持约本人肩宽或至少一拳的距离,不可前后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不利于身体平衡。五、持剑运使与剑指的配合持剑运使(剑法)与剑指的配合,一是有利于身体四肢在运动中的协调;二是有助于维持运动中的平衡或使技术动作造型优美;三是有助于剑法力量在运动中的发挥。这是剑法与剑指配合的三点原则。

根据以上三点原则,一般要注意上下肢的配合,尤其是左手右脚、右手左脚的配合,如左右带剑,向左带剑时应该上右步,向右带剑时应该上左步。在太极剑运动中,剑指的手臂有维持身体平衡与造型的作用。如“上步绞剑”“弓步削剑”的后手剑指就是一前一后维持平衡;“提膝劈剑”“虚步压剑”“分脚点剑”等左手的剑指,既有平衡作用,又有造型的作用。

六、拦剑与截剑的区别

太极剑中的拦剑的“拦”字,有遮拦、阻挡、阻止的意思,作为剑法,持剑手心斜向上或斜向下,从左下方向右前上方,或者从右下方向左前上方出剑。拦剑属于防守性技术方法,因此劲贯剑身后部,力达剑身时,右手向内旋转或向外旋转,以加强拦剑的阻力。

截剑的“截”字,有割断、弄断、阻拦之意。在太极剑的剑法中,是立剑或平剑从左(右)向右(左),或从上向下,切断阻截对方的进攻,力点在剑刃。截剑属于既可是进攻性技术方法,又可作为防守性技术方法。拦剑与截剑,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阳截、阳.挡之意,在攻防之意上,用以阻截对方进攻,属防守性技术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拦剑的力点是在剑刃的中后部,而截剑的力点是在整个剑刃;在攻防之意上,截剑属于既可作为进攻性技术方法,又可作为防守性技术方法,而拦剑则属于防守性技术方法。

七、在太极剑练习中的“势正招圆”

太极剑练习中要求“势正招圆”。所谓“势正”,一是指静态时,动作姿势正确,不偏不倚,包括头正,要虚领顶劲;身正,身体放松中正;步型步法、手型手法要符合规矩和规范。二是指动态中动作姿势正确,不偏不倚,身法上也要求斜中寓正。如“弓步劈剑”,静态时弓步要求两脚前后距离约是本人脚长的3~5脚,左右距离约是本人脚长的1~2脚,前弓后撑,重心偏前,前膝不可超过前脚尖,后脚不可拔跟。两髋两肩成平行,头部要求虚领顶劲,手臂与剑成一条直线,力达剑刃,眼睛看剑的前方。这是“势正”的表现形式之一。

“招圆”,一是指在静态中,身体的各个部位与剑要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进退、开合、蓄发、收放都有余地;二是指在动态中,手、脚与剑的运动路线为弧线或圆形。如太极剑中的绞剑,其劲起于脚,通过膝、胯、腰、背、肩、肘、手,达到剑尖,向前或向后做立圆螺旋似的缠绕,从而体现“招圆”。

八、太极剑中的刚柔相济

太极剑也讲究刚柔相济,这是太极剑运动的特点之一。

太极剑和其他剑术一样,在劲力的要求上应该是有刚有柔,刚柔相济,相互运用。有柔有刚主要是指剑法中的动作快慢、虚实、轻重、静动交替变换,攻守之中显得有章法。刚柔相济是指在太极剑动作中,刚中有柔,柔中寓刚。太极剑从整个运动形式上来讲偏柔,但它每一个动作中都柔中显刚,如陈式太极剑中,还有明显保留的发力动作,如凤凰点头、夜叉探海、金鸡抖翎。其他太极剑不像陈式太极剑明显,但它在劲力传到剑的某一部位时,要求落点成刚。如“上步点剑”在力达剑尖时,正好成刚,前面的动作运行则偏柔,从而体现柔中寓刚。太极剑在平时练习时偏柔,但在攻防运用中,很讲究刚柔相济,随临场的变化而变化,该柔则柔,该刚则刚。柔以便引化对方攻势,随之柔变刚,以便于攻击。

小知识如何观看太极剑比赛观摩太极剑比赛最好先了解一下太极剑竞赛规则,简单了解评分标准。第9届全运会中太极剑比赛是以42式太极剑为蓝本,加上指定难度动作,时间为3~4分钟,观看时以动作规格、指定难度动作、动作内涵为标准,欣赏其姿势、神态和气质等美感。传统太极剑主要通过各种技法演练,表现剑的文化、攻防技法内涵,以及各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观赏时可抓住这些要点。

太极剑比赛是目前在世界、全国、省市等武术锦标赛或交流赛中的比赛内容之一。它的比赛的套路一般是国家太极剑规定套路,如18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42式太极剑等。如何观摩欣赏太极剑比赛呢?

首先,要看动作规格。姿势正确,步法清楚。是其动作要求武术比赛分值为10分制,动作规格分值占6分,凡剑指、步型、步法、剑法、腿法、身法、平衡,与规格要求不符的都要给予不同的扣分。如点剑没有提腕,而成了劈剑,这是剑法不清,应给予扣分;剑指出现的次数以定势为准,扣分均为一次总扣,最多扣0.2分。

其次,要看劲力与协调,其分值为2分。凡运劲顺达,沉稳准确,剑势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协调,应给予满分。与要求轻微不符的扣0.1~0.5分;显著不符的扣0.6~1分;严重不符的扣1.1~2分。

再次,要看精神、速度、风格、内容、结构、布局,其分值为2分。凡符合意识集中,精神饱满,神态自然,速度适中的,应给予满分。与要求不符的,根据情况应给予不同的扣分。

观看太极剑比赛,也可将先后出场的运动员进行比较,分为好、中、差不同水平进行评价。

对术极剑运动员及其团队,教练等情况的了解,也有助于观众对比赛的欣赏和认知,同时也富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