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休闲运动卷-钓鱼
16967800000002

第2章 钓鱼基础知识概述(2)

二、阳光下的钓鱼健康疗法

钓鱼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增进情趣的体育项目。

被誉为人类健康三大要素的日光、空气和水,它们特别偏爱于垂钓者。现代医学证明,一些病菌在阳光的直射下几十分钟就会死亡。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增进皮肤健康、提高造血机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大脑细胞就会过早衰老,人体老化就会提前到来。现在国外十分重视“森林疗法”和“钓鱼疗法”。据科学家证实,如果每个人有25%的绿色视效率,就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钓鱼是在大自然里进行的,光是这种环境的转换、空气的新鲜、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钓者本身怡然自得的快乐心情,就足以使钓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了,何况钓者还要骑车(坐车、徒步等)、攀登、采集饵料、静坐、抬竿、换食、摘鱼等手脚不停地运动,而这种运动又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那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和心情十分愉快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能使垂钓者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锻炼身心和增进健康的目的。钓鱼活动高尚清雅,有动有静,动静相宜,是人们修身养性、防病治病和增强体质的理想运动形式。一个人如果长期坚持垂钓,不但可以陶冶性格、培养耐力、调剂生活、消除疲劳,而且还会使你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地去学习和工作。

钓鱼首先要静。在环境优美的岸边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静观渔漂的起伏和竿梢的颤动。静,鱼儿不被惊扰,容易上钩,静,思想放松,精力集中起竿才能及时,静,长期保持安静,对陶冶性格、改变脾气会更有效;静,肌肉放松,神经完全处于一种忘我的入静状态,可以起到练习气功的效果。静,也是的手的首要特点,脾气急躁的人在垂钓中会逐步得到改善的。

人的疲劳是从神经系统开始的。静会使神经系统处于松弛状态,消除神经系统紧张与疲劳,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得到协调,有医治、缓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及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作用。

假如你常到野外垂钓的话,就可以享受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水光山色的无限乐趣。许多垂钓者的实践证明,在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中垂钓,会使人流连忘返,真正体会和感受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无限乐趣和益处。

三、使人愉悦心情,有利健康

人们常说“吃鱼哪有钓鱼乐”。的确,钓鱼多是在幽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尤其是春天就更美了,洁净如洗的蓝天,满目的绿色,鸟儿啁啾,春风拂面,和煦的阳光使人感到暖融融的,格外舒畅。

垂钓时更使人精神愉快,特别是钓着大鱼,人要在岸边遛鱼,与鱼斗智,鱼儿在水中时隐时现,摇头摆尾,激起浪花,垂钓者从手感到全身,那种兴奋快乐别有一番情趣。马克思曾说过:“一个美好的心情,要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出外钓鱼,精神放松,心情愉快,身体的各个器官处于有序的工作状态。如果能经常参加钓鱼活动,对人体的健康肯定会有好处。特别是对那些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心悸胸闷、轻度肺结核的病人以及身体处于病后康复期的人更有益处。

野外绿色植物多,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离子。负离子就是带负电荷的离子。负离子被人吸入后能同体内的血红蛋白及钾、钠、镁等正离子结合,使血液中的氧增多,非常有利于保健。

钓鱼活动很适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它既可以充实生活,排除不良情绪,又可以抗老防衰和延年益寿。

在人的健康长寿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社会因素外,主要决定于合理的生活制度、适宜的运动、安静的生活环境和愉快的情绪。

人一步入老年,尤其是离退休后,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爱好,精神无所寄托,容易感到生活枯燥无味,会产生苦闷情绪,脾气变坏和有孤独寂寞感。要想愉快地度过晚年,必须有好的心情。马克思曾说过:“一个美好的心情,要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因此,老年人从事钓鱼活动,既可以改变生活环境,又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

四、鱼是现代生活中首选健康食品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最早是靠捕猎获取食物,鱼是那时的主要食品之一。时代进入现代文明以来,人们发现鱼依然是生活中最安全放心、最富营养的首选健康食品。

鱼类含蛋白质较多,而且容易被人吸收,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鱼肉所含的钙、磷和维生素A、B、B2、D等物质,比其他肉类高得多。鱼油较其他动物脂肪优越,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人体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因此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维生素A、维生素D,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尤为重要。

专家指出:鱼是健康食品,从增强国民体质的角度看,吃鱼健脑强身,吃鱼利国利民。如爱斯基摩人,由于吃鱼多,几乎没有血栓性疾病发生。有条件的话,应该每天吃鱼。鲤鱼、鲫鱼、鲢鱼、鳙鱼、带鱼任选。若能吃到亲手钓的鲜鱼就更为理想。

五、钓鱼是综合性体育运动

此外,现代的钓鱼已不单纯的是一项娱乐活动,而是一门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它要求垂钓者不但要掌握一般的鱼类学、气象学、海洋学、生态学等知识,而且还要求垂钓者具有一定的体力作保证,并能爬山、涉水、采集饵料和掌握钓具的性能及垂钓的技巧,还要有遇险而不惊的应变能力等等。

鱼情和保健知识

一、鱼情水情知识

我国自然水域优越,鱼类资源丰富,为开展钓鱼活动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据有关材料统计,我国河流水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5万多条,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1600多条,超过10000平方公里的有70多条。在这些河流中有入海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通的内流河。著名的江河有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鸭绿江、辽河、海河、淮河、汉江、珠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和大运河等。据初步统计,全国江河年流量约有27000亿立方米。

我国的湖泊水库,星罗棋布。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个,总面积约11138万亩。百万亩以上的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兴凯湖、博斯腾湖、青海湖、呼伦池、微山湖、艾比湖和扎日南木错湖等。已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库有86000多个,面积约3000万亩。

我国的海洋面积广阔,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仓河口,海岸线绵延18000多公里。还有5000多个岛屿。东面和南面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碧波万顷,是天然的超级钓场。

我国鱼类品种繁多,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有21723种鱼,其中淡水鱼有8411种,我国现已查明的鱼类有2831种,其中淡水鱼800余种,鱼类总数约占世界鱼类总数的13%。我国目前海水、淡水鱼类和水生动物约有3000多种。按照动物的生活习性来推理,应该所有以吃食物为生的鱼类和水生动物都可钓取。然而人们对鱼类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一指标,目前可以钓取的海水、淡水鱼类,连2m种还不到。其中,经常钓取的鱼类和水生动物,海洋中仅50余种,淡水中40余种。我国的江河多为西东流向,北方为冷水性鱼类,中部黄河、长江等水系为平原性鱼类,南方为亚热带鱼类。江河上游为溪流鱼类,而下游为洄游性鱼类。

黑龙江水系:包括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冬季冰封期较长,是冰钓的良好场地。主要的冷水性鱼类有哲罗鱼、细鳞鱼、茴鱼、江鳕鱼、狗鱼及乌苏里白鲑等大型凶猛鱼类,洄游性鱼类有大麻哈鱼。其它鱼类主要是广温性鱼类,有鲤鱼、鲫鱼、鲶鱼、翘嘴红鲌、重唇鱼、蒙古红鲌等80余种。

鱼类生活在水中,是利用鳃进行呼吸的低等变温脊椎动物。世界上现有40,000多种鱼类,生活在占地球面积约60%,的海洋或江河中。其中,海洋鱼类占鱼类总数的59%左右,淡水鱼类占41%左右。因此,休闲垂钓活动也分为海钓和淡水钓两大类别。欧美和日本、韩国等国,海钓十分盛行,目前在我国,还是以淡水、河川、湖泊、水库或池塘的淡水钓为主。二、卫生保健知识

钓鱼的目的是使人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懂得一些野外卫生保健知识。例如,到野外钓鱼,会被太阳晒,太阳的光中有一种紫外线,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皮肤有益处,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是阳光照射皮肤每天有20分钟就足够了,若长时间的皮肤裸露被阳光照射,就会损害皮肤和眼睛,甚至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眼病。因此,出外钓鱼要想法用遮阳伞、太阳帽、太阳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和眼睛。出外钓鱼还要注意带吃的、喝的,不要吃不洁的食物,尤其不要胡乱饮生水。要看天气情况决定衣着。总之,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千万别钓出病来,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更应该注意保健。三、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除以上介绍的这三个方面的科学知识外,垂钓者还应有一些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人们在生活中的积累,如法制观念,道德观念等。人们出外钓鱼,除了和鱼打交道外,还会接触许多人和事物,如彼此相识或不相识的钓友、养鱼塘的主人和其他人。在彼此接触中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如何处理意外事件,化解矛盾,与人的道德修养有关,应引起钓友们重视。

小知识国内外钓大鱼纪录一、国内钓大鱼的纪录

体育项目中的高度、远度、速度、重量等都有最高纪录,钓鱼也有纪录。

1987年夏天,河南的张鸣钟在柳池鱼场用日本产的4.8米的手海两用竿,直径0.5毫米的国产强力线,以小白鱼做饵,钓获三条撼鱼,最大的一条重28.5千克。

南京齿轮厂工人张鼎范,于1985年11月在赣江的一个支流钓获一条长1.41米、重30千克的鳃鱼。

1985年8月,河南的张会林在尹川县刘谣水库用直径0.5毫米的钓线,钓获一条22.5千克的大草鱼。

1989年9月,北京海淀区总参老干部钓鱼比赛时,赵理钓获一条非常珍贵的18千克的娃娃鱼。据北京动物园有关专家讲,这么大的娃娃鱼是罕见的。

1990年2月,马万寿用自制小型(4.5米)竹竿,直径0.8毫米钓线,在长江监利港码头一洄流弯处,用鸡肠子做饵,钓获一条16千克的鲇鱼。南京炼油厂的一位老师傅于1990年在六合县滁河(河宽50米、深2米),用自制竹手竿,蚌肉做饵,钓获一条45.25千克的大青鱼。这是用手竿钓获的一条最大的青鱼。钓手与青鱼激战了两个多小时,最后用裤子做抄网,在渔友的帮助下将鱼俘获。二、国外钓大鱼的纪录

1959年4月,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同尼阿尔湾,一位名叫阿尔夫·地安的钓手,钓获一条长5.13米,重1028千克的大鲨鱼。称为世界上用钩钓起的最大的鱼。

1968年1月,新西兰的多纳尔·希特利,在爱尔兰梅厄岛,钓住一条长6米,估计重量近7000千克的黑色马林鱼,他搏斗了32小时零5分,大鱼把他的12吨的小船拖了80公里,可惜钓线挣断,鱼跑了。这是世界上钓鱼相持时间最长的纪录。

匈牙利的一位钓鱼爱好者费伦初·帕拉恰,在巴拉顿湖钓获一尾体长1.7米、重30千克的大鲇鱼。他与鲇鱼搏斗了一个小时才把它拉上岸来。

1984年11月,比利时的路易斯,在毛里求斯用了2小时15分钟,钓到一条重649千克的兰马连鱼。这是在印度洋钓到的最大的鱼。1985年5月,年仅16岁的季摩尔,在澳洲阿得雷德附近条纹湾,使用24千克钓索钓到一条重940千克的大白鲨,创下了以这种钓索在澳洲水域捕获最大鲨鱼的纪录。

1986年8月,美国长岛渔船的船长布兰迪,用绕线轮鱼竿钓获一条重1566.3千克的大白鲨,创造了钓大白鲨的世界纪录。他和鲨鱼搏斗了2小时10分钟,船员趁大白鲨和船平行游时,用三支鱼叉戳进鲨体,最后用钢缆和绳缚住它的尾制服的。回到码头用起重机才把它拖上岸。